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贰)

第二章:暗涌

李贽的血迹尚未自金殿的石缝中彻底消散,南离摄政王即将到访的消息,已如一阵暗风,席卷了北辰朝堂的每一个角落。

玄衣督府的书房内,烛火将沈砚之的身影拉长,投在冰冷的墙壁上,如同蛰伏的暗影。他面前摊开着数卷关于南离摄政王苏妄的档案,内容寥寥,语焉不详。

“孤儿,流民出身,约十年前被贩至北辰境内……后失踪。”

“崛起于南离军伍,手段狠厉,善出奇谋……三年前助南离幼帝元彻平定内乱,受封摄政王。”

“性情不羁,行事常出人意料。”

关键的信息,尽数湮没。如何从流民成为摄政王的过程,是一片刺目的空白。沈砚之的指尖在“约十年前”、“失踪”这几个字眼上轻轻摩挲,眸色深沉。十年前,这个时间点过于巧合,总在不经意间拨动他心底那根尘封的弦。

“督主。”沈七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进。”

沈七快步走入,低声道:“陛下口谕,命督主总揽南离使团在京期间一应护卫、监视事宜,确保使团安全,亦需严防其窥探我朝机密。”

沈砚之并不意外。这等涉及暗面的事务,最终都会落到玄衣卫头上。“使团行程?”

“预计五日后抵达京城。规模约三百人,摄政王苏妄的车驾居于中队。”

“传令沿途各驿,严密监控,一应供给按制办理,不得有误,亦不许过多接触。使团入京后,四方馆内外,加派三倍人手,明暗哨结合。”沈砚之的声音没有起伏,如同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公务,“我要知道他们见了谁,说了什么。”

“是!”沈七领命,却又略显迟疑,“督主,还有一事……柳相今日在文华殿小朝会后,与陛下密谈片刻。我们的人虽未能探知具体内容,但柳相离去时,神色间似有……得色。”

沈砚之敲击桌面的手指微微一顿。柳明渊……在这个敏感时刻与皇帝密谈,内容必然与南离使团,或者与他沈砚之有关。是想借南离这把刀,来斩断他这把日渐锋利的“刀”么?

“知道了。盯紧柳明渊,尤其是他门下那些负责接待仪制的官员。”

“明白。”

沈七退下后,书房内重归寂静。沈砚之起身,走到窗边。夜色深沉,无星无月,唯有帝都的灯火在远处连成一片模糊的光晕,映不亮这深宅大院的冷寂。

南离使团,摄政王苏妄……这个突然闯入的不确定因素,会带来怎样的变数?他隐隐觉得,这团迷雾之下,或许藏着能搅动整个北辰格局的力量。

五日后,帝都主要街道净水泼街,黄土垫道,禁军沿街肃立,引来无数百姓围观。喧嚣声中,南离使团队伍逶迤而来,护卫精悍,旌旗招展。

沈砚之并未出现在迎接的队伍中。他立于临街一座茶楼的雅间内,窗扉微开一线,冷漠地俯瞰着下方。

使团队伍中段,那辆最为奢华宽大的马车缓缓行来,车帘紧闭。就在马车经过茶楼正下方的瞬间,那厚重的车帘竟毫无征兆地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了一角。

一道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与一丝近乎灼热的兴味,穿透喧嚣的人声与空间的距离,精准无比地投向那扇微开的窗户。

沈砚之眉头骤然锁紧,冰冷的视线与那道目光在空中轰然相撞。

隔着重重人海,他看清了车帘后那张年轻而极具侵略性的脸庞,以及对方唇角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四目相对,不过一瞬。

车帘落下,隔绝了视线。马车随着队伍继续前行,仿佛刚才那短暂的对视从未发生。

沈砚之依旧立在窗后,负在身后的手,指节微微泛白。

苏妄。

那双眼睛……

为何,会有一种诡异的,仿佛在哪里见过的熟悉感?不是容貌,而是那种眼神深处的东西,带着野性、疯狂,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执拗。

他关上窗,将街市的喧嚣与那道令人不适的视线一并隔绝。

看来这位南离摄政王,比他预想的,还要麻烦。

而几乎是在沈砚之离开窗口的同时,下方马车内,苏妄靠回柔软的锦垫,闭上眼,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腰间一枚质地普通的玉佩。那玉佩的形制,若沈砚之得见,定会觉得眼熟。

他唇角那抹笑意不断扩大,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低语:

“找到你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