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买房,买房,还是买房

暗夜中的肖渺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虔诚地合掌,感谢上苍让她回来!带着她前世的悲欢离合,重新来到这世上。

既然重来一次,应该要争分夺秒地安排自己的新生,的确不是伤怀感慨之时;如今的重中之重是搞好投资,改变人生。

作为长了后眼的人,她要做的投资方向不可谓不多,然而,她有能力做的却只有一件事。这件事做好了,积累财富,她未来的路才可以宽阔顺畅。

记得前世发财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投资虚拟币比特币,那个红利非常可观,但恐怕现在还没有面世;也可以投资股票,可现在还没到最低谷,不是最佳时机;自然还有即将起飞的电商,后世发展不可限量,只不过要有大手笔的投入;当然,如果资金充足,也可以直接买入黄金,此时不足80块每克的金价,未来会站上800块每克的高点,只不过需要耐心,等个20年……

而对肖渺来说,她要完成的这件事,是买房,全部的资金都要买房。因为买房致富已经到了千载难逢的节点:在全博会拿到主办权之前,她这样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这是最合适的投资方向。

前世,作为一名地产方向从业的建筑师,她清楚地知道地产行业的发展、走势。多次起落攀升的事件,颠簸上涨的运势,以及20年后地产市场的终极没落,片刻之间,这一切都在她脑海中清晰地浮出。

百年难遇,只此一次,只有把握住这次机会,才能开启她真正的新生活。

2002年3月,已然到时间了,甚至已经耽误了一些时日,但在全博会定下来之前,依然最为有利。

肖渺只记得,拿下全博会的时间大约是在02年底,天气很冷,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了。

只记得公布结果那天,她跟同事们在单位加班,赶着做南溪体育中心项目的施工图,工期很紧,那是出图冲刺的阶段。那天晚上人都没走,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大家伙儿一边加班,一边在等全博会的主办权花落谁家的消息。

肖渺原先的所长,现在已经升为院长助理的程希健特意让办公室助理去买了啤酒、鸡翅、爆米花、薯条和可乐,就等着好消息传来后一起庆贺。

当时的第四工作室,也就是肖渺负责的工作室,作为室副的郑文涛已经取代肖渺的位置,成为院里的“电脑第一高手”,3DMax和PS都是他的拿手好戏。院里专门让他提前做了一张海报,一旦好消息传来,就把这张图贴到办公楼的大堂里。

郑文涛不仅是“电脑第一高手”,还是院里的大才子,尤其项目汇报,他能说得天花乱坠,加上他高大英俊,颇得评委的好感。所以,从上到下的领导们出去,都爱带着他,是当时院里的红人,更是程希健的“宠儿”。

那天晚上,大家一边加班,一边很兴奋地等着程总办公室里电视中有好消息传来。那时的网上资讯还没有完全同步,总是不如现场直播来得直接。

终于确认是瀛海市拿到主办权的时候,办公室的人都疯了,大家都激动得恨不能跳起来,用啤酒瓶干杯,酣畅淋漓地吃着鸡腿薯条,窗外的夜空中还有放鞭炮的,大家高兴得如同过年一般。

可那时候,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消息对于瀛海市的每一个人都意味着什么。因为这之后,商品房楼市价格不断攀升,蹭蹭飞涨的价格,让地产市场彻底火了起来。即便有人想到了主办权拿到后房价可能会增长,也想不到会涨到如此地步。

而当时还沉浸在喜悦中的同事们谁都没意识到这些,就连程希健琢磨最多的事情,也是要怎么拿到其中某个场馆的设计权。

虽然肖渺知道市中心滨河两岸的楼盘未来会涨到20万一平米,如果投资那是一定会赚翻。可问题是,就现在家里的收入,踮起脚依然够不着。那么就只能从最有可能的地方出手,让利益最大化。此刻她需要找到那些值得下手,又真能下手的楼盘。

在暗夜中苦苦思考的肖渺,终于有一丝的灵光乍现,她想到了一个楼盘,非常适合,是植物园周边的楼盘。

为什么她能记得这个,是因为前世里,她对这小区的房子要多不屑有多不屑,对劝她投资这个楼盘的柳蓉还冷嘲热讽的,因而印象深刻。这件事放在现在看来,真是一起严重的打脸事件。

肖渺已经记不得这件事是发生在自己加班晕倒后的第几天,但她可以肯定是周一,因为那天开了周例会。

快下班的时候,办公室陆陆续续有人起身收拾东西,上厕所,做下班准备。

开了半天会,又画了半天图的柳蓉腰酸背痛,又还要加个班,她起身到楼道里的饮水间给茶杯续水回来,路过肖渺的座位,顺手抓起了肖渺桌上的瓜子嗑起来。这瓜子是肖渺用报纸包来的,自家老妈清炒的葵花籽。

正好肖渺的脖子也因看电脑时间长有些难受,索性休息一下。俩人喝着水嗑瓜子,柳蓉抱怨所里开会,领导啰里啰嗦说个没完,耽误画图时间。

作为国企院辛苦劳动的主人翁,如果不求升官发财,最不怕的就是指摘领导的不是,那时候她们都是体制内,1780块的死工资,还只发60%,谁怕谁。

柳蓉跟肖渺几年一起工作下来,算是单位里最好的朋友和搭档。

柳蓉是从外地县城考到瀛海市上大学,再应聘到院里的大学生,家在远方。她比肖渺大两岁,日常二人最是投缘,算是肖渺除发小宁萌、知己冯芳谚、大学同学杨甄蔚之外最好的闺蜜。

