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康熙是被阿舒默尔根传染了么?怎么动不动捏人脸蛋?还下手没轻没重的!

胤禟眨巴眼睛表示控诉。

康熙看着小团子气鼓鼓地模样,活像一只鼓起的河豚,忍不住愉悦地笑了起来。

还笑!

为长不尊喂!

在胤禟瞪得圆溜溜的眼睛注视下,康熙终于松开了手。

原本是寻常父子间的亲昵举止,但加上了帝王皇子这一层,落在旁人眼里便平添了许多其他想法。

宜妃嗔怪地看了一眼皇帝。

万岁爷也真是,顽皮起来有时候和小孩儿一样。自家儿子粉白的脸都被掐出了两个白印儿。

钮钴禄氏看在眼里,说不羡慕是假的。

她虽然母家地位高,又出了位前皇后,但陛下的宠爱总是多多益善。不过……

她看了一眼胤俄。小白胖团子估计饿了,不知从哪掏出了块酥糖,一边吃一边往下掉渣,沾了小下巴一层白色糖霜。

甚至看见皇帝掐了九阿哥的脸,还乐得嘿嘿笑。

……算了算了,他们母子都不是这块料。

梁九功和噶鲁看了一眼对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

除了太子,他们还从没见过皇帝对哪位阿哥这么亲昵。

梁九功再次提醒自己,面对九阿哥和宜妃,必须客气再客气。万岁爷虽然不喜皇子们玩物丧志,但他对那外国的劳什子自然博物之学感兴趣得很,还专门叫南大人绘制了《坤舆全图》。九阿哥这回看起来像是孩童贪玩,但没准暗合了皇帝心意呢。

这位九阿哥,果然不容小觑啊。

噶鲁脑海中浮现出胤褆那张比十头牛还犟的臭脸,又看了看九阿哥玉雪可爱的小脸,在心底叹了口气。

比不了比不了,根本比不了。

康熙才不在意这些人怎么想的,他眼下只在意这个还没他大腿高的小粉团子。

康熙低头看着胤禟的小脸,方才从外头进屋,小团子身上还穿着厚衣服,将白净的小脸熏得粉嘟嘟。

要不是宜妃已经用眼神警告了自己,他蠢蠢欲动的手指,还想再捏一把。

小东西比上次似乎长高了一些?不知抱起来觉不觉得重了。

也不知道这小脑袋瓜里怎么这么多新奇的主意。

今日来,他本来是计划好好教育一番这小东西。

瞧瞧,都不务正业到满宫风雨了,他爱新觉罗·玄烨的孩子中,也就这一个靠着贪玩出名的。

哦不对,还有一个老五。

正随手拿了个魔方摆弄的胤祺,觉得鼻子有点痒痒。

不过今日眼见为实,虽说不务正业到了家,但若是从开卷有益的角度来看,多少也学到了知识。

特别是布展题词,样样都有模有样的,他一个大人也看得津津有味,若是叫内务府来办,就噶鲁这死板性子,未必办得有这个好。

噶鲁忽然打了个喷嚏。

在打孩子和赏孩子中,康熙迟疑了一会儿,还是选择了后者。

罢了罢了,今日难得大伙儿都开开心心的,打孩子还是另挑日子吧。

“做得不错。想要什么赏赐?”

