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打发了万宝楼的人,黛玉这“潇湘馆雅趣盲盒”的名头,反倒越发响亮起来。不仅贾府内眷,连各府邸的奶奶小姐们也多有遣人来问询订购的。小小潇湘馆,竟隐然成了闺阁中一处风雅趣味的源头。
这日清晨,黛玉正坐在窗下,看着紫鹃带着几个小丫头分装新到的香料。阳光透过湘妃竹帘,在她素白的手指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姑娘,”雪雁捧着账本进来,脸上带着喜色,“这个月咱们的进项,竟比上个月又多了一倍呢。连北静王府都派人来订了二十个'锦绣前程'系列的盲盒。”
黛玉接过账本细细看着,心中却在盘算着系统新授予的【商业蓝图规划】入门知识。她意识到,仅靠现下这般小打小闹,纵然能赚些银钱,于那“扭转命运”的宏愿,不过是杯水车薪。
“这些银子,拿出一半来,按我说的,去置办些纸笔书籍,送到城西的义学去。”黛玉合上账本,对雪雁吩咐道。
紫鹃在一旁听了,忍不住道:“姑娘总是这样大方,可咱们自己也要留些体己才是。”
黛玉听闻却浅浅一笑:“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能帮到需要的人,才是正理。”
正说着,忽听得外头一阵急促脚步声,王熙凤竟是不等通传,径直掀帘进来,脸上没了往日的从容,带着三分焦灼:“林丫头,祸事了!”
黛玉心下一沉,忙起身让座:“嫂子慢慢说,何事如此惊慌?”
凤姐接过平儿递上的茶,也顾不得喝,压低声音道:“还不是那万宝楼!昨日他们少东家在你这儿吃了瘪,今日竟走了宫里淑妃娘娘的路子!方才娘娘身边的内侍传话到太太处,言语间很是不悦,说咱们府上纵容女眷行商贾之事,与民争利,不成体统!还点名道姓,说你藉着些奇巧淫技,蛊惑人心,连太子殿下都惊动了,实在有失大家闺秀的风范!”
一番话如同冰水浇头,淑妃!那可是如今宫中的最受宠的妃子,其威势绝非一个商号少东家可比。这顶“与民争利”、“蛊惑人心”的大帽子扣下来,莫说她这盲盒生意,便是她的名声,乃至贾府的颜面,都要受损。
屋内一时寂静,只闻得窗外风过竹梢的沙沙声。紫鹃、雪雁早已吓得脸色发白。
黛玉指尖冰凉,强迫自己稳住心神。
系统,调出《大宋刑统》相关条文,尤其是关于后宫不得干政、不得干涉民间商事的部分。
她在心里默念着,飞快地思索对策。
“嫂子,”她抬起眼,目光清亮,虽面色微白,语气却异常镇定,“淑妃娘娘深居宫闱,心系天下,自是为风化考量。只是,我朝律法明载,后宫不得干预外廷事务,民间商事,更非宫眷所能置喙。娘娘此举,怕是受了小人蒙蔽。若我们此刻畏缩,反倒坐实了罪名。”
凤姐一怔,没料到她此时还能如此冷静,且言辞这般犀利在理。“话虽如此,可那是淑妃娘娘!她若执意要追究,只怕……”
“嫂子莫急。”黛玉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劳烦嫂子即刻去回禀老太太,就将我方才的话如实转述,只说黛玉深知此事关乎府上清誉,绝不敢连累家族,自有主张化解。另请嫂子帮我打听一下,近日可有哪位与宫中说得上话的诰命夫人,或是清流御史的家眷,曾对咱们的盲盒表示过兴趣?”