柳蓉相貌周正不说,更难得的是有异性缘。可惜,令男孩子们失望的是,她入职来的时候已经有了男朋友,也就是后来的她老公。他们是大学同学,柳蓉是因着对方才选择留在瀛海。

柳蓉抓了一把瓜子后,突然看到了摊在桌子上的报纸,然后她推推肖渺:“渺渺,你看这个广告上的小区,就在植物园旁边,总价才12万,59平米,你要不去买一套吧。”

当时的肖渺皱着眉头看了看,很不屑道:“59平?这也太小了。才一室一厅,卫生间和厨房也这么小,还要12万……还有,你看,这是12万起,意思是还不止12万。商品房就是贵,我家集资房还不用12万,买100多平呢,不划算。”

这就是前世的肖渺,心思简单,也缺乏对事物应有的判断。

柳蓉:“你又不是男的,不要准备婚房,要什么大房子。总价才12万,你家肯定买得起,你首付一半,剩下的贷点儿款,每月还不了多少的。我要是有闲钱,肯定买一套。”

肖渺:“那我也不买,就算12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手上也没这么多现钱。跟银行借钱,每个月还钱,跟杨白劳还租子一样,日子难过呀。再说了,我要买还不买在咱院里旁边,去植物园还得转车,跟我现在上班一样,多麻烦。”

那时候的肖渺在父母的庇护之下,吃不了苦,又怕麻烦,一身的毛病。

柳蓉:“我倒是很想买,可我得给家里寄钱,我小弟刚上大学,大弟明年考研,他还想出国,那可是一笔巨款,我妈整天急得头发都白了,我估计最后还是找我要钱。江宁鑫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为我们结婚,他家装修也花了不少钱,还给了6万块的彩礼,也被我妈拿走了,钱是真不凑手。”

柳蓉的老公江宁鑫,虽是瀛海本市人,可他是老大,还有弟弟妹妹,都在读书。父母是厂里的工人,家境一般,也没遇到拆迁房的福利。好在他人很出色,毕业后分配在一个工业设计院,很快也混到了一个小职位。

结婚后,江宁鑫跟柳蓉原本挤在父母家里住,可穆家房子也不算大,还有弟妹,生活太不方便,他俩就出来租了个老破小住着,每月有租金,柳蓉的娘家还需要扶持,就感觉手头上紧张。

江宁鑫觉得工业院的收入太低,就算到了所长都没啥前途,自己为补贴家用还要干私活儿,辛苦不说,钱还不稳定,一直想跳槽,可惜家里人都反对,觉得铁饭碗不能丢。

柳蓉初次怀孕后,考虑到未来的宝宝需要上学,且租房又要出钱,还不如变成贷款,江宁鑫跟柳蓉终于下定决心买房。为了多挣钱,江宁鑫跳槽到了一家高端民企设计院,收入确实大幅增加,据说每个月五六千块,年底还有奖金。肖渺知道的时候,羡慕得流口水,只可惜,江宁鑫进去的时间太短,积累不足。

柳蓉看着肖渺,又笑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不然,谁不想买个大大的房子,住得舒舒服服。你呀,就是过得太舒服了,脑子整天都埋在故纸堆里,替古人担忧。”

肖渺怼道:“我就这点儿与众不同的爱好,你们不懂呀。”

“荆轲、汉武帝、霍去病、李世民,那确实是没必要考虑房子。要不就是浪迹天涯的刺客,要不就是家天下的老大。”柳蓉点出了肖渺喜欢的这些古人,笑着逗她。

肖渺转移话题:“你这是下决心买房了么,这么关心房子? ”

柳蓉:“不关心咋办呐,没地方住呀。不过,我跟江宁鑫买这套59平,那是真的不够住,我家在外地,来个人就住不下。要不然我咋也得下手一套。”

“其实小也不是问题,”柳蓉补充道:“买两套,连起来不就大了?渺渺,我要是你,我就胆子大点儿贷款,买它个一到六层这一溜儿,那样就成地主啦。 ”

肖渺:“我胆子不大,也不想没当地主就先成贫农,每月交租子,过上饥寒交迫的生活……”

那一日,俩人嘻嘻哈哈地说着,其实都没当回事,主要是在2002年,买房要贷款这件事,谁心里也没底。

柳蓉跟老公一直没下手买房,也是对贷款还债有顾虑,所以她们也就是说说,没有真的去看。这也是前世的时候,多年后肖渺一直后悔的事情。

她还记得,大约是她们说过这件事的几个月后,肖渺倾尽所有,把自己手中全部的积蓄10万块,借给了郑文涛,他在城市副中心买了套95平米的房子。正是这套房子,让窘迫的郑文涛有了追求优质女友的底气,肖渺怎么也想不到这套房子原来跟自己是无缘的。

把钱借出去,肖渺还跟柳蓉打趣自己:这下好了,存款清零,再不用纠结当不当杨白老了。柳蓉并不知道郑文涛跟肖渺的关系,还曾叹口气说:“你呀,这么多钱借给小郑,帮人家买房,傻不傻。”

当时肖渺家里条件好,住得宽敞,她并不在意。也不过三四年后,肖渺哥哥的婚事定下来娶了嫂子,哥嫂时常在家里住着,肖渺倍感不便,她终于动了买房子的心思。

可是房价早已超越了工资的涨幅一路飙升,涨到了肖渺完全无力支付市中心房子的价格,她只好在接近地铁终端的“偏远地段”定下了一套小房子,而且还贷了更多的款。

对于有着前世记忆的人,无异于有着金手指。长了后眼的人生自此开始,要开挂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买房,买房,还是买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