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路曲折

“陛下,这是......这是我儿名字啊。”

我儿司马迁,写的《史记》?

要不然天幕为何这样说?

司马谈眼底的震动传到心底,抑制不住又朝旁边的公孙弘道:“我儿子,司马迁。”

公孙弘:“......”

刘彻听着也是有所惊异,莫不是这《史记》当真出自他这朝?

不仅被天幕道出过往那一幕幕所发生过的痕迹,更甚至这其中记载内容还是身边人所撰笔书写,这感觉......还真是有够奇妙。

只是现下来不及询问太多,天幕声音还在继续,刘彻也想迫切知道张骞被俘后,究竟还经历过什么。

【也许是因为张骞的性格和为人,也许是张骞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总之,匈奴人确实没有要杀死张骞的意思,但同时也并未放弃对张骞信念的瓦解,甚至经由匈奴单于的撮合,张骞还娶了一个善良的匈奴女子为妻。】

娶匈奴?

刘彻不由得皱了皱眉。

都在匈奴那里娶妻了,那张骞当真还有可能回来?

可天幕又说过“十三年”......

【时间流逝,岁月如梭,在一年又一年,日复一日的软禁生活中,张骞虽然失去了自由,可他在匈奴营地,却也更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到了匈奴王朝的日常生活,以及军队备战的机会,与此同时,对于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的了解也越发深入。】

【祁连山中的“祁连”就是“天”的意思,在匈奴人的眼中,祁连山是神圣的。】

【先前我们也提到过,河西走廊水草丰美,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对于游牧部落而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他们生存的方式,尤其是生在草原之中,身处在一个优渥的环境里,是绝顶重要的大事。】

【两千年前的草原情况会比现在还要复杂,干旱,瘟疫,雪灾等等,这些都可能会是游牧民族遇到的天灾。】

【中原的一场大雪,放到草原上,那就可能是灭顶之灾,冰封千里,不仅会压塌最坚固的帐篷,也会冻住所有的畜牧,所以,像河西走廊这样天然优渥的屏障,在游牧部落眼中,那绝对是最不容放过的存在。】

【这里原先是月氏部落的土地,而在月氏部落被迫向西迁徙后,就成了匈奴人的天然牧场。】

【匈奴人可以在这里培育出优良的战马,而马匹对于游牧部落而言,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工具,更是他们向外拓张和侵袭的“利器”,这些培育出来的战马会为匈奴人提供更强悍的力量与速度,使他们在入侵中具备更强的攻击性。】

祁连山,河西走廊。

嬴政立即去看画师的图,叫人务必将这两个地方标注清楚。

不行,一个画师还不够,要再多几个的画师一起来才行,决不能有所疏漏。

“陛下,这地方,我们要不要派人去?”

御史大夫冯劫忍不住开口道:“此时恐怕匈奴那边也都在听着......”

嬴政也是有此打算。

不过......

“暂且不急。”

威仪天下的帝王并没有急着做决定。

一是他们对西方也不熟,甚至全然未知。

二是这地方虽然听着重要,也不好落于匈奴手中,可想要插手过去,还需要再商议和部署。

不能如此轻率和贸然就做下决定。

再有就是,现下这偌大的秦国内,还有不少魑魅魍魉在暗中蠢蠢欲动,意欲扰乱他御下之统治,妄图煽动一些大逆不道的谣言,以天幕作筏,着实可笑,但此事也不能小觑,所以眼下要做什么安排,必然要从长计议才是。

【张骞在匈奴的这些年,越发对匈奴部落有所了解,可这一待,却已然是九年的时光。】

【他在匈奴的监管下生活了九年,而这九年的蹉跎时光,似乎已经足够磨灭一个人的雄心壮志。】

【当初踌躇满志从长安出发,而今九年过去,张骞也从二十七岁,倏然到了三十六岁的年纪。】

【虽说三十而立,可对于一个长期软禁在匈奴营地的人而言,九年日复一日的监管和控制,每日的光阴只能蹉跎于“方寸之地”,自由不得,前进无路,张骞还能牢记他从长安城出发,从汉武帝手中郑重接过符节时的使命吗?】

听到这里,刘彻也不禁在想,是啊,他还记得吗?

【我们虽不知历史中,张骞究竟是如何日复一日地度过这九年时光,无法窥见全貌,但当张骞每一次眺望东方时,想来他看的一定是长安的方向,那也必然是他对长安城,对于故乡是思念。】

【于是在一个平常的日子,在这些年匈奴对张骞监管逐渐松弛的情况下,张骞带着自己的随从堂邑父逃了。】

【两人穿着匈奴人的胡服,穿越匈奴人的关卡一路奔逃。】

【终于,逃出了匈奴部落的营地范围。】

【然而,在仅有两人的情况下,张骞和堂邑父却并未选择回到长安,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而是选择继续西行,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使命——他一直牢记着,从未忘记过,西行,是他的必然要踏上的征途。】

“好!”

