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小芸家也住在青石小巷里,离沈谕家不算远。

沈谕把她找来后,四个人就一齐往南桥县赶,到了县城天刚刚黑。

“你俩知道卫家的方向吧?”刚进城门,沈谕勒了勒缰绳,回身看向易玄清,“我们现在是直接去卫家?”

易玄清想了想,回道:“先去卫家大宅附近蹲蹲吧,也不知道对方是谁,很难锁定目标。”

“行。”沈谕答的干脆,“你俩走前面,带路。”

这个时候县城里的居民大都刚刚吃完晚饭,这边是江南富庶的地方,人民的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出来去茶馆喝茶听说书的,去戏坊观赏歌舞的,去棋馆找人切磋的,在酒楼里瞎混的,让整个街道都很熙熙攘攘。

他们几个骑着马走在街道里,还真是有些不方便。

“卫家远不远啊?咱这个速度不会还要好久才能到吧?”沈谕四处环视了一眼,除了乌压压的人头和形式各样的店面,什么都看不见,周边好像也没有什么恢弘的大宅府邸。

苏又夏摇摇头,说道:“卫家不远,咱们别从集市街道这走了,从外面官道上走吧,哪怕绕远点,马也能放开骑。”

顿了片刻,她又补充道,“阿谕你上次不是去过姜师姐家吗?卫家跟姜家离的也不算太远,中间隔着一条河,一个在东城一个在西城,河道两边都有着集市。”

苏又夏这样说,沈谕对周边环境有些清楚了。她能认出来现在就在西城,从脚下这个商业街往北走一段路就能到西城中心的姜家了,看来掉个头往东走走过了河就在卫家附近了。

离开了商业街,众人赶路的速度快了许多,没过多久就来到东城区了。

眼看着离卫家越来越近,周边店铺却越来越少。

沈谕提出这个疑惑后,易玄清解释道:“卫家大宅附近都是卫家人的产业,寻常老百姓不往这边来,酒楼茶馆什么的自然也不往这边开。其实都是同样道理,你看姜家府邸附近也没什么店铺,过了一段距离才有集市。”

“这些家族都跟江湖有染,寻常老百姓不敢得罪,也不敢有什么牵扯。”苏又夏补充了一句。

到了卫家附近,沈谕观察了一下,卫家大宅不比姜家府邸小,对面是居民区,要说商铺,只有一间小的布坊。

“眼下这样,我们也没什么合适的蹲守地点啊。”沈谕皱了皱眉,“布坊不知道是不是卫家人开的,除了那几户人家的楼顶,好像也没什么合适的地方能观察到卫家大门的情况。”

“确实。”易玄清点了点头,思索道:“我觉得我们别在卫家附近等着了,卫家大门那进进出出的人太杂,而且大宅也不止一个门,谁知道他从哪个门进?眼下还不算晚,要真是个浪荡公子,怕是还在外面没回来。”

苏又夏接道:“玄清说的对,我们还是去集市上找吧。南桥集市我俩清楚,富家子弟常去的酒馆戏坊也就那几家,咱们兵分两路吧,东市西市各两个人。小芸,你给我描述一下那个人相貌特征。”

小芸一边回忆一边说,“那个人不算高,比玄清哥哥要矮上半个头,脸很胖,留着短胡子,眼睛细小,眉毛浓密,嗯.......啊对,他的左眉毛上有一条细细的刀疤,长相看着很凶横。”

“刀疤......”苏又夏沉吟了一下,好像是回想起了什么,看向了易玄清。

易玄清皱着眉头,似乎也是猜到了什么,抬头跟苏又夏对视了一眼。

“卫邯?”两人异口同声。

沈谕见状,连忙追问道:“这是谁?你们是不是认识他?这个人在卫家怎么样,能动吗?”