凤姐是何等机变之人,立时明白了黛玉的意图——这是要借力打力,寻找能在宫中或朝堂上说得上话的“盟友”。她深深看了黛玉一眼,这个昔日只知风花雪月的表妹,如今心思之缜密、胆识之过人,实在大出她意料。
“好!我这就去办!”凤姐一拍手,风风火火地又去了。
凤姐一走,黛玉立刻行动起来。她命紫鹃取出最上等的料子,亲自动手赶制了几个格外精美的“雅趣盲盒”。只见她选了一匹雨过天青的软烟罗,仔细裁成方胜模样,又以金线绣上缠枝莲纹,每个细节都极为考究。
“姑娘这手艺,便是宫里的绣娘也比不上。”雪雁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赞叹。
黛玉但笑不语,手下动作不停。她又在每个盲盒中放入了一枚特制的玉牌,上面刻着“雅趣”二字,周边饰以云纹,显得格外雅致。
待盲盒准备妥当,她又提笔写了几封言辞恳切、不卑不亢的短笺。字迹清秀俊逸,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表明了处境,又不失大家风范。
不过半日,凤姐那边便有了回音。果然有位素以刚直著称的李御史的夫人,曾因女儿极喜欢黛玉的盲盒,透过凤姐表达过赞赏之意。黛玉立刻备了一份厚礼,连同那特制的盲盒与短笺,以贾府的名义郑重送去。
“姑娘真是料事如神。”紫鹃看着送礼的人离去,忍不住道,“那李夫人素来清高,从不轻易与人往来,没想到竟会对咱们的盲盒青眼有加。”
黛玉轻轻摇头,“不是我会料事,而是这盲盒本身确有可取之处。李夫人欣赏的不是我,是这份雅致与巧思。”
与此同时,黛玉并未停止盲盒的销售,反而借着这股风波,推出了“知音”系列。她在每个盲盒中都附上了一张小笺,言明此系列所得,部分将用于购书赠予京中贫寒学子。
这一重要举措立刻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少清流文人都对此表示赞赏,认为这体现了闺阁女子心怀天下的胸襟。连一向严肃的李御史,也在与同僚闲谈时,称赞贾府小姐聪慧雅致,所制玩物寓教于乐,更兼心怀仁善。
就在贾府上下因淑妃之怒而人心惶惶之际,事情竟悄然起了变化。宫中的责难迟迟未至,反倒是称赞之声日渐多了起来。仿佛那日的雷霆之怒,只是一场误会,随风散了。
这日晚间,平儿悄悄来潇湘馆送东西,趁无人时,低声对黛玉笑道:“姑娘真是神机妙算。我们奶奶让告诉姑娘,风波暂平了。听说……是太子殿下在圣上面前,偶然论及市井创新、百工兴盛之理,言道闺阁中有此巧思,亦是太平盛世、文风鼎盛之象。圣上闻之,颇以为然。淑妃娘娘那边,自然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黛玉闻言,手中正在整理的香料微微一滞。果然又是他。他并未直接插手,而是于不经意间,在更高的层面,轻描淡写地化解了这场危机。这份维护,来得巧妙,也来得让她心绪难宁。
她独自立于窗前,夜色浓重。属于原主黛玉的灵魂,对这来自天家、难以捉摸的关注感到深深的不安,那是一种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飘零感。
太子此举,是欣赏,是投资,还是别有所图?她厌恶这种被人暗中影响、却无从把握的感觉。
依靠别人,终是镜花水月。唯有自身立得住,将这盲盒做得更大,更有价值,让所有人都看到它的好,届时,即便没有太子,旁人也不敢轻易动我们分毫。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成为规则的一部分,而非永远在规则下求存。
这念头一起,她只觉心胸豁然开朗,那份惶惑被一股更坚定的力量取代。她转身走向书案,开始认真地规划起下一步的发展。既然已经有了名声,就要趁热打铁,将这盲盒生意做得更加规范、更有规模。
她仔细盘算着,要寻找稳定的供货渠道,要建立完善的生产流程,还要考虑如何扩大销售网络。这些在现代社会司空见惯的商业运作,在这个时代却要步步为营。
“姑娘,夜深了,该歇息了。”紫鹃轻声提醒。
黛玉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再等等,我还有些事情要谋划。”
翌日清晨,黛玉刚梳洗罢,却见贾母身边的大丫鬟鸳鸯亲自过来,笑容满面:“林姑娘,老太太请您过去呢。说是宫里太子殿下派人送来了帖子,邀您后日去逛逛新开的'琳琅阁',那儿汇集了天下奇珍,殿下说请姑娘去品鉴一番,或许对您的'雅趣'有所裨益。”
鸳鸯将一张泥金帖子递到黛玉手中。那帖子触手温润,带着淡淡的龙涎香气。
黛玉接过,指尖微颤,随即稳住。她展开帖子,上面是太子的亲笔,字迹潇洒风流,言辞却颇为客气,只说是寻常雅集,邀她共赏奇物。
屋内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有好奇,有羡慕,亦有宝钗那般深不见底的审视。
这不再是突袭潇湘馆,而是正式的、给予充分尊重的邀约。地点选在公开的商业场所,也保全了黛玉的名声。
黛玉沉默片刻,抬起头,脸上已是一片云淡风轻。她对鸳鸯浅浅一笑,声音平和而清晰: “有劳鸳鸯姐姐回禀外祖母,就说......黛玉谢殿下盛情,后日必准时赴约。”
她清楚知道之前的危机是太子暗中化解。这份帮助,她承了情。
他帮我,是因我自身的价值,因我那‘江山永固’的盲盒,因我今日独挡一面的能力。我不是攀援的菟丝花,我是能与他并肩看风景的木棉。
正因为是这份认知,让她有底气接受这次邀约。
此言一出,满室皆静。唯有窗外几声鸟鸣,清脆悦耳。
待鸳鸯离去,紫鹃忍不住低声道:“姑娘,这……妥当吗?”
黛玉轻轻摩挲着手中的泥金帖子,目光深远,“既然躲不过,不如主动迎上去。况……”她顿了顿,“琳琅阁确实是个好地方,或许能找到我们需要的货源。”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垂泪的黛玉,也不是一味莽撞的穿越者。她是林晓黛,也是林黛玉,是两个灵魂融合后的新生。她清楚地知道,前路艰难,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系统提示:成功化解危机,核心人物'林黛玉'命运扭转度 15%。获得特殊奖励:'品牌塑造'入门知识。】
听着脑海中的提示音,黛玉的嘴角微微扬起。很好,这正是她需要的。既然要做事,就要做得漂亮,做得彻底。
这场与命运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