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祠里,烛火盈盈。
王氏看着一双儿女跪得像不倒翁似得,屁股沾地,这是哪门子的跪。
哎,可正儿八经的跪半日,谁受到得了,装装样子罢了。
“休息会儿,看看娘给你们带了什么来。”
打着瞌睡的赵文竹,朦朦胧胧中听到声音,睁开了眼,还打了个哈欠,道:“娘,你来啦。”
赵书瑶被声音惊醒,也打了个激灵,摸了摸发酸的脖子,哭丧道:“真羡慕娘,行动自由,可见当妾也不是没得好处,至少不必像今日跪死跪活的,娘当日为何要把我寄在主母名下,就算宫里去不得也得在这跪死去.....我抄那《女戒》手都要废了去,现下腿也无知觉了......”
“妹妹这就不知好歹了吧,看问题不能只看眼下,我劝你平日还是多读些书,别整日玩傻了,明日去夫家也讨嫌,可别丢脸丢到娘家了……”赵文竹知道妹妹贪玩,头脑简单,没想她竟如此短视。
“你……哥哥别以为跟博闻先生念了几日书便目中无人了,哥哥读了许多书,也不想想省试都考了几回了?”赵书瑶也不服气地说道。
“你这没出息,没良心的,专戳人肺管子。”王氏朝女儿身上拍了一掌。
“啊……”赵书瑶吃痛地低喊道。
“哥哥说的有何错?自己不争气还编排别人,这甜汤你也别吃了,给我好好跪着反省反省!”王氏指着女儿骂道。
赵书瑶憋着一股气,不敢再搭话。
“文竹,来,把这甜汤吃了再跪。”王氏转身从食盒中端出一碗绿豆糖水。
文竹得意地扫了一眼妹妹,接过糖水道:“谢谢娘。”
赵书瑶瞥了一眼,咬牙切齿的。自大典开始,每日粗茶淡饭,她都瘦了一大圈了,如今到嘴的肉竟还跑了,该死!赵书瑶愤愤不平地又白了哥哥一眼。
“儿啊,你也别死心眼,做做样子便好,你爹回来便让下人通报一声,这身子要是跪坏了,还哪有精气神读书,娘还给你带了几本书来,抓紧背好了。”王氏又从食盒底层掏出几本书来。
“是,孩儿听娘的。”赵文竹几口便吃好了,接过书本便坐地上读起书来。
王氏欣慰地点点头,又转头看见不争气的女儿,道:“你给我好生跪着!再胡言乱语,晚饭也别吃了。”
等王氏关上了门,赵书瑶泄气坐在地上,耳边传来哥哥的声音:“有人又要没饭吃咯。”
赵书瑶不情愿地挣扎起来,端端正正地跪着,这晚饭不能不吃啊。
王氏从家祠出来,便看见徐妈妈在外面候着。
王氏笑着迎上前:“徐妈妈,可是老太太有吩咐,尽管交代。”
徐妈妈没理会王氏的问题,道:“这姑娘和公子在祠堂跪拜祈福,王姨娘又是送蒲团又是送吃的好生伺候,真是忙坏了吧?”
容妈妈听闻,忙把食盒藏在身后。
王氏陪笑道:“徐妈妈说笑了,书瑶那丫头野惯了,妾是特意来瞧瞧她的,以免她犯懒冲撞了祖先。”
王氏惯是满嘴谎言的,徐妈妈也懒得拆穿她,只道:“王姨娘知道便好,不过老太太说了,自明日起会派人来看管公子和二姑娘,也不必姨娘跑来跑去的了。”
“这......”
王氏难为地想着说辞,徐妈妈也不管她犯难。
“这些是老太太交代给姨娘送来的经书,老太太年纪大了,眼神也大不如前,辛苦姨娘替她每日虔心抄经念经,为赵家消业积福。”
王氏接过经书,仍陪笑道:“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到,这是妾应该做的。”
“那姨娘自便,老奴回去复命了。”
待徐妈妈走远,王氏把手上的经书都扔在地上,生气道:“狗奴才,老不死的,不过是看不得自己亲亲儿子和亲亲孙女受苦,便也生生地迫害我们......”
“哎呀,娘子,快别说了。”容妈妈一眼瞧见远处路过的婢女,赶紧把地上的经书都拣起来。
王氏会意,收住了嘴,若无其事道:“容妈妈,我们走吧。”
“是!”
