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被点名的学员深吸一口气,快速思考:“报告!最快方式是选择 FLCH模式,在高度窗确认FL240,然后按下高度干预按钮。同时需要监控速度限制和下降率限制,必要时手动干预油门或使用减速板!”

“思路正确。核心是Mode Awareness和 Energy Management。”

柘城给予了肯定,同时他的左手已快速而准确地伸向MCP面板,选择了FLCH模式,右手同步在油门杆上做了一个细微的收油动作示范。

“FLCH模式会优先满足高度变化,自动管理速度。但你必须时刻监控速度趋势,防止超速。这就是为什么手册强调,模式转换时要‘眼不离仪表’。”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每一个操作都精准到位,透着对设备极致的熟悉。

“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个进近中的常见情况。”柘城的声音依然平稳、专注。

“张□□,注入‘左侧主起落架指示不安全’故障。”

张□□迅速在□□控制台上操作。几秒后,EICAS上亮起醒目的警告,并伴随主警告音效。

“警告出现!” 张□□作为监控飞行员立即报告。

“记忆项目!” 柘城的语速变得略快,但依然清晰、果断,毫不慌乱。

“张□□执行ECAM程序!王涛,作为后座观察员,记录处置步骤和时间!李敏,思考:如果程序执行后指示灯仍不转为‘安全’,我们下一步的关键决策点是什么?备降场选择考虑因素?”

柘城的目光锐利地在主警告灯、ECAM屏幕、起落架指示面板和张□□的操作间快速扫视,同时监控着飞机的姿态和高度。他双手虚按在操纵杆和油门杆上,身体微微前倾,保持着随时准备接管的姿态,全身散发着高度专注和掌控力。

“ECAM程序第一步:检查液压系统压力,第二步:尝试备用放下......” 张□□一边念程序一边操作。

“很好,按步骤来,不遗漏,不跳步。” 柘城适时插入,稳定军心,同时他的视线扫过后视镜,“李敏,回答刚才的问题。”

“报告□□!” 李敏立刻回应,“在完成故障处置程序后,且必须在下达‘着陆前检查单’指令前,确认起落架状态是否允许继续进近!如果起落架状态仍不确定,必须宣布紧急状态,选择最合适备降场,并准备执行无起落架或部分起落架着陆程序!选择备降场优先考虑:跑道长度足够、救援设施完备、天气允许、ATC协调便利。”

“很好,非常全面。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优先级。”

柘城的语气带着赞许和强调,“在无法完全确认起落架锁定的情况下,选择有完善救援准备的机场进行预防性着陆,是负责任的决策。张□□,完成ECAM程序后,模拟联系ATC宣布PANPAN,告知意图备降平原机场。”

“明白!” 张□□开始模拟通话。

“好,冻结模拟。” 柘城下达指令,模拟机的画面和声音瞬间定格。“回放刚才故障出现到宣布意图备降的舱内录音和主要仪表画面。”

屏幕上清晰地重现了警告出现、机组喊话、程序执行、决策讨论的时间线和关键仪表状态。

柘城指着回放画面,语速放缓,进行复盘:“看,从警告出现到喊出‘记忆项目’,用时不到3秒。ECAM程序执行规范,交叉检查到位。李敏提到的关键决策点把握准确。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标准操作程序执行力和机组资源管理协作。任何环节的迟疑或混乱,都会压缩我们决策的安全裕度。”

回放结束,模拟机恢复“正常飞行”。柘城坐直身体,双手重新放回膝上,恢复了开场的沉稳姿态,“记住,模拟机摔一百次不可怕,可怕的是把疑问带上真正的航班。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阳光透过模拟机舱室的观察窗,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

笔挺的制服,精准的讲解,沉稳中透着决断力的指令,在这个高度仿真却绝对安全的“驾驶舱”里,柘城用他无懈可击的专业表现,给第一次见到模拟机的时曦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作为男孩子,时曦对机械很是着迷,也在网上看到过飞机驾驶舱里的图片,密密麻麻的按钮一度让他的密集恐惧症都要发作了。

没想到这些他连名字都叫不出的按钮在柘城的手中竟是这般的顺服,时曦忍不住鼓起掌来。

掌声在偌大的模拟机舱室里显得特别突兀,大家的视线一下子都被吸引了过来。

反应过来自己做了傻事的时曦,脸一下子就像熟透虾子一般,室友们都尴尬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对、对不起!”就在时曦恨不得给自己一锤的时候,他听到了扩音器里传来了柘城笑起来的气音,“多谢。”

“不、不客气!”时曦慌忙摆手。

“同学们,”柘城用指关节轻轻扣了扣玻璃,扶了一下耳麦,“接下来咱们来模拟遇到极端天气时......”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