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馆每日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但皇帝深夜至此,还是叫今夜当值的英国公有些意外。
自文皇帝设立弘文馆、集贤殿开始,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皆要轮替入内当值,不过天下承平日久,四方宾服,除却十万火急的国事,圣上不会深夜至此。
“茂郎,你今夜是怎么了?”
圣上被人推拒,心情罕见得有些不佳,但英国公是他从小的玩伴,又是顺圣皇后的侄孙,被他这样直视天颜也不会斤斤计较,“朕的脸上是写了旱灾洪涝吗,叫你这样牵挂。”
人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文皇帝敕封顺圣皇后之父为英国公,到温钧琰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若按一般外戚来算,到了他这一代子孙便要降爵袭封,但第一代英国公是随文皇帝征战南北的功臣,因此温家并不循外戚规制,而是与其他开国功臣一样世袭的,到了温钧琰这一辈,虽然不与皇室通婚,但依旧是钟鸣鼎食之家。
“圣上的脸上没有军情国事,但却隐有愁绪。”英国公知道今日是英宗皇帝生辰,随口安慰了皇帝两句:“陛下与英宗皇帝兄弟情深,但先帝已逝,您当保重圣躬,切不可过分忧思。”
“太子今日已经替朕去祭拜过了,朕何来这许多伤春悲秋?”圣上叫人将今日尚未批阅的奏折都拿来,英宗被人毒害去世的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了,再想起他时虽不免生出追忆怀念的心情,但还不至于像英宗刚去世时那样沉痛。
“那臣便猜不出什么事情能叫圣上烦心了。”皇帝不愿意主动说,英国公也不打算继续追问下去,“近来新罗派使节入长安朝贺陛下,托礼部相问,陛下今年欲赐钱几何?”
这也是件叫皇帝不大痛快的事情,“新罗人贪得无厌,朕助其灭亡百济,他却欲与朕为敌,实在是其心可诛。”
山高皇帝远,那些蕞尔小国难免会生出不臣之心,大唐历代君主屡次亲征辽东,最后剿灭了高句丽和百济,新罗原本是因为国内元气大伤被百济侵.略,才向上国求助,但没想到皇帝派了军队,反而叫新罗滋生野心。
英国公微微一笑,“东宫今日与臣等说起此事时也甚为不悦,文皇帝灭国突厥,孝皇帝将高句丽夷为郡县,又平日本,而今新罗乞天.朝援军,方得陛下垂怜,尚且不足,欲取高勾丽、百济旧地。殿下想自荐出征,叫新罗也晓得圣上虽仁,却不可犯。”
“三郎是想学他曾祖父吗,十几岁的孩子,领兵出征岂不是太过辛苦?”圣上失笑,思索片刻后才道:“太子为国本,不可轻举妄动,朕记得南邵曾随孝皇帝征辽,之前也是他带兵去的百济,还是叫他挂帅罢。”
英国公觉得皇帝不可能看不出太子的用心,太子如今以学习理政为主,但要在军中树立威望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新罗不过小国,惩治一番也就宾服了,太子也能趁机在军中安排些人手。
没有军权,皇权也无从谈起,像是高.祖皇帝有意叫隐太子去剿灭弱敌,借此在军中网罗势力,以与文皇帝抗衡,而文皇帝钟爱他姑祖母,连带着孝皇帝也是个好命的太子,文皇帝甚至将剿灭高句丽的赫赫功业刻意交与孝皇帝完成,就是为了叫帝王所钟意的下一位君主在军中树立威望,圣上当年还是东宫时,也是被安排在军中历练过的。
只是东宫非陛下亲出,这种事情就显得微妙起来。
没有最亲近的血脉关联,终究是多一层忌惮,圣上本身也是宫变夺权,杀了弟媳与侄子才能重新有机会坐在这个位置上,对军队调度看得极严,太子有在军中树威的意图本是无可厚非的,但端看皇帝怎样看待,若是对东宫真心宠爱,当然会同意,然而圣上或许是多了心,不肯将这件极容易的事交给东宫去做。
英国公府温家因为温皇后的缘故,变成了《氏族志》中除了皇室李姓之外的第一等姓氏,满门朱紫,富贵已极,因此英国公也愿意常常装装糊涂,倒不像曾祖父和祖父那样一心进谏,只要不涉及到温家,这种皇家父子之间的勾心斗角关他甚事?
但圣上显然不是这样想的,他批了几份奏疏,忽然想起来和这个伴读说说家常:“茂郎,朕记得令千金今年已经是二八年华,好像还未许人?”
英国公应付完了皇帝正想着走一会儿神,被圣上突如起来的问话又拽回了思绪。
皇帝这种职业带来的绝对权力,使君王们常常头脑一热,在几句话之间就给人定了终身的姻缘,虽然圣上今日并没有饮酒,但谁也不知道他能说出来什么。
英国公在脑中飞速过了一遍长安城内与自家女儿门当户对又年纪相仿的郎君,忽然瞥见那奏疏的一角,立刻严肃了神色:“陛下,臣家两女,幼女方满十岁,长女虽未定亲,却也称您一声表叔,到底是隔着辈分的,若是入宫服侍您,恐怕有些不妥。”
圣上突然开口,固然存了试探结亲的心思,但被英国公这样一说,险些将一口茶汤喷到了奏疏上,元韶在一边想笑也不敢笑,急忙上前接过了皇帝手中的茶盏退到一边去。
“你这个不正经的,女儿的姻缘怎好拿来玩笑!”
