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106章

第二天上午,我到长安客栈去见李季兰。

房间之中,我看见了:一琴一桌一妆台、一花一画一棋盘,也看见了消瘦了的她。

我坐在兰儿对面,深情道:“我在梦中唤你的名字,总想着睁眼之后就能看见,所以不敢在梦境之中久留,怕忘记了来时路……就回不来了。”

李季兰道:“陆羽,你总是瞒不住我。你说自己没事,我却知道你的病情不好。等你真的病倒了,消息传出宫外,我就紧张的不行,幸好找到了有效的对症下药的方法,才让你永远见好。”

她认真地问我:“否则你想让我怎么样呢?随你而去,还是继承你的意志撰写《茶经》,一辈子孤独活到终老?”

我看着她的双眸,真挚道:“我想过后一条,但是一想到侍茶姑娘帮着整理和校对过《茶经》的部分稿子,没准会惹兰儿你不高兴,就不那么想了。”

李季兰明理道:“你身边无书童,《茶经》原稿放在官舍之中也未必安全,倒真的是不如写了多少、就把多少带出宫来,让人家姑娘代为收着也好。毕竟人家姑娘也是能够读书识字的,在江南之时又有相关经验,能够做的来。”

“兰儿你真的不怨她吗?”我问,“你怎么不说自己来为我收着和校对呢?”

“我不是个喜欢在一处久呆的人,我的心没有她静,所以我做不来这种需要耗着耐心和精力的事儿。”

“再有就是……”李季兰小心翼翼地接着道,“陆羽,你的文字对我而言重量不一样,我不忍去纠结其中的细节,怕改不动、也怕无力去改。”

我握着兰儿的手道:“我明白你的心情,这就是情深到极点,反倒生怕生怯的理由了。我读你的作品时也一样,能够融入到你的心境和适中的意境中去,难以走出。等到走出来以后,才发现时光已经过去半晌,不知如何回味了。”

“所以陆羽,你要认真完成《茶经》这部作品。”李季兰对我鼓励道,“你的才华落在笔墨之间,需要旁人的修订意见才能进一步完备。”

李季兰继续道:“而侍茶姑娘,就是这样的存在。钱起从冬天开始追求她到如今的人间四月芳菲日,没有不尽心怜惜与呵护的,但是她始终没有接受钱起的爱意。”

我把钱起在官舍之时,三句五句不离提到侍茶姑娘的事儿跟李季兰说了,然后了然道:“此二人终成佳话,时间会证明一切。”

“可是侍茶姑娘她很喜欢你。”李季兰观察着我的反应道,“你到底知不知道呀?”

我道:“我明白,并且我想钱起也明白。”

李季兰试图套出我的话:“那你……”

我坦然道:“能为芳心顾,是我陆羽之幸;但却负芳心,是我陆羽之所愧。我不想跟侍茶姑娘明说自己的意思,只等待钱起能够早些抱得美人归。”

卢杞尚未从探子口中听到恩觉大和尚的下落。

不料在今日的朝堂之上,竟然有一个官兵匆匆来报:

“启禀圣上,有从东瀛国而来的僧侣恩觉大和尚在外求见,说是来朝拜吾皇、且想求得一个参加茶宴的机会。”

卢杞的心中自然是惊讶!

但是惊讶归惊讶,他还是赶在皇帝开口之前,对那名官兵道:

“我大唐是礼仪之邦,来者皆是客,岂有不肯招待的道理?茶宴之事,圣上必定是同意他参加的。”

皇帝给总管大太监递了一个颜色,那程公公就拖长了调子道:

“宣恩觉大和尚进见!”

我是第一次见恩觉大和尚。

虽然长卿说该僧侣的身份的真实性尚且存疑,但我却觉得此人就是恩觉大和尚本人。

恩觉大和尚身穿东瀛国传统紫色僧袍,站立到了群臣之前、皇帝之下。

与唐国行僧不同,他并不是把念珠戴在脖子上,也不是把念珠缠绕在手腕上,而是把那串菩提子手串绕了三圈,置于并拢的四指和张开的大拇指之间。

他也不穿唐国行僧们所着的编袜与罗汉鞋,而是套了纯白色的足袋、踩着二横杠做底的木屐。

“东瀛国僧侣恩觉,参加大唐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师免礼。”皇帝扬手叫恩觉大和尚平身,“朕听闻大师早已到达江南,往后就不知所往,是到了何处神游?”

