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传承

《天鹅湖》的考斯腾是褚西谚的芭蕾舞老师苏苏设计的,洁白的羽毛从袖口延伸至胸侧,双手张开的一刻就像是天鹅张开了羽翼,领口本来也簇拥着象征着天鹅白色羽毛,结果小孩嫌脖子痒,改成了水钻,在赛场的灯光下blingbling闪着光。

观众席上的冰迷看到褚西谚的新考斯腾立马发出“哇”的惊叹声。

坐在观众席的拉玛眯起眼睛:“……这是新的考斯腾吧?”

他的妻子坐在他的右侧,手上举着褚西谚的条幅,面露激动:“对!之前分站赛那件只有袖口有羽毛!”

西西酱真的好漂亮!像小仙子一样!

褚西谚的考斯腾显然非常成功,做燕式时他像变成了一只真正的天鹅,在洁白的冰场上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融入音乐之中。

一个大一字后接3A,再用大一字滑出,流畅漂亮的不像话。

整个冰场瞬间点燃,无数冰迷尖叫着欢呼着褚西谚的名字,在十二月的东京,一位年少的王者缓缓走上舞台,后世也将这场表演,看作褚西谚统治冰场的开始。

随着最后一圈甜甜圈旋转结束,褚西谚单足旋转,浮足从背后弯起超过头顶,全身形成漂亮的水滴状——贝尔曼旋转!

直到音乐结束,褚西谚跪坐在冰面上,汗水浸湿了他的考斯腾,从他的脸颊滑落到冰面,高速旋转加上体力告罄使得他的眼前模糊不清的。

全场起立鼓掌欢呼,不时有冰迷将玩偶扔到冰面上,尖叫声几乎掀翻屋顶,褚西谚大口呼吸,缓过来,有人扔下一个长耳兔玩偶,灰红色兔子长长的耳朵在冰上展开。

褚西谚抬头看去,直接对上了一双灰蓝色的眼睛,里面充满了笑意,褚西谚抿嘴一笑,左手放在胸前,右手后背,向莫洛斯所在的方向,行了冰场上最后一个鞠躬礼,然后将象征着莫洛斯的垂耳兔,挥手下场。

莫洛斯很低调,来看比赛还戴着帽子,只是褚西谚是他的粉丝,从这人刚升成年组,就追着比赛看了。一根手指都能分辨出来。

下了冰,往kiss&cry走去,褚西谚一个踉跄,幸亏宋叔德眼疾手快夹住了他。

褚西谚小手紧紧抓住宋叔德手臂,满头大汗,苦笑:“飞爹技术不行啊,膝盖好痛。”

宋叔德差点掉下泪来,扶着小英雄,怕被看到,低头:“回去罚他给你做好吃的。”

他坐在等分区长椅上,那毛巾抹了把脸,手紧紧抓着momo的身体,看着大屏幕。

技术分:81.3

表演分:70.2

自由滑总分:151.5(WR)

褚西谚短节目分数是84.7,总分236.3,后面同样跟着WR和MR的标志,这意味着褚西谚破了青年组的自由滑和总分世界纪录以及青年组大奖赛的总分记录。

宋叔德抱着褚西谚,摸他的头,嘴里连说好几声好孩子。

莫洛斯为这个分数鼓掌,美国一哥阿勒凑过来:“好家伙,这小子很猛嘛!我记得上个青年组记录是你的吧?“

辛德里点头,作为莫洛斯的死对头,他熟记莫洛斯每场比赛和每个记录,上个青年组记录是莫洛斯升组前的世青赛时创造,233.5,褚西谚将这个记录刷高了2.8分。

他摊在观众席上,翻了个白眼:“你到是好心,啧啧啧。”

他向来看不惯莫洛斯正经那样,明明都看不起那些表演像是耍马戏和打拳的选手,结果只有自己被骂,这小子倒是装的和善,还花滑的多样性,我呸!伪君子!

莫洛斯:你自己蠢得在采访时骂,能怪我?

**

过了一阵,主办方来问他们需不需要拐杖,褚西谚朝工作人员点头微笑:“I need,thanks.”

主办方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拐杖,精致漂亮,而且高度合适,鹤田侑士一眼就看出来:“这是cosplay用的吧。”

阿纳托利和韦伯两人将褚西谚扶上台子,这次比赛,阿纳托利银牌,韦伯铜牌,三人站在大奖赛总决赛的领奖台上,举着奖牌,对镜头微笑。

这次大奖赛青年组男女单冠军都没能参加表演滑,褚西谚膝盖伤势严重,宗申状态也不好,他的止疼药确实管用,总分拿了第五名,算是创造了新历史,只是也没法参加表演滑,宋叔德就带他们回去了。

