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面很怂,回到家就“称王称霸”的肖渺不同,下学回到自己家的宁萌,依然像个哑巴一样,几乎不说任何话,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
她已经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会一个原则,就是让自己隐身来保护自己。可在她父母的家里,空间与农村的大院子不能相比,想隐身都难。
宁璞每次看到与他照面就畏畏缩缩急忙跑开的宁萌,都跟邵彩依说,宁萌是不是智商有问题?学习么,就是简直学不会,那也罢了,见了人连句话都不会说。邵彩依单位的事情忙,还要照顾4个孩子,也顾不上研究这个女儿,敷衍说可能长大了就好了。
家里,她姐姐和弟弟之间的嬉戏打闹,宁萌完全视而不见。被家里娇宠的宁琳跋扈依旧,把两个弟弟教训得服服帖帖,见到了宁萌就只会嫌弃轻蔑,而宁萌只是远远躲开他们,找个角落静静地呆着。这角落就是奶奶的屋子,她就偎依在奶奶身边看那个很老的黑白电视。
这时候,即便是性格急躁的宁璞来叫宁萌别看电视去写作业,只要奶奶说让他别管,他也不敢完全违拗母亲,一般会悻悻然走开。
宁萌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刚被接回父母家的时候,正赶上吃第一顿饭,她放下身上的包袱,到了餐厅里的饭桌前,都不知道该坐在哪里。她矮小窘迫,身上穿着在外婆家的旧衣服,挨近了有一种难闻的味道。
她姐姐弟弟们早就在餐桌上占好了位置,看着她的眼神都带着厌恶;餐桌上还有父母和奶奶,几乎没有什么地方留给她坐,她也局促地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时候她心里隐隐约约觉得即便是回到家里,她还是会挨饿的。
奶奶看到了站在当地下的宁萌,叹了口气,主动从餐桌上下来,拨一点儿菜饭带着她,准备到奶奶的屋里俩人一起吃。宁璞还劝母亲,就让宁萌一个人去屋里吃吧,别管她。可奶奶不忍心,还是坚持陪着她一起,慢慢也就养成了习惯。
宁萌10岁那一年,奶奶摔了一跤,摔倒后起身还能动。那几天宁璞正好带学生出去实习不在学校,儿媳邵彩依觉得还能动就没啥事,也没带去医院看看,却不料她已经摔伤了内脏。因为没有及时救治,奶奶在一周后住进了医院,但那时候内出血非常严重,抢救4天后,还是没救回来,奶奶就这样过世了。
宁璞因为邵彩依当初判断母亲没事的话而大发雷霆,打了她一巴掌,邵彩依自知有愧,默默忍了下来。
奶奶去世,四个孩子中,只有宁萌哭得死去活来,宁璞略有些感动。但随即,他因为宁萌期中考试数学只考了36分而拿着戒尺狠狠打了宁萌,还骂宁萌是个弱智,蠢笨如猪,丢他这个数学系老师的人。
奶奶走了,吃饭的时候再也没人招呼她。她端着碗,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拨一点儿饭菜到自己的碗里,也不敢出声求肯。这几天宁璞跟邵彩依因为那巴掌在算后账,剑拔弩张。
宁萌就站在父母的身后,结果人家都快吃完了,她还没吃上。她妈发现她就这么一直端着碗,站在他们身后,也把自己的气顺路撒在宁萌身上:“这么大了,连个饭也吃不了,装什么闷葫芦,吃不上不知道吭声,我这是欠你了?”
