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回

在得知宋瑾也来学堂后,孟幼卿坐立不安了整日。

他就站在亭外,虽说隔着屏风不一定会瞧见,但孟幼卿心中刺挠得很。

她可不希望被宋瑾认出来,认出来了定是会拉着一道下水,叫其他人知道了她有这么个丢人的……竹马,以及他们儿时的种种闹剧。

好不容易熬到头了,孟幼卿立即从书箱内拿出面纱戴上,为了避免宋瑾认出来。

她快速收拾好书箱,还未等如诗来拿便自己提着箱子向外走去。

路过宋瑾那一伙人时,她还刻意离得远了些。

可老天似乎跟她开了场大玩笑,正准备逃离现场时,身后传来了道熟悉且洪亮的女声:“幼卿!等等我!”

一旁的宋瑾听见这熟悉的名字猛地回头看去:“孟幼卿?我方才没听错吧?”

许清光回答:“没有,就是你的小青梅。”

孟幼卿让这一嗓子吓得加快了步伐,可身后匆匆跑来的女子不依不饶:“幼卿!你等等我呀!走这么快作甚?我今日一来就注意到你了,居然不同我打招呼。”

无奈,她只得停下脚步,压着声对那女子道:“公孙菱月!你下回喊我能不能小点声,我家隔壁那魔头还在那呢。”

可公孙菱月生来就是个嗓门大的,明白了孟幼卿的意思却压不住自己的声量:“你避瘟神呢?”

好死不死这话便叫一旁的“瘟神”听了去。

宋瑾乐了,直接朝着那鬼鬼祟祟说话的两人走去。

孟幼卿察觉不妙,抬起腿便想溜,可手中的书箱却被宋瑾一把拿走。

“你这是作甚?”她不解。

拿走她箱子作甚?

宋瑾贱兮兮冲她一笑,提着箱子便转身向学堂外走去:“本瘟神来帮帮我的小青梅,可别将这小祖宗给累着了。”这声不小,恰巧在场的诸位都能听见。

他说到“小青梅”这三字时格外用劲,刻意强调着二人关系匪浅。

彼时的孟幼卿恨得牙痒,只想将宋瑾撕碎,跟这家伙扯上关系,定是会沦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完了……全完了!

可虽说不情愿,但孟幼卿还是同宋瑾一道回府,准确地说是宋瑾死皮赖脸硬上了孟幼卿的马车,因为他昨日并未归家,马车被他娘扣下了。

马车在孟府前停下,宋瑾跳下车在边上候着,待孟幼卿下车时顺道扶了一把。

孟幼卿白他一眼:“少献殷勤,装模作样,你今日说这么大声就是故意的。”

听闻这话宋瑾毫无愧疚之意,他理了理衣袍:“怎的?许你避我如瘟神,不许我靠近你?怎么着本公子也是大将军的儿子,没这么差吧。”

“你?你名声如此龌龊,跟你扯上关系能有好事?况且我是女子,最在意名声,你今日这般不是故意叫我下不来台吗?往后婚事出了岔子应当如何?难不成你负责?想想我都嫌弃。”孟幼卿相当不满宋瑾今日的所作所为。

她这人有些好面子,怕麻烦。

宋瑾听了这话觉着好笑,不屑道:“你?谁想娶你这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悍妇,到时家宅不宁。”

孟幼卿又白了他一眼:“算了,懒得与你废话,你最好是没这想法,我也不想,往后咱们桥归桥路归路,你别影响我念书,我也不惨和你那些破事,咱俩最好是在学堂也别说话,省得传出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话来。”

接着她似是想起什么又道:“还有,今日我听见你名字便觉着不对,这李夫子收学生向来是有所掂量,你是如何进的学堂?”

“不晓得,许是我爹托了关系将我硬塞了进去吧,没安什么好心思便是了,还怕我不去给我俩兄弟也一块送去作伴,也是好笑。”

“哦。”孟幼卿见宋瑾也不知晓具体情况,索性不再问,扭头便回了自个儿家去。

宋瑾见她离去,也悠悠地走回隔壁宋府去。

*

没过两日便是正月十五上元节,京城热闹非凡,诸多百姓放灯祈福,愿往后日子平安顺遂。

孟府一家喜热闹,每年上元节便会去京城各处逛逛,今年亦不例外。

孟幼卿好不容易出来逛逛,自是要去东街最出名的酒肆。

听闻那蓬莱酒肆今日在猜灯谜,彩头是前朝大家的画作真品,她即便是不猜也想去一睹真容。

到了蓬莱酒肆,外头人满为患,有来猜谜的各路才子,也有凑热闹的平民百姓。

孟幼卿好一会才挤到前边,恰巧便遇上了熟人。

“央央!央央!”林岁慈冲着她喊道:“快来我这儿!”

孟幼卿笑道:“来了!”

待她走至林岁慈身旁时才发现林岁慈还带了位男子。

孟幼卿瞧他衣着简朴,不似大富大贵人家模样,可眉眼清秀俊朗一直带着笑,见着她时行礼倒有些儒雅随和之味。

“他是?”孟幼卿问道。

“哦,这是我表兄肖沛安,初到京城不久,父亲便叫我带他出门走走。”

“表兄,这是我时常同你提起的央央,孟将军三女,孟幼卿。”

林岁慈向两人介绍着。

“哦对了央央,你要不要来试试,方才我听店里的掌柜说猜中了其余的谜底也有奖,例如他们家最出名的一盏香。”

这一盏香是京城内,除宫中佳酿外最美味之物,不过一月只限一坛,听林岁慈这般,孟幼卿倒也想尝尝鲜。

“那咱便来凑凑热闹。”

说干便干,时辰一到便开始,谁先答对奖品归谁。

掌柜站在台上,手中拿着锣和锤,指着一旁告示牌上的谜题道:“诸位不妨猜猜这道,两画大两画小[1],打一字!”

