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将军卫青遇士大夫有礼,对士卒有恩德,常身先士卒,是一个待人以礼的真君子。
可实际上,作为跟着卫青征战沙场的张次公来说,卫青并不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
早年担任建章监时,有多少人不服气他凭借裙带关系当上这一要职,各种挑衅轻视,结果三下五除二,卫青轻轻松松地搞定那帮子难缠的骑郎。
再然后,卫青初次带兵打仗时,有不少人在背地里想看他笑话,认为刘彻当真是昏了头,启用一个毫无打仗经验的外戚当将军,位列三公,能打赢那叫一个不可能。卫青不是不知道这些难听的议论,可他不以为意 ,只是用胜利的捷报回击了这些人。
——比起口头去说,卫青更乐意用实际行动去证明。
那时候 ,张次公就明白卫青并不是一个毫无脾气的好人。要是真的没有一点脾气,匈奴也不可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甚至全军上下也不会那么服从他了。
一般来说,脾气好的人一旦发飙,后果真的很严重。
眼下自己犯了错,卫青生气是正常的,谁让自己干了糊涂事呢?
想到这里,张次公态度诚恳地对卫青说:“大将军,次公不该被美色冲昏头脑,私自与反贼来往,愧对皇恩,罪责难逃,可次公并无任何反对朝廷之心。事到如今,次公不求富贵,宁可什么都不要,但求陛下看在次公追随大将军一场的份上,不诛次公,宽恕次公一条命。”
语罢 ,张次公跪地磕头。
卫青一瞧,赶紧将他扶起,叹了一口气,“君以后做事可不能这么糊涂了。”
好歹是昔日旧将,并与公孙敖一样,早早进入期门军中,论感情必定是不浅的。
只是……卫青也很为难,天子的性情他何尝不知?但凡联系上谋逆等事上,刘彻绝没有任何宽恕的理由。
张次公与刘陵有私是事实,还收受贿赂,仔细算下来,判他一个淮南叛党的罪名,也不为过。
于是卫青说道:“君当真愿意什么都不要,但求免于一死吗?”
如果真的这样 ,也不是没有可以运作的地方。
一听卫青语气缓和了,张次公心知大将军同意了,大力点头,那样子仿佛害怕卫青反悔似的。
卫青笑了笑,“那好,这是君说的话,到时候张君可别后悔。”
这个侯爵是他辛辛苦苦立军功获得的,眼下却轻飘飘地被剥夺走,难免心情不痛快。
张次公不假思索道:“次公绝不后悔。”
能活命就已经够不错了,还妄求什么呢?
得到这一肯定答复,卫青放下了心,将张次公送走后,卫青果断跑去求见刘彻。
刘彻一听是大将军过来了,让人把他请进来。等君臣二人寒暄了一会儿话后,卫青才道明自己的目的。
原来是替自己的属下求情来了,刘彻轻咳了一声,对卫青说:“仲卿,你既然知道张次公与刘陵有私,论罪当诛,你又何必替他求情?”
张次公跟刘陵之间眉来眼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刘彻又不是眼睛瞎了看不见,此次淮南王造反,彻查贼党,没道理张次公这号人物他有理由放过的。
不过嘛……
卫青语气委婉,“陛下,张次公一时糊涂,竟与淮南翁主有私情,收下财物,青自知死罪难免,可岸头侯也曾追随臣上战场讨伐匈奴,英勇善战,为大汉出生入死,青以为,岸头侯并无背叛大汉与陛下之心,如若不然,岸头侯大可一走了之,跟随淮南王一块谋反。这份忠诚,或许陛下可以看在他昔日功劳的份上,宽宥他一次,以昭陛下之仁德。 ”
一长串话说下来,宣室殿内安静极了,刘彻并没有立即回复。
反倒是旁边的霍去病开口了,“陛下,岸头侯的错说穿了就是贪杯好色,收纳贿赂,论大过也不及淮南王衡山王的谋逆之罪。陛下可别本末倒置了。”
此话一出,卫青当即给霍去病竖了大拇指,去病越来越懂得他的心了。
霍去病得意一笑,双目溢满光芒,舅甥二人的互动落入刘彻眼里,那叫一阵不阴不阳,“哦,原来你们两个早就算计好要替这个张次公求情啊。”
陛下不开心了,卫青立即笑道:“陛下心有谋算,英明睿智,青与去病又岂能摸得透陛下的心?陛下可是天下第一聪明人。”
“舅父说得对,”霍去病也跟着说道,“陛下的心胸那是我们所看不见的,犹如星汉,广阔无垠,区区一个岸头侯,陛下焉能放在心上?要知道,整个大汉都是陛下的,天下子民皆为陛下所用,岸头侯与大汉江山,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日后陛下的脚步可不远远如此呢。 ”
二人一唱一和的,转眼间就把刘彻置于非常崇高的地位,搞得刘彻一阵哭笑不得。
“行了行了,说那么多,不就是想让朕放了张次公一马吗?”刘彻心头一起,语气肃然,“念在他曾追随大将军一场的份上,不杀他了,着废除侯爵,以后就不再是列侯了。”
可以逃得一死已经算是卫青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卫青当下替张次公谢过刘彻不杀之恩,刘彻摆了摆手,一脸无所谓,“也亏得他是你部下,否则的话……哼!”
即便卫青不来求情,刘彻亦不想杀了他。一是张次公的的确确没有参与到淮南谋反一案,并非罪大恶极之辈,二来,张次公曾经是卫青的部下,要是把他杀了,此事传扬出去,联系上张次公的罪名,外面的人会怎么看卫青?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点——张次公幸亏是追随了卫青,刘彻才不像处理他人那样干脆利落地砍了。
关于野猪年号 存在一定争议,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是追加的,上一章我写的改元算是谬误,在这里说明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卫青求情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