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江知行这受伤,村支书紧张的不得了,强制让他休息了好几天。
实在没事干的江知行只能学习了。
书中的知识吸引着江知行迅速沉浸其中,这个世界的知识和他原本的世界是有些区别的。他的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摩挲,脑海中飞速运转着各种解题思路。
“这条件的表述方式虽不同,本质倒也没变。”
遇到一些独特的符号和概念时,他并未急于求解,而是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构建起新旧知识的对照图谱。待思路清晰,他再度提笔,流畅地书写下解题步骤。
不到片刻,完整的答案便跃然纸上。
但他并未就此满足,而是又翻开新的章节,继续探索这陌生又熟悉的知识领域,在这个与他曾经的世界相似却又拥有着不同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弥合两种知识体系间的缝隙。
没一会儿,原本空白的纸就写的密密麻麻。
罗兵掀开草帘进来时,看到江知行又是端坐在书桌前,摇摇头大声叹气:“你这书都快看出洞了,歇会成不?”
江知行看了罗兵一眼,手中不带停的:“知识真的很有意思。”
罗兵挠挠头,凑过去瞅那些弯弯绕绕的符号,嘟囔道:“我瞅着像天书,哪有你说的那么玄乎。”
江知行活动了下僵直的肩膀:“你看着像天书是因为你不会,没去学。”
罗兵看着那本书,又是叹了口气:“没办法,我脑子笨学不会。”
“你不笨。” 江知行提高了音量,鼓励着他:“你能在农忙时那么努力地干活,就说明你有毅力。学习也是一样的,只要你肯下功夫,没有什么学不会的。”
罗兵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似乎被江知行的话打动了,但是又有一丝犹豫:“可是这些我都看不懂。”
“看不懂没关系,你可以问我,我很愿意为你解答。”江知行放下笔,转了转手腕,认真看向罗兵。
罗兵望着江知行认真的眼神,一拍桌子:“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就试着学一学。”
自那以后,每天傍晚收工回来,其他人在知青点或是休息聊天,或是四处闲逛时,江知行和罗兵就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开始学习。
江知行深知罗兵基础薄弱,便从初中教材入手,从最基础学起。
罗兵一开始连基本的公式都记不住,总是混淆。他一边奋笔疾书默写着公式,一边抓狂:“为什么会这么难!!!”
随着江知行深入浅出的教学,罗兵逐渐进入状态,遇到不理解的也会及时询问。在以前犹如天书的知识,现在看也懂个大概了。
江知行指着书上的那段话,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罗兵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点头往本子上写写画画。
突然,他兴奋的大喊,“我知道了!可以根据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推出结论。”
他认真学习的场景渐渐吸引了其他知青的注意。
知青张伟好奇地凑过来,看着罗兵写满笔记的本子,一脸惊讶:“罗兵,你这进步可不小啊!我都有点心动,想学学看了。”
罗兵把书往前一推,脸上满是不怀好意,学习多好玩能拉一个下水是一个:“学啊!真的很有意思,以前觉得自己啥都不会,现在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有成就感了。”
张伟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可我怕自己学不好,都这么久没碰书本了。”
江知行接过话来:“别担心,只要你愿意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可以一起学,有问题大家互相讨论。”
在江知行和罗兵的鼓励下,张伟也加入了学习的队伍。
接收到张伟的求助,江知行走过去,看了看题目,便开始耐心讲解:“这道题呢,关键在于找到辅助线,你们看,从这个点做一条垂直于这条边的线,这样就能把这个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我们熟悉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然后再利用之前学的定理去求解。”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纸上画图演示,罗兵和张伟围在旁边,眼睛紧紧盯着他的笔,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许墨看到这热闹的学习场景,他嘴上还是不饶人:“就你们瞎折腾,又不高考能有什么用。”
可当大家都在专心学习时,他却忍不住悄悄翻开一本旧书,装作不在意地看了起来。
日子在知青们的学习中一天天过去,石磨村依旧保持着它特有的宁静与质朴,然而一则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高考恢复了!
这个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知青点里更是炸开了锅。
江知行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给罗兵讲解一道数学难题。他手中的笔微微一顿,很快又恢复了镇定。
但罗兵可坐不住了,他一下子从凳子上跳起来:“江知行,你听到了吗?高考恢复了!咱们真的有机会考大学了!”
