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厂子招人

两人走得近,有些有心人自然会让让杨万接触到,那些年里听都听不到的,关于上层人士的“惊爆”八卦。

也不知道程全他爸这些年在外打拼,是不是熬坏了身子。看着像是一个会到处留情的钻石王老五,在离婚后,愣是又再处了十几号女朋友,也没有谁能再传出喜讯。

看过去,他的膝下就只有安程全这么一根独苗,让人不禁唏嘘。

但稀虚多了,打量程家的眼神难免就有些不对劲了。

一个男的,如果真的不行,在第一段婚姻里头,又怎么会能有儿子呢?那就说明男女双方都没有问题。

那后面怎么没了?

是迫于女方家里的实力不敢有?还是签有协议?

又或者说,女方在离婚以前下了狠手,直接搞得男方绝育了?!后面才会干脆利落,头也不回的跟男方离婚??

也无怪他们会这么猜,当初的安家也就有钱。

家里就一个不用拜码头也能拿到的小矿厂,外加一生意红火的五金小厂,才勉强算是跻身有钱人行列的。

还是结婚后,靠着老丈人的关系,才在远洋运输,甚至是跨国运输中崛起。

各种猜测在跟他们交织,相识的人中被传出。

有些甚至还“一不小”传到了杨万幼小的耳朵里,听的她不禁有些无语。

网络信息不发达的现在,也有这么无聊八卦的人群吗?

其猜测甚至比后世某些、某度、某课,疯传的小报道还要恶劣。

果然一定程度下文明的发展,也能让不少人收敛心底的恶。

因为太容易被第三方展示给大众,被人肉,进而被反噬,被网暴。

……

杨万现在提出这个建议,不仅仅是想把家里的生意做大做强。也更不是说,只是单单为了把产品多多的做出来,拼命远销外省,多多的给她们家挣钱。

实际上,她还真的就是想,真心帮扶这些从杨家镇周边走出去的小孩,还问她爸,能给这些人开的时价高一点嘛?

杨爸不知道该怎么回应自家女儿,唯有沉思以对。

杨万见状就有点着急了,现在能靠读书走出去的小孩,心里头其实还是有些淳朴在的。

反正就杨万所知,在这个年代,有不少靠读书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在日后有能力了,都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自己的家乡造福一二。

不是投资建学校,就是投钱建设家乡的黄土路。

甚至还会设立助学金,给家乡的贫困学子减轻负担。

她就想,如果她现在能帮着这些孩子,减轻一点经济上的压力,让他们能放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上。

日后真又有一朝,冲天了,是不是也能惦记着家乡人的一份功劳?

不说什么,日后杨家镇在发展需要人的时候,他们也许可以毫不犹豫的投身回来!

甚至大胆一点说,会不计较没那么好的福利待遇,来给他们家当狗头军师?!

只要能捡到一个,不说能堪比安程全那样妖孽,但有他的一半,她相信,他们家不说能闯进世界500强那么宏大的目标,再重生一次她也不敢想。

但让她当个躺着都能赚钱的千万富翁,还是没有问题的!!

杨爸见女儿急了,能有什么不同意?反正随着现在的造船技术日益发达,手底下的渔船不仅能去更远的海域,捕捞的鱼种也更多。

数量就更不必说了,厂子里每天需要处理的加工产品和新鲜的海货,堪比天文数字。

偏偏还要抢时间保新鲜,是需要多招些人来帮忙的。

但也不是天天都需要,因为渔船的出行和返航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遇上运气不好的时候,要在海上飘个一两个月才能回来也不是个事!

同意小百万的意见,简直就是一举两得好吗?

但问题是,一直都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们家啊!“我们怎么能把自家产的货运得那么远?”

冰冻海鲜还好,直接往车上一堆都行!但能吃的海味小零食…

是继续用油纸包,还是荷叶包能经得起长途运输?

杨万被问住了,好一会才疑惑的问道:“冰棍外面的那层塑料包装,能不能拿来给我们打包装用?”这样应该就不会渗漏了。

“能是能?但你知道机子要去哪里买吗?”

“机械厂?”

杨爸无语,怎么感觉刚被自家女儿捏过的肩膀更酸痛了呢?算了,这些还是他来搞定吧。

“我最近听说南方那边,出了一款能打塑料包装的包装机,如果能用它们给我们产的产品打上包装,

在加点,好像叫什么甜蜜素的食品添加剂啊,就能拉长袋内食品的保质期,

听说是能保个五年,还是多少年的来着?如果真的能行,咱们家这些货应该能运的更远。”

杨万惊喜,她一直都知道,家里的货卖不远都是输在包装上。

现在的不少吃食,要么用新鲜的荷叶,要么用牛皮纸包装,都是经不起长期颠簸,就一定会有破漏的存在。

她早年也打过包冰棒的塑料袋的主意。

但早些年用来包冰棒的,也都是一些脆脆的,好像很薄的牛皮纸一样的材质包装,根本就包不住他们家的产品,也就没有再提过。

还是最近看见有用塑料包装好的冰棍面世,她刚才才敢随口一说。

现在她爸说,南边居然已经有能批量制造机子的厂子?那是不是也就说,能在那里找到,能打出更坚韧包装的机子?