“下臣到了江南以后,本是想找张志和张大人讨诗,却怕耽误了长安茶宴的行程,就放弃了之前的一切计划安排,策马奔赴皇都而去。又及到达长安,下臣游历名山,隐身山间多日,才敢前来面圣。”

不等林党的人站出来说什么,卢杞就自己开了口,冷冷地道出了四个字:“一派胡言!”

皇帝问:“大师你因何认为在山中修行过后,才能面圣?你不是怕错过茶宴吗?”

恩觉大和尚道:“下臣向往枯山水,大唐之内无此境,就只能到山中去寻,虽不尽相同,但也可得心灵慰藉。下臣听闻茶博士陆羽深谙茶道茶情,不知其是否愿意为下臣在茶宴场子里设一处枯山水来赏?”

这下子,不等林党也不等卢党的人说话了,程公公直接就对那东瀛僧侣斥责道:“你这人好大的胆子,竟敢要求我大唐的茶宴为你造景!”

我虽觉得恩觉大和尚所自述的行程都不可信,但当他说出让我“造景”之时,我心中的确是有所掂量与斟酌——

于大唐国威和皇帝天威而言,随便满足异邦僧侣的要求,的确有失体面。

于我陆羽个人而言,倒是觉得枯山水的设置不会跟茶宴所违和。只是枯山水是外景,那僧侣却让我设在场内,用意的确值得好好揣摩。

皇帝断然回绝道:“大师,朕恩准你参加茶宴,但不能答应你在茶宴场内设枯山术一事。”

恩觉大和尚问向我:“陆大人,你以为呢?”

我在心中叫苦,皇帝都发话了,我还能怎么样?难道叫我跟皇帝对着干吗?我不能做如此不识趣的人啊!

“大师,陆羽以为设置枯山水一事,可在茶宴之外聊以为趣。放到场子里面的话,只恐是占了空间,也与当日的插画演绎所不搭。陆羽闻在东瀛国,宴会场内的布景与节目都讲究一个‘活’字,不知是否真的如此?”

恩觉大和尚便没有强求,只道:“那本僧就与茶博士聊以为趣,不在场子里面看了。”

文武百官都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哪知,恩觉大和尚又直言道:

“我东瀛一向羡慕大唐国地大物博,各种作物与商货应有尽有,各行业匠人各怀奇才,至此春和景明之际,下臣带天皇之盼而来:我东瀛欲与大唐国共通商贸之好,从此船行海上,交易不息,不知皇帝意下如何?”

这番话出来,哪里还了得?

群臣无谁站出指责“全都是陆羽写《茶经》惹的祸”算好,但是看圣上的表情我就知道,他是十分不乐意的:

圣上视东瀛国为小国,认为小国无资格与大唐平等通商,只有向大唐进贡和收取大唐回礼的份。

圣上不敢打破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以来的商贸局面,而且到目前为止,我朝并无任何与异邦通商的经验,更别说是海上贸易了。

圣上无法轻易拿主意,毕竟这是一件涉及国情的大事,东瀛国既然敢派使臣来说,就表示他们肯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成,则举国上下欢庆;败,则或将对大唐斥之以武力。

而我大唐,战,则民不聊生时局大乱;不战,则闷头吃亏、失了大国风范。

有一员武将抱着必死的觉悟站了出来,双手抱拳进谏道:

“臣以为,此僧侣口不择言,胆大无忌,应当立即拖出去斩杀!”

恩觉大和尚露出了一个“本僧要是死了,大唐也休想安稳”的眼神,岿然不动地挺身站在原地。

满朝上下,无谁说话,都等着皇帝来圣断。

“你之所指,可是为了我大唐的茶叶?”皇帝严厉地问向宝座之下的僧侣,“朕岂会因此就给东瀛国特权,让茶叶成为唾手可得的平民商品?”

“陆大人,你有何高见?”

卢杞的声音在我右侧响起,当真是把我惊出了一身冷汗来。

——高见?不敢!

但是他这一问,倒是把我给问清醒了,我答话道:

“东瀛国之物,以刀具、漆器、大米三者为最,若是以此三者来交换我大唐的茶叶等物品,则可以让东瀛国的君主与民众都得到满足。反过来说,我大唐若是能够从东瀛国的商贸品中习得制刀之技艺、将精良的漆器与大米作为贡品供奉于各大寺庙,待到奉期过了之后,再把器物和食物分发给穷苦百姓,也是与东瀛国共做了功德事一件。”

程公公看着我道:“咱家早就听闻陆大人你极其向往东瀛国文化,自学‘金缮’之术去修补了你那个宝贝茶碗。不想今日你也如此糊涂,竟然敢说出——将异邦之货品,当作大唐寺庙的供奉品的话来!”

