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弱的王爷,似乎比她想象中更复杂。而她在靖王府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像她想的那样简单。
第二日清晨,沈清辞是被窗外的鸟鸣声吵醒的。她睁开眼睛,看着陌生的房间,愣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已经嫁入靖王府了。
昨晚她在外面的软榻上睡了一夜,内室里萧玦的咳嗽声断断续续,直到后半夜才渐渐平息。
沈清辞起身,简单梳洗了一下,就去了内室。萧玦还在睡着,脸色比昨晚好了些,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她没有打扰他,只是轻轻退了出来,吩咐丫鬟准备早膳。
早膳依旧是清淡的粥品和小菜,沈清辞坐在桌边,却没什么胃口。
她正想着今天该怎么安排,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细碎的说话声,声音不大,却能清晰地传到她的耳朵里。
“你说咱们这位新王妃,是不是有点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昨天刚嫁过来,就敢顶撞长乐公主,今天早上还敢让王爷自己吃饭,真是……”
“可不是嘛,我看她就是仗着自己是镇国公府的嫡女,以为王爷病弱,好欺负。依我看啊,用不了多久,王爷就会厌弃她的。”
“嘘!小声点,要是被王妃听见了,有你好果子吃!”
“听见又怎么样?她还能把我怎么样?不过是个空有身份的王妃罢了,王爷又护不了她……”
后面的话越来越难听,沈清辞放在碗边的手骤然收紧,指节泛白。
她没想到,不过才一天时间,王府里的下人就敢这样议论她。看来,这靖王府的规矩,是该好好立一立了。
沈清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怒火,起身走到门口。
只见两个负责洒扫的丫鬟正站在廊下,一边扫地,一边窃窃私语,脸上还带着不屑的笑容。
听到脚步声,两个丫鬟回头,看到沈清辞,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连忙低下头,屈膝行礼:“奴婢参见王妃。”
沈清辞没有让她们起身,只是冷冷地看着她们:“刚才你们在说什么?我没听清楚,你们再说一遍。”
两个丫鬟吓得浑身发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其中一个胆子大些的,硬着头皮道:“回……回王妃,奴婢们只是在闲聊,没说什么。”
“闲聊?”沈清辞挑眉,语气带着几分冷意,“闲聊本王妃的是非,闲聊王爷的身体?你们倒是有胆子,敢在背后议论主子!”
“王妃饶命!王妃饶命!”两个丫鬟连忙跪了下来,不停地磕头,“奴婢们再也不敢了,求王妃饶了我们这一次吧!”
沈清辞看着她们惊恐的样子,心里没有丝毫同情。
她知道,若是今天放过她们,往后只会有更多的人敢在背后议论她,甚至不把她这个王妃放在眼里。
“来人!”沈清辞扬声道。
很快,几个侍卫和管事嬷嬷走了过来,恭敬地行礼:“参见王妃。”
“这两个丫鬟,在背后议论主子,目无尊卑,”沈清辞指着跪在地上的两个丫鬟,“把她们拉下去,各打二十大板,然后发卖到庄子上,永世不得回京。”
“是!”侍卫们应了一声,上前就要把两个丫鬟拉走。
两个丫鬟吓得魂飞魄散,哭喊着:“王妃饶命!王妃饶命啊!我们再也不敢了!”
沈清辞却没有再看她们一眼,只是冷冷地说:“拖下去。”
很快,两个丫鬟的哭喊声就消失在了庭院深处。管事嬷嬷站在一旁,脸色有些发白,显然是被沈清辞的手段吓到了。
沈清辞看着管事嬷嬷,语气平静地说:“嬷嬷,你是王府的老人了,应该知道王府的规矩。
主子的事,不是下人该议论的。往后,若是再让我发现有人在背后嚼舌根,可就不是发卖到庄子上这么简单了。”
管事嬷嬷连忙低下头,恭敬地说:“是,奴婢知道了。往后一定严加管教府里的下人,绝不让他们再犯这样的错。”
“嗯,”沈清辞点了点头,“你去把府里所有的丫鬟,婆子,小厮都召集到前院,我有话要跟他们说。”
“是,奴婢这就去。”管事嬷嬷不敢耽搁,连忙转身去召集人了。
沈清辞回到房间,看着桌上已经凉透的早膳,心里却舒畅了不少。
她知道,今天这件事,虽然有些小题大做,但却是必要的。在这靖王府里,她若是不拿出点手段,怕是很难立足。
没过多久,管事嬷嬷就来禀报,说府里的下人都已经在前院集合好了。沈清辞整理了一下衣服,起身前往前院。
前院里,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丫鬟,婆子,小厮,不下百人。他们看到沈清辞走来,都纷纷低下头,大气不敢喘一口。
沈清辞走到台阶上,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清晰而有力:“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对我这个新王妃不服气,也有些人,觉得王爷病弱,好欺负。
但我要告诉你们,从今天起,我就是靖王府的王妃,是这里的主子之一。”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王爷是主子,我也是主子。你们作为下人,要做的就是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
若是有人敢违抗我的命令,或是在背后议论主子,不管是谁,一律严惩不贷!”
