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大二暑假(16)

8月21日

早上仍旧是和连老师一起出发的,一路讨论的是***,那几天在美国这是很火的一件事。到了中央车站,我们就分开了,我往古根海姆出发。这趟地铁是奇迹般地报站~太具体的我记不清了,只是记得出站以后问了两次路就找到了。不过博物馆是十点开门,所以排队在门口等开门。

古根海姆的建筑远远看去就是粉刷成白色的墙壁被扭成螺旋状,至少我没有觉得那么显眼突出,或许是审美不够吧……终于用自己的国际学生证在景点打了一次折~兴致颇高地进去了。一进去就看见了螺旋状的内部充满了红色的光,地面的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大垫子,很多人都躺在上面往天顶看,我在边上找了个位置躺着,只是感觉气氛神秘,也没觉出什么,拍了几张照片就沿着螺旋的坡面往上走。可是因为是螺旋状的,绕着圆圈,走着走着我就晕了……犹豫了半天,还是返回到一楼拿地图……

(9月14日 继续)好不容易找到了地图回到最初的大厅,发现螺旋天顶变成了紫色!拿出手机刚拍了一张照片,就有保安上来告诉我,不可以拍照,不可以背双肩包,麻烦我去寄存……之前拍了的照片拍了也就拍了,来的早居然没有遇见阻碍,要不是返回去,估计后面的游览就要丢人了!我拿出了手机和笔记本,看着地图,又重新进入到大螺旋的内部。总算是搞懂了。在螺旋走道的两侧尽头各有一个房间,一共是七层楼,六个螺旋,有的房间是纪念品店,有的是咖啡厅,大部分房间还是展区。螺旋走道就是单纯的走道,一片透白,白色大理石铺就的地板,细腻的白色弧形墙壁,再配上白色的灯光,干净简洁,让人的心都一下子静了下来。每个展厅口都可以凭证件领取讲解器,我把护照放在了双肩包里,也懒得再下去,所以就靠着自己的理解来欣赏这些作品了。

纽约古根海姆的常设展厅展出的大都是现代派的画作,少不了的就是毕加索,老实承认,很多画我是欣赏不来的,但是就有那么几幅,我也说不上是为什么,我非常喜欢,站在画前由衷地热爱着。这次我很幸运,两个季节性的展厅都让我疯狂,一个是New Harmony:Abstraction Between The Wars(《新和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间隔期的抽象艺术》翻译的不好请见谅),另一个是James Turrell,这是一个个人展,等等具体说。新和谐的一整个展厅有很多幅画的名字都是Composition,我把它翻译成“组合”,或者“混合”。我会坐在或者站在那幅画前很久很久,直到自己想出那幅画上的所有颜色或者形状在现实中是如果组合才可以呈现的效果。

有一幅画是颜色和几何形状的组合,我想象着有许多张不同颜色的硬纸,在最底部放一张完整的彩色硬纸,然后选一张不同颜色的硬纸在上面刻出一个长方形,掏空,整齐叠放在第一张上,那么从上往下我们会看见第二张硬纸上呈现一个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然后选择第三张颜色不同的硬纸,在和第二张一样的位置上刻出一个同样的长方形,在另一个位置刻出一个不同的长方形,掏空,然后整齐叠放在第二张硬纸上,那么从上往下就可以看见第三张硬纸上呈现出一个第一张硬纸颜色的长方形和一个第二张硬纸颜色的长方形,以此类推,会有很多张整齐叠放的不同颜色的硬纸呈现出的颜色和形状的混合。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还有一幅画是器物间的相互穿插和缠绕,我就考虑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器具应该要怎样缠绕穿插才可以在主视图呈现这样一个画面。每一幅“组合”在现实中都有不同的组合,所以我要换着不同的思维和角度去想像,对于我来说有点费脑,不过这样玩得很开心~不论是组合还是混合,结合当初的时代背景,就是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之下相互包容理解呈现的和谐画面。哈哈,不管怎样,这是我对作品的理解~

路过一幅画作,前面围着一群自带板凳的艺术生,领队让他们每个人站起来说自己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每个人的说法都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一个女生说他看到一个在游泳的男人……好吧,那么抽象的画!居然可以看到一个男人!呃,我来客观描述一下那幅画吧,是由各种颜色的矩形和三角形小纸片拼接的一幅画,乍看像是行星卫星那一类。我觉得像是细胞之间的化学反应……好吧,这是我的想象……