程公公弯腰在皇帝面前,悲伤道:“陆大人这一荒唐想法要是被史官记录在册,真是把大唐的脸都丢尽了啊!”

“陆爱卿你——”皇帝气得一拍龙椅扶手,“罢了,朕看在你病刚好的份上,就免了你失言之罪!”

我特别想说出“臣无罪”这三个字。

但是看当下局势,我还是不说为妙。

东瀛国与大唐互通海上贸易之事,至此暂且画上了一个半休止,圣上说了一声“以后再议”过后,就让司礼大太监宣布了退朝。

紧接着,圣上连满朝文武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恭送之声都未听完,就起身离开龙椅而去。

群臣都呆立在原地,没有谁敢动离开朝堂的念头,毕竟圣上生气是真,东瀛国使臣胆大也是真,谁敢先走,就表示谁想逃避,谁向异邦做出了妥协。

恩觉大和尚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步迈出朝堂而去。

那副姿态,就跟是个赢家一般,只等皇帝被迫同意。

群臣敢怒而不敢言,都是在心中憋着一股气。

十日之后。

江南,颜真卿所住的宅邸中。

“末将郭子威奉圣上旨意而来,令老臣颜真卿亲笔写下《知错状》一份,以交圣阅。”

颜真卿对郭子威不屑道:“你一无军衔、二无战功,有何资格自称末将?不是应当在本官面前称‘卑职’吗?”

郭子威不想颜真卿竟是如此态度,看来朝中传言的“颜真卿居功自傲、横行己见”之说也不无道理。

看在恩公陆羽的份上,郭子威并不与颜真卿计较,只道:“末将奉命而来,且是郭子仪郭大人亲自栽培的栋梁之才,战功指日可待、军衔指日可摘,无需颜公你用等级关系而看。”

颜真卿冷笑道:“郭子仪郭大人为我大唐史册贡献了‘尚父屏姬’【注1】一词,皆因畏惧卢杞,当真是没有骨气!如此,你还认为自己跟对了明主吗?”

郭子威忠心耿耿道:“末将自当一辈子追随郭主帅,郭主帅的远见与谋略,非颜公你可比。”

也许是平时被人尊重惯了,颜真卿对郭子威的话感到十分恼火。

“颜公你所写的《自书太子少师告》冒犯圣上,已经铸成大错,卢杞卢大人要求圣上严惩于你,所幸有陆羽陆大人想出了两条万全之策来保全于你,且在事后,郭主帅也认为陆羽之策极佳,是上上策。因此,颜公你不应当如此傲气才是。”

“本官何须要别人保全?”颜真卿仰头狂笑,“我之忠心,圣上自可辨别。”

“敢问颜公,你有何底气认为圣上对你的态度始终如初?”

“本官活到这把岁数,对大唐之心、对圣上之心、对朝廷之心,还用明说吗?”

“自以为是,终将害己害人;自记劳苦功高,终将云烟不收。”郭子威摇头,“末将不想多说其他,颜公自辨就是。”

颜真卿挺胸坐正,道:“非本官所愿,谁都说不动本官;非本官所肯,谁都不必指望本官向圣上认错!”

“书帖之笔,字里行间之内容,岂是你之自由?”郭子威没有做后进言,而是在心里暗想,“事前无所顾忌,不可谓聪明;事后不知险境,不可谓明智。无需多久,颜公将大难临头矣。”

颜真卿的口吻,如同训斥学生一般,问道:“你如何不说话?”

郭子威有一种感觉:

即便是向颜真卿说明朝中局势,也是徒劳;哪怕是向颜真卿说明陆大人的良苦用心与郭主帅的暗中相帮,也无济于事。

早知道颜真卿如此倔强,自己就应该信了郭主帅的话:

“郭子威你且记住,此行能成则成,不成也切勿强求,回来告知本将,本将自会考虑清楚后,再给圣上回话。”

郭子威最后询问:“颜公,《知错状》你是听圣命,还是不听?”

颜真卿应的中气十足:“不写,亦不听!”

郭子威没有多说一个字,也没有在屋中多耗一点时间,行了武将的抱拳之礼后,就迅速离开。

在这返回长安的路上,他深深知晓:

陆大人敢在卢杞说出看法之后,为颜真卿留一条不上体面且能自救的后路,心中必定是对颜真卿抱有恩情。

敢问卢杞何人?有仇必报之人!

