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十一章 所谓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当如此观(下)

“欧姐,你跟我客气什么啊。你刚好要买,我这儿有多余的,放着也是落灰,给你得了,咱俩谁跟谁啊?这么见外呢!你给我五十块钱就好。”

“什么?”欧若茗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倒是小迷糊在边上忍不住笑了,嘴里调侃道:“张瑞,跟你欧姐还要钱啊,你俩谁跟谁啊!”

“这不是怕白给欧姐不好意思收么?象征性的意思意思。”张瑞转头对欧若茗说道:“欧姐,你家还住那儿么?我明天给你送过去,要不给你拿公司来?”

“啊!不不,不用。”欧若茗急忙摆手拒绝:“我最近要搬家,等搬完之后再说。”

“那也行,你到时候再和我说啊,不用和我客气。”张瑞一边说着一边捧着盒子走了。

“这个人,嗯——”Zenia看着他的背影,想了想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形容。收回目光,对欧若茗说道:“我把之前的采访稿给你发一份,你看着参考一下,还有关于李想的介绍,你先熟悉熟悉,有什么问题再问我。这个稿子要的比较紧,我估计你这两天就得过去。”

欧若茗急忙道谢,接过资料研究起来。

对于李想的采访,安排在江东的一个私人会所里。距离欧若茗工作的黄江广场几乎跨了半个城的距离。采访定的时间是下午两点,欧若茗担心迟到,早上九点到公司打个卡,拿好资料不到十点就出了门。她打算直接去江东,要是到得早,可以去那边吃午饭。事先查看过地图,那个会所周边比较荒凉,当然用他们的话讲,就是清幽。周边有相当一大部分是荒地,环境确实不用说,不过交通状况实在堪忧。因为过去的人都有私家车,所以那里只有一部通勤车,一个小时往返一趟。欧若茗问过Zenia,去那边如果打车公司是否报销,Zenia说公司没有明确的政策,如果报销需要部门主管签字,她们之前去那边,都是提前约好那个兼职摄影师,约定一个时间地点,搭他的车过去。

欧若茗想了一下,觉得去麻烦一个没见过面的陌生同事不太好,还是自己搭公交比较方便,无非是耽搁些时间,早点走也就是了。从他们公司要先搭一辆公交车去江东,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换成江东专属公交车,大概也是一个小时左右,去城乡结合部那里,搭乘俱乐部的通勤车。这样路上大概3个小时左右,她在十点钟之前出门,一路顺利的话,大概一点左右就可以到会所,路上还可以买点吃的当午饭。本以为打出足够的提前量,可这一路还是异常波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周五的原因,出门就比较堵,好不容易赶到江东那边,用去了一个多小时,欧若茗匆忙走去乘专线,却发现江东专线车迟迟不见踪影,可排队的人却漫无边际。她焦急地站在队伍里等着,可心里却只能不住地祈祷。耳边不停传来抱怨声,有人说专线车已经停运,大家都在浪费时间,不如一起拼车过去;有人说只是延长了车隔时间,车子很快就会来;还有人嘟囔着要打投诉电话……

这是一个小广场,周边有好多流动小推车在卖各种东西,欧若茗想去买点吃的,一会儿在车上当午饭吃,可看看队伍又有些犹豫,她怕回来的时候,被别人当成插队的人,现在排队的人这么多,大家火气都比较盛,说说话就容易吵起来,正犹豫着,前面有人喊“车来了,车来了。”欧若茗也顾不上再去买东西,抖擞精神往车上挤去。几乎是被人群推着上了车,座位是不用想了,能有个站住双脚的地方就比较不错了。

通勤车开得很快,驶出城区,一路向江东复地深入。黄江这个城市,因为中间有一条长江支流穿城而过,故而得名。城市以黄江为分界线,主要分成江西和江东两个区域。从历史上看,江西这边一直比较繁荣,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地铁公交纵横交错,人口密集繁华盛采不一而足。而江东这边开发就比较慢,这几年随着外地人口大量涌入黄江,江西那边不堪重负,也有很多人定居江东,慢慢带来区域的发展,不过除了临近黄江那一片俨然有些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貌,江东复地这里大半还是耕地农田,虽然也不乏一些城市规划,高端康养项目,而且也有很多大公司来此拿地置产,但终归还是半发展状态。车子一路驶来,看到的更多是一些自然风景,车上的人也渐渐少起来,居然还有了不少空座位。欧若茗看了看时间,还不到一点钟,看来还赶得上会所的通勤车,她略略放了心,又低头翻了翻手中关于李想的资料。

车子行了不久,居然停住了。开始欧若茗以为是常规信号灯,并未留心。可没多久就发现车子并没有行动的意思,她抬头看了看前方,排起了好长的车队,司机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嘴上说着,这里不应该堵车啊,却也动弹不了分毫。车上有乘客不耐烦,让司机打开车门,自顾去前方探听,司机倒也好说话,嘱咐他们小心,就开门放行。陆续有乘客下车,三三两两到前方去寻根由,车上的人只能翘首而盼,期待前方的事故尽快解决,车子重新发动。