好样的!

“他竟是要继续西行!”

刘彻不禁又一连说了三声好,眼底抑制不住震动,心下也是感慨异常。

尽管听天幕所言早有预感,可真切听到这里,还是不由得心生触动。

其下大臣也是唏嘘有之,赞叹有之。

【先前我们说,月氏部落被迫向西迁徙,更准确一些,向西迁徙的是月氏部落的一大部分人,这部分人被称为大月氏,因为在匈奴的数次打压下,月氏部落分裂成了两支,还有一小支选择留在了敦煌南山地区,与羌人杂处,这一小支被称作小月氏。】

【其实张骞和堂邑父出逃,带着汉武帝的使命去寻找月氏部落,去敦煌地区找小月氏,也未尝不可,毕竟同是“月氏”。】

【可张骞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却毅然决然折向了大月氏所迁徙的方向。】

【让我们来看看,这又是一次长途跋涉。】

话音间,天幕又放出了相关地形图。

这下历朝众人早有所准备,终于不至于再慌手乱脚。

画画画,赶紧画。

疯狂作画jpg。

【大月氏被迫从伊犁河流域继续向西迁徙,从而进入了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他们在这里征服了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而张骞带着堂邑父,经车师后,却并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了焉耆。】

【之后再溯塔里木河西行,经过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也就是现今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这里有塔克拉玛干,世界上第二大沙漠。】

天幕之上,放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俯瞰图。

世界第二,难以想象的范围。

那一大片黄色的区域,仿佛象征了毫无生命的迹象。

大自然的奇迹,就这样昭然呈现在众人面前。

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滔天,沿途不仅是人烟稀少的问题,还有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水源和食物都是稀缺的,食物还好说,堂邑父擅射,可射杀飞禽走兽聊以充饥,但水源却是一大问题,加上匆匆出逃,其他物资也准备不足。】

【可以说,张骞这一次向西而行,比之先前还要困难重重,满是艰难万险。】

【我们想象不到,两千多年前的张骞和其随从,究竟是如何靠着强大信念坚持下来的?】

【而当张骞到达大宛,又通过大宛找到大月氏后,那时的大月氏人,已然因为新的国土而改变了态度——】

【大月氏此时的国土十分肥沃,物产也很丰富,并且还远离匈奴和乌孙部的侵扰,他们也是经历过长期的艰难跋涉,才到达此处,并已经逐渐由游牧生活过渡到安居下来发展农业的状态,也因此,大月氏已经无意东还,更别提向匈奴人报仇雪恨了。】

刘彻张了张嘴:“怎会如此?”

好不容易才找到大月氏,竟是这样的结果吗?

【自匈奴部落出逃,横穿大漠,再到翻越帕米尔高原,张骞才终于来到大月氏这里,这样的距离,相当于我们从今天的内蒙古走到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可以想象,这一路的艰难,张骞完全是靠着胸中的使命坚持下来的。】

【他在大月氏滞留了一年多,就是为了继续说服大月氏王改变态度,然而再三邀请,却依旧得不到明确的答复。】

【不过即便如此,张骞还是觉得不虚此行。】

【这一路行来,他途径了大宛,康居,大月氏,还有大夏等西域数国,足迹可以称是遍布了天山南北,以及中亚和西亚各地,也因此更深入的了解了西域社会,由此,张骞代表着汉帝国,开拓了足够多的视野,他更由此坚定了回去的信念。】

【回去,一定要回去,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达于汉朝——】

听到这里,刘彻下意识握拳,满心期待。

西域,西方诸国,那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张骞此行大善!

刘彻恨不得现在就派军队出去,亲自将张骞带回来!

“咦?”

这时有大臣突然出声:“陛下,不对啊。”

“天幕说的是十三年,可这张骞在匈奴部落九年,在大月氏逗留一年,就算搭上路途中的时间,可这能满十三年?”

啊这......

刘彻也突然意识到不对。

总不能回来的路途耗时三年左右吧?

随即便听天幕继续开口道——

【张骞决定尽快返回长安。】

【可尽管为了避开匈奴的管控区,已然改变了行进路线,但张骞依旧是时运不济,再次不幸的成为了匈奴骑兵的俘虏。】

“............”

这真的是......

刘彻不禁深吸了口气,简直要郁结于胸。

刘彻:朕要闹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一路曲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