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祈雨神庙

原来这个小伙子就是那个比瑶娘小十多岁的爱慕者。

这段日子瑶娘在村里越过越好,姜时月也没再听说她那个“弟弟”的事情,想着可能是瑶娘不给他希望,又或是那小伙子受到了家里人的反对,所以双方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没想到这次瑶娘前脚才走,他后脚就跟来了。

姜时月观他俩情状,瑶娘一看就是色厉内荏,表面上装得很厉害、很凶,实际上一点威慑力也无。

那小伙子呢,表面对她唯唯诺诺,实际上却是初心不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

就说现在,瑶娘要他不要跟着她,他是同意了,但话锋一转,他说他也是来开荒的。

人家自己要开荒,行李都放在龚大伟家,问就是不关瑶娘的事,瑶娘也拿他无法。

姜时月很看好这小伙子,不管原因如何,这次开荒对他来说也不是坏事,便也带着一起走了。

小伙子大名叫陈德柱,人们都叫他柱子,姜时月看他长得高高瘦瘦的,倒真像根柱子。

他和姜时月等人说话时神情坦然自若,唯独对上瑶娘的时候,就变得不自然了,带着讨好,还会脸红。

瑶娘却不理他,她对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有说有笑,除了柱子。

姜时月在旁看着,觉得十分有趣,她悄悄碰了碰瑶娘,轻声说道:“嗳,你可不要欺负人家。”

瑶娘面上顿时又是燥又是恼:“我哪有欺负他,我巴不得离他远远的。”

“这里这么多人,你唯独不理他,不是欺负他还是喜欢他不成?”姜时月打趣。

随行的几人也早就看出了门道,特别是龚大伟,他像个大婶子一样凑过来跟姜时月小声说:“这算什么,瑶娘这个心狠的,你是没见过在桃源村的时候她是怎么扯着嗓子骂他的!”

路上本也无聊,姜时月把龚大伟抓到前面走着,只带了虎子近近跟着,把几个人甩在身后,细细了解了一番弟弟追姐姐而不得地艰苦历程。

快要进一线天的时候,远远地听到后面有人追上来,护卫们上前一看,发现是自己人。

想来他应该是看到了高达门口的留言才赶过来的。

走得近了,姜时月也认出他是杨正卿身边的护卫。

他跑的气喘吁吁,嘴里说着“总算赶上了!”

走到近前匀了两口气,对姜时月说道:“将军让我们运白垩粉给您。”

“白垩粉?”姜时月一时没反应过来是什么。

旁边的护卫解释:“可以用来建房子。”

姜时月这下才想起来,之前杨正卿和她提过的,当时她觉得再牢固也不如水泥厉害,就没在意。

没想到杨正卿还真弄来了这玩意。

“东西呢?”姜时月问。

护卫拿起水囊往嘴里灌一口水,才道:“在虎爬岭山下,暂放于高护军家门口。”

听到这里,高达面上有略微的不自然。

堂堂护军,到山里执行任务,还才几个月,就把自己变成了山野村夫,也不知那军中的弟兄们都是怎么议论他的。

但,尴尬归尴尬,他突然想到出门走的急,门口新做的鸡舍好像忘记落锁了。

正好听到姜时月让他们把白垩粉运过来,他连忙跟上,借着帮忙的名头顺道回一趟家,也好检查一下到底有没有给鸡舍锁门。

走了两步他突然回过神来,转头问姜时月:“不是建房子吗?怎么要运到这里来?”

姜时月微微一笑:“我要运到山南去,到时你们就知道了。”

此刻的姜时月心中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为自己刚刚想到的主意激动不已。

刚听说有建房子的材料时,一个念头就划过脑海:如果把这些建造房子的材料直接跟着她运到山南,也可以帮助瑶娘建房子,毕竟瑶娘这次本也是去开荒置家的。

电光火石间,她的大脑飞速转动。

只给瑶娘建房子的话,就只能帮瑶娘一人,而且,杨正卿这个身份,也不宜公然拿朝廷的人员财力在山里为难民建房子。

那要是建个祁雨神庙呢?

**

杨正卿是在次日下午赶来山南荒地的。

这次不同以往,他带了很多人进来,一个个行囊装备都背在身上,一副远行装扮。

而且整个队伍士气低落,像打了败仗似的灰头土脸。

“我们要回京了。”杨正卿满脸憔悴,见到姜时月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由于钱粮不够,赈灾的事情只能被迫终止。

虽说带来的钱粮已经基本都分发下去了,但那些到手的物资对于百姓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只能解一时的困境。

染了瘟疫的百姓在药物的控制下还算效果良好,但需要继续封闭治疗,才能控制传染。

然而随着王映雪被送回,以及王尚书刺杀姜时月失败后对杨正卿的猜疑,导致王尚书也不再支持杨正卿赈灾。

没了财力支持,杨正卿只能立刻返回京城,不然就连目前自己军队的口粮都难保了。

所以这次他来山里,几乎就是为了来和姜时月告别的。

姜时月对朝廷这样的操作也不感到奇怪,她见多了历史上各种昏君治国的离谱之事,所以对比此刻对朝廷失望到颓废的杨正卿,姜时月内心的波动并不大。

只是觉得自己刚想出来的好点子还没说出来就被扼杀掉了,有点可惜。她将这个遗憾给杨正卿说了。

“你说要在这儿建庙?”