-----------------
梅香阁。
老太太午睡完,还没等来许蔓回府的消息,干脆来梅香阁候着。
看着那汝瓶中的花插得毫无章法,亏她还插了好几个瓶子,无奈笑笑,让霜月帮忙移到案桌上。
此时,老太太正低头整理着汝瓶中的鲜花。
“老太太,都已交代好了,那王氏心里不悦,嘴里还是应承的。”徐妈妈走近道。
“嗯,背地里还不知怎么骂我呢,随她去吧,可文竹和书瑶是赵家的子孙,虽记在舒婉名下,可这些年都是在她身边养大的,才养出这个性子来。灾难在前,天神在上,她却还在耍小聪明,亵渎神明,不能让她辱了门风......”
“老太太说的是,姨娘已秉性难移,可两孩子可不能让她毁了去。”
“也是难咯......”孩子都大了,只是能约束一天便约束一天。
终于等到姑娘回来了,霜月急急来报:“老太太,姑娘回来了。”
老太太抬头望去,正巧见许蔓进屋来,愁云挥去。
“祖母,我回来了。”许蔓高兴喊道。
“快来,给祖母看看。”老太太坐在榻上,拍拍她旁边的垫褥,示意她坐。
许蔓微笑着坐下来,老太太便卷起她的衣裙,膝盖依然又红又肿的。
“徐妈妈,把那万消膏拿来。”
“是!”
上了药,老太太边轻揉着边交代:“你记得一日得上三次才好得快,别嫌味大就不管了。”
“好,有了祖母这上好的药膏,还有这出神入化的按摩手法,孙女日日去跪着也值当了。”
“呵呵~就知道耍嘴皮子哄我。”
“听蒋将军派来的人说,你留下来陪长公主说说话,可是出什么事?”
“蒋将军他居然是这样说的?”许蔓惊讶道。
“嗯,徐妈妈听得清清楚楚的。”
徐妈妈认同地点点头。
许蔓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都一五一十讲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听完,点头道:“这蒋将军倒也是个心细的,应是怕我们过于担心才如此说。”
徐妈妈在一旁摇着蒲扇,一边说道:“是啊,若老太太知道的是姑娘晕倒在道场,可真急坏了。”
许蔓若有所思,还真看不出来一点,她宁可相信是长公主交代的。
“得找机会好好谢谢人家。”
“祖母,放心,孙女会的。”
“可,祖母,这祈雨真的管用吗?”
老太太放空双目,声音幽远,道:“嗯,上天有好生之德,不会把百姓赶尽杀绝的,只要虔心求雨,一定会降下甘霖的。”
“祖母,祈雨从前可有过?”许蔓小心翼翼地问道,她无意打破他们的信仰,可是她从前只相信科学,而且把这关乎全国百姓性命的事,寄希望于玄学,会不会太孤注一掷了?
“有,那还是我小的时候......干旱三月有余,土地干裂,水稻颗粒无收,百姓饿得瘦骨嶙峋,路边堆满了白骨,官家下令,全国上下虔心求雨,终于在第四十三日降下了甘霖......”老太太目光暗淡,回想着小时候那场干旱,即使是最后降下了甘露,可大历国失去了将近一半的百姓啊......老太太想着想着眼圈便发红了。
许蔓轻轻握着老太太的手腕,看着老太太红红的眼睛道:“祖母,可是舍不得那些百姓?”
老太太捏着帕子轻轻压了压眼睛,道:“百姓太苦了,若还要再经历一次,哎.....”
“祖母,咱们家的粮还有多少,我们去城外施粥,多少能让百姓多支撑些日子.....”
老太太欣慰地点点头:“已经让刘娘去安排了,可百姓众多,而粮有限,怕是连许多中等人家也撑不到那时候了......”
“祖母,放宽心,孙女明日起,会更虔诚地为百姓祈福,我们一定会感动上苍的,说不定明日便哗哗地下一场雨来。”许蔓安慰道。
老太太一听,又乐呵呵地,道:“是是是,你嘴巴最会说,明日跟神明多说说,天神准保答应了。”
许蔓羞赧一笑,继续道:“没问题,交给孙女。”
“嗯,你这嘴上功夫了得,可这动手能力却不怎么样。”老太太无意中又留意到汝瓶中的花。
“孙女愚钝,确实不如祖母聪慧,事事完美,请祖母教教我吧!”许蔓扬起笑脸,虚心请教,把老太太又哄得笑眯眯的。
“那你便找对人了。”老太太也不甘示弱。
“是。”许蔓皱起鼻头,又笑了笑。
“你看插花要讲求个高低错落,盛开的放下面,花苞放上,浅色在上,深色在下......色彩搭配也要呼应......”老太太边侍弄着花,边讲解道。
许蔓认真地听着,点头附和着。
徐妈妈看着祖孙两人,脸上洋溢着笑容,也只有姑娘才能让老太太如此开心。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