“秦!”一旁有人率先回答。

锣声响起:“答对!恭喜公子获得竹墨斋文房四宝一套!”

在场众人一阵惊呼。

“竹墨斋的砚台我前两天才买过,足足两贯!”

“这蓬莱酒肆当真是豪气!”

一旁人们议论着,也是将孟幼卿三人兴致拔高了些许。

“央央,咱们可要加油了。”

“嗯。”

又一声锣,掌柜展示下一道谜题:“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打四物![2]”

这题孟幼卿会,她大声答到:“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3]”

“噹!”一声:“答对!恭喜这位姑娘获得提花绢一匹!”

“好!”林岁慈在一旁铆足了劲鼓掌欢呼。

掌柜再度展示下一道谜题:“接下来的是,嫦娥下凡,打一花名。[4]”

“月季。”这回是肖沛安抢先答道。

“不错啊表兄,方才瞧你一声不吭还以为你不准备猜呢。”林岁慈打趣道。

肖沛安不语,只是笑了笑。

接下来三人陆陆续续地猜出了一些其他灯谜,只不过运气不好,这一盏香只得让他人享受。

又一声锣,掌柜命店小二换上一面新的告示牌:“诸位,先前的灯谜只是开胃小菜,如今在下便要揭开本次灯谜大会最后最难的一道谜题。”

说罢,掌柜一把掀开告示牌上的红布。

在看清上头的谜题后不少人倒吸了口凉气。

“谜题‘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走入帐中寻不见,任他风水满江湖。’一句答一人名。[5]”

话音落下,在场的人纷纷陷入沉思。

这谜题着实复杂,孟幼卿思索片刻也只想到前三人,而这最后一句诗的第四人她不大确定。

她看了眼一旁的肖沛安,倒是一副轻松模样:“肖……”

“唤我沛安便可。”

“沛安兄,你可是想到了谜底?”她问道。

肖沛安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是。”

而后又补了句:“孟姑娘可是想要那幅画?”

孟幼卿见他似乎有些曲解了自己的意思,急忙解释道:“画是一回事,其实我是想弄明白这尾联说的究竟是谁。”

“原是如此……”肖沛安恍然大悟。

“这最后一句说的是潘阆。”

“为何?”

“谜底是贾岛、李白、罗隐、潘阆四人。首联‘佳人佯醉索人扶’衍义为‘假倒’,谐音作‘贾岛’;颔联‘露出胸前白雪肤’衍义为‘肋白’,谐音作‘李白’,或胸前为‘里’,即李;颈联‘走入绣帏寻不见’衍义为‘罗隐’,即隐在罗帐;尾联‘任他风雨满江湖’,‘任他风雨’,有风便会起浪,‘潘’字有‘满’之意,衍义为‘潘浪’,谐音‘潘阆’。[6]”肖沛安耐心解释道。

这么一通下来孟幼卿明白了,她谢过肖沛安,冲台上的掌柜答道:“这四人分别是贾岛、李白、罗隐、潘阆。”

最后一道锣声敲响,掌柜大声宣布:“答对!恭喜姑娘获得本次灯谜大会的头奖!”

身旁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最兴奋莫不过林岁慈:“央央,你定是近几天偷学!这么难的谜题都能叫你猜出来,太厉害了!”

孟幼卿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不不不,这其实都是沛安兄的功劳,这尾联的谜底还是他告诉我的。”

“哎呀,不管是谁告诉的谁,反正这头奖是咱们的就行。”林岁慈激动得不行:“走,咱们取画去。”

说着便拉上孟幼卿去寻掌柜。

不一会儿三人取到了画,装在一个雕刻精致的木盒内,顺道在酒肆内寻了个座便坐下准备庆祝一番。

可林岁慈是个坐不住的,听闻外头在放烟花便想着出去瞧瞧:“央央,表兄,我去看个烟花,马上回来。”

说着说着脚已经迈了出去。

于是这位置上便只剩孟幼卿与肖沛安两个半生不熟的人大眼瞪小眼。

气氛稍显尴尬,肖沛安为了缓解唤来了店小二点菜。

这么一番下来倒也是真缓和了不少。

孟幼卿见状,趁机将方才得来的画递给肖沛安道:“沛安兄,这画还是留给你吧,今日若非你告知我答案,叫我抢去了风头,这画就该是你拿下了。”

肖沛安将画推回去,语气依旧温柔:“孟姑娘,这画也是你凭实力得来的,我只是稍微提醒了一下。”

“若是你觉着不好意思,那便当作是我与岁慈一道送你的礼。”

他这么说,孟幼卿也不好强求:“多谢沛安兄,今日这桌我请。”

话音刚落,孟幼卿身后便突然传来一道欠欠声响。

“哟,孟幼卿,要不顺道也请请我?”

文中[1][2][3][4][5][6]等谜题来源均为互联网

[5]中的诗选自王安石所作诗谜,来源《古今谭概》,后被人加题为《隐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回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