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安一早便和校长等在村口,他心里估摸着禾陌他们应该快要到了。
十分钟后,一辆浑身泥泞的面包车停在他们面前,禾陌先下来,萧暮云紧随其后下来。
萧暮云下车看向周围环境,这里的条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艰苦。
远处是层叠的山峦,眼前是低矮的土胚房。
他们所在的学校是这里建的最好的房子,石块垒起来,墙面没有房漆刷过,还能看见每个石块的轮廓。
简陋的院落里是两个两层高的屋子,一个是教室,一个是宿舍。
禾陌将纪安和萧暮云互相介绍给对方:“萧老师,这位是纪安,我们此次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守护·回响》的负责人。前期的调研和场地协调都是由他完成的。”
说完又指向萧暮云说道:“这位是萧暮云,萧老师。”
纪安不关心古典音乐,并不认识萧暮云单纯认为是禾陌下一个客户,于是热情伸出手:“萧老师,欢迎您的到来!”
萧暮云微笑着回握,声音清朗温和:“纪老师客气了,叫我暮云就好。能参与到这样有意义的事情,是我的荣幸!”
就在三人互相客套时,乔芝芝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眉头紧锁,语气里全部都是着急:“陌姐,纪哥,我们现在有个问题。我们计划今天开始集中活动的名单里,有两个孩子没有来报道。”
禾陌立刻追问道:“哪两个孩子?”
“是吉克阿依和曲比阿花”乔芝芝指着手里的名单,“刚才向校长询问了一下,说是阿依家的‘姐姐’昨天出嫁,家里突然就剩下她最大,要留在家里照顾四个弟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她爸妈都在外面打工,根本走不开。阿花家……”
“她家怎么回事?”禾陌看见乔芝芝欲言又止,连忙追问道。
乔芝芝叹口气说道:“阿花的爸爸刚才托人带话,说家里农活忙不过来,觉得娃儿来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是浪费时间,让她在家帮忙干活。”
乔芝芝自从听到这个解释到现在还没缓过神来,怎么会有父母不让自己孩子不上学呢?在他们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书读完,成绩即使再差也要上,考不过实在不行就花点钱打包送到国外。水个学历,玩几年也要念完。
禾陌问道:“那阿花呢,她自己也不想来是吗?”
如果她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禾陌会直接将她的名字划掉。一个内心缺乏动力,愿意被生活困住的人,谁都救不了。
想要逃离这闭塞的大山,唯有自救。
乔芝芝不明白禾陌为什么这样问,“听其他同学说,阿花自己想来,早上来上学的时候还看见阿花站在山坡上看他们,最后被她爸带回家了。”
“行,我知道了。”
萧暮云等她们说完,道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她姐姐多大年龄年龄?”
禾陌看向乔芝芝,她连忙回道:“14岁。”
两人惊呼:“14岁?出嫁?没记错资料?”
乔芝芝被这么一质问也有点不确定,哆哆嗦嗦说道:“我再确认一下!”说完打开手机相册,还好来之前将材料全被都拍下来存到手机相册中了。
照片太多,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高兴的拿到禾陌面前:“陌姐你看,我没记错真的就只有14岁。”
禾陌看向纪安问道:“这怎么回事?”
纪安说道:“我之前在这待了大半年,听说过,但没想到自己会遇到。”
他向其他人解释道:“刚开始我以为出嫁,也是我们理解的那种,其实不是的。在这里,家里女儿多或者劳力实在不够,会让她提前去‘约定’好的婆家帮忙干活,算是某种形式的‘寄养’或者‘童养媳’,等年龄到了再正式过门。阿依的大姐就是这种情况,突然走了,家里的担子就落到了小阿依肩上。”
一股子沉重的气氛在几人当中弥漫开来。
禾陌接到项目看完资料就知道这次项目推进会非常困难,贫困,深山,农耕,落后的观念,每一个都是项目推进的绊脚石。
在最初,她想过放弃这个被各界盯着的项目。她是从大山里走出去的,所以她有深切体会想要从这里出去有多不容易,其痛苦程度不亚于断骨重塑。
犹豫几天最后还是选择接下,因为经历过在黑暗中被拉一把的救赎。所以她也想帮一下她们,拉一把她们,哪怕最后只有一个走出去也是成功。
乔芝芝在一旁问道:“怎么办,怎么办?要把她们都划掉吗?”