现在终于到了我最想要讲的部分,就是那个叫James的个人展,主题是光,只能说,超赞!他是个天才!(9月15日 继续)说实话,一开始进展厅我看着只是觉得很有创意,有人可以想到用光的投射来模拟出立方体,可是后来我无意间发现了展厅前面设置了一套小桌椅,上面摆放了一本介绍James个人展思想的书,我才发现自己的思维是多么的狭隘。后来我又带着原创者的理念和我自己的理解又把那些展厅看了一遍,心中无限惊叹!下面就来具体说说James的展。

开头先引用James(一下简称为J)说的一句话,“Light is not so much something that reveals as it is itself the revelation.”按照我的理解来翻译就是,“光所揭示的东西不如它本身揭示的多。”(翻译不好……)我还是进一步说一下我的理解吧,我们只有在光照下才可以看见物体,所以可以说是光为我们揭示了事物的本来面貌。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借助光去看事物的同时也是看见了光的,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光本身就可以有不同的展现。现在主角是光,而不是通过光去看见的物体。展一共有四个主题,一个是The Cave Wall,我翻译成“被雕刻的墙壁”。这个展厅非常简单,只有两个实物展,剩下的是一些作者的思路图纸。两个实体展都是在一个大约三十平米的空房间,地上铺着灰色的地毯,所有的墙壁粉刷成白色,配上几束白色的稍暗的灯光打在墙上,看上去像是在墙上凿开了一个矩形的洞,光是从室外透进来的。光打造出刻刀的效果。

第二个主题是Painting In Space,译为“在空间作画”。展厅依旧是简单空旷的,但是这次的灯光又昏暗了些,走进房间会赫然发现在墙角悬空放着一个淡白色的立方体。现在的光,是画笔,在空间里画出了一个立方体。依旧是室内摆放的几束光,却利用光的亮度和角度营造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第三个主题是Light Occupies Space,译为“光占据空间”。这次的展厅只有一个,而且一次只能进去十个人,展厅是完全的黑暗,但是一走进去会发现正对的墙壁中央有一个明亮的长方形,但是你通过那个长方形往里看,似乎可以感受到被光充满了的无限的明亮空间。

最后一个主题是Skylight,我把它意译为“天空的颜色”,我觉得这个主题也可以叫Color Sky,“给天空上色”或者“给天空调色”(后面这个翻译更好吧),下面我来具体说。这个展厅就是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螺旋状大天顶,从下往上看是螺旋向上,然后最顶端是一个开口,可以看见天空,光也可以从圆形开口泄下来。但是作者别出心裁地在螺旋走道边都装上可以调整颜色的彩灯,将灯全部开启,并缓缓控制颜色由浅变深,再由深变浅,那么在室内抬头看那个“圆形的天空”就会因为和室内变化的灯光对比呈现不同的颜色,比如我刚进去的时候看天空微微泛红,后来再一次看因为灯光改变就有微微的乳白色。观看这个展最好是躺在大厅正中的那个大垫子上,需要时间和耐心去体会灯光和天空的缓慢变化。在书里还有介绍另一种Skylight的展示,不是利用室内灯光的调控给天空调色,而是利用天然的光在一天之中的变化。展示地是一个圆弧形的白色天顶,中间有一个圆形的通透的洞,自然光可以从洞里透进来,正对着圆形的洞的地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里面注满了水。光照射到水面通过水面反射到天顶,随着日出日落自然光的颜色变化,透过圆形天顶看天空的颜色也不同,有一张照片上呈现的天空居然是绿色的,惊艳!

看到这里古根海姆的参观算是基本结束了,心中是留下了无限感慨。去纪念品店选了最喜欢的几张明信片,就走上了第五大道。我走的这一段路叫做“Museum Mile”,确实沿路全都是博物馆,喜欢沿途的大树,只可惜一家珠宝博物馆唯独我去的那天闭馆……又路过的一间大教堂,就开始往回走。再一次路过古根海姆还是很感慨展品带给我的震撼。最喜欢漫无目地在路上游荡,无意间又走到了中央公园,我只能说风景很好,草地上随处可见的是躺着坐着晒太阳的人。中央公园旁边就是大都会博物馆,我确实进去了,不过只坐在了一楼歇凉……实在是又困又乏,可是走出来又要准备去联合国了。