胤禟看着玩具架,心里正计划着以后玩具屋的布置,就听康熙问道。

其实胤禟一开始设计玩具的动机很简单。

胤禌已经两岁了,每天除了睡觉,就是乳母抱在身上。

有时候天气晴朗还能抱到外头,看看花草树木,听听鸟叫虫鸣,但凡有些微风,乳母担心阿哥受凉,便窝在房里。

这么小的孩子,也只能由乳母教着说说简单的词汇,或者哼唱两首歌曲来打发时间。

胤禟常去找他玩,十回有九回都见胤禌百无聊赖地坐在小塌上,见他进来,知道九哥哥来陪自己玩了,便兴奋得咿咿呀呀地小手小脚乱舞。

这个时代的孩子,哪怕贵为皇子,童年也大多是无趣的。

甚至在丰富程度方面,还不如养得没那么精细的平头百姓。至少平民家的孩子爬个树、摸个鱼、淋个雨也不算事儿。

他便萌生了为胤禌做些玩具的想法。

转念再想想,康熙这么能生,掐指算算,他往下的弟弟妹妹们还多着去呢,干脆搞票大的,蚂蚁展都办了,玩具屋也不是不可以。

胤禟的想法十分单纯,这些玩具既然用之于兄妹,那自然要取之于兄妹。

但凡来过一次蚂蚁展、还想再来的,就会随退出的拜帖收到来自翊坤宫的一封信,里头详细绘制了草图和说明,指明下次若还想来访,带着做出来的这样物件即可。

积少成多,渐渐地也攒了这么一架子玩具。

再努努力,等来年开春,便能开门迎客了。

反正康熙要打孩子,左右他也只有一个屁股。

却没想到,康熙非但没有给他扣一顶“玩物丧志”的帽子,反而要赏赐他?

胤禟不愿也不敢单独领了这份功。

他简单说了来龙去脉,道:“汗阿玛,这是宫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凑的,儿子只不过是收集起来,不敢贪赏。”

噶鲁算是知道,为什么造办处近日突然更加忙碌了。听闻近日各宫都给造办处派了不少活,敢情是为了这个。

如果大阿哥养在府上的时候,也有这些个玩具就好了。也不至于养出个喜欢戏弄人为乐的性子来。

噶鲁心中对胤禔升起一股惭愧。回头让造办处也留意留意,若是有适合大孩子的玩具,也照样做一份送给大阿哥。

康熙对胤禟拒绝了自己的赏赐有些意外。

他在位二十多年,宫里宫外那些人为了丁点利益,争得头破血流的事情,天天都在上演。

就是他最大的两个儿子,也没少在他面前变着法的抢功。更何况,有些事情就算他们不抢,也有人想要他们抢。

康熙忍住不去想这些糟心事。

“他们归他们的,朕赏你的归你的。”

胤禟小脸上露出了纠结的神色。

这宫里人多眼杂,关系复杂,还有好些喜欢挑拨是非的,他若今日领了康熙的赏,恐怕来日就没有人愿意踏足他的蚂蚁展览,那他的幼儿启蒙大计不是凉了?

康熙并不知道胤禟是这么想的。

他见小团子被难得小眉毛小鼻子都挤到了一起,当这小东西是真心不愿领赏。他越看越觉得,小九这孩子,长得漂亮,性格喜人,还天性质朴,真是一个好孩子啊。

至于读书……反正还有两年时间,想玩就玩吧。这孩子这么聪明,认真读起书来,想必也不会差。

至少就算再差,也该比老五好多了。

唉,老五其实也不错,就是过于贪玩了些。在读书方面,这两个孩子是一点儿也没继承自己,估计全像了郭络罗氏。

宜妃正和钮钴禄氏咬耳朵,冷不丁打了个喷嚏。

康熙看了看架子上的玩具,目光停在了摆得齐齐整整的动物木头小模型里的一只。

方才因为这些动物模型小小的不打眼,他没有仔细看,现在才发现,这些动物居然雕刻得栩栩如生,连上面的毛发都根根可见。

他看了看,从里面选了只威风凛凛的大狮子拿下来:“朕看中了这个,与你交换一样东西如何?”

他可一般不给人搭台阶,小东西要是不识好歹,那就该打屁股。

屋里人听见这话,都朝康熙手上看去。

也就是个不起眼的小玩具,看来万岁爷还真疼九阿哥呢。

只有胤祺忍不住“哇”了一声。

汗阿玛好厉害啊,一下就选中了最厉害的。

别人不知道,他可知道,这些玩具里,就属这套模型九弟花的功夫最多。

其余的玩具都是大件,草图画个大概,再和造办处的匠人比划一通,也能做出来个**不离十。

偏偏动物模型讲求准确、生动,造办处以前也做过些动物小件,但大多是铜制,虽然外形易辨识,但皮毛、关节等细节的刻画不足。为了做好这套小动物模型,造办处样都打了好几回,前后调整了半个月才做出来。

胤禟也忍不住佩服康熙眼光如炬。不过康熙话都说到这份上,再不答应就是他不懂事了。

小团子的脸蛋舒展开了,眨巴眨巴闪扑扑的大眼睛:“汗阿玛,那儿子想要什么都可以吗?”