伊集院早见自由滑时哮喘发作,强撑着表演完,以0.3分险胜莉莉,拿了冠军,一下冰就被送去医院了。

成年组赛事,男单莫洛斯和辛德里分别拿了金银牌;女单日本一姐渡江梨花发挥失常,只拿了铜牌,在台下哭泣,鹤田侑士顾不上自己没上台子,着急忙慌去安慰了。

双人滑中国的田恬金江拿了金牌,成功实现大满贯,泪洒东京冰场;冰舞亚洲仍没有姓名,加拿大的双亚组合拿了金牌,科莉娅在领奖台上亲吻了手上的婚戒,流下幸福的泪水。

中国队此时可谓满载而归,褚西谚也吃上了王卢飞做的番茄牛腩饭,幸福的眯起眼睛,和他身边的momo更像了。

王卢飞是北方人,面食做的都很不错,画卷包子饺子,样样精通,还有一手番茄炖牛腩,味美汤浓,色泽鲜艳,甜酸可口,牛肉是当天现宰,肥瘦相间,烂而不腻。

褚西谚挑食,却一直都很喜欢番茄口的东西,火锅都最爱番茄锅,可惜运动员吃东西都有定数,也只有比完赛才有这个口福。

沈素阳又给他添了一碗饭,看着小儿子,心疼不已:“你在家待几天啊?“

褚西谚咽下一口饭,回答:“医生说我要养两个月,正好我在家过了年回去。”

沈素阳给儿子拨了拨流海:“那挺好,你姨妈今年还是来咱家过年,你能和你姐姐好好玩几天。”

褚西谚腿伤的重,之后的全锦赛也参加不了,宋叔德和营养师老杨一合计,决定给他增肌。

运动员增肌一般要两个环节:一吃二练。

就是说褚西谚要先狂吃增重,然后将这些重量全部练成肌肉。

增肌不能速成,但两个月的时间,也能使褚西谚进步不少,至少不会在自由滑时因为体力不支旋转错位。

**

二月的北京还在下雪,雪花洋洋洒洒地铺满了柏油马路。

褚家院子里种满了花,大多应季,梅花在墙边悄悄绽开,白色的花瓣掩藏在雪花之间。

褚西谚坐在落地窗前,瞧着外面白茫茫一片,没骨头的陷在懒人沙发里,被一堆抱枕和毛绒玩具包围。

“西西,吃饺子了!喊爸爸妈妈和南南下楼!”沈素月从厨房探出头来嘱咐。

沈素月是沈素阳的双胞胎妹妹,23岁结婚生下了沈南星,结果每想到老公是个重男轻女的人渣,一见生出来是个女孩,当场脸色变了,后来还在外面搞出个私生子。

美其名曰:我都和你结婚了,在外面生个儿子怎么了!你和我结婚才生个女儿,给我生儿子的倩倩(小三)还没名分呢!

气得沈素月立马提了离婚,带着女儿回了老家,后来沈素阳瘫痪,又带着女儿来北京照顾姐姐,就怕姐夫对不起姐姐和外甥。

不过褚年是真心爱着妻子和儿子,沈素月呆了两年觉得没事,又在北京找了工作,就直接安顿下来,但是两家感情深厚,逢年过节还是一起。

“知道了姨妈。”褚谚将手里抱着取暖的momo送回猫窝,来到楼梯口,叉腰深吸一口气:

“爸爸妈妈姐姐!!!下楼吃饭!!!”

运动员的肺活量惊人,未变声的男孩声音软而高,声音传出去好远,沈素月怀疑隔壁院里都能听到,更不要说只是在楼上的三口子。

楼上很快响起一阵开门和哒哒的走路声,确定楼上三个听到了,沈素月又回去厨房,把饺子端出来。

褚家习惯用高粱杆编成的盖垫装饺子,这样的饺子干燥而完整,能最大程度保留饺子的香味,如果直接用盘盛饺子,饺子出锅时的水汽就会聚在盘里,使饺子湿湿滑滑胀胀的。

沈素阳沈素月两姐妹包了两种馅,食材都是褚西谚从省队带回来的,安全卫生,也能防止运动员摄入不该有的激素。

羊肉洋葱和韭菜猪肉,分别用一个盖垫盛。

褚西谚跟在她身后,帮忙把腊八蒜拿出来。

北方有在腊八制作腊八蒜的习俗,在腊月将大蒜去皮、洗净、剥瓣,倒醋封坛,除夕开封,就做成青翠宜人、蒜香可口的“腊八蒜”。

褚家吃饺子是离不了腊八蒜的。

褚年是正儿八经北方汉子,吃饺子一定要配腊八蒜的那种,他的料碟里就是直接倒的腊八蒜和腊八醋。黑乎乎的醋汁里有几个翠绿的蒜瓣泡着,一口饺子一口蒜,快活似神仙。

褚西谚和沈南星小孩事多,吃饺子时只蘸腊八醋,吃包子才吃蒜。

沈素阳姐妹俩不喜欢吃蒜,却很喜欢泡腊八蒜的醋汁。

褚西谚将各自的料碟倒好,踮着脚将腊八罐子放回架子上。

褚西谚,还有一个月满14岁,是个身高只有154,体重45,自认是家中顶梁柱,实际放醋罐还要踮脚的小可爱.

没错,青年组一哥回家两个月,又长了1cm。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对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