失去了奶奶这个唯一温暖的慰藉,父母又如此鄙视她。宁萌在那个傍晚,饥饿难耐,生无可恋。她溜出门去,寄出了自己的遗书。晚上,等宁琳睡着后,她拿着家里新买的水果刀割腕自杀。
幸好她是个孩子,割腕不算很深,且因为疼痛,在床上翻滚呻吟,惊醒了对床的宁琳。宁琳在睡梦中被吵醒,气得要死,可开灯看时,发现地上都是血,惊跳起来,叫起了父母。宁璞和邵彩依都急了,他们赶紧胡乱穿戴了一下,把女儿送到了医院抢救。
从老师那里得到消息后到医院探望的肖渺,拿着宁萌寄给自己的遗书递给了宁璞两口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遗书里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可宁萌表达的意思却非常明确:自己在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了亲人,肖渺是她唯一的亲人和朋友,她只跟她告个别就要去找奶奶了。找到奶奶她就不会饿肚子,不会挨打,不会被骂,不会被欺负……奶奶就是她的天堂。
宁萌连死都不愿意跟自己的家人告别,而选择告诉小伙伴。学校的老师也跟宁璞说,他女儿有严重的抑郁症倾向,这可能跟她童年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那些经历可能会成为阴影影响宁萌的一生。
发生了这件事,宁璞两口子才意识到这么多年,终究是他们亏欠了这个女儿。宁萌被救苏醒后,拒绝跟父母沟通,甚至拒绝回家。
虽然经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反复沟通,但宁萌说,她就只愿意跟肖渺一起生活。
以前宁萌放了学也会到肖渺家里去玩儿,玩得晚了就在肖渺家里吃饭。她不知道有多羡慕肖渺的家,一去就不想回家。那时候宁璞两口子跟肖寰家的关系还只是大学里的同事和邻居,并不相熟。
宁璞夫妇觉得谁家里都不富裕,自家女儿不能总在别人家蹭饭,所以多半都会在吃饭的时候把她叫回来。偶尔连吃几次,宁璞就要求宁萌下学后不准再去同学家蹭饭。
出现了女儿自杀的情况,而且收到遗书的肖渺又是个小孩子,嘴上不把门,搞得宁璞家里的事情在理工大学人尽皆知,宁璞跟邵彩依成了大家议论的对象,大家都觉得这夫妻俩居然虐待亲生女儿到自杀,人品太差,连理工大学门卫的大爷都鄙夷宁璞,见了他也不再打招呼。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宁萌死都不愿意跟着父母回家,在理工大学的校医院里一直住着,就导致这件事没法平息下来。宁璞邵彩依两口子都在学校上班,同事们都在背后对他俩议论纷纷,让他们工作的时候非常不便。
现在想改善形象,就是要把宁萌先接出医院,可宁萌这个不到10岁的孩子却异常难搞。宁璞两口子也没了办法,只好厚着脸皮找肖寰和肖渺妈妈叶馨莘商量,能不能让女儿暂住在他们家,他们出抚养费,因为宁萌只相信肖渺,要跟肖渺作伴。
肖寰和叶馨莘家里本来就总有来找肖寰辅导高考的孩子们,多一个宁萌完全没关系。叶馨莘原先还不知道,这个每天跟肖渺手拉手上下学的小姑娘竟是如此可怜,这下子可是触到了她的泪点,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
至于抚养费,肖寰夫妇当然不要,说只是暂时帮个忙,不要这么客气。但宁璞夫妇坚持要出钱,说了好久,肖寰说那就每个月给5块、10块意思一下,就这样谈定了这件事。
这就是肖家人的做事方式,完全没头脑,还觉得自己是做了好事,其实却是出钱出力,又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宁萌就这样住进了肖渺的家里。刚住进去的时候,宁萌每次跟肖渺去上学,只要听到楼下有自己父母或姐弟的声音,她都会跟肖渺表示出一个“嘘”噤声的手势,她是想完全跟他们不照面不往来。
两家谁也没想到,原本以为住个把月的宁萌,在肖家一住就是1年多,而这1年多的宁萌,可谓脱胎换骨。
