第14章 大婚

昭庆元年腊月初一,是钦天监半年前便卜定的黄道吉日。

最宜嫁娶。

持续了数日的京城大雪在婚仪前夜悄然停歇。御道通衢从宫门口一路延伸到巍峨的谢府门前,路面上厚厚的一层积雪,天不亮就被人扫到两旁。

天光乍现,日头拨开云层爬上树梢。雪后初霁,天空澄明如洗。

新帝与皇后大婚这天,是个尚好的晴天。

瑞雪兆丰年。一场雪过去,京城百姓无人不欢欣鼓舞,适逢皇家喜事,都想沾沾喜气,不少人一大早就等在家门口看热闹。

谢府从半夜就忙碌起来。

王夫人有条不紊地将事情安排妥当,眼看日头高悬,才寻了空隙回房梳妆。

谢凌云昨天白日就回了府,这会和谢甫在外厅喝茶,父子俩虽没明说,却明显能从二人神情中窥见一丝激动和紧张。

谢槿柔早早打扮完就出了门,一直陪在谢槿语左右。

亲手为妹妹系上嫁衣的最后一颗纽结,谢槿柔退后几步,眼睛里是不加掩饰的惊艳:

“绾绾今日当真是——美若天仙。”

谢槿语不好意思地笑笑:“哪有姐姐说得那么夸张?”

“怎么没有?你觉得夸张,我还觉得不够呢。”谢槿柔高兴地绕着妹妹转了一圈,“应该是比天仙下凡还要美!”

“芙蕖,你说是不是?”她扭头看向另一边,侍立一旁的少女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嫁衣的红色甚是衬你。”谢槿柔感叹道,“母亲在扬州早早就备下了这些,只可惜不能穿着进宫,只能在这屋子里让我们饱饱眼福了。”

“无妨。装进箱子里带进宫也是一样的。”

“等你入了宫,定要叫他们多做几身鲜艳的衣裳。”

谢槿语只摇摇头:“陛下不喜这般明艳的颜色,那些素色也很好。”

“这些年你事事都要按陛下喜欢的来……也不知当年的消息准不准,连陛下的面都没见过,你真的能确定他的喜好?”谢槿柔小声嘟囔,“再说了,人的喜好也是会变的。”

“我就不信了,陛下一个大男人,见到这样的妹妹还能不动心,反去喜欢那些寡淡的女子?”

“陛下性情沉稳,应是不喜高调的,何况只看太后的打扮便知,还是素雅些好。”

“好吧。”谢槿柔撇撇嘴,“反正绾绾穿素色也是人群中最美的。”

二人正说着话,王夫人喜气洋洋地走进来。她今日也难得穿上华服,用了红色唇脂,整个人精神奕奕。

见到盛装立于正中的谢槿语,她眼前蓦地染上一团薄雾,快步握住女儿的手。王夫人一起头,姐妹二人眼角也冒出泪花。

王夫人用帕子小心地拭净谢槿语脸上的泪水,渐渐止住了泪水,正色道:

“迎亲的仪仗就要到了,你可还记得昨夜我与你说的那些?”

谢槿语耳根一红,点点头。

“陛下尚未有通房侍妾,若也是初次,绾绾这段时日恐怕要吃些苦头。”王夫人压低了声音,“药膏母亲已交代芙蕖放进箱子了,你要记得用。”

王夫人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凑到她耳边:“陛下也是男人,若是受不住了,想想你幼时在家里是如何做的,撒个娇服个软,能少吃不少苦头,记住了吗?”