“恐怕不太行。”易玄清苦笑了一下,“这是卫檀的堂弟。”

“他平日里骄纵惯了,仗着父辈宠着,也不过才十六岁。”苏又夏叹了口气,“指望他赔钱是不可能的,他在南桥县里名声本来就不好。”

“那怎么办,人都锁定了,不能就这样放过这个混账吧?”沈谕握了握拳,有些不甘地说。

易玄清眼里闪过一抹狠色,微微笑了笑,平淡的话语里流露出一种意味深长,“当然不能便宜了他,江湖人,就用江湖的规矩吧。”

说着,他从马鞍旁的包袱里拿出两身行头来。

这下,沈谕也看出来他想干什么了。

悄无声息地把人打一顿,还真挺不错的。

“走吧,我们现在去集市,阿谕,你跟我去西市,让又夏带着小芸在东市。”易玄清调转了马头,“我们现在就去。”

四个人走到桥头就分开了,易玄清带着沈谕往西市赶去。

“这身行头什么时候换上?”沈谕扭头去看易玄清的马鞍,问道。

易玄清目视前方,骑马骑得飞快,沉声道:“不着急,先把人找着再说,且看看他身边有没有什么跟班,挑个合适的机会下手。”

过了桥没多长时间两个人就进到了西市。集市里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他们骑着从内山牵出来的高头大马,不仅行动不方便,还很惹人注目。

易玄清朝周边看了看,选中了一间客栈,“阿谕,我们先把马拴在这间客栈的马厩里吧,咱们还是走着过去。”

“行,”沈谕翻身下马,看了看前方密密麻麻的店铺说道:“这里商铺太多了,很难蹲到人吧。”

易玄清牵着马的缰绳往客栈后院走,一边走一边说:“不着急,西市里最有名的酒楼戏坊就那几家,县城里有钱人家都爱去,我知道路,待会你跟着我就行。”

两个人从客栈出来后,顺着人流往集市中心走。

走着走着,沈谕观察着身边的人,有些奇怪,“玄清,你看这些人怎么都跟咱们往一个大道拐,看上去还都很高兴?”

易玄清也发现了,说道:“看方向,大家好像都在往千里楼的方向赶。”

“千里楼?”沈谕对这个词既陌生又熟悉。

听出了沈谕话语里的疑问,易玄清说道:“千里楼是南桥县最好的酒楼,酒楼里还有非常顶级的戏坊,是这里富家子弟最爱去的地方。”

“最好的酒楼?姜家的定天酒楼呢?”沈谕追问道。

易玄清思忖了一下,回道:“定天酒楼还是不能跟千里楼比,毕竟千里楼是烟州的一家大商会在这边开的。”

沈谕一听,有些惊讶,“烟州的商会?南桥县可是姜家的地盘,云州这边不都是咱们山庄说着算吗,烟州的商会竟然能在南桥县开这么大一家酒楼吗?”

“这其中确实有些复杂,”易玄清苦笑了一下,“那家商会可能跟灵烟阁有关吧。”

这下沈谕明白了——灵烟阁,烟州江湖第一大势力,而且地位相当稳固。

“拉个人问问情况。”易玄清看着周边往同一个方向涌动的人流,看准时机拦在了一个贵妇身前。

贵妇正跟着贴身侍女说笑,身前突然被一个八尺男儿拦住了去路,心下就是一惊。回神看到是个白面俊朗书生,又有些喜笑颜开。

“夫人这么着急,可是去千里楼?”易玄清识趣地拉开一点距离,垂首温声问道。

贵妇笑着上前走了一步,“正是,这位公子也是?”

闻到贵妇身上浓郁的香气,易玄清竭力忍住皱眉的念头,仍然面不改色地笑道:“在下就是想问今晚千里楼是有什么盛会?”

贵妇点点头,笑道:“公子有所不知。千里楼从烟州请来的一个戏班子,那个戏班子整个江南都很有名呢。”

“原来如此。”易玄清恍然大悟,“谢谢夫人。”

站在旁边的沈谕本来对他“贩卖男色”很是鄙夷,但是眼下看他被那贵妇缠着盘问,又觉得有些好笑。

易玄清好不容易脱了身,拉着沈谕就往千里楼的方向走,“我们赶快过去,半个时辰后就要开演了,千里楼不常举办这种盛会,眼下怕是整个南桥的达官显贵都来了,卫邯必在此列。”

“而今晚,人多掩护多,区区一个公子不见了,应该没人发现吧?”

感谢观阅。

作者在冲期末(捂脸.jpg)每天挤时间码字,字数少一点大家见谅呀。多评论就是最好的支持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