“当然。”

上回小东西要了造办处的赏赐,捣鼓出来个蚂蚁观察箱,不知道这次又会要什么?康熙竟然隐隐还有些期待。

一语出来,满座皆惊。

“汗阿玛,儿子想要《坤舆全图》[1]。”

康熙手一抖,差点没把手里盘玩的小狮子掉了。

宫里知道《坤舆全图》的人不少,但感兴趣的没几个。

南怀仁绘制出《坤舆全图》的时候,他还很年轻。但那年赫舍里氏去世,他伤心过度无心览阅,没多久便在库房里积灰。

等到三年过后再想起来,只见世界广阔、异域风土,越是仔细品味,越是觉得趣味无穷,忍不住和前朝臣子甚至后宫妃嫔分享。

大多数人面上或恭敬或附和,但眼底全是“那又关我什么事”。

后来政务繁忙,《坤舆全图》便再次束之高阁,只偶尔才拿出来观摩。

却没想到,十年之后,他还有个儿子想看看这个老古董。

这是什么?是知音啊!

康熙觉得自己鼻子酸酸的,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心潮汹涌澎湃,颇有点高山流水的感觉。

宜妃惊讶的不是儿子要什么,而是此刻康熙亮起来的一双眼。

她想起当年皇帝是兴致勃勃和自己说过,南怀仁为他绘制了一个超大的地图,有段时间还特别沉迷,一进翊坤宫就叽里咕噜说一大通那些外邦稀奇的风土,也不管她爱不爱听。不过后来不知怎地就念叨得少了,想来是政务太忙顾不上。

梁九功也暗自心惊,眼神忍不住往胤禟瞟去。

他贴身伺候万岁爷年岁不长,但打他伺候起,就见万岁爷永远是一副平静深邃的模样。怎地方才九阿哥一句话,便让万岁爷变了个人似的?

噶鲁从来没见过康熙流露出这般表情,也不知道为什么九阿哥这番话会引得皇帝情绪激荡,不禁瞪大眼睛看着胤禟。

胤禟就算再迟钝,也看得出来康熙不知为什么莫名地激动起来,以及众人看向自己情绪不一的眼神。

“好好好,好孩子。”康熙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半蹲下拉起胤禟的手:“朕就知道你是个有出息的。”

啊?什么有出息?

他胤禟要《坤舆全图》,是有科普的大用途。但这个在康熙眼里,不该是什么有出息的举动啊。

看着周围人越发炽烈看向自己的目光,胤禟本能地觉得,必须打断他便宜老爹对自己突然的强烈赞许。

不然出了这门,宫里还不知要传成什么样。

那他还怎么当咸鱼?

“汗阿玛,”康熙只见小团子朝自己甜甜一笑,颊边小梨涡里像盛了蜜:“儿子不仅在忙这个,也有认真读书呢!”

康熙眼睛一亮。

看看,他这个九阿哥不仅聪明,现在终于开始要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了!

他大手抚上小团子的小脑袋,语气更加柔软:“读了什么书?能背一段吗?”

小团子大声道:“读了《三字经》!儿子会背几句!”

《三字经》好啊,也是经典开蒙读物了。

康熙扫了一眼兴致勃勃看热闹的胤祺,问道:“学的是满语还是汉文?”

“是汉文!”

汉文好啊,正好借机敲打敲打老五。弟弟都赶在前头了,谅他脸皮再厚也该不好意思。

康熙笑道:“背来听听?”

小团子歪着小脑袋,一边思考一边稚声稚气地背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狗不叫,兴乃迁。叫之道,贵以专。”

然后他摸摸小脑袋,瘪瘪嘴巴看着康熙:“阿玛,往后的儿子就背不出了。”

宜妃的眼睛亮了。没想到自家小崽子成天上树抓鸟下塘摸鱼没个正形,听识字太监说,背书的时候也是漫不经心,没想到居然背出来了《三字经》!

莫非她生了个天才?!真不愧是她的宝贝儿子!