其他知青们也纷纷围拢过来,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真的吗?这简直太好了!” 张伟的眼中满是光亮:“我之前还觉得没希望了,没想到还能赶上高考。”
有人欢喜有人忧。
知青点的大多数人都被这则消息吓到了,他们早就不抱回城的希望。对于那些热衷学习的知青们嗤之以鼻,觉得他们在做些无用功只能感动自己。
谁曾想高考真的恢复了,此时他们悔得肠子都青了。
之前是没门路,现在可以借着高考回城去,谁不想回城?总不能真的一辈子待在这。他们急得团团转,他们深知以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是没把握回去的。
以前的知青点大家都在串门闲聊,现在是埋头苦学。
许墨也慌了手脚,他曾经在高中成绩还不错,但是下乡以后学业早就荒废了。现在才刚捡起知识没多久,像那些题没老师教根本不会做,可他又拉不下脸去找江知行。
与许墨一个想法的还有陈书兰,她懊恼极了。
“许墨,你如今学的怎么样了?”陈书兰找到许墨,询问高考一事。
许墨看到她心情有些复杂,自从江知行转变后,两人的感情也渐渐淡了。
“就那样,按书上的学。”
陈书兰撩起耳边的碎发,柔柔一笑:“我都还没开始看呢,到时候我们两个能不能一起复习。”
许墨皱皱眉,他自己都学来不及更何况还要和陈书兰一起。但他看着陈书兰那副一脸期待的表情,最终还是说不出拒绝的话。
“行。”
没了原身充当感情粘合剂,为男女主的爱情推波助澜,陈书兰和许墨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往在原主的衬托下,许墨在陈书兰身边总是自信满满,可如今面对江知行的优秀和高考带来的压力,他内心的不安逐渐显露出来。
陈书兰察觉到许墨的变化,试图安慰他,可许墨却总是将自己的情绪深埋心底,两人之间渐渐有了隔阂。
而陈书兰看着身边努力学习的知青们,尤其是江知行有条不紊地带领大家复习,心中越发不是滋味,焦虑和后悔交织在一起,让她坐立不安。
江知行并没有被这些情绪所干扰,他深知高考对大家的重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复习的工作中。
他根据每个知青的知识基础和薄弱环节,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还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大家整理学习资料、总结解题技巧。
他也在第一时间收到父母的来信。
和原剧情一样,父母担心他考不上大学,给他另外找了个回城的门路。
江知行拒绝了,让二老放宽心,相信他可以靠自己考回去。
他也想看看没了原身将回城名额让出,陈书兰还能不能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回城。
在江知行的带动下,知青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白天,他们在田间劳作时,还会抽空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晚上,知青点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大家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张伟原本对学习有些信心不足,但在江知行和罗兵的鼓励下,他逐渐找到了学习的节奏,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江知行,你看这道物理题,我想了好久都没思路。”张伟拿着书本,焦急地找到江知行。
江知行接过书,仔细看了看题目,耐心地拆分步骤给他解释:“这道题要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去思考,你看,这里给出了这些条件,我们可以先……”
在江知行的讲解下,张伟恍然大悟,迅速在本子上写下解题思路。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知青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简直是噩梦!”
高考的日子终于来临,知青们带着紧张和期待踏上了前往县城考场的路。
天还未亮,知青点便已灯火通明,大家忙着整理考试要用的文具和资料,互相叮嘱着注意事项。江知行有条不紊地将铅笔削好,仔细检查钢笔是否出水顺畅,把准考证小心地放进上衣口袋。
一行人背着简单的行囊出发了。
此时,月亮还挂在天边,淡淡的月光洒在乡间小路上。田野里弥漫着清新的水汽,蛙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为他们加油鼓劲。
张伟紧了紧背包带,有些紧张地说:“江知行,我还是有点慌,万一在考场上脑子突然空白可怎么办?”
江知行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慌,正常发挥就行。”
他们沿着笔直的公路前行,感慨道:“还好修了路,不然走到考场腿都要废了。”
偶尔有早起的村民看到他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孩子们加油啊,考上大学可就出息啦!” 每一句鼓励都让知青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脚步也更加坚定。
当他们走到村口,便望见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静静停在那里。
顾简言迈步朝他走来,步伐有力,每一步都踏得沉稳坚定,走到近前,声音低沉而清晰:“江知行同志,好久不见。”
江知行看了看周围投来好奇目光的知青们,低声说道:“好久不见,你怎么来了?”
顾简言接过江知行手里的东西:“伯父说你要参加高考,正好我最近要来这边办点事,顺路送下你。”
顾简言伸手拉开车门,待江知行上车后,才绕到另一侧,利落地坐进驾驶座。
“罗兵、张伟,你们也上来。”江知行招了招手。
两人眼睛一亮,应了一声。上车后新奇的看着车里的内饰,还时不时看江知行一眼,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此章已修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追爱垫脚石知青-导弹科学家(8)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