“我知道,以前王府里的规矩可能有些松散,但从今天起,所有的规矩都要严格执行。
该守的本分,一点都不能少;该尽的职责,一点都不能懈怠。”
沈清辞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场的下人都低着头,没有人敢反驳。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完了。”沈清辞看着众人,“你们都散了吧,各司其职。记住我今天说的话,别让我再失望。”
众人齐声应道:“是,谨遵王妃吩咐!”说完,纷纷转身退下了。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沈清辞心里松了口气。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往后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做。
就在这时,一个丫鬟匆匆跑来,恭敬地说:“王妃,王爷醒了,让您过去一趟。”
沈清辞心里一动,不知道萧玦找她有什么事。她点了点头:“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沈清辞来到内室,只见萧玦已经坐了起来,正靠在软枕上,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
看到她进来,萧玦放下书,抬眸看向她:“府里刚才的动静,我都听说了。”
沈清辞心里一紧,以为萧玦会责怪她,连忙解释道:“王爷,那些下人在背后议论您和我,我也是没办法才……”
“无妨,”萧玦打断了她的话,嘴角微微上扬,
“夫人做得对,府里是该立立规矩了。以前我身子不好,没精力管这些事,让他们散漫惯了。往后,府里的事,就劳烦夫人多费心了。”
沈清辞没想到萧玦会这么说,心里有些意外,也有些感动。她看着萧玦,认真地说:“王爷放心,我一定会把王府打理好的。”
萧玦点了点头,又拿起书,似乎又要继续看。沈清辞站在一旁,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王爷,您刚才看的是什么书?”
萧玦抬起头,晃了晃手里的书:“不过是些闲书罢了。怎么,夫人也感兴趣?”
沈清辞摇了摇头:“我只是随口问问。王爷,您刚醒,身体还很虚弱,还是少看点书,多休息一会儿吧。”
萧玦看着她关切的眼神,心里微微一暖:“好,听你的。”说完,便放下了书,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清辞在靖王府的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轨。
她将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府里的下人也都安分了许多,再也没有人敢在背后议论她和萧玦。
萧玦的身体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能在院子里散散步;不好的时候,就只能躺在床上休息。
沈清辞每天都会去看望萧玦,陪他聊聊天,或者给她读读书。
两人之间的相处虽然平淡,却也多了几分默契。沈清辞发现,萧玦虽然身体不好,却学识渊博,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兵法谋略,他都颇有见解。
这让她对萧玦更加好奇了,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怎么会甘心一直病着,在这靖王府里默默无闻呢?
这天,萧玦的精神难得好一些,沈清辞陪他在院子里散了会儿步,就回到房间休息了。
沈清辞看着窗外的阳光正好,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她来王府这么久了,还没有好好逛过王府,不如今天就趁着这个机会,四处走走,熟悉一下王府的环境。
沈清辞没有叫上丫鬟,独自一人走出了房间。靖王府的规模很大,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一应俱全。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萧玦不喜热闹的缘故,王府里的人很少,显得有些冷清。
沈清辞沿着回廊慢慢走着,欣赏着王府里的景色。亭台楼阁间爬满了青藤,假山石缝里钻出几株不知名的野花,本该是雅致的景致,却因少了人气,透着几分萧索。
她走着走着,不知不觉绕到了王府西侧,这里比前院更安静,连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都格外清晰。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