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清晨,蝉鸣还未完全苏醒,俞清夏背着画夹穿过校园。帆布鞋踩过石板路的缝隙,溅起几滴昨夜残留的露水。她习惯性地抬头观察教学楼的建筑结构——红砖墙上爬满的常春藤,在晨光中勾勒出不规则的几何线条,这种自然与人工的碰撞总让她灵感迸发。
图书馆顶层的窗户上还凝着薄薄的雾气,俞清夏用袖口擦出一小块清晰的区域。她最喜欢这个靠窗的位置,这里能俯瞰整个校园,尤其是图书馆前那棵樱花树。此刻的樱花虽已凋零,但枝干的形态依旧充满美感,让她想起安藤忠雄作品中对自然元素的巧妙运用。
摊开速写本,俞清夏拿起2B铅笔,开始描绘远处的钟楼。她刻意采用了夸张的透视角度,让建筑在画面中呈现出向上生长的张力。铅笔在纸面沙沙游走,突然,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循着声音望去,樱花树下,一位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女生正优雅地拉着小提琴。她的长发被微风轻轻吹起,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琴弓在琴弦上灵活滑动,美妙的音符如同潺潺溪流般流淌出来。俞清夏被这突如其来的琴声吸引,不由自主地放下画笔,拿起旁边的速写本,开始记录下这动人的一幕。
她的铅笔快速移动,先勾勒出女生的大致轮廓,再细致描绘她专注的神情、拉琴的姿态,以及樱花树的轮廓。阳光透过树枝洒在女生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俞清夏用不同深浅的线条将这些光影表现出来。当一曲终了,女生抬起头,目光不经意间与楼上的俞清夏对上。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俞清夏看到女生明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后是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最灿烂的阳光,瞬间驱散了俞清夏心中的宁静。直到女生收起小提琴,转身离开,俞清夏才回过神来。她低头看着手中的速写,画上的女生栩栩如生,那专注拉琴的模样仿佛随时都能从纸上走出来。
一周后的校园艺术节,俞清夏原本是为了寻找建筑灵感而来,却在路过露天舞台时,被一阵熟悉的琴声吸引。她挤进人群,看到舞台上的正是那天在樱花树下拉琴的女生。此时的她换上了一袭黑色丝绒长裙,在聚光灯下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
当第一个音符从琴弦上迸发,俞清夏感觉周遭的喧嚣都褪去了。激昂的旋律、细腻的情感,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她从未想过,音乐能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仿佛将她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演出结束后,俞清夏鼓起勇气走上前。“你的音乐太棒了!”她真诚地说道,然后将自己的建筑草图集递了过去,“这是我画的,我觉得我们的艺术理念或许有相通之处。”
女生接过草图集,一页页仔细翻看。她的眼睛越来越亮,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太不可思议了!”她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你的建筑设计充满了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我的音乐竟然有如此奇妙的共鸣。”
“我叫俞清夏,建筑系的。”俞清夏伸出手。
“我是沈语桐,音乐学院的。”沈语桐握住她的手,“说起来,那天在樱花树下,我好像看到你在画我?”
俞清夏的脸微微一红,“是啊,你的琴声太吸引人了,我忍不住就画下来了。”
沈语桐笑了起来,“那真是我的荣幸。对了,我马上要举办毕业音乐会,正愁找不到合适的舞台设计师,你有没有兴趣帮我设计舞台?”
俞清夏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点点头,“当然愿意!”
就这样,两人约好在学校附近的咖啡厅详细讨论。坐在温暖的咖啡厅里,柔和的灯光洒在她们身上。沈语桐详细地讲述着自己对音乐会的设想,她希望舞台不仅仅是表演的场地,更能成为音乐的一部分,与旋律共同诉说故事。俞清夏认真地记录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交谈中,俞清夏发现,看似理性冷静的自己,在面对沈语桐和艺术时,内心竟涌动着如此热烈的情感。而沈语桐也被俞清夏对美的执着追求所打动,两人之间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将彼此越拉越近。临走时,沈语桐轻轻碰了碰俞清夏的手,说:“期待和你一起创造奇迹。”这句话让俞清夏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看着沈语桐离去的背影,知道自己的生活即将发生改变。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