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唐白月光

盛世大唐,万邦臣服,甚至大唐之盛名远及海外,那是何等盛况啊。

不过......强汉盛唐?

强汉?

强汉!

震撼过后,刘彻又倏然回神,心脏开始咚咚快跳起来。

与盛唐并列的强汉之称!!

如今大汉依旧受匈奴困扰侵袭,那所谓的强汉,是不是意味着......意味着功伐匈奴终将取得令人欣喜的偌大成效?!

而他之名又能与始皇并列......

那这将缔造强汉王朝的帝王人选......会是他吗?

刘彻抬头深深望着天幕,心想——天幕,你倒是何时能够说说他统御下的大汉情况啊......

秦王宫。

扶苏看向高座之上的帝王,只觉得内心滋味复杂难言。

这是第一次,他在帝王脸上看到如此遗憾可惜的表情。

至于遗憾可惜什么......扶苏不禁在心底苦笑,那位秦王,那位唐太宗李世民,连他都心悦诚服,满心赞叹,甚至想要得缘一见,相交相识,更何况是与这位秦王如此相像的秦皇之尊——

都是如此远不可及之人......

大概如果可以的话,这秦王若是再早出生到现在的时间,怕不是将会成为帝王最为属意的继位者人选。

不,不是将会。

扶苏忍不住在心底摇了摇头,再次肯定到——是一定会。

再看嬴政——

此时此刻,嬴政可算能意会到——先前天幕提起那位李渊和他之时,为何是那样可惜又无奈的语气了。

因为他现在也是既无奈又可惜,既遗憾又痛恨!

文治武功,定国安邦,知人善用,虚怀纳谏......这样各方面都出色的皇子,为什么不是太子!

若这秦王真的能到他身边,他又何至于......

嬴政再次在心底叹了口气,也不知是第几次叹息和遗憾无缘得见了。

隋朝。

直到现在,杨坚的心还在咚咚狂跳——

先前他还纠结烦恼此子没有杨家血脉的问题,可现在却什么也想不起了!

原先他以为此子已经足够优秀,可竟然还能让他心生震撼与震惊!果然千古一帝,不外如是啊,竟能将一个王朝在短短二十年内推到一定的高度,这岂非常人能及也?!

相比于他,再思及那孽子造成的隋末乱世......

民众有多苦,社稷有多混乱,哪怕建立新国,也将会是一堆问题亟待解决。

可二十年,短短二十年啊。

那贞观之治,那万国来朝的盛况,那盛世之名永存的称颂与赞叹!试问哪个帝王不想拥有呢?!

杨坚突然记起天幕之前所说的话——若能将秦王送到始皇身边......

那必是不能的。

但于他而言,这却是可能啊!

难道要他守着这样一个麒麟儿,却要视而不见吗?

杨坚骤然深吸了口气——

“快来人!!”

如今李渊子嗣都未长成,隋朝也未经乱世,想必李渊听到那天幕所言后,一定会带着家人前来请罪。

而那才三岁的李世民必在其中。

可是如此幼子,又如何能经受得住长途跋涉的快速奔袭!

他必须要派人快快前去接应,并周全保护此子到来!

再观唐朝李渊时期——

沉默又是现在的朝堂。

只不过先前的沉默过于凝重,而现在的沉默,却是心潮澎湃到无法言语!

贞观之治,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八方来仪!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治下的大唐!原来李唐的“李”,是真的自太宗而起!

李元吉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一张脸惨白到底,完全没了任何可辩驳的不甘和勇气。

而就算再有不甘又如何,以现今朝堂之上的各种心思来看,恐怕是前所未有的已然达成一致了。

李建成缓缓吐出口气,心底那股郁气也只能再次狠狠往下又压了压。

而李渊......

李渊也算是彻底认了命,死了心,真正的认清了现况,又觉先前应了长孙无忌的话,果然是个明智的选择,否则等到再听完现在天幕说的这些话,恐怕到时候他连主动更改诀意的机会都将没有了。

不过——

“二郎,未来的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才短短二十年时间......”

听闻阿耶主动与他搭话,李世民怔了一瞬,随即回过神摇了摇头:“我也不知......”

