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兵临蔡州围敌寇,劝降不成强攻急

绍兴十一年腊月,蔡州城墙在寒风中呜咽,城楼上金兵战旗猎猎,宛如渗血的鬼脸。岳飞勒马阵前,铠甲结霜,眉眼冷峻。身后十万岳家军列阵如林,长枪蛰伏,“岳”字旗翻卷欲裂阴云。霜雪覆盖的大地,士兵呼出的白气连成硝烟,寒意渗入骨髓。

“传我将令,围而不攻。”岳飞声音裹挟寒气,却威严难犯。副将牛皋抱拳询问:“大帅,为何不趁士气正盛一举破城?”他握紧腰间佩剑,剑穗上母亲缝制的平安结轻轻摇晃:“兵者,以仁为本。先礼后兵,方不负百姓。”目光扫过远处炊烟寥寥的村落,幼年听闻金兵暴行的画面浮现眼前,拳头不自觉攥紧。

与此同时,城内守将完颜烈在箭楼冷笑。他抚摸镶宝石弯刀,望着城外宋军,满脸轻蔑:“岳飞号称常胜将军,如今竟学妇人之仁?”话音未落,金兵呈上劝降书。展开书卷,遒劲字迹映入眼帘:“大金无道,荼毒中原,蔡州百姓何辜?将军若弃暗投明,某愿保你及部下周全……”完颜烈怒撕书信,碎纸飘落:“告诉岳飞,有本事就来踏平蔡州!”疯狂的语调,似已将生死抛诸脑后。

劝降无果,岳飞神色凝重。夜幕降临,他登上瞭望台,蔡州城内灯火零星,宛如垂死者微弱的呼吸。远处孩童啼哭混着北风,刺痛耳膜,让他想起临安家中幼子的笑颜。李娃信中写道,孩子们总把画像挂在床头,睡前都要说“爹爹平安”。“明日寅时,准备攻城。”他转身对岳云说,声音低沉沙哑,月光洒在侧脸,映出一道泪痕。

攻城战黎明打响。岳云率背嵬军如黑色洪流冲向城门,盾牌碰撞、箭矢破空与战鼓雷鸣,交织成地狱交响。金兵倾泻滚油、巨石,一名宋军士兵被热油泼中,惨叫着在地上翻滚,火焰瞬间吞没年轻面容。他不过十六七岁,出征前还害羞地说要攒钱娶邻村姑娘。岳飞握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用投石机,轰开城门!”压抑的怒火,让眼眶通红。

第一架投石机轰鸣,石弹如陨石砸向城墙,城内突然涌出百姓。完颜烈长剑架在老妇脖颈,嘶吼撕破战场喧嚣:“岳飞!你若再攻,我便杀光这些宋人!”百姓哭喊不断,有人抱襁褓,有人扶老人,如钝刀割着宋军将士的心。战场陷入诡异寂静,唯有北风呼啸,卷起残旗与血迹。

岳飞战马不安刨土,马蹄扬起雪粒落在泛白眉睫。望着城楼上瑟瑟发抖的百姓,出征前母亲刺字的场景浮现——银针穿透皮肉的刺痛,与此刻心中绞痛竟如此相似。“停止进攻!”声音颤抖却坚定。身旁张宪急道:“大帅,一旦错过战机……”他抬手制止,目光始终未离百姓,仿佛要用眼神筑起防线。

秦桧构陷:朝堂血雨腥风

临安秦桧府中,密探禀报:“相爷,岳飞在蔡州停滞不前,说是……顾及百姓。”秦桧把玩玉扳指,饕餮纹似在狞笑:“好个‘妇人之仁’!”他展开伪造的书信,信中“与金将密会,相约献城”的字迹模仿得惟妙惟肖,落款处的“岳飞”二字还故意晕染出酒渍痕迹。“告诉御史台,明日早朝弹劾岳飞‘抗旨不遵、通敌叛国’。”烛火摇曳,他的影子扭曲成怪物,又低声吩咐:“多备金银,让金国细作在边境制造‘岳家军异动’的假象。”

次日朝堂,御史中丞万俟卨高举奏折:“陛下!岳飞坐拥十万大军却按兵不动,此乃公然抗旨!更有密信为证,他私通金国!”韩世忠抢步出列,笏板击地:“空口无凭!定是秦桧党羽伪造!”赵构盯着密信上的“岳飞”落款,指尖摩挲着龙椅扶手——当年苗刘兵变时武将逼宫的恐惧突然涌上心头。“岳飞……当真如此?”他喃喃自语,眼神游移不定。

金兀术施压:战火再燃

黄河北岸,金兀术收到秦桧密信后仰天大笑:“岳飞被困蔡州,正是良机!”他即刻增调三万骑兵,在宋金边境频繁挑衅。斥候传回消息:“狼主,宋军因蔡州之围士气低落!”金兀术抚摸着狼牙棒,棒尖还沾着前日斩杀宋军斥候的血:“传令下去,见宋人村落就烧,逼岳飞分兵!”寒风中,金军燃起的狼烟直冲天际,宛如悬在岳飞头顶的绞索。

绝境坚守:忠义难全

蔡州城外,岳飞同时收到三道急报:朝堂弹劾、金兵增兵、百姓流离失所。他展开李娃的家书,信中幼子写道:“爹爹,先生教我们‘精忠报国’,可为什么有人说你是坏人?”墨迹被泪水晕开,他猛地将拳头砸在案上:“告诉朝廷,我岳飞宁死不撤!但求陛下看在百姓份上,给我十日破城!”

深夜,他独自登上瞭望台,望着城内摇曳的灯火和北方滚滚狼烟,腰间佩剑“尽忠报国”的刻痕硌着掌心。寒风卷起他的白发,仿佛在诉说一个忠臣在奸佞、帝王与外敌夹缝中的悲怆。而此刻的临安,秦桧正举杯庆祝——他知道,只要岳飞背上“抗旨”的罪名,离彻底扳倒这位劲敌就不远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