碰巧上了一辆印度阿三的出租,居然自己在车上睡着了……下车的时候印度阿三找我5刀,明显是想要三刀的小费,他问我是否可以?我点点头,就下车了。拿着打印的联合国预约门票已经可以过安检参观了。遇见了不知道情况的中国人,强烈建议和我共用一张门票,还要我告诉门口的保安我们是一起的,我告诉她,门票是一人一张上面打印姓名的,没有办法共用,唯一的方法就是去网上注册预订……进门前我领到了自己的小牌子,过安检以后,就走到了游客的等候大厅。四点之前有一个中文团,挤挤挨挨全是中国人,说话声此起彼伏,等他们一走,等候厅剩下的是英文团,就瞬间安静了许多。我看了一圈,发现了两个亚裔面孔,看着就觉得像是中国人,不过既然这是英文团,我也就不在意了。

闭眼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的导游就来了,是一个来自我听不懂的国家的男导游……他带着我们穿过了联合国的后花园,告诉我们,我们是非常幸运的游客,因为联合国的背面是摆放各国礼物的后花园,是不允许游客参观的,但是由于最近联合国整修,所以只能走这里,这可能是唯一的时段游客可以看见这些国礼的。花园的背后隔着一条河的就是皇后区,我抬眼望了一下,就瞥见了那个青铜鼎,最下面是一排小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一路都在和我们互动,最开始的一件事就是问国籍。为了方便联合国的员工走动,游客参观是需要排成两列靠边走的,那么自报家门就从第一排开始,依次举手示意然后说国籍。“法国!”“俄罗斯!”“……”(此处省略,记不清了)“香港!”“中国!”……走在我前面的就是那两个我看到的亚裔,哈!香港!我这个中国人正好排在了香港人后面,真是笑死了!以至于后面人从哪里来我压根就没听。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已经回归了这么多年……算了,既然是这样,我们的回答连起来也就是“Hong Kong,China!”(原谅我自己这样加的标点。)

之后导游为我们做了很具体的一些介绍,为了互动也提了一些问题,比如联合国大楼前有一排的国旗,第一面旗帜是哪个国家的?最后一个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是哪个?联合国的五种官方语言是什么?那两个香港人简直就是抢答,好吧,表情是很淡定啦。这些都是我们初高中普及过的知识好么?!顿时觉得中国孩子学的真是多……我们先后参观了几个会议厅,看了看镶嵌在座椅后的翻译器,听导游讲解了几幅画的含义。我承认自己对这里兴趣不大,至于为什么会去,有这个念头是因为浩子非常热爱这里……

好吧,就说几个我觉得有意思的。一个是联合国的世纪愿望,到目前为止还有861个,排在第一的就是解决落后地区孩子的温饱问题和受教育问题,一共摆了两幅照片,一幅是中国西藏的儿童,是受教育的问题;另一幅是非洲的儿童,是温饱的问题。我能想到的就是,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可以做的很多,但是也很少……还有就是一位参加过战争的美国艺术家把□□改成了一把吉他,因为握着□□的姿势和握着吉他的姿势是一样的,他希望一切事物都可以变得美好。我很钦佩这位艺术家的这个想法,希望这可以真的实现。在这里还有看到核弹摧毁后的金属,雕塑,宣传的是禁止核武器!最后看到的人权的卡通图片配上文字解说,有几十幅,上面写着,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唱歌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休息的权利……让我觉得温馨可爱~对面就是维和部队的介绍,后来才知道,维和部队是每个国家自愿捐献的……捐献的是人命吗?还是忘不了吐槽,在安理会的会议厅中国香港人问了一个问题,安理会的权利到底有多大?这是典型的“中国思想”问题好么?!哼!香港人!哦哦,联合国有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中国人。

游览结束我就去买明信片和邮票了,可是由于预订时间偏晚,等我写好要寄,联合国的邮局口已经关门了……这样就没有办法盖到联合国特有的邮戳……这时候从内门走出来一位工作人员,我向她询问,结果她居然答应帮助我把明信片投递到联合国的专属邮箱里~我很开心~然后就急忙往中央车站赶。

因为第二天要去尼亚加拉瀑布,连老师在回家之前带我去逛了一趟中国超市~看着里面满满的中国商品,我激动又兴奋~特别是看到了月饼!果真是要过中秋节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