欧若茗又看了看时间,心里越发焦虑起来。前方探听的乘客有人回来,还没上车就急急地说了起来,嘴上一边说着,手上一边比着动作,和司机深切地探讨起来,他们讲的是黄江话,欧若茗完全听不懂,恰好这时周边有乘客用普通话询问,乘客之中亦有人用普通话解答,才了解了事情的大概。

原来前方有一个大型养鸡场,最近不知道鸡群之间得了什么病,引得防疫站过来进行消杀工作,可是混乱中竟然有几只鸡越狱了,这可引起轩然大波。据说这种鸡的病有传染给人的几率,立时天下大乱,119,110,防疫站悉数到场,寻找几只在逃的鸡,从而引起公路上大堵车的局面。事已至此大家越发没了脾气,若是因为交通事故,可能还有热心人士去做个和事佬,两方开解一下,帮忙解决问题,疏通交通,大家各自方便。可这在逃对象完全无法沟通,只能等着专业人士解决了。立时有人提到最近传说的比较热闹的“禽流感”,大家更是警惕起来,索性把车窗关上,避免空气污染。欧若茗之前听米粒儿提过一次,并未太在意,这会儿心思都在迟到上,更是无暇分心。想着以李想的心思,这第一次采访就迟到,别说为难她了,恐怕见面的机会都不会有,到时候阿靳正好有机会责难,她可以直接卷铺盖走人了。她这段短暂的工作经历就可以画个句号了,而且,还不是因为任何人的故意为之。

“唉!”欧若茗叹了口气,看看窗外,这时候公路上的车堵得死死的,除非插上翅膀,否则再难移动分毫。不知过了多久,前面的车开始移动,这辆车子也缓慢向前爬去,一点点绕过事故地带,司机振作精神飞驰起来,终于把他们都送到终点站。果不其然通勤车已经离去,欧若茗看看时间,下一趟去会所的通勤车是两点钟发车,她迟到无疑。她心里想着补救办法,前后看了看,这里真是荒芜人烟。先翻出那个兼职摄影师许臻的电话拨了过去,对方很快接起,问了问她所在位置和到达时间,欧若茗不住道歉,只说尽快赶过去,让他帮忙拖延一下,许臻淡淡的回了一个“好”字便收线。

这时刚好有辆出租车驶来,欧若茗急忙拦下,说出会所的位置,司机说,晓得那里,不过路程比较远,而且那边几乎没有人打车,相当于空车而回,欧若茗必须负责往返的车费,就是一百元。当然如果她办事够快,司机也可以等她一下,也就是十分钟左右,再把她捎回来。不过时间长了就没办法等,她只能支付往返的车费。欧若茗还要再讲价,司机倒也干脆,直接绕上车窗开走了。

等到欧若茗终于坐着会所的通勤车赶到时候,已经接近三点钟,她匆忙拨通许臻的电话,来到预定的包房,她刚要推门,门恰好从里面打开,门口站着一个年轻男人,那人看到她楞了一下,然后笑着介绍自己就是许臻。欧若茗也赶忙说明身份,嘴里不停地道歉,心中却有狐疑,这个人她好像见过,但是在哪里见的呢?脸盲再次发作,心中毫无头绪。

走进包房,欧若茗才发现这里和她之前设想的很不一样。这里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至少从视觉上看,并不封闭。从她进来的那边看,每个包间都是一个独立房间,门上贴着房间号,但进来之后,迎面是一整面的落地窗,对应着外面满眼葱郁的花园,每个包间之间,是用镂空玻璃隔断,间或有好大的绿植充盈,很隔音却并不阻挡视线,隐约可见相邻房间内的人影闪动,当然想要完全的私密性,隔断上面有竹帘可以放下。这让欧若茗之前猜想,李想会在房间内突然发难的想法落空。

欧若茗歉意地走过去,急忙道歉,简单地解释着路上的波折。李想的脸色不是很好,倒是许臻分外热情,笑着打诨了几句,又叫来服务生问欧若茗喝什么。

“可乐,谢谢!”欧若茗说完就看见李想脸上的嗤笑,她急忙拿出笔记本打算采访。就听见许臻说道:“我的工作结束了,就先回去,你们两个慢慢聊。”他转过头又对李想说:“这是我们公司新来的文案,文笔特别好,性子也不错,就是有点路痴,刚来黄江不太熟,来晚了,您别介意。”李想听了这话,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就见许臻说完,拿过一旁的外套,转身走了出去。

“咳,李先生,可以做采访了么?”欧若茗的话拉回了李想的目光,他看了对面的人一会儿,突然笑了一下,说道:“你没录音吧?我这个人比较注重**,不大喜欢被人录音。”

“我们领导说过这件事,您放心,到时候发表文章用的都是化名,不会暴露您**的。”欧若茗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机放在桌上,这时候李想一伸手拿过欧若茗的手机,按亮了屏幕,欧若茗心里不悦,想要去拿回手机,又觉得不太好,伸出手僵到那儿,她没和这种富家子打过交道,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李想按亮了她的手机屏幕,又按了两下,发现手机有密码,笑着说,“你这个屏保挺漂亮的,能发给我一个么?”