圣上想寻绢帕掩住呛咳的模样,手下意识地要去拿丝帕又生生停住,虚握成拳掩在唇前,“朕是想着顺圣皇后贤惠温良,温家的姑娘自然也是肖似皇后,而令爱的年纪与太子倒是相宜,要是茂郎有心,朕也愿与你结为姻亲。”
其实仔细想一想,他向英宗贵妃说起要叫当年那个小姑娘做三郎的妻子,但宫外却没什么人见过苏四娘子,他要从中做些什么事也是轻而易举,只是这样实在是有些对不住三郎,她更不会愿意,显得自己手段太过卑劣。
皇帝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那意外的亲热也不过是半日的光景,竟还会生出想再将这份荒唐延续下去的念头,有些事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有苗头,越矩这种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圣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会愿意委屈自己的心意,也只能在别的事情上多赐予三郎一些殊荣。
英国公府已经出过一位皇后了,那便不妨再出一位,要茂郎的女儿做太子妃乃至皇后,不算是辱没了温氏,太子更是平白得了一门好亲事,可谓是皆大欢喜。
而苏家本就擅长在内宫下力气,他家的女儿到底是做皇妃还是做太子妃其实他们也不甚在意。莫说是太子妃,就算是挑中的皇后在未册封前的一刻也不敢确定皇帝会不会换了心意。圣上要是为太子结一门更高的亲事,太子和苏氏也只能顺从。
温钧琰在宫中伴读的时候就是个滑头,入朝当官之后才勉强正经些,但私底下也常常语出惊人,与自己插科打诨一番。
英国公心下松了一口气,不是圣上自己起意那还好办些,依照他与圣上的交情,婉拒了和太子的婚事也不算什么大事,甚至还能撇清国公府与太子私交过密的嫌疑。
他换上了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臣不也是见您心有怏怏,想着博您一笑么,我家那个顽劣不成器,怎好同姑祖母相比,臣的内人叫她做女红静静心,她便喊着头疼,就爱鼓捣些别出心裁的东西。臣的府第都快容不得她了。”
温钧琰现在有些看不清皇帝的心意,圣上要是叫东宫娶了他家的女儿,那得到的助力要比东宫去辽东历练多上许多,只是英宗贵妃那里还养着一位未曾明旨册封的准太子妃,才过了一年多,难道皇帝这时候忽然又嫌弃人的门第,还想着悔婚不成?
英国公虽然语气中微有抱怨,但也不乏疼爱,圣上也忍俊不禁,这大概就是家中娇生惯养和处境艰难的区别,英国公府的嫡女身份尊崇,家里面也愿意依顺着她自由生长,将来再替她寻一个好人家,但那个人却是被家族寄予厚望,捆束在层层规矩之下的可怜女子。
茂郎的女儿只是要叫自己一声表叔,但那个人,将来却要随着三郎唤自己为君舅……
“臣风闻殿下近来有意游说御史台向陛下进言,请圣上向苏氏行纳采礼,臣还当您是属意苏氏女为太子妃。”
英国公听说过这事儿,再突然瞧见御史台奏请皇帝纳妃、为太子择定太子妃的奏折就容易想到圣上那处去,“国事繁重,圣人或许是忘记了。”
圣上本来也不觉得这折子有什么不妥,皇帝本来就有开枝散叶的责任,虽然立了太子,御史台偶尔也会拿着这事儿到皇帝面前舞弄一下,当然皇帝从太子的角度来考虑,三郎应该是最不希望自己纳妃生子的,生孩子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然而培养出一个出色的皇帝却要花费许多精力,因此圣上见了要他选秀充实后宫的奏折也多半是一笑了之,不去追责,但也不会批准。
皇帝立养子是因为膝下空虚,一旦有了亲生之子势必要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三郎是个有谋略也有孝心的孩子,对这个位置不可能不动心,要不然也不能在父亲驾崩的时候与他里应外合,惩治了谋害英宗的秦后一干人。
他从前对英宗孝顺有加,现在对自己更是恭敬,一口一个“阿耶”,对待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十分友爱,有次他最小的弟弟生了病,三郎甚至不顾东宫之尊,亲自守在药炉前面替他煎药。
然而当御史台的这份奏折是由太子授意时,这其中的味道就变了。
“平日里读书不见他怎么上进,倒是将心思花在这些小聪明上了!”
圣上再将这奏折过目了一遍,忽然从心底生出厌恶之意,连那点补偿的心思都没有了,“御史台正君王与百官之失,如今竟为太子执笔,成了东宫的口舌,他们便只知太子,不晓得朕躬吗?”
英国公:我只是一条按时上班打卡的高薪咸鱼,完全没有那种当皇帝老丈人那种世俗的欲.望,勿cue
南北朝时期开始高句丽也写作高丽,但今天所公认的高丽是指王氏高丽,但唐代说高句丽,高丽、高勾丽其实是指东北包括xx半岛那一带的国家,和王氏高丽没有关系,上面还有新罗百济等小国家,初唐时期灭国,已经成为唐领土,史书称呼属国偶尔冠以上国名号,譬如唐高丽国,晋高丽国、宋高丽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补偿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