禾陌立马回道:“名单上面的一个都不能少。”
说完又对纪安说道:“我们要去家访。”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芝芝,准备一些应急的米油,我们马上出发。”
她看向萧暮云,有些不知所错。不知道怎么安排他,吩咐他?不行,人家也不是真的来工作的;让他去休息?又怕其他人心里不平衡。
正在她纠结怎么办时,萧暮云开口为她解决了难题:“我和你们一起去,我既然来了就是参与你们,不能光看不做。”
禾陌没有在犹豫,说道:“好,那我们走吧。”
__
一帮人沿着崎岖的山路,先来到了吉克阿依家。
低矮的土屋,树枝围起来的院落,里面还有一些圈养的母鸡。
他们到的时候,阿依正背着一个比她小不了多少的弟弟在那里刷碗,旁边是三个更小的孩子。
三个孩子就那样坐在地上,用手一会儿沾下阿依刷碗的水,一会儿沾一下地上的泥巴,弄得满身都是。
他们推门而入,也不能说是门;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晒干的柴火垛,堵在栅栏门口。
她的爷爷正坐在门槛上抽着旱烟,奶奶蹲在一旁洗衣服。
看到纪安一帮人,爷爷连忙站起身,用方言咿咿呀呀的说着。
老人家不会说普通话,这里的孩子也不太会说普通话。也是因为这样,有些考到县城读高中的孩子,与人交流成为很大问题。高中学习压力本来就大,长此以往心里自卑敏感,从而退学。
他们这次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给孩子们普及普通话,树立自信心。
禾陌努力向对方解释着来意,说明项目会提供餐食,还会让阿依下课后带餐食回来。说完将手里的米油递给他们,保证只要让阿依去上课每天下课都会带这些回来。
但爷爷只听懂了一部分,不停的摇着手,指着几个孩子和阿依又指着远处的山地,情绪有些激动,不停的用方言强调着什么。奶奶也凑过来,焦急的补充着。
他们几人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沟通不下去,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旁观的萧暮云上前一步,走到了禾陌和爷爷的中间。
他微微弯下腰,和爷爷平视,尝试着用普通话夹杂着一些简单的方言开口,声音清晰缓慢:“阿普(爷爷),莫急(别急)。我们,是来帮阿依的。娃儿去学习,有饭吃,有人看,不花钱。晚上,回来。学认字,学唱歌,好事情。阿依累,我们晓得。学点东西,以后更好,帮家里。”
萧暮云说完,禾陌看到爷爷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奶奶也停止了诉说。
他的方言说的并不地道,只是一些发音方式和语调相似。禾陌心里松了一口气,终于能交流下去了。
“你……你能听得懂?”爷爷用方言问道。
“一点点。”萧暮云温和的笑着,“我爷爷老家也是这边的,小时候在家经常听他说话。”
萧暮云在一旁充当他们的翻译,沟通总算可以进行下去。
爷爷用方言说着他的担忧,怕阿依走后家里没有人照顾,怕她上下学的山路并不安全。
听完之后,禾陌对着萧暮云说道:“孩子我们有志愿者看护,上下学的路上也会安排志愿者看护,保证孩子上下学安全。”
等禾陌说完,萧暮云用老人家能听懂的词汇,耐心,细致地解释道。
留给老人家思考的时间,几人来到院子。
禾陌和纪安在与阿依沟通,萧暮云蹲下身和那几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交流。
禾陌注意到,有个孩子走到萧暮云面前,不停的说着,手指不停的比划着。
她以为他会不耐烦,没想到他轻轻的摸了面前的那个孩子的头,动作温柔而又自然。他也不催促认真的倾听孩子说的什么,遇到孩子说不利索的还耐心的重复着。同时也不忘照顾其他孩子,拍拍脏衣服,拦着不让靠近水滩。
禾陌就这样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互动,看着阳光撒在他的身上,在地上勾勒出一道温润的影子。
最终,爷爷脸上的愁容渐渐化开,奶奶也点了点头。阿依眼中噙着泪,感激地看着萧暮云和禾陌他们,小声地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说:“谢谢叔叔阿姨,我想去学画画。”
离开阿依家,赶往曲比阿花家的路上,气氛轻松了一些。纪安感慨道:“萧老师,您可是帮了大忙了!这方言问题真是头疼,您老家是?”
“峪东南。”萧暮云简单回答,“有些语调有点像。”
禾陌没有说话,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萧暮云的背影。刚才那一幕幕在她脑海中反复回放:他弯腰的谦逊,他沟通的认真,他倾听老人说话时的专注,他安抚孩子时的耐心温柔……
即使之前有过接触,但总感觉不真实,像个美丽的洋娃娃,只适合存放在舞台和灯光下。但今天她感觉这个娃娃打破了别人的刻板印象,像人证明在山村和角落里,依旧富有生命力。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