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这般闷闷不乐,徐昭夏一听,便知道他还是放在了心上。
毕竟他已得知了那位小娘子会是他的皇后。
没见上一面,不可能不记挂。
真还是个孩子,会口是心非。
徐昭夏心中软了几分,被他靠着,本还有些不自在的,听完后彻底放松,轻拍了拍他的背,柔声安慰道:“你放心,往后还有机会。这次见面的时机不大好,等定了旁的地方,你再见她就是。”
朱明宸没应,在嗅她颈窝香气,胸膛渐渐攒了股热气,散不掉也压不下去,真想咬上她一口。
她倒是大方得紧,还要安排下次。
怎么不大方到把他想要的统统给他?
只懂得偏心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
徐昭夏见他久不吭声,只将脑袋压在自己肩上,赖着人的模样像极了小时候,闷着生气不大愿意理人,埋到她的怀里,要她抱着劝很久。
养只猫大抵也是如此。
徐昭夏唇畔溢出抹笑意,温柔垂眸。
但他毕竟是大了,她肩膀这么被他压一会儿就觉得酸疼,不能再像小时候那般哄他,便轻笑着推了推他,“陛下别赖着了,倒像没长大,先坐正些,我还有正经话要和陛下说。”
朱明宸慢慢松开了她,眼神却没从她脸上离开,脸色不大好看道:“什么?”
偏他这样,徐昭夏心疼只多不少,笑意越发温柔道:“我想告诉陛下,陛下是皇帝,又是个让人看了喜欢的郎君,只要陛下愿意,要什么得不到?待有意娘子,除了多些真心,再多些耐心等才是。”
朱明宸说了句是吗,被她的话听得莫名振奋起来,尤其那句让她看了就喜欢的郎君。
扫了眼她说出这句话的双唇,生得盈润润的,还透着粉,怎么咬不会觉得满足,只会想多来几次。
他已经很耐心在等,没在她清醒时就做那些事,就是不想让她厌恶自己。
可她现在说喜欢他。
徐昭夏见他整个人变得高兴不少,知道这是劝好了,松了口气,有心情开起玩笑道:“陛下刚才那样,可是去方丈那里听了太多佛理?可别是生出念头,要出家做和尚去了。”
随口一说,越想却越觉得轻忽不得。
佛理本谈不上好或不好,但他年纪太轻,什么事都没经过,性子也没定下来,听多了这些容易想偏。
要是真生了看破红尘的念头,连她都未必拉得回来。
徐昭夏刚想好好跟他说说这件事,不能听了那些秃和尚几句玄妙的话,就想着求佛。
他却已经先答了声“不做和尚”。
“有姐姐在,我怎会想出家?”
朱明宸定定地看着她,闪过些她闭着眼,脸红又喘不过气的画面,暗哼了声。
和尚不能破戒,他怎么舍得不碰她。
身上那么香,腰那么软,他根本爱不释手。
在他如有实质的视线之下,徐昭夏心口猛地一跳,不知怎么想到自己计划去江南的事。
这孩子是真把她当成了家人。
才会说自己在,便不会出家。
但若自己不在呢?
她不喜欢宫里,总有一天要离开,去江南或是别的地方。
那时这个孩子怎么办?
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在杞人忧天。
她不是那种不负责任说走就走的人,到要走的那天,早已办妥立后之事,他也顺利亲政掌权。
等有了自己的皇后,又享受到权力的滋味,只怕求着他出家,他也不会肯的。
“你不想出家就好,不然少了你这样的明君天子,大晋百姓该怎么办?”
徐昭夏彻底放下了心,笑着起身,让他好好休息,等会要用午膳了再起来。
安抚好了他,她匆匆走出房门,想的是不知越安从宫里回来没有。
朱明宸半坐在床沿,单腿踩在脚踏上,感受到她衣袖从自己臂上轻轻划过,滑得握不住,顺着看向她离开的背影,纤纤袅袅,柳腰圆臀,喉结悄然滚动了下。
一举一动都在让他心荡神怡,她却还浑然不知,就那样在他面前晃来晃去的。
还觉得他会想立旁人为后。
还觉得他会想出家。
早晚有一日,他让她看看,他是不是和尚。
朱明宸忍不住松了松襟口,散着心里积下的滚滚热意,半开的衣襟领子露出的胸膛精壮有力,一看就知道能把人按自己的心意摆弄。
差不多后,想到还没解决的事,把刘敬叫了进来。
刘敬见主子衣衫不整坐着,不敢站得高,忙跪了下来。
“杨钧和走的时候,是你亲自送的?”
