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婆媳过招,一碗汤定乾坤

顾砚深走后的第三天清晨,苏挽棠在厨房揉面时,听见西屋传来瓷碗磕在床头柜上的脆响。

"这药苦得能刮人喉咙。"陈秀兰的抱怨混着中药味飘过来。

苏挽棠撩起围裙擦手,瞥见窗台上那半瓶深褐色药汁——原主嫁过来三个月,她竟从未留意过婆母每日要喝这苦汤。

她蹲在蜂窝煤炉前添煤时,瞥见灶台上压着张药方。"生地黄、丹皮、泽泻......"前世在酒店跟老中医学过药膳,她一眼看出这方子偏寒。

陈秀兰总说膝盖冷,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怕是这药伤了脾胃。

当天晌午,苏挽棠去菜市场称了块猪肝。

卖肉的老张头拍着案板笑:"小苏媳妇,顾家老太太可不爱吃肝腥。"她挑了块最嫩的里脊,又买了把带须的生姜。

砂锅里的水开始冒小泡时,陈秀兰端着空药碗进来。"又鼓捣什么?"她皱着眉,目光扫过盆里泡着的红枣、桂圆。

"给您做碗汤。"苏挽棠把猪肝切得薄如纸,"中药寒,得用温性的食材搭着。"她撒了把枸杞进去,"喝了舒坦些。"

汤熬了小半个时辰。

苏挽棠盛了一碗,汤面浮着层透亮的油花,猪肝片半隐半现。

陈秀兰端起来吹了吹,抿了一口——苦药渣子似的涩味没了,反有股甜丝丝的姜香。

"这叫四物猪肝汤。"苏挽棠递过调羹,"红枣补气血,生姜暖脾胃,您喝段日子,夜里该能睡踏实。"

门帘突然被掀起。

张大娘拎着两斤毛线跨进来,鼻尖冻得通红:"秀兰嫂子,我来还你上次借的毛衣针——"她一眼瞅见桌上的汤碗,"这汤看着不赖?"

"补气养血,还能安神助眠。"苏挽棠笑着给她也盛了小半碗。

张大娘喝得砸嘴:"比我家那口子熬的小米粥强多了!

小苏,明儿我带俩鸡蛋来,你教我做?"

陈秀兰放下碗,碗底碰着桌子轻响。

她摸了摸汤碗边沿,温度正好:"明儿我也盯着,别让她偷工减料。"

这话让苏挽棠耳尖发烫。

她想起刚嫁过来时,陈秀兰连她递的茶都要晾半天才喝。

转天刘婶来借蜂窝煤,闻见汤香挪不动步。"我家那口子总说胃寒......"她搓着围裙角,"能捎带教教我不?"

于是家属院的梧桐树下支起了小方桌。

苏挽棠搬来蜂窝煤炉,教大家怎么挑猪肝、泡红枣,怎么用生姜去腥味。

陈秀兰搬了把藤椅坐在边上,起初绷着脸,后来见张大娘把汤熬煳了,到底没忍住:"火得调小些,跟炖中药似的。"

三天后,苏挽棠收拾衣柜时,发现自己的花布衫全从偏房的旧木柜挪到了正屋的大立柜里。

樟木香混着阳光的味道,她摸了摸柜门拉手——是新换的铜制的,蹭得锃亮。

夜里起了风。

苏挽棠给陈秀兰屋里添了盆碳火,转身要走时,被拉住手腕。

"以前是我误会你了。"陈秀兰的手有些凉,却没松开,"你原身那孩子......"她顿了顿,"到底不是你。"

苏挽棠反握住那双手。

婆母掌心有常年握药勺磨出的茧:"妈,以后我们是一家人。"

窗外的星光透过纱窗落进来,照在桌上没喝完的汤碗里。

热气散了,汤面凝着层薄油,倒像撒了把碎星星。

军属联欢会的通知是五天后贴在公告栏的。

苏挽棠踮脚看时,听见身后有个女声轻轻喊:"林晚晚?"

她转身。

穿湖蓝毛衣的姑娘站在梧桐树下,眉眼有些熟悉,嘴角却挂着她从未见过的笑:"我是你高中同学呀,你不记得了?"

风掀起姑娘的衣角,露出里面别着的胸针——是朵盛开的白菊,和周明远西装领上那枚,一模一样。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