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又是两个月过去。
随着对身体新机能的逐渐适应,许聿之的战斗训练由于接近触顶而逐渐减少。这段时间她的时间被战术分析、生存技能、战斗医学、机动载具操作、电子战这些课程给挤占满了,重返学生时代令人痛不欲生,偶尔和埃罗或白葳切磋的时候,她下手都因为悲愤而显得有点重。
比如此刻,白葳被锤进地里,一脸生无可恋。
他不服,真的。
超级战斗都很抗揍,各有各的防护手段。就拿白葳来说,他体内植入了能量场防御系统,通过生物激活后能提供额外防护,减少外部冲击造成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就抗揍,外加他们自己人切磋又不会下死手,因此只是看起来打的凶残,实际上皮都不会破一点。
但是许聿之的战斗本能太作弊了!她反应速度快的离谱,几乎能捕捉所有瞬时动作,别人跟她对战,那些攻击对她来说都像是慢动作。而且仿生大脑和增强战斗本能相辅相成,她的战斗等于是同时将原始反击本能经过逻辑推理的结合之后放大,约等于身体有一个自动校准功能,让她每一个攻击都朝着对手的弱点打,还是连击。
在他们的几次切磋中,白葳几乎没赢过。不是说他没有优势,他当然有很显著的特长。他身体里有许多纳米体积的纳米机器人,让他具有相当程度的环境适应性,包括在极端温度下或有毒环境中保持战斗力。更不要说小奇迹这个身外助力,简直是bug一样的存在。
可惜日常切磋不是极端环境,他的许多能力派不上用场。许聿之被加强的太全面了,只要不是拼上性命爆发全开,真的很难在格斗中胜过她。埃罗的胜率只是稍微好看一些,同样是输多赢少。
只有闻人岚能压着她打。
说到闻人岚,真的很难不令人嫉妒。
他们每个人,哪怕各自有神奇际遇,归根结底都是普通人。可闻人岚不一样,她是个实实在在的、万中无一的天才。本来能习武的根骨者就不多,她绝对、毫无争议的是天才中的天才。再加上古武术本就奇妙,被基地加强过之后简直霸道得超出科学范畴。
用白葳的话说就是,“闻人那个家伙简直可以打穿全世界,把所有的对手都穿成一个烤串儿。”
不过她的任务格外的多,只回来休息了两次,统共三天,就又匆匆赶赴下一个任务。实在没任务的时候,她也很少住在基地。埃罗说她自己有个带院子的小木屋,她喜欢呆在那里。
许聿之只跟她打过两回,对她印象非常好。跟之前白葳吐槽的一样,闻人岚是个冰山美人,一头绸缎般的黑发长得像瀑布,垂到下臀线。皮肤白皙,嘴唇嫣红,黑眼睛大而沉默。周身自带与世隔绝的气场,像用素墨画出来的古人,冰冷又孤寂。
但要么怎么说人不可貌相呢,许聿之发现闻人岚其实是个细心又温柔的人。
她们切磋时,她总是很准备地把控着战斗的递进程度,一点点引导许聿之出手的力量和方位,在不同的格斗死角里引导她的动作。然后再慢慢将她逼到极限,激发她在绝境里的本能。
不是说埃罗和白葳没有这个想法,主要是他们没办法这么游刃有余地把握战斗节奏。闻人岚能这么做,是源自她绝对强悍。
躺在地上的白葳也想到了这一点,声音愤愤不平,“为什么我就不能像闻人那个暴力的家伙一样……我明明已经这么厉害了!”
许聿之笑了一声,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埃罗抱着手臂站在一边看着,刚要说话,通讯系统忽然响了,通知他们去指令中心。
每次有任务时,基地都会在通知中心连同相关资料一起发给他们。许聿之已经很熟悉这套流程,虽然还没正式接过任务,但前几次派发任务的时候她同样在场。她不是不好奇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出任务,基地的回复是等各项训练差不多了就能上场。
考虑到基地给她安排的那一长串培训内容,她已经完全躺平。不出任务也挺好的,七险二金,顿顿都是膳食结构合理的高营养大餐。既然基地都不急着让她出任务,她有什么好着急的。
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出现在指令中心的是战忽局(Strategic Fooyou Agency,SFA)局长,卫商。
说起战忽局,对国人来说确实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毕竟谁不知道局座曾把阿卡美忽悠的继续生产S-33战机这件事。许聿之一直以为这只是个偶然事件,加入基地后才知道战忽局竟然真的存在!
这个世界太魔幻了。她一直以为那是网上的玩梗,毕竟就连好莱坞电影都喜欢说“我们甚至不知道种花国的情报机构叫什么”,问题是谁能想到种花国的情报机构还真就叫战忽局?