宁萌成为了叶馨莘的另一个女儿。做衣服一人一套,买书包一人一个,上舅舅家叶馨莘也是一手拉一个。肖柘下学后就等在肖渺跟宁萌的教室外,接上她们俩再一起回家。
肖柘比俩人大2岁,已经12岁,马上就小学毕业了,是小学里最高的年级。三人组成了个小联盟,学校里的那些孩子们也不再敢来欺负他们。
果然,有爱就会疯狂长出血肉。瘦小黝黑的宁萌,现在变白了,也长胖长高了,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相比于清纯温软型的肖渺,宁萌更倾向于女侠御姐的类型。她吃过了苦,总结出了自我保护的办法,倒因此多了些侠气,到后来都是她保护肖渺了。
辅导宁萌功课的任务,主要是肖柘帮着完成。遗传了父亲好脾气的肖柘,是个耐心的好“老师”,无论宁萌怎么听不懂,学不会的东西,他都可以不厌其烦地教她。
宁萌会学习不好,是因为她从未有过机会读幼儿园。从乡下回来就直接上学,跟那些在大学的幼儿园里读书学习过的孩子们相比,她是真的大字不识,当初甚至写不出自己的名字。
所以她上学一直跟不上,家里父母也没人帮她,她又怯懦不敢问老师,怕老师笑话。她就这么一直磕磕绊绊地读书,完全没有开窍,自然学习不行。肖柘这个“老师”别看年纪小,却很具有当老师的潜质,辅导两个妹妹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1年之后,宁萌一直学不会的数学,居然偶尔还能考到满分,连老师都不敢相信。
宁萌其实是个理工脑,越到后来,宁萌在这方面的能力就越明显。反观肖渺,她才是文学脑,肖渺数学的稀松,是她那个理工科教授的父亲和哥哥肖柘都无法拯救的结果。
这1年,宁萌会笑了,学习也进步很大,成了班上的前3名,并逐渐接受了时常到肖渺家来探视的亲生父母。
来往多了,看到肖寰两口子对待子女的态度,宁璞邵彩依对着肖寰夫妇说了很多次他们的懊悔,也跟同事们提起愧对这个女儿。大家都相信宁璞夫妇在这段时间是深刻反省过他们对待二女儿的失误。
宁璞曾跟教研室的老师们忏悔过,说都是亲生女儿,他们对宁琳过于宠爱,导致宁琳脾气大,爱虚荣,学习一般,他们倒能宽容;而对待宁萌过于疏忽,甚至是苛责,这才搞得女儿要自杀。
宁璞还十分自责自己的判断,自家认为蠢笨的女儿,被邻居家养成了学霸,哎呀,惭愧呀惭愧。
因此这一年中,他们夫妻也做了很多的补救工作。给宁萌买衣服,买学习文具,还带着宁萌出去旅游了一次,互相之间培养感情。
宁萌毕竟是个小孩子,她重新接受了对自己变得和善体贴的父母。虽然她永远都不可能像姐姐和弟弟们跟父母的关系那样,跟他们撒娇使赖,而只是原谅了他们。
等宁萌终于同意回到自己家里住的时候,宁璞跟肖寰两家竟因此处成了非常好的关系。宁萌搬回去的时候,叶馨莘还有点儿舍不得。宁璞坚持请客,两家人特意聚在一起,到饭店里吃了顿饭。饭局上,宁璞跟肖寰两位男主人相谈甚欢,说以后就像亲戚一样,多多走动。
然而,心思简单的肖家人却不知道,其实痛苦和恨意这种东西并不能像打个undo健一样可以彻底消除,它已经根深蒂固地在受害者或者施害者的脑子里留存,时刻会被翻出来回味,并在随后的岁月中不断累积。
作为受害者,当碰到波折的时候,她就会把原因归结于曾经的苦难;同理,施害者也不可能真的痛改前非,只不过受制于眼前的形势,做了收敛,表面上认错伏法,而被批评被惩罚的耻辱埋在冰山之下,等着有条件时伺机而动。
这件事的另一个结果更是令人意想不到,在这一年多的相处时间里,宁萌对肖柘竟培养出了不一样的感情。虽然宁萌那时候还只有11岁,但她心里就装进了肖柘,期待以后嫁给他。肖柘呢,把宁萌当亲妹妹,从没想过要把妹妹当女朋友。
并不是天下的父母都会爱护自己的孩子,他们有时候也是冷漠无情的,宁萌非常不幸,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生无可恋后寄居肖家的宁萌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