杨万想问,又怕讨论起来时激烈,说得多了又没记下,等南下看设备了,又要打电话回来问。

她哪里记得?没听过老话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既然如此,等她掏出小本本再问!

杨家渔船的产量能上来,说句不好听的,还得亏多亏了她二哥被绑架,被威胁的那件事。

尘埃落定以后,杨爸莫名的就跟程家走的近了起来。

也不是说以前没来往,但那都是限于邻居之间的点头之交或者唠点家常。

诸多都是,今天我家谁吃了多少,考了班级第几,年级第几等之类的家长里短。生意方面的交集那是半点没有,因为两者没有重合的地方。

但从那以后就不一样了,杨爸不知道怎么的,接上了安家渔船船头,居然能从安家手里,试探性的买到了一些,只有在远洋才能捕捞到的海货,运去城里直接赚了个暴利!!

独一无二的生意啊!我有人无!那不是堪比垄断?

他恨不得长期把着这条线!

就一趟啊!比他折腾十天半个月赚的还多!

他以前就知道远洋捕捞赚钱,但没想过会这么赚!

但他也知道,求着人家授人以鱼,不如求得人家授人以渔。

可怎么开口让人带他的人上船去?再厚着脸皮问,能不能要做长期的买卖?人干得好好的,会缺他一个下游客户?

想了想,大概是利益的驱使,他居然胆子大到,提着蓝果篮就提出说,他想要买更大的,能出远海的渔船,求程老爷子介绍门路。

这时候,他又不找安家了。

程老爷子二话不说,居然真给杨爸和安家,能有权买卖船只的负责人牵了线!半点有间隙的模样都看不出。

杨爸顺利的成为了周边几个县市里头,第一个除了安家以外,能拥有一艘载满百来号人,甚至还能上三轮车的大铁皮船子!

虽然这艘大船是安家预备淘汰下来的,但他算过,不会亏多少的。

这艘渔船加满油出海,起码能干上三天两夜才回来!

真要这么干的话,全镇的渔民都不用出海干活了。

因为他们捕捞上来的鱼货很有可能会没!处!可!卖!

而这荒谬的局面,还不单是杨爸一个人造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家户户有钱了,也是会舍得给自家换渔船的。

不会说有谁家,一直都混账到只能摇着十年前的小木船出海去,艰难的打那么的一点鱼上船运回来混日子。

他们想,杨家镇的造船工还不敢想呢,他们也是要跟上时代脚步的好吗?

他们要是不下死力气,提升一下厂子里的船只规格。那么,别的厂就会去研发,去学习。

然后,世面上就会出现更先进,价格更低,更大的船只,挤压到他们的船厂没活路。

担忧之下,造船厂这些年也会派人跟着杨爸的车队,偶尔去南下的船厂里头花点钱,买点人家淘汰的技术回来。

如果实在淘不到,就找两艘被南方淘汰的大船,想办法拉回来自己研究。

但始终追不上南方的技术,就像南方的追不上国外的。

不过对于要在杨家镇周边立足的要求,基本上也已经足够了。

也就是说,杨家镇的镇民因为渔船的更换,其捕捞量在稳步的逐年增长!!

船场不甘落后,下死力气埋头研究技术,给周边渔民的渔船更新换代,让渔民在购买时能有多种选择是好事。

但这些行为,使得杨家镇不少小渔船都被人为的报废了,镇上的人看着心疼啊!

扭头看看周边人家,又有谁愿意买自家的小破船呢?

送都没人要!不然,海边也不会堆着一堆看着就是能报废的渔船!

安排家里人摇着这艘报废的小船出去打鱼?

别开玩笑了好吗?跟着一起上大渔船卖力气,不是能收获更多?出海时的环境也能更好舒适啊!何必自找苦吃?

加上有部分渔船在近两年,都给新买的船配备了小型发动机,出海捕鱼,早已变得省力了不少。

不少家庭就更不愿摇原来的小木船出海,有些甚至都已经成了孩子游玩的碉堡。

放久了,经受了多日的风吹日晒雨淋,被腐蚀到不成样以后,才会被他们直呼心疼的拉回家当柴烧了。

也就是说,杨爸真要让这搜渔船满捕回码头,只会把日益狭小的市场,挤压得越发没生机!

追光的蚊虫萦绕在白炽灯附近不肯走,映的杨万没什么表情的脸明明灭灭。

现在杨万提出,要买门店,要扩大生产的建议,杨爸很心动。

但现实问题就摆在他眼前,哪怕他再三把销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抛给小百万,她都能解决。

甚至还有人手能给他快速处理捕捞回来的大货!

杨爸就更加很难能把持的住,把它付诸实践的想法。

但问题是,家里现在没钱啊!应该说,没有什么大钱能动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