谢槿语只觉热意从耳根一下涌上脑袋,连脖颈都泛着粉。

王夫人爱抚地摸摸她的脑袋:“别害怕,过几天就回来了,母亲在家里等着你。”

“还有我呢。”谢槿柔凑过来眨眨眼。

*

迎亲的仪仗准时从宫门出发,窦太傅作为三朝元老,由陛下亲自任命,持节走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前方。

禁军开道,旌旗飘扬,一路畅通无阻。

竹影走在皇后的凤舆旁边,心情复杂。

昨夜陛下又如往常一般办公到深夜,全无新婚的喜悦。虽说他和皇后并未打过照面,但还是忍不住在心底同情起她来。

外人不了解,只道陛下性情沉稳,处事周到,是位仁君,却不知陛下骨子里的冷漠。在皇宫里长大的皇子,从小就要学会察言观色,虚与委蛇,遇事须得狠绝,这便意味着,除了亲近的人,其他人的生死,他全然不会在意。

他们陪着陛下一起长大,才有了一些稀薄的情分,偶尔做了错事还敢在他面前玩笑,可若换做其他人,便不好说了。

这些年,除了谢大小姐,他再也没见过陛下对谁例外。

这位皇后即便是谢大小姐的亲妹妹,也不外如是。

除了表面的体面,多余的,陛下恐怕一点也不会给。

他曾听梅影说起过皇后的一些轶事,听着也是个无比鲜活的人,不知入了宫,还能不能一如往昔。

竹影在心内叹息。

走了许久,他跟着队伍停下来,耐心等待一些繁杂的仪程走完,才看见身着皇后礼服的人被簇拥着出现在门口。

谢槿语换上册封礼用的深青色翟衣,又由侍女敷上一层厚如城墙的妆面,才被搀扶着一点点往外走。

皇后的凤冠太重太沉,礼服曳地好几米,她光是维持着端庄的姿势走出一小步,都觉得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她从未觉得自己的闺房离府门是那样遥远,等她终于迈过谢府的门槛,望见门口声势浩大的迎亲队时,内里的衣衫已然湿透,抵得上她在校场跑上几十圈的马。

与父母兄姊告别,走到凤舆前,两位司礼女官为她掀开帘幔。

谢槿语艰难地抬腿,可裙裾繁复,她还是被绊了下,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谢槿语紧张地浑身僵直,忽见眼前递出一条粗壮的手臂,她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扶住,不动声色地稳住身体,连二位女官都没看出来。

下意识想道谢,她看过去,那侍卫恰巧抬了头。

看清他的脸的瞬间,谢槿语的眼睛霎时瞪得如铜铃一般,连眨眼都忘记了。

这……这不是那骗子的侍从么?

竹影也被她一幅活像看见了鬼的样子吓了一跳,连忙低下头。

一切只在瞬息之间。新皇后登與,凤舆被稳稳抬起,迎亲的队伍重新出发。

御道两旁站满了探头探脑的百姓,但离得远,谢槿语在凤舆中并不能听见什么声音,那段记忆不断在脑海里盘旋。

她不是没有见过毫不相干但长相相似的人……既然曾答应姐姐要忘了这些,她便不再去想。

适时,仪仗队入了宫,沉重的宫门在身后徐徐合拢,发出低沉如雷的闷响,久久未歇,震得人心脏发麻。

*

皇后至宫,凤舆停在奉先殿前。

谢槿语在女官的搀扶下出舆,由西阶进。东阶上,一道玄色身影缓缓走下相迎。帝后汇于殿前。

礼服沉重,待走到近前,她才不动声色地将视线轻轻落在对面的人身上。

皇帝同样着冕服。束冕冠,玄衣?裳,十二章纹密密匝匝地绣于其上,周身气势迫人,高高在上,叫人不敢靠近。

他主动伸手,深黑的袖袍衬得他那只骨节分明的大手洁白如玉,她缓缓抬手相握,触手并未如她所想一般冰冷,温润的暖意传入手心,方才惴惴不安的心莫名安定了几分。

她下意识轻蜷指尖,那只手一顿,似是在犹豫什么,须臾,手上传来的力道多了几分坚实。

帝后携手入殿,殿中陈设牲醴祝帛,由礼官举行谒庙仪式,祭拜先祖。

礼毕,帝后各自还宫更衣。

凤舆内,谢槿语已经感受不到四肢和脖颈的存在了,只余一具躯干机械地端坐其间,被人抬进属于皇后的寝殿。

合卺礼需等到黄昏,她有几个时辰的时间梳洗。

几个时辰没用晚膳,谢槿语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可是步入坤宁宫,看着偌大的寝殿和一群陌生的下人的脸,她依然不敢放松。

