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多福道:“按照规矩,皇后殿下每年可得10两金子,300两银子。”

李玄度双眼冒光,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他在皇城里的这段日子已经了解到,这里的一两银子差不多值2000人民币,那300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就是60万。1两金子值10两银子,那么10两金子折合成人民币就是20万。60万加20万,那他一年就有80万的收入,简直爽爆了!

李玄度双眼亮晶晶的:“那银子呢?”

“皇后和侍君们的月钱都是第二个月发前一个月的,”多福说道,“不过殿下和侍君们的月钱能不能发,能发多少,奴婢就不清楚了。”

李玄度一愣:“什么意思?”

多福左右看看,而后小声道:“殿下,贤侍君,奴婢接下来的话你们可千万别说是奴婢说的,也千万别说出去。”

李玄度和杨槐序答应着,多福这才敢继续说:“国库里现在没多少银子,就连后宫里的人都好几年没发月钱了。”

李玄度惊讶不已:“怎么会这样?”

“太/祖皇帝是个好皇帝,他打下江山后,咱们大庆正经兴盛了几年,”多福小声说道,“可太/祖皇帝没当几年皇上就归天了,皇位就传到了先皇手上。说句大不敬的话,先皇完全没有太/祖皇帝的风范,他整日只知吃喝玩乐,沉溺酒色,也不理朝政。那些大臣们就投其所好,给先皇送礼物送美人。渐渐地,很多奸佞之人得了权势,整个大庆被他们搅得乌烟瘴气。先皇最喜欢美人,那些大臣就搜罗各地美人献给先帝。殿下,您猜这后宫中的美人最多的时候有多少?”

李玄度想了一下:“四万多人?”他记得理论上历史上妃子最多的人是西晋武帝司马炎,高达上万人。唐明皇李隆基的后宫也不少,高达四万人,不过这些人并不都是妃子,有很多是宫女和女官。

“五万多人。”多福说道。

李玄度吃了一惊,竟然这么多。

杨槐序在皇城长大,自然是知晓的,不像李玄度这般吃惊。

李玄度突然想起多福之前说过,太妃都殉葬了。他突然凭空打了个冷战,对那个暴君又多了几分惧意。

“那么多人都集体殉情了……”李玄度颤颤巍巍地说着。

“哪能啊,”多福说道,“那么多人呢,有的连先帝都没见过。陛下登基后,几乎都将她们放出去了,只剩下几十人集体殉情了。”

李玄度长舒了口气,这么说这位暴君也还不错,算不上太昏庸。

“按照规矩,一个宫殿里要住好些个娘娘,”多福说道,“可人实在太多了,后宫就一再扩建。如今人都没了,所以剩下的宫殿才能足够每个侍君一个。”

说到这里,李玄度问出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不是说自古从未有过男子为后为妃的先例吗?那陛下……他是喜欢男人吗?”

“这个奴婢不知。”多福摇摇头。

“对了,陛下为什么总是戴着面罩啊?是宫中习俗吗?”李玄度的脑海中已经闪现了那个冰冷的银色面罩,那个面罩,与当日的红衣少年一样,给他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力。

“不是宫中习俗,太/祖皇帝和先皇都不戴面罩的,只有陛下戴。”多福说道,“奴婢自入宫以来还从未见过陛下呢,据说当今世上,见过陛下真实面目的就只有喜公公了,陛下登基后,把见过他相貌的人都……他”

李玄度更加肯定,这位暴君一定是长得奇丑无比,或者是毁容了。

李玄度点点头:“你先下去吧,本宫这里不需要伺候了。”

多福施礼后告退了。

李玄度坐在椅子上想事情,杨槐序忽然走近几步,给他按了按肩膀:“这里还疼吗?”

李玄度也按了下:“最近好多了,暮商的针灸和推拿很有效果。”

“那我给你按按。”杨槐序因体虚的缘故,手劲并不是很大,按起来倒也舒服。

李玄度道:“你一个病人倒给我按摩了。”

“只要殿下舒服了,我也舒服。”杨槐序淡淡一笑。

李玄度觉得这话有些奇怪,不过也没多想,他还在想暴君那事:“连大婚之日他都戴着面罩,可真是……”

“大婚那日,陛下……”杨槐序的手劲不自觉得加大了一些。

“可别提了,我都要吓死了。”进宫那日带来的恐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我真怕哪里做得不对,就被陛下给咔嚓了。后来进了洞房,就剩我和陛下俩人,更吓死了。我想着,真要是惹怒了陛下,连个劝说的人都没有。好在虚惊一场,陛下没待多久就走了。”

“走了?”杨槐序手下动作渐渐放轻。

“是啊,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刚开始我都不知道,就听见推门声了,我以为他是有什么事情出去,后来多福进来伺候我,这才知道陛下走了。”李玄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槐序,你说陛下是怎么想的啊?你们一个个都这么优秀,可为何要把我掳来当皇后啊?”