不过谢天谢地,战忽局的局座叫卫商,不是网上流传的那位少将,不然她真要怀疑人生。
指令中心并非狭窄的指挥室,而是一间结合了会议室和高科技操作平台的宽阔空间。墙壁是由智能玻璃构成的智能玻璃墙,可以根据需要变得透明或显示信息。房间的最中间是一张巨大的会议长方桌,配备交互式桌面,允许与会者在桌面上直接进行数据操作和演示。
桌面搭建了空中手势识别系统,可以直接在空中虚拟屏进行互动操作。此刻,卫商调出了一份任务资料,是一项名为“孳息”的生物研究。
卫商把空中触摸屏投影放大,以便他们三个也能看清楚,“这家国际科技公司正在进行一项生物研发,但是保密性极强。从我们获取的信息来看,破译出了‘种花国’、‘生化’这两个词语。其余部分破译难度很大,所以需要你们潜入总部,获取这个项目的研究数据和资料。”
埃罗皱起眉头,“他们有什么问题?”
他虽然是大唐人,但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就等于是种花人。何况他已经跟这个政府合作了68年,很清楚他们从不干涉他国内政,更不会无缘无故截获其他公司的密电。所以发生了什么潜在威胁?
白葳抱着手臂,忽然插口道,“我知道这家公司。”
埃罗和许聿之都扭头看向他。
“阿尔法科技,一家在全球都很有名的生物科技公司,以生物制药而闻名。”他的手指一下下点在自己手肘上,问卫商,“为什么忽然关注它?”
“有学生失联了。”卫商的语气不是很好,“两名留美博士后去阿尔法公司交换经验,在半个月前失去全部联系。他们本来交换结束就要回国入职研究院,是种子人才,需要定期向国内汇报,可从十月初开始,研究院就联系不上他们了。”
埃罗语气凝重,“行动轨迹查得到吗?”
“数据被抹除了。”
他追问,“云端数据和GIS系统数据都被抹除了?”
卫商点了下头,“连卫星数据和自组网数据都被清除了。”
听到这,白葳冷笑一声,“哪怕人死了,这些数据也不会消失的这么干净,显然是被人特意抹掉的。阿尔法公司怎么说?”
“我们询问过很多次,也派出小队去调查过,但对方一口咬定他们俩是晚上散步时失踪的,推测被其他机构挟持了,愿意协助我们一起搜寻。”
白葳连冷笑都懒得了。这种还没回国就已经在国家研究院挂名等着入职的种子人才,哪个不知道自己的大脑价值几何?在外交换期间,谁会跑出安全范围?他们连轨迹都是不定期打乱的。散个步就失踪这种事确实会发生,但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除非阿尔法公司有内鬼。
显然国家也知道这一点,派小队过去调查其实已经是很不信任不客气的表现了,对方却完全配合,一副“弄丢了人才是我们失职,无条件配合”的内疚模样,让人无奈。
两个重要人才丢了,当然要查,事发地阿尔法公司自然是首当其冲的线索。在经过大量数据排查之后,战忽局注意到近二十年它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了大量生物和化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这种规模和速度在正常的商业研发中极为罕见,只不过由于时间周期拉的长,没有引起什么真正的注意。
对,没错,除了忽悠之外,战忽局是个货真价实的情报机构。包括协调和指挥间谍活动、培训和支持特工工作、对线人及外国资产进行部署、设置安全屋、医疗支持、开发新间谍工具和技术、战略欺骗、收集情报和分析国家安全威胁……等等,和每个国家的情报机构一样功能全面,别无二致。
一旦出动战忽局,那阿尔法的异常之处就像阳光下的阴影,无所遁形。
卫商接着说,“阿尔法公司表面上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但我们监测到他们与一些有争议的生物实验室有数次隐蔽联系,这些实验室过去曾涉及过一些不道德的生物实验。结合我们获取的部分内部文件和记录,怀疑他们在进行生物武器开发,至于破译出了我国名,大概来者不善。”
埃罗:“那我们就去探一探它藏着什么秘密。”
可能是因为参与过太多任务,他即便认真说话,都带着一种“肯定能完成任务”的轻松。
“对方的防御系统非常牢固。”卫商停顿了一下,目光温和地投向许聿之,“你想试试这个任务吗?”
“我?”突然被点名,她显得有点犹豫,“我现在就可以出任务了吗?”
主要是这个任务听起来很难,还要出国,她上学那会儿真没好好学英语。然而执行任务时英语算是通用语言,因此到基地后她需要恶补的课程之一就包括英语。当时她也曾试图垂死挣扎过,“我能不能当那种冷酷得从不开口的超级战士?”
当然被无情拒绝了,“你想走冷酷路线没人拦你,但你不能是个哑巴啊。而且万一别人说了什么重要信息,你听不懂,那怎么办?”
她犹不放弃,“基地连ERT这么先进的改造都能做,难道不能给我植入一个语言模块什么的吗?”
科幻小说里很多的啊,什么通过脑机接口将语言数据直接输入到大脑中,轻松获取二外三外四外,一百外都没问题!
