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为什么我们需要次第?

关于这点我自己还是乱乱的,暂时只用世俗谛和胜义谛区分开来。

基本上,从外在表象著眼,

社会脉动很混乱,而网路的兴起,带来造成资讯爆量的好处,

我们有很多机会去接触各种中外学说与文化思想,进而思维。

但人,或是群众,的价值观却很容易被往二分法拉去。

把复杂化的东西,硬用浮面情绪(或接收到的片面资讯)去判断好与坏,

然后投掷更多情绪,例如集体辱骂“你认为是坏的那一方”、“你误以为是坏的那一方”,

抱持著执行正义的幻想,洋洋自喜,

或是享受现实生活无法得到的罢凌快感,

这些扁平化现象,它把很好的意识交流网络,变成巨大的情绪垃圾场。

大家肆无忌惮的往那边投掷情绪,对于别人的家事指手画脚,点评骂小三渣男的门槛极低,跟著骂和出脚准没错,

.....这些愤怒的根源在哪里呢?

为什么大家总是有这么多怨气必须四处找无关的人泼洒呢?

总是如此空虚,必须向八爪章鱼往外抓呢?

每个人都在投掷垃圾,或是在乞讨关注,乞讨赞美,

但,暂停一下。

你的愤怒,你的空虚,所有的垃圾,都是你的心制造出来的。

你吃下他人的垃圾,并且用垃圾喂养自己的心。

继续滋长。

网路让知识获取方便,却充斥著更大量的无用资讯,可能大概占了60%,

再加上演算法,它记忆你的使用习惯,认定你爱吃腥臭爱吃辣鸡,爱吃艺人花边新闻,它就加倍喂你垃圾。

造成你吃下更多垃圾,还冲过去对别人泼洒垃圾。

更加妨碍心灵平静。

于是我去借了别人的手机,借了又借,

我发现大家手机出现的新闻排序非常不同,那通常意味我们点选的趋向。

例如我的首页经常有黑洞和量子的知识。

我发现有的人就是一些商讯,股价,贸易战哪家厂商可以获利等等。

这像什么?

对了,轮回。

物以类聚,同行等流果。

首页还会附赠一个叫“大家都在看”的推荐,尽管我设定了别给我娱乐新闻,别给我谁谁外遇新闻,它依旧疯狂的出现在我的新闻页面上,每天都要手动按掉。

设定出了什么错呢?

它怎么教不听?非得要我手动?

我困惑了几天,还去问了工程师,你的会不会这样呢?

有一天我连续按走了十则,努力扫荡首页之后,忽然明白了,

啊,因为这是大家喜欢看的啊?这种辣鸡点阅率最高,所以它自动出现吧。

好吧,接受它,

生为动物园观察员的我,多了一个“了解大家心理都装什么垃圾”的管道。

但我得说网路真的非常棒,在获取资讯上头,要不然自家书架摆不下大藏经。

还要摆一些自己不怎认同、却必须了解的学说书籍,但我又很不愿意买它,因为心理觉得它不究竟,是有毒思维。

对了,你看,我也在二分法。

好的与坏的,坏的不爽摆在书架上。

我在维持我书架的格调,至少我希望当别人近看我的书架时,不要误以为我喜爱收藏“索多玛的120天”或“印度爱经”这类的书,(当然我都看了唔)

而这个装置艺术的格调必须用上类似二分法的方式,还有一点点情绪。

二分法或许是本能。

人类的情绪本能。

所以次第,大概得从这边开始讲。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