杨槐序意有所指:“因为你是最特别的。”

“哪里不同啊?”李玄度想了下,“是因为我的身份问题吗?他是想找个平民皇后?这样可以杜绝外戚干政?”

杨槐序道:“也许吧。”

“陛下登基至今不过三年而已,便血洗了几乎整个朝堂,如今这些朝臣们,都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我父亲便是。”杨槐序看出李玄度对此很感兴趣,便为他解释着,“陛下虽是残暴嗜杀,但自他登基后,颁布了不少为民有利的政策,使大庆在原本的腐朽颓败中获得了一丝生机。”

李玄度似乎明白了龙炎立男妃时为何大臣们虽然反对,但最终还是同意了,这里面绝不只是单单靠武力来镇压的。这些朝臣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他自然有知遇之恩。况且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忠君报国,无论君主多荒唐,不忠者即是不仁不义。更何况龙炎虽是残暴,但也是位有能力的君主,于百姓而言,他算是个好皇帝。只是还想不通,他为何要立男人为妃。

“原来是这样,”李玄度长叹一声,“那你知道他的年龄吗?有多大?”他认为龙炎的年纪应该不小了。

“不知道,但我想着年纪应当不大,”杨槐序道,“先帝驾崩时,刚过不惑不久。”

这么说来皇上最大也就20多岁?很年轻啊。

“槐序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事啊,好厉害。”李玄度一直以为杨槐序深居府中养病,定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杨槐序笑笑:“在家养病无聊,就好听各种事情打发时间。”

“好了你别按了,这么长时间手也累了。”李玄度活动着肩膀从椅子上站起来,“时辰不早了,先回去休息吧。”

“嗯。”杨槐序答应着,告辞离开了李玄度的房间。

李玄度没有马上睡,他还在为拜师礼的事发愁。

不如做一桌好吃的送给阳止吧,其他的他实在拿不出手来。

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李玄度在心中想了一遍,不知不觉睡着了。

翌日清晨,侍君们照例过来请安。

请安过后,李玄度将阳止留了下来。

除去第一次给皇后请安,他们穿的是宫衣,后来穿的都是便装。阳止一袭白衣站在那里,孤傲冷清,像高山上的雪莲花。

“我有事想和你说,”李玄度斟酌了一下用词,“我想学习读书写字,想请你做我的夫子。”

“为什么?”阳止的声音清冷,亦如他这个人。这句为什么不知指的是为什么李玄度要学习读书写字,还是指的是为什么要拜他为师。

“我连字都认不全,想掌管好后宫也是有心无力,”李玄度挠挠脑袋,“你的父亲是国子监,想必你对教书这方面也一定很有经验,所以就找你了。”

“好。”

阳止答应得十分痛快,以至于李玄度有些没反应过来。片刻后才意识到阳止说了什么,简直要喜极而泣:“这么说你答应了?”

“嗯。”还是简短的一个字。

“那,那我去找花朝,让他给我看一个适合拜师的黄道吉日。”李玄度特别高兴,美滋滋地跑了出去。

后宫里的侍君们就是好啊,个个都有本事,花朝是钦天监的儿子,干这个正合适。

李玄度火急火燎地跑到花朝那里一说,花朝立马给选了个日子——明天就是个黄道吉时,适宜拜师。

李玄度挺高兴,什么都来得及准备,并不匆忙。

回去的路上,已经想好了都给阳止做什么了。

一进正阳宫的门,迎面瞧见了杨槐序。

“殿下。”杨槐序道。

李玄度给他紧紧斗篷:“今日天冷,怎么不在房里待着?”

