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一周的晚上,老味道菜馆的木门虚掩着,把巷口飘来的桂花香拦了大半,却拦不住屋里漫出来的麦香——那是新磨的面粉混着温糖水的味道,裹在暖黄的灯光里,像一层软乎乎的糖衣,轻轻落在每个人身上。
母亲从储物间抱出那只半旧的陶瓮时,瓮口的蓝布还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她掀开布角,白花花的面粉便顺着瓮沿滑落在案板上,堆成一小堆,像刚下的薄雪,指尖碰上去,是细细的、温温的触感。“这是去年秋天在老王家磨的麦粉,特意留着做月饼的,”母亲用手指捻了点面粉凑到鼻尖,眼睛弯起来,“你闻,还带着麦地里的香味呢。”
许江之洗完手,指尖的水珠还没擦干,就凑到案板旁。母亲已经把面粉扒开一个小坑,往里面倒了点温糖水,筷子搅着面粉,很快就成了絮状。“你来揉,”母亲把面团推到他面前,手掌轻轻拍了拍面团,“力道要匀,揉到面团光溜溜的,不沾手就行,别太用劲,不然月饼皮会硬。”
许江之点点头,双手覆在面团上。面粉的细腻裹着糖水的微甜,从掌心传过来,他慢慢顺时针揉着,面团在掌心里渐渐变得柔软,一开始沾在指缝里的面粉,也慢慢被面团吸收,只剩下淡淡的麦香留在指尖。他揉得很认真,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力气没掌握好,坏了母亲特意留的面粉。
揉着揉着,思绪却悄悄飘远了——想起初中某个中秋,爸妈从早到晚都在店里忙,连晚饭都是母亲抽空煮的一碗面条。他一个人在家,对着冰箱里剩下的半袋泡面,没敢说想吃月饼。那天的月亮特别圆,透过窗户落在泡面桶上,可他吃着面,却觉得连汤都是凉的,心里空落落的,像少了点什么。
“哎,力道重了。”母亲的声音轻轻拉回他的神思。许江之低头一看,面团边缘已经揉出了细细的筋,再揉下去,包馅的时候就容易裂。他赶紧松了点劲,脸颊有点发烫,小声说:“妈,我没注意。”
“没事,慢慢来,”母亲笑着帮他把面筋揉开,指尖划过面团的动作很轻,“做月饼跟做人一样,急不得,得慢慢揉,才能揉出软和的底子。”
许江之跟着母亲的节奏调整力道,面团渐渐变得光润,像一块温玉躺在案板上。他看着手里的面团,忽然觉得现在这样真好——有母亲在旁边指点,有满屋子的麦香,还有门口偶尔传来的邻居说话声,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孤零零的中秋了。
“阿姨,晚上好啊!”
门外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像温糖水一样甜。许江之抬头,就看见江晏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几个红彤彤的苹果,苹果皮上还沾着水珠,显然是刚从水果摊过来。
“是江晏啊,快进来!”母亲赶紧往屋里让,把他手里的苹果接过来放在柜台上,“刚好江之揉面没经验,你来得正好,帮着搭把手。”
江晏应着,洗了手就凑到案板旁。他看着许江之手里的面团,忍不住笑了:“揉得挺不错嘛,比我第一次强多了。我第一次揉面,把面团揉成了疙瘩,还沾了满手面粉,洗了半天都没洗干净,我妈笑了我好几天。”
许江之被他逗得嘴角翘起来,刚才的拘谨也散了些。他把面团往旁边推了推,让江晏也能碰到:“我也是跟着我妈学的,刚才还差点揉出筋了。”
“我教你个小技巧,”江晏说着,伸手轻轻握住许江之的手腕,帮他调整姿势,“揉的时候,掌心要贴着面团,手腕带动手掌转,别用胳膊的劲,这样面团就不容易出筋了。”
他的指尖轻轻碰在许江之的手腕上,温温的触感像电流一样,许江之的手忽然僵了一下,赶紧往回收了收。江晏也察觉到了,很快松开手,假装去看案板上的面粉,耳朵却悄悄红了。母亲没注意到两人的小尴尬,已经从橱柜里端出了月饼馅——一碗是切碎的五仁,花生、瓜子、核桃混着白糖,香得人直咽口水;另一碗是枣泥,是母亲前几天用金丝小枣熬的,红得像琥珀,还冒着淡淡的甜香。
“五仁的你们俩包,枣泥的我来,”母亲把馅料放在案板中间,“江之爱吃枣泥的,留几个给他当夜宵。”
许江之拿起一个小面团,擀成薄薄的圆皮。他擀得有点慢,怕皮破了,圆皮也擀得不太规整,边缘坑坑洼洼的。江晏看着,拿起另一个面团,手指灵活地转着擀杖,很快就擀出一个又圆又薄的皮,放在许江之面前:“你看,擀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转,擀杖别压太狠,这样皮就圆了。”
许江之跟着学,果然好多了。他往皮里放了点五仁馅,小心翼翼地捏着边缘,想捏出母亲说的“花边”,可手指总不听使唤,捏出来的花边歪歪扭扭的,像个小月亮。江晏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也拿起一个皮放馅,手指轻轻一捏,就捏出了整齐的花边,像小灯笼的褶皱,好看极了。
“你看,这样捏,”江晏放慢动作,给许江之示范,“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皮边,一点点往前推,力道要匀,别太用劲。”
许江之跟着他的动作学,虽然还是不如江晏捏的好看,却也像模像样了。两人凑在案板旁,一个擀皮,一个包馅,偶尔指尖碰到一起,就赶紧分开,然后偷偷看对方一眼,又赶紧低下头,案板上的面粉被风吹得轻轻飘着,落在两人的袖口上,像撒了点碎雪。
“江晏这孩子手真巧,”母亲看着他们包的月饼,笑着对刚从里屋出来的父亲说,“包的月饼比江之好看多了,以后肯定是个会过日子的。”
父亲走过来,拿起一个江晏包的月饼,翻来覆去看了看,点头说:“确实不错,比外面买的实在,馅料放得多,吃起来肯定香。”
许江之听着父母夸江晏,心里像吃了枣泥馅一样甜。他偷偷看了江晏一眼,江晏刚好也在看他,两人的目光碰到一起,又赶紧移开,许江之的脸颊变得滚烫,连手里的面团都差点掉在案板上。
包完最后一个月饼,母亲把月饼放进铺了油纸的蒸笼里。蒸笼盖上的那一刻,麦香和馅香混在一起,变得更浓了。母亲打开收音机,里面传来晋剧《小宴》的调子,咿咿呀呀的,和着窗外的桂花香,把屋子填得满满的。
父亲坐在柜台旁,拿出一个小酒壶,倒了点米酒,慢慢喝着;母亲坐在旁边,一边择着明天要吃的青菜,一边跟着收音机哼戏;许江之和江晏坐在靠窗的小桌子旁,看着蒸笼里慢慢冒出来的热气,热气里的香味越来越浓,像要把整个秋天的温暖都装进来。
“等月饼蒸好了,我们切一块尝尝,”母亲看着蒸笼,眼里满是期待,“今年的月饼肯定好吃,有江之揉的面,还有江晏帮忙包的馅,比往年热闹多了。”
许江之点点头,心里忽然觉得,这个中秋,大概是他长这么大以来最温暖的一个。没有孤单,没有冷清,只有满屋子的香味、家人的笑声,还有身边那个会帮他揉面、教他包月饼的人,像手里的面团一样,软乎乎的,甜到了心里。
这次的月饼主要是自己做的吃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中秋的月饼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