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那短短几句话,并不太能让李世民全面且深刻的想象到——究竟如何做到让大唐休养生息并且国泰民安的,但可能等真坐到那个位置上后,望着普天之下劳苦民众,他才能够更真切的意识到肩上的担子能有多重,从而所做之事,所行之策,只是皆为本心罢。

【贞观之治期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唐太宗李世民不仅知人善任,广开贤路,虚怀纳谏,更克己复礼,以农为本,加之平定外患,稳定边疆,使得天下大治,社会上难得出现了安定的情况。】

【如三省六部制分权行/政,最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曾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而这样的一个决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帝王决策上的不慎重。】

【这也并非寻常帝王能够做到的地步。】

【再有君臣论治,以隋亡为戒,克己复礼,甚至常与大臣探讨王朝兴衰之原因,纠猜疑之失,虚怀纳谏,完善科举选人制度,用人唯贤,不问出身,使得李世民之下,能人辈出,真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皆为栋梁之材啊。】

【整饬吏治,完善体制就更不用说了。】

【要知道,在李世民厉行节俭的率先垂范下,贞观时期可是我国历史上基本没有贪污的历史时期!】

【还有于民方面,均田制,租庸调制等各种制度的实施与发展,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并扩大稳定了唐朝统治基础。】

【同时李世民还注重法治,甚至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法家之论!】

【也由此,在重视法治的情况下,诸如贞观三年,唐朝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

重视法治,不是严刑吏法!

贞观三年,判死刑的才29人?!

嬴政几乎呼吸一滞,蓦地站了起来。

唐朝之稳定,吏治之清明......竟能做到如此吗......

那究其根本......

【无论从哪种举措上来看,唐太宗李世民的种种做法和决策,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和安定了民众的生活——】

【在李世民掌管下的大唐王朝,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由此减轻了百姓的负累重担,让真正的庶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百姓这才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衣食有余,安居乐业,促进经济文化等的繁荣发展。】

【而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的例子——】

【就比如我们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宫殿中,但他却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嬴政蓦地抿紧嘴唇,心下受到不小震动。

【华夏民族,向来是有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

【秦皇汉武,强汉盛唐。】

【偌大的华夏民族,秦皇铸骨,汉武画魂!】

【而强汉盛唐之势,更是将我们整个民族更为厚重的凝聚在一起!】

【所以汉人唐人之称不灭啊。】

【那是纵观古今,都难以忘却,并引以为豪的强国盛国之势!那是民之所向,庶民百姓真正心之所往的安定之所啊!】

百姓!民心!

民之所向,心之所往......

这就是大唐铸就盛世的根本所在吗?

为国为民,则千古一帝也。

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所有人都不禁再次望向秦王所在的方向。

那时秦王所接管下的唐朝,那众多庶民百姓又该有多爱戴?

【大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有多得民心,可以先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即哭昭陵。】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

【哭昭陵,顾名思义就是到唐太宗的陵寝前去哭诉。】

李世民听到这里,不由得哑然失笑。

这......如何因果啊?

【这不止是所谓的唐朝“习俗”,而是将哭昭陵放到了唐朝制度中的规定。】

【——凡臣子百姓有冤情未申时,可到唐太宗的陵寝前哭诉。】

【唐朝李洞逸曾言:“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李世民,大唐的白月光,众人心尖的朱砂痣,哪怕在他去世之后,也依旧心怀惦念,难以忘怀,而每遇到不公不平之事等,在臣子与百姓心中,李世民的存在都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如果太宗皇帝还在,那些冤情和委屈,便可逐一抹平,毕竟那是他们无比信任和尊敬的帝王啊。】

【“帝王”一词,放在李世民身上,已经不止是一个形容词了,它更被李世民赋予了难能可贵的意义。】

李世民早已收敛了笑意,神情变得郑重起来。

他握紧双手,感受着众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自己身上,只觉得肩上之责越发清晰,脚下之路尤等一往无前矣!

天幕曾说,他将开启这扶摇而上的盛世大唐。

扶摇而上......也不知这盛世大唐能发展到如何鼎盛?

【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大唐一路扶摇而上,直至开元年间,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开元!!”

李隆基骤然激动起来:“是......朕?”

三岁二凤宝宝飞奔在路上啦~

祖龙(努力摆出和蔼可亲笑容)(怪叔叔招手):乖,到这边来。

猪猪(努力摆出亲切灿烂笑容)(嘿嘿嘿嘿嘿):到我这边来啊。

杨坚(得意非常)(喜形于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啦!

祖龙/猪猪:(瞬间跨起个批脸)(这老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大唐白月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