听见主子发问,他连忙应道:“是,奴婢将杨大人亲自送到了后门,看他坐着马车走的。”
礼部的这位杨大人,二甲进士出身,算是最早投向主子的一人,替主子办了不少实事。
当初能入了主子眼,还是靠杨大人殿试时那篇忠君体国的策论,主子前两年命他去库里翻了出来。
主子看了后见过杨大人一面,就让他从此改了心思,没再替太后娘娘办事。
刘敬有时想起来都觉得惊骇,统共加起来就两炷香的功夫。
况且殿试时主子不过**岁,即便是听了旁人提起,难道就此记住?还能在两年前刚好想起,让杨大人为主子所用。
边想,他头埋得又低了几分,恭敬愈盛。
别看主子在那位姑姑面前像个孩子,有时还闹脾气,私下里处事却不见半点稚嫩,时常让他觉得见到个在皇位浸淫数十年,老谋深算的帝王。
光是站在他跟前,就生不出半点忤逆之心,只有臣服。
听完回话,朱明宸坐着想了想道:“盯着他家里。还有,派你手底下的人去陈府一趟,告诉陈文康,昨夜发生之事。”
寿宁宫那个老家伙行事霸道,借立后之事想让他言听计从,他从未想过区区一个小娘子就能让这件事半途而废。
但若加上个内阁首辅呢?
若敢把不贞的女儿送进宫里,陈文康就该有胆量承受他的怒火。
无论如何,他是君,陈文康是臣。
更别说,在不少人眼中,他行事荒诞,无法无天。
由不得陈文康不惧。
刘敬又想起到明日冬至假就尽了,多问了句,“明日有朝会,主子是今夜还是明日赶早回去?奴婢好备车马。”
朱明宸不大乐意提这件事,但他愿意做个昏君不回去上朝,那人肯定要生气,便淡淡道:“明早。”
又咬牙加了句道:“另外,告诉越安,后山的温泉池子,让她带姐姐去,姐姐前些日子风寒不好,太医说最好多用温泉养着。”
他本还想在温泉里头替她揉揉腿的。
她又不肯去。
徐昭夏回到自己那间客堂不久,越安也从宫里回来,顾不上喝口水,来到了厅里找她。
徐昭夏将手里的千字文交给紫玉,让她到自己的屋里看,笔墨现成的,也可以对着书,学写字。
交代完后,紫玉低下头,叫人看不清神色,默默退了出去。
姑姑还是不放心她。
徐昭夏看向越安,问道:“裴昇复命之后,太后娘娘是什么态度?”
越安摇了摇头,“裴指挥使已经从寿宁宫出来,太后娘娘派人送了他回去,还赐了他东西。他走后,听寿宁宫传来的消息,太后娘娘看不清喜怒,但摔了个茶杯,还命人不许收拾。”
那就是觉得裴昇有功了。
不然不会安排人送他。
也是动了肝火。
不难看出,她的怒火不是在那位陈家娘子,便是在她们这位祖宗身上。
偏偏明日又要朝会了,也不知会发生些什么。
徐昭夏愁得揉了揉额头。
两个孩子没见上面,太后娘娘吩咐下来的事没办好,她那封请罪折也不见回复,太后娘娘要做什么,没人猜得准。
想着,她给裴昇去了封信,让越安赶紧送去。
裴昇在家里收到侍女递来的信时,才换下飞鱼服,虽穿了身松江棉常服,整个人仍是挡不住的锋利笔挺。
但他一拆开信,眼神落在娟秀的笔迹上,想到那人的脸,眼中不由露出笑意。
看完后,走到平日办公的桌案旁,提笔蘸墨,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回她。
让她别担心,不会有事,顾着自己便好,那位祖宗胡闹惯了,太后娘娘心里有数。
至于立后之事,他没在信中提及。
更没提起,礼部几位大人被急召进寿宁宫,拟立后懿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