梁九功、噶鲁也频频点头,心思各异。

梁九功没少见皇帝考校小阿哥,但九阿哥才三岁,就能背出《三字经》前四句,放在这些阿哥里,也是排前三的。

噶鲁想起以前在府中曾亲自教导胤褆汉文时的情形,不禁露出了痛苦面具。

果然万岁爷目光如炬,九阿哥确实是个有出息的。

钮钴禄氏又看了一眼胤俄,这孩子不知又在吃什么,嘴巴一嚼一嚼地像只小胖兔子。

算了算了,比不了,不比了。

康熙的眼睛也亮了。对于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来说,能背出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康熙面上笑容愈盛:“小九背得很好。那小九知道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很好,等的就是这句话!

只见小团子挺起小胸脯,扬着小脸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回汗阿玛,儿子知道的。”

这副自信的表情让宜妃此刻对自己儿子是个天才一事深信不疑。

康熙眼中赞许之情更甚。上一个这般聪慧的,还是他亲自教导的太子。他期待道:“那小九可以告诉阿玛吗?”

“前两句的意思是,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性情很相似,但是习性却会因为后天教导的不同而不一样。”

在场所有人频频点头,除了胤祺和胤俄。

“五哥,九哥在说什么呀?”胤俄嘴里嚼着吃食含含糊糊地问。

胤祺遗憾摇头:“十弟,我也听不懂。”

噶鲁只觉得九阿哥着实冰雪可爱,以前传闻说得他如何顽劣不堪,今日眼见为实,看来都是那些乱嚼舌根的宫人污蔑的!

他暗暗决心,回去一定要好好整肃宫人风气。

康熙深深吸了一口气。

胤禟比他想得还要好!

简直颇有他幼时的风范!

康熙眼神里的激动越发掩饰不住,两只手都拉住了胤禟的小手,急切问道:“那后面呢?”

只见小团子两只小手一叉腰,深吸一口气,在满屋子期待地目光中,奶声奶气地大声道:“意思是,狗如果不叫唤了,主子对它的兴趣就变了。因此想要讨主人欢心,狗叫唤的道理,就是要专心地一直叫!”

梁九功:……?

宜妃:……??

康熙:……???

众人思索了好一阵子,才终于明白,小东西方才说的是什么。

好你个狗不叫!

梁九功忍笑。

宜妃扶额掩面。

康熙脸色铁青。

噶鲁被自己口水呛到不住地咳嗽。

只有胤禟挺直腰杆,雄赳赳气昂昂地立在堂中。

据说那日,翊坤宫打孩子的声音,传了很远。

[1]《坤舆全图》为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主持绘制的木质世界地图,采用经纬理法,以圆形图分绘东西半球,展现五大洲四大洋地理全貌,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幅早期的中文版地图。辅以文字图版记载地理学说。来源:百度百科。

胤禟:别打了!别打了!

——预收《大清吉祥物》——

胤礽在紫禁城上空飘荡了2个多世纪,一睁眼又回到了熟悉的毓庆宫。

目睹紫禁城沧海桑田,已经完全丧失对皇位兴趣的胤礽两眼一黑:又来?QAQ。

胤礽抱膝坐在假山上望天长叹,忽然听见一个奶团团嘹亮的啼哭。

掐指一算,这是老四啊!

胤礽眼含热泪、握紧了小小的拳头:救星!老四,这次哥哥直接送你出道!

一向寂静的紫禁城里忽然热闹起来。

康熙考校皇子们骑射。胤礽不慎从马上摔下,脚踝轻微扭伤,卧床修养三个月。

康熙考校皇子们政事,从最小的皇子开始。到了胤礽:汗阿玛,儿臣觉得弟弟们说的都对,我都同意。特别是四弟,有理有据,特别好。

康熙第一次南巡。走到半路,听说留守在京的胤礽,第二天就带着弟弟们偷摸出宫,玩到宫门落锁前才回来,还自以为天衣无缝。

康熙:……

小皇子们觉得,二哥简直是天下最好的哥哥。

胤礽孜孜不倦十年如一日维持的笨蛋美人人设终于起了作用。

康熙终于觉得,老二确实是个绣花枕头,为了大清的未来,必须含泪废太子了。

却没想到,皇子们跪了一地:“请汗阿玛收回成命!”

特别的,老四和老八奔走得尤为积极。暗中的吐槽甚至被康熙听见:“汗阿玛真是老糊涂了,不选二哥当太子,难道选我们吗?”

康熙:???

食用指南:

1.主亲情,感情线虽有但很少很少。

2.老四是穿越过来的,嗯。开始胤礽也没发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