研究员充满同情地看着她,“植入的语言模块只能是词汇表和语法之类的基础,你还是要自己融汇练习。而且你的大脑已经植入不少设备了,基因组也做了改写,每增加一项,风险就会大幅增长。”
换言之,为了区区一门外语就去冒毁掉她的风险,完全不值得!这种风险收益比就如同用一整个宇宙去换一粒尘埃。
许聿之心累的不想说话。这里每个研究员都是学霸中的学霸,什么少年班、跳级在这里是基本配置。这些人的大脑好用到离谱,他们根本理解不了普通人多学一门语言是件多么麻烦的事情。
对方小心翼翼看着她漆黑的脸色,提出建议,“要不然这样,我去跟团队说一声,在你脑机接口的外部信息库增加一个语言包?这样起码语法和词汇都没问题,常用短句、口语也都会有。每次读取可能有点麻烦,但起个辅助作用还是可以的。”
这已经很好了!许聿之赶紧点头。
其实当初在ERT改造的时候,可以直接修改与语言处理相关的基因表达,例如增强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布洛卡区和韦尼克区的神经连接和功能。但对这帮学霸来说,英语就像第二母语一样,是以竟然没一个人考虑到这个问题。
当然更重要的是,每多一项改造,风险评估就会更上一层级,一点点小的基因突变就会毁掉整体,落得满盘皆输。出于审慎,尽可能规避所有“不必要”的风险,最终所有的加强都围绕着战斗相关,用来强化身体或战斗意识。
因此,语言这种完全可以后天无痛习得的部分,甚至都没被纳入考虑范围。
许聿之:怎么,这个世界上还不允许有几个不爱学习的人存在了?
尽管学霸们不理解普通人的世界,但他们每天都在分析和调整许聿之的训练数据,知道她的时间全部被挤满,确实没余力再去学语言,因此认真讨论了一下关于为她加载语言模块的可行性。
“可以通过CRISPR重新编辑大脑的语言处理基因,不过需要重新做安全性评估,需要的时间周期也比较长。”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也是个选择,但是需要考虑TMS设备与她体内的仿生大脑、脑机接口和纳米机器人是否兼容,之前的设备都经过反复磁场测试才能植入,新加一个进去出现干扰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已经植入的不能再调整。”
“神经刺激剂本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增强语言区域处理的活性,但ERT本来就有情绪衰减的副作用,神经刺激剂容易造成副作用和认知影响,比如头痛、焦虑、记忆力衰退,可能会激活她的分泌激素防御,加速情绪衰减。”
总之,如果是在ERT之前的调试阶段,加一个功能并非无法实现。但在改造完成后她的身体已经成了一个精密的仪器,再额外增加部件就容易打破平衡。
最后的结论是最简单但是需要许聿之本人付出一定努力的方案,就是最开始那个研究员提出的,在她脑机接口的外部信息库增加一个语言包,存储到大脑记忆区域。通过神经编码和解码技术,信息就能够被大脑识别和使用。
语言包内容丰富,包含语法、词汇、发音和文化背景等。她只要稍加练习就可以使用里面的所有内容,例如口语练习和听力训练。
有了这样的超强力外挂,哪怕只付出极少时间,也能熟练掌握各类语言,只要多多开口适应就行了。也就是说,这已经脱离了学习的范畴,而是适应。
所以其实许聿之现在完全不用担心语言成为障碍,她只是第一次接任务,下意识对每个环节感到不自信。
“我看了你的训练记录,战斗数据、体能、战术和电子操作都合格,”卫商手指划了几下,调出她的数据,“而且你的语言应用也过关了,心理韧性评估和抗压也都没问题。”
她已经完全可以出任务。而且战斗经验这东西,实战中最能累积,一次任务抵得上十次模拟训练。
许聿之也知道这点,抿了抿唇,不再试图躲避。
卫商很理解她的紧张,宽慰道,“不用担心,前几次任务不会让你一个人,基地会派埃罗和白葳和你一起。”
就连学生做项目都有导师带着,实习期也有老员工指导,基地又不是周扒皮,怎么可能一开始就让她独立出任务。
许聿之一颗心立刻落回肚子里。
白葳从基地成立之初就在,埃罗更是自1939年醒来就一直参加各种战斗和任务。有他们俩保驾护航,几乎可以说万无一失。
大概是她松一口气的表情太明显,看的埃罗忍不住笑了。他被唤醒后完全无法适应全新的世界,为了寻找怕顿,迫不得已与军阀合作。后来投身抗战,49年种花国成立时,毫无疑问选择为政府工作,70多年的战斗生涯让他根本没机会体会这种忐忑。白葳也一样,他来基地的时候就已经异于常人,只接受了一些身体加强改造,本身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自然也不会因为任务而紧张。而闻人岚从小到大都是武学奇才,动个手对她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日常,再说她战斗力爆表,根本什么都不怕。
埃罗活了许久,在心态上总是认为年长者更有责任,从而下意识去照顾其他人。但队友个个都强悍得足够抵挡一面,因此,当许聿之作为一个普通人出现,并且又因为ERT而面临情绪衰减的威胁,埃罗很难不生出照顾她、指引她的心态。
而且,如果吴霜能知道这一切,也会安心一点吧。
战忽局出场啦。其实并没有Fooyou这个词,是百度翻译给我的2333。其实翻译成flicker更合适,但后面有其他作用,所以就用fooyou了。
S-33就是F-22,这种名字都会随便改一下。阿卡美就是阿美利卡。
GIS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这个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包括行动轨迹,并将这些数据上传和存储在云服务器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一次出任务1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