“我在等你。”杨槐序说道。

“等我?”李玄度一边说着一边与他往房里走,“等我派个人出来找我就好,干嘛非要在门口站着。你身子弱,若是再吹病了可怎么办啊。”

杨槐序轻轻一笑:“我会注意的。”

说话间已经来到了房里,热气扑面而来,李玄度帮着杨槐序将斗篷解下。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有的。”杨槐序不知从哪拿出来一个画轴,拿给了李玄度。

李玄度满腹狐疑地接过后缓缓打开,里面是一幅山水画,只觉得画得挺好,剩下的就不会欣赏了。

“这是青台上人所画,千金难买,”杨槐序解释道,“青台上人是位书画大家,他的作品甚少流世,很是难寻,殿下把他送给阳止当拜师礼特别合适。”

“这,这我可不能要。”李玄度顿时觉得手里的画沉甸甸的,分量特别重,他急急忙忙将画收好,又塞给杨槐序。

杨槐序又了过来:“殿下,你拿着吧。这画虽珍贵,但于我而言就是一幅画而已。阳止他是读书人,定会喜欢这个了,东西只有在合适的人手上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那你要给就自己给,”李玄度说道,“我不要。”实在是太贵重了,以他这么穷根本没法还。

“拿着吧殿下,”杨槐序又把画推到他手里,“你我之间何必如此见外。”

“这太贵重了,我真不能要。”李玄度说什么都不肯要,“我已经想好了给阳止准备什么礼物了,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我真不能要。”

杨槐序见他坚持不收,只好作罢:“既然如此,我便先收起来。”

“嗯嗯。”李玄度连连点头,“我想去莺时那里看看。”

俩人到了柳莺时房里,柳莺时的脚高高抬起,还在看账本,见他们进来了眼皮都没抬。

“怎么样?脚还疼吗?”李玄度问道。

“不怎么疼了。”柳莺时说话时已经翻过了一页账本。

李玄度看着旁边放着的那高高一摞,张大了嘴巴:“你都看完了?也太快了吧。”

“嗯,这有什么。”柳莺时的目光依旧放在账本上。

“了不起,厉害,”李玄度挑起了大拇指,“其实也不着急的,你慢慢看,不必太急,当心累着眼睛。”

柳莺时嗯了一声:“你先别烦我,等我看完这本再和你说。”

李玄度和杨槐序各自找了个地方坐下,也不敢说话,只呆呆地坐着,好在没多一会儿,柳莺时终于将账本合上。

“这里面的问题太大了,他们胆子真是不小,”柳莺时面色十分严肃,“这些账本记载混乱,有的日期干脆都没记,有的买什么东西也没记。”

这也在李玄度意料之中的,先皇荒淫无道,当今皇上即位后又不管理后宫,这些下人们可不就翻了天了吗?

“你看买一颗白菜要一两银子,”柳莺时指着尚膳监的账本说道,“我虽不知一颗白菜到底需要多少钱,可也知道用不上一两银子。”

李玄度吸了口冷气:“一颗白菜不过几文钱而已,他们真是好大的胆子。”

“还有呢,”柳莺时继续翻账本,“一颗萝卜一两,一斤猪肉二两。”

李玄度攥起了拳头,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贪得也太离谱了,简直是肆无忌惮。

“能看出都谁贪银子了吗?”李玄度最关心这事。

“二十四衙门每个衙门都贪了,”柳莺时看着李玄度说道,“殿下,你难道要把他们都杀了吗?光指着账本这点证据可不够。”

杨槐序道:“殿下,先勿操之过急,要让他们将贪墨的钱财都吐出来,这么多年只怕没少贪。”

李玄度问杨槐序:“那咱们应该怎么办?”

“按兵不动,殿下最近的这些动作,相信他们一定会反击,暂且看他们如何反击,咱们再做打算。”杨槐序说道。

李玄度点点头:“就按你说得办。”

柳莺时见商量好了,便往外赶人:“快走快走,别耽误我看账本。”

李玄度笑嘻嘻的:“一会儿我还来。”

柳莺时狐疑道:“还来干什么?”

李玄度道:“给你送吃的,我做的。”

柳莺时断然拒绝:“不吃。”

李玄度笑道:“等我送来你肯定吃了还想吃。”

柳莺时轻轻哼了一声:“不吃。”

李玄度从椅子上站起:“你等着吧,我去准备了。”

他出去后找到多福:“东西都准备好了?”

多福拿出新做好的一个小弹弓来:“殿下,做好了。”

【本文独家发表于晋.江.文.学.城,还请大家珍惜作者的劳动成果,不要看盗文,一本文只需几块钱而已。另外,本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发、改编等。不要拿本文去发txt资源,更不要去卖钱。不要将别人的血汗变成你们吸人气或者敛财的工具,人血馒头真的不好吃。何况,这种行为触犯了知识产权法,望悉知。感谢,鞠躬~】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每个朝代都有所不同,这里参考了唐朝时期。因为本文是架空的,所以各朝各代都稍有借鉴和私设。上面那段话之所以打在正文中,还请大家理解,盗文的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我知道他们有些人最终还是会将那段话删掉,但还是有一丝希望,希望可以换回一些人的良知。

明天入V,希望小可爱们继续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