陆大人此举,非为长久之策,但也能够起到一时作用。

只可惜颜真卿看不透,过后必对陆大人口出轻蔑与误会之痛批,如此结局,可是陆大人愿意看到的?可是郭主帅愿意看到的?

称了卢杞的心意而不知,枉了陆大人和郭主帅的好意而不觉。

郭子威在马上大骂一句:“颜公,有傲骨而无谋,愚忠之臣也!”

事后,颜真卿带着一身不爽快,来到文人聚会的小亭台找张志和。

将郭子仪派出下等兵士郭子仪前来,称:“圣上要求颜大人写《知错状》一份,交由末将带回。”之事,详细地告诉了张志和。

颜真卿道:“此事涉及圣上、卢杞、郭子仪、陆羽,那下等兵士的意思,就是圣上对本官不信、卢杞对本官要害、郭主帅对本官要劝,陆羽对本官要保。”

“张公你可能晓得?”颜真卿指着自己的脸面道,“本官不曾陷入过需要一员惧怕卢杞的主帅和一员与卢杞交往甚密的年轻官僚的‘保护’的境地,此事要是传了出去,叫本官有何颜面面对他人?”

“颜公此言片面了啊!”张志和道,“叫你写《知错状》上交皇帝,只是陆大人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下,让皇帝好用这个方法来堵住卢杞的嘴,你不可不知。”

“至于你所强调的脸面,”张志和拍了拍颜真卿的手背,道,“也并未丢到了哪里去。圣上看过《知错状》,叫人当朝宣读过《知错状》,这事也就算是罢了!没人会说你什么,也没人敢多说什么,你无需觉得自己的脸面被谁糟蹋了。”

“那也是叫文武百官在我颜真卿的《知错状》当中听出了‘屈服’一词,我何时屈服过卢杞!怎能让一纸‘自救’之书来毁了自身的一生清誉!”

“颜公你……”张志和一叹,“就是性子太倔。”

“说回陆羽——”

颜真卿将两粒围棋棋子盘转在手中,道:“本官实在是无从确认,那郭子威口中的‘陆大人出上上策’一句,究竟是陆羽本人的意思,还是他跟奸臣卢杞一起合计过的意思?”

张志和道:“以我之见,是陆羽本人的意思。”

“陆羽有什么想法,本官拦不住,反正他步入朝堂也过了新手期了,各种是非黑白看的多了,自然能够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经验来。”颜真卿面带失望,“但是,他却不明本官的想法,明知本官不会接受这自保的条件,也还要……唉!”

“这不正好说明陆羽在乎颜公你的生死吗?”张志和反问,“既要揣摩圣心,又要不冒犯卢杞,何其不容易啊!”

哪想,颜真卿竟然像在发泄什么久积了的怒火一般,对陆羽大骂起来:

“本官一恨自己荐才有误、二恨陆羽投靠卢党,悔之不能,悔之晚矣!至此与陆羽划清界限,不自称为其恩师,其亦不再为我学生,各去往来,不且苟同。”

“陆羽傍依奸佞,在朝堂之上,一言一行皆看奸佞脸色,与本官道不同不相为谋,此本官对其之第一不满也;”

“陆羽在本官面前,多次口出挑拨君臣信赖关系之言,看似提醒实为放肆,有失臣子本分,此本官对其之第二不满也;”

“陆羽之策,无非是平衡朝中党争、安抚君心之策,于大唐江山无用,于大唐百姓无益,空泛夸大,似高却微,此本官对其之第三不满也!”

“为臣者,理应浩然正气于一身、忠谏直言于一体,不可惧贼党、不可媚君心、不可失本心,陆羽却步步转变,不似从前。此非本官之个人独断发挥,而是其真正之过错也!”

“颜公莫怒。”

张志和只劝了这个四个字。

因为他知道,当颜真卿处在情绪之中时,是谁的意见都听不见去的。

——一意孤行,不信陆羽,猜忌郭帅。

——颜公危矣。

小亭台前面,江水依旧澹澹。

只是在接下来,长安皇宫所开办的“茶宴”之上会发生什么始料未及之事,也是那江水和颜张二人所不知道的了。

【注1】

尚父屏姬:郭子仪VS卢杞的真实历史事件。

“尚父”指郭子仪,“屏姬”指屏退丫鬟侍妾。

见第83章。

江南茶事录·陆羽传奇(古风悬疑,爱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