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启十年,江南暴雨成灾,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临宁城世家开仓放粮,各地流民纷纷赶来。
城门粥棚里,十岁的小阿云扎着双丫髻,揉了揉酸疼的手腕。
“小姐千金贵体,还是让奴婢来吧,免得累坏了身子。”侍女莲池担忧道。
自家姑娘从早上天不亮开始施粥,一刻都没有停歇,眼看已经到正午了,流民的队伍还是看不到头,再这样下去,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啊。
阿云摇摇头,继续手上的动作,“这是我应该做的,世家受百姓的供养,百姓有难当然要伸出援手。”
“这些自有下人去做,小姐又何必亲力亲为。”
“我是顾氏唯一的继承人,只有我亲自施粥,才能让灾民们相信我们顾家不是做样子,才能引来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稚嫩的声音随风飘散,传到了流民队伍中的一个小乞丐耳朵里。
十岁上下的小男孩握紧了拳头。
队伍缓缓移动,很快排到了小乞儿,他将豁口的粗瓷碗递了上去。
施粥的小姑娘长得玉雪可爱,手指也软绵绵的,跟自己又黑又糙的手在粗瓷碗底相接,触感有如云泥之别。
阿云扶着碗底的手被人用力握住,这种事情很常见,灾民饿急了,接食物的动作会格外大些。
她没在意,想要将手抽出来,掌心却突然被塞进来一块冰凉的石头。
不,是玉佩!还是一块价值不菲的寒玉!
阿云出身世家,眼界非寻常百姓可比,可这样雕工和玉质都极佳的玉佩,她还从未见过。
“我是苏城人,爹娘都不在了,前些日子苏城发生水患,我只能跟着流民一路来到临宁。
流亡途中,我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换了粮食,这块玉佩因为是传家之物,便留了下来。”
小乞儿一双好看的桃花眼里盈满了泪水,像只受惊的小狐狸,不由得的让人生出几许怜意来。
“谁知玉佩竟被一伙流民发现了,他们准备杀我夺玉,我死不足惜,但是传家之物断没有流落在外的道理,求顾小姐搭救。”
阿云听得心情很是复杂,施粥的勺子此时仿佛有千钧重,压得她抬不起胳膊。
祖父常教导她世家之人当扶危济困,不想她救济的灾民里竟然有居心险恶之人。
“我帮你报官,你放心,临宁治下清明决断,官府定然会按律惩处他们。”阿云扔下粥勺,义正言辞道。
“别报官。”小乞儿显得有些着急,连连摇头。
阿云疑惑,“那你便任由传家玉佩被他们抢去吗?”
“他们……他们也是为了求生,我不怪他们。”小乞丐眸子一转,神色便从可怜兮兮切换成不忍心,“若是被官府抓去,他们的孩子谁来照料?”
阿云嘴巴张了张,到底没再说出报官的话来,他可真善良啊。
“只要我不出现在他们面前就可以了。”小乞儿像是在暗示什么。
“我带你回顾府,他们绝对找不到你。”阿云一拍手,感觉自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多谢顾小姐。”小乞丐低头,眼眸中闪过一丝狡黠之色。
……
世家女出行,护卫森严,等闲之人不得靠近。
宽敞华丽的马车内,小乞儿蜷缩在角落里,似乎怕弄脏了地毯,不敢往前挪一步。
“不用害怕,你现在很安全。”阿云牵起他的手走到车厢中间,“你先在顾府躲几天,等那些流民妥善安置了,就不会再找你的麻烦了。”
贵人们“善心”泛滥,小乞儿自然知道怎么样做才能哄她们高兴,酝酿了一个三分受伤七分感激的微笑,恰到好处地抬头。
阿云被他笑得心里发酸,半晌没有说话。
“顾小姐带外人入府,顾家主会不会责罚你啊,要是因为我让你们生了嫌隙,总归不好。”这次倒是小乞儿先开启了话题。
“不会不会,祖父脾气可好了……”
提起祖父,阿云可算打开了话匣子,一直说了一路。
小乞儿面带微笑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逐渐描绘出临宁第一世家家主的形象。
“哎呀,好快呀,到家了。”阿云掀开帘子,看向身后的小乞丐,“你别着急啊,莲池会给你安排沐浴,我先去见祖父,等下来找你。”
“好。”
……
夜深了,顾府书房灯火通明。
顾家主正聚精会神地看一张大梁地图。
图上密密麻麻做了好多标记,有的用红笔画圈,有的画叉,显然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
吱呀——
书房的门突然开了。
“阿云,祖父不是告诉过你,进书房要敲门的吗。”顾章面含笑意地收起桌上的图纸。
“顾家主。”
来人竟然不是小孙女,而是个跟孙女差不多大的男童。
“你是阿云带回来的那个流民?”顾章冷哼一声,“小小年龄,倒是一身的算计。”
“雕虫小技,如何能瞒得过顾家主的法眼。”小乞儿眸色坦然,身上散发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圆滑世故。
“接近阿云,打探本家主的起居,废了这么大一番工夫,到底有何目的?”
“顾家主可认得此物?”
凤纹模样的玉佩赫然躺在掌心。
“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顾小姐没有跟您说吗?”小乞儿轻笑,“祖传之物。”
……
次日。
小乞儿取名顾凌风,被收为已故文远侯顾文朝之嗣子,入顾氏宗祠。
顾凌云自此多了一个小她三月的弟弟。
开新文了,有存稿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楔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