端着皇后的架子在正厅坐下,方才率领殿内众人迎她的姑姑才恭敬行礼道:

“奴婢冬枝,拜见皇后娘娘。”

“冬枝?”她想起太后身边的秋叶姑姑,似乎与她年岁相当。

冬枝仿佛能听见她的心声,点了点头:“奴婢原先在慈宁宫当值,太后娘娘怕娘娘刚入宫不适应,特意派老奴来侍奉娘娘。”

“冬枝姑姑请起,劳烦母后记挂,还请姑姑替本宫谢过母后。”

方才帝后二人已拜见过太后,这会谢槿语自然改了称呼。

“娘娘真是折煞奴婢了。”冬枝姑姑举手投足,一看就是宫里的老人,“这坤宁宫的太监宫女们都是太后娘娘亲自为您挑选的,只是这贴身宫女和掌事太监还需皇后娘娘亲自来选。”

循例,她只带了芙蕖一人入宫,还需在这宫里挑选一名贴身侍女。

谢槿语慢悠悠喝了一口茶,才道:“这个不急。今夜内殿有芙蕖守着就够了,其他人在外面候着,今日事忙,有事本宫自会叫他们。”

“是。”冬枝姑姑低头退出去,掩上了正殿的门。

她从前没见过这位新皇后,道听途说,方才一见才知,这位皇后娘娘不但相貌出挑,行为处事不急不慢,端庄得体,不过十六岁的年纪,已然颇有皇后的威严。她敛了神色,吩咐一旁的小宫女备水。

“芙蕖,快帮我把头上的东西拿下来。”外面的声音一停,谢槿语就迫不及待坐到梳妆台边吩咐。

*

两个时辰后,大约戌时末,沉寂许久的坤宁宫门口忽地亮起来。

陈远提着灯笼走在前头,高喊“陛下驾到”,一群下人簇拥着皇帝走进坤宁宫。

先皇后故去已久,坤宁宫久无人居住,今日四处张灯结彩,红烛高悬,好不喜庆。

四下安静地出奇,陈远心里直打鼓。

虽说陛下从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可不知为何,他今日愣是担忧了整日,就怕皇帝一个不顺心转身就走。

好在皇帝虽然一整天都脸色不佳,但也没有要临阵脱逃的意思,挨到这会,陈远眼巴巴地盯着皇帝进了东暖阁,才真正放下心来。

谢槿语梳洗完,换上内务府裁的吉服,头上插些简单的珠翠,化了淡妆,便坐在软塌上开始安静地等待。

房里安静得出奇,谢槿语却是心乱如麻。

六年前父亲的话言犹在耳,如今回想,早在那时候,她的命运就由父亲和新帝定下了。

偏偏那时年幼,被县主一激,一门心思想当皇后。如今当上了,故人也已远嫁他乡,也不知当年的那个小姑娘是否会为现在的自己感到开心。

胡乱想着,殿门忽然被人推开,寒风卷入,将她的思绪陡然拉回,闻声看去,只见来人着一身皮弁,缓步迈入殿中。

皇帝同样换下了那身肃穆的玄黑冕服。朱红衣袍映衬出他修长的身形,宽肩窄腰,姿容清贵。肤色比常人白皙,面部轮廓分明却并不显得凌厉,不笑时眉眼自成柔和弧度,似含三分情意。

他眼帘微垂,长睫恰巧掩去眸底的冷意,红烛映照下,整个人便如温玉生光,气度翩然。

四目相对。

她终于有机会好好打量这个即将与她度过一生的男人。

须臾,谢槿语心里只剩下一个想法:

乔婉清说得没错——

当今陛下,的确是她生平见过最好看的男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