欧若茗拿回手机,找到图片打开蓝牙和李想的手机匹配好,把图片发给他,这个过程见李想一直在盯着她的手机看,她心里明白,李想是怕她录音,发完图片,特意把手机举到李想面前给他示意了一下,并没有录音。李想笑笑抬手让她继续。

这个采访的主题是“工作之于生活的意义。”题目是阿靳给的,据说是和客户商量好的,欧若茗并不知道,对于这些无需上班的富二代而言,工作有什么意义,想来应该是阿靳的临时起意,不过她也懒得再建议其他采访方向。没想到李想对这个采访倒还算配合,他口才很好,一直在滔滔不绝的讲,他们这种容易被人误解的群体,更应该珍惜每一个工作的机会,以此来增加人生的厚度。欧若茗低头快速地记着笔记,事先准备好的几个引导问题都没来得及问。

李想讲了好久,看到欧若茗手里的笔记翻过几页,停下来问她,资料够了么?

欧若茗点点头。又问了李想喜欢什么样的文章风格。

李想笑着说,诗意感性理想主义就好。

这个回答倒有点出乎欧若茗的意料之外。看着采访差不多结束,欧若茗再一次就自己迟到的事情道歉,李想摆摆手,转身出了包间。欧若茗也收拾好东西,向通勤车站走去,心里想的却是,李想这个人并没有Zenia她们说的那么难搞,整个采访在自己已经迟到的前提下,依然顺利完成,李想全程都比较配合,甚至没有说过一些难听的话,是李想转性了?还是等着稿子出来一起秋后算账呢?但不管怎么说,今天这一趟,不管开始怎样曲折,结果还是很好的。欧若茗一边坐车一边心里盘算着这篇采访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怎样表现出李想的性格,最好能以一个新奇的方式,给他带来一些惊喜,这样也可以后期少找着毛病。

等欧若茗坐着车晃荡回江西这边,已经晚上八点多,她还顾不上这一天的辛苦,只想快点找个地方填饱肚子。除了早晨吃的四个生煎包,整整一天它只喝了一瓶矿泉水,外加一杯可乐,现在浑身又酸又累,再没精力回家自己做饭,她看着街边明亮的店铺,从这边看到那边,又从那边看到这边,视线转了几圈,最后叹了一口气,向着沙县小吃走去。

之前不记得听谁说过,到了黄江以后,养成的第一个习惯是——看见沙县小吃就恶心。欧若茗现在也有往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六块钱一份的蛋炒面,方便、实惠、简单省事,就是没什么食欲。欧若茗用筷子挑起一根面条,脑中想的却是那个私人会所里的情景。雅致风情的会所,光华炫彩的黄江两岸,百年韵味的历史名人,这足够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来朝拜;当然还有街边简陋的小吃店,低矮衰败的破旧老公房,几十人合租的三居室,完全没有窗子的小公寓,到底哪一面才是黄江的本来面目?没人说得清。也许,这就是黄江的魔力所在,每一年都吸引着那么多的年轻人来此做江飘,希翼自己可以从破旧的老公房里一跃而起,成功跳进沿江大跃层,实现阶级的跨越,赢得属于自己的魔法时刻。

欧若茗苦笑了一下,收回放飞的思绪,心里想着这个周末要怎么度过。她找到米粒儿的电话,打算约她出去,不想被一口回绝。这个妮子最近有点反常,几次联系不到她,多半不是因为工作的关系,难不成是她从老金老婆那里打听到什么信息?欧若茗正胡乱想着,突然看见工作群里发出了一句话,点开一看,是阿靳发的消息——“因为杂志时间节点要求,李想的采访稿,要在周一上午交稿。”

欧若茗满心郁闷,想起了网上那个段子,“不说让你周末加班,就是周五晚上下个工作,让你周一早上交。其他的,大家都懂。”

欧若茗不情不愿地回复——“收到。”刚好看到Zenia的消息进来,

——之前从未有过这种情况,需要帮忙么?

——不用,两天时间,我能写完。

——今天采访时候,李想有难为你么?

——没有,他挺配合的,资料给的也很多,你不用担心,有需要我再找你。

——那好,早点休息,周末愉快!

——周末愉快,晚安!

欧若茗盯着暗下去的手机屏幕,又看看桌上已经冷掉的炒面,拿起筷子低头吃起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