杨正卿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她还想着鬼神之事。

当今陛下对建寺庙简直到了痴狂的地步,更烦的是朝中还有一大片投其所好的,杨正卿苦其害已久。

今天姜时月却也这样,叫他如何高兴得起来。

连带得见到她的喜悦也消了大半,心中隐隐升起一丝气愤。

姜时月眨眨眼:“建庙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吸引百姓前来祁雨,然后便可在此落脚。”

杨正卿这才明白她的用意。

之前他们不是苦恼不能明着引导难民来山南开荒嘛?

如果招民工建一个山神庙呢?

不光解决了难民没饭吃的难题,建庙所需的物资还可以拉动当地的进项。

而且,他还可以明文倡导让百姓前往神庙祁雨,并对前来求雨的百姓加以奖赏,到时还愁没有人来?

当百姓们见了此地多雨湿润的情况,不就自然而然地来这里开荒了?

杨正卿眼神逐渐清明,大喜道:“陛下痴迷佛法,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他激动地来回踱步,最后拍手道:“怎么我就没想到这个呢!”

“我即刻修书给陛下,眼下南征得胜,再加上旱灾瘟疫,相信他一定会同意在此修建神庙。”

宣扬国威这种事情,当今皇帝最爱干了。

既然是修建神庙,当然会拨经费,到时修个小庙应付着,其余就可用作百姓开荒了!

天高皇帝远,就算他知道了,到时百姓安居乐业,就有的是法子来堵皇帝的嘴了。

姜时月微笑着点头。

这杨正卿,激动起来怎么跟个毛头小伙似的。正想着呢,就见他直直朝自己奔来,然后下一刻,姜时月的双肩就被他握在手里。

“谢谢你,时月。”

他说得几乎算得上是深情了,因两人身高相差不大,姜时月有一瞬都以为他会亲上来。

这也离得太近了!她都能看到他小刷子似地眼睫毛了。

她推开他:“要谢就来点儿实际的。”

乍然被推开,杨正卿也清醒了一些,他摇摇头,觉得自己刚才是不是有点得意忘形了,竟然想去亲姜时月。

他将头扭向一边,控制住自己想要再次看她殷红唇瓣的眼神,说道:“我已经找到大量白垩,到时给你建围墙,你那个山路也要修一修。”

说起白垩粉,姜时月想到上午看到他们运过来的,不就是石灰粉嘛,那可是做水泥的重要材料,没想到古代就知道利用石灰来做房屋了。

有了石灰粉,以后做房子确实方便很多。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建寺庙,即使是建个房子像模像样地应付着,也得运大量的石灰进来,当然这些就不用她来操心了。

杨正卿这次是带着骑兵进山的,歇了一会儿就带着几个护卫离开了,现在出山的话,当晚应该就可以到达驿站。

他要尽快赶到驿站给皇帝去信,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动工。

临走前他将这次带来的人马都留在了山里,来都来了,刚好可以先砍树做些准备工作。

姜时月则带着瑶娘和陈德柱到附近大致看了看,他俩作为唯二两个先来开荒的人,当然可以选个最好的地方作为迁居点。

姜时月则在心里规划着在哪里建小庙,要怎么修路……

傍晚的时候,姜时月就带着瑶娘骑马回去了。

她家里有猪要喂,兔子还养在山洞外面,新孵出来的鹌鹑也不能不管,虽然山洞很少有人上去,但长时间没人也怕遇到野兽什么的。

自从外面养了小兔子和鹌鹑,晚上她都是把虎子放在外面睡觉,为了防止它误伤人类,她将它栓在门口,只要有动静,它就会大声咆哮,姜时月在山顶或者山洞听到,就能出来查看。

杨正卿当时看姜时月这样对虎子,直接笑了。

“你这是把老虎当看门狗在用。”

虽是调侃,但话语中的赞赏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虎子也跟出来了,所以家里的兔子就没人看管,二来她也不想在外面过夜。

虽然山路不好走,但这兵马来来回回倒也走出了一条还算宽的路,虎子见姜时月骑着马跑了起来,它也纵身一跃跟在了后面。

两人一虎回到山洞的时候,已时长月当空了。

这次有了马,比走路快了很多,但这仅限于在山下。

上山虎爬岭的时候,不光爬山要靠自己,还得拉着马爬,马儿可能没有爬过这样崎岖的山峰,中途摔了好几次,然后说什么也不愿意走了。

最后多亏了她用今天在山南摘的野葡萄引诱,马才不情不愿地继续往上爬。

这趟委实把两人累了个够呛!

姜时月拉着马走到山洞附近,直接摊在了地上。

看来这盘山公路是要安排起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