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邸报

蒋鹤鸣捧着那张汴京轶事报,神思恍惚地回到他的堂案。

刚坐定,那赵博禹闻讯赶来,兴冲冲地开口道:“怎么样?苏监院给你安排了什么活计?是和老黄一起做校对还是和我一起做抄撰啊?”

这个年轻人一看就很能干活的样子,若是分到他这里,以后他可就轻松多了。

蒋鹤鸣默不作声,只是摇摇头。

“那是让你做整理?”赵博禹疑惑道。

各地送来的公文通过驿站送进他们进奏院,因此也有一部分人负责登记、整理、归档的活,一般由进奏院的老人负责。

这蒋鹤鸣刚来,直接就安排这个活,怕是不好上手啊。

蒋鹤鸣继续摇摇头。

“那苏监院究竟安排你上哪去啊?”赵博禹是猜不出来了。

蒋鹤鸣沉重地抬头望向眼前这个老大哥:“赵大人,进奏院之前可有作过辟谣的文书?”

“啥?辟谣?”

看着赵博禹一脸不知情的样子,蒋鹤鸣明白这事怕是无人有经验了。

罢了罢了,自己研究研究吧。

第二日,蒋鹤鸣带着自己拟好的《告汴京父老书》交给了苏顺清。

苏顺清接过来仔细一看,嗯,对仗工整,有理有据,都可当策论了。

唉,先试试吧!

当即吩咐下去:“来,速去制成今日的邸报,分发下去!”

——

“这位娘子,烦您替我瞧瞧今日这邸报上写的啥,老夫眼神不好,这上面的小字密密麻麻的看不清楚。”

食店里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整齐的老者眯着眼睛喊住了正在吃东西的梁悦。

梁悦秉持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优秀品德,几下子咽下嘴里的白肉夹面子,拍了拍手上的残渣,接过老人手中的邸报:“行,我看看啊。”

“《告汴京父老书》,夫兵者国之爪牙,骑射实乃强筋健骨之正道……”梁悦读着读着,读出味儿了。

嘿,这怕不是针对她那篇《骑兵营集体不孕不育》的小报内容来写的嘛。好家伙,看来她这次小报的反响非常的热烈呀,这都传到官方耳朵里,派人来辟谣了。

只是这字未免也太多了,用词还这么掉书袋子,啰里啰嗦的一大堆。老百姓谁有时间在这里看你咬文嚼字啊。

一口气读下来,梁悦口干舌燥。

让她帮忙读报的老者送了一杯水到她手里:“辛苦你了,姑娘。这啰里啰嗦的烦你念了这么久。”

梁悦一边喝水一边摆摆手。

“这进奏院是越来越不行了,这裹脚布一样的邸报,只适合给官老爷们看,给我的话,垫桌脚都嫌硬。”旁边桌子的客人毫不客气地开口。

刚刚梁悦读的时候店里不少人都支起耳朵听,越听越觉得无趣。

这是在做学究吗?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那老者失望地摇摇头:“白浪费我的铜板。”接着也不拿回邸报了,背着手离开了店里。

唉,这邸报没人要啦?

梁悦摸摸了纸张,手感不错。

官方的用纸就是比她民营的好啊,还挺厚实。

“老板,给我六个油果子,拿我手上这个打包!”

——

苏顺清有些忧愁,分发了那么多小报好像没啥用,那钱德忠又到官家面前诉苦了,顺带着阴阳了下他。

“苏大人的进奏院究竟行不行?难不成文笔还不如我们这些兵营里的莽夫吗?”

那个钱德忠整天打打杀杀的知道个啥啊?还评判起他的进奏院来了。

苏顺清憋着一肚子气回到进奏院。

不行,得让那蒋鹤鸣再加一把劲。

蒋鹤鸣再次不明所以地被喊进监院办。

短短几日,他这个新人居然被监院亲见了两面。监院这得是多器重他啊,进奏院里的其他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鹤鸣啊,你上次写的那篇《告汴京父老书》不太行啊,你看要不再改改?”苏顺清皱着眉头看向眼前的年轻后生。

“还请大人明示。”蒋鹤鸣微微垂首,立身在侧。

“你这篇文章好是好,但是不太适合百姓们看。你想想,那小报为何那么多人瞧?尤其你之前还登过小报……”苏顺清引导。

“监院,那是小报为了引人侧目,胡乱编排!”蒋鹤鸣一听到他现在的上司都知道当初他登上小报的事情登时急了,白净的面庞微微泛红。

“好好好,那些暂且不论,但是我们要见贤思齐,好好想想怎么写才能让百姓愿意看我们的邸报,怎样写才能让那些人来应征入伍?”

领着苏监院的问题和新任务,蒋鹤鸣走出了监院办。

不过这次他亲点了赵博禹在一旁协助。

“要我说啊,这当初那则小报之所以这么多人信,源头都在那韩氏药堂,有那男科圣手张大夫作证,可信度当然高了。我看不如我们先去那药堂一趟,张大夫能为我们背书那可不事半功倍?”赵博禹忙着手里的文书,慢悠悠地开口。

赵博禹得知了苏监院安排他协助蒋鹤鸣一道解决此事后也不含糊,蒋鹤鸣一来找他,他便直接说明自己的想法。

蒋鹤鸣眼睛一亮:“赵大人才思敏捷,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吧!”

说完,拉着赵博禹就叫了一辆马车来到韩氏药堂。

两人刚一迈进药堂,就听到一声恹恹的男声从柜台处响起:“这两日,张大夫闭关制药,不接病患。不着急的三日后再来,着急的请去别处。”

赵博禹和蒋鹤鸣两人对视一眼,这么不赶巧的吗?偏偏他们有事,张大夫闭关了。

赵博禹毕竟比蒋鹤鸣多干几年活,他凑上去拉近乎:“这位郎君想必是东家吧?我是朝廷的人,来打听一件事?”

朝廷?韩京墨一改松懈的姿态,警惕起来:“怎么,你们是衙门的?”

赵博禹正欲开口糊弄,蒋鹤鸣已经老老实实回答:“我们是进奏院的。”

进奏院?进奏院管他什么事啊,他还以为是衙门的人追究他之前倒卖壮阳药的事呢。

韩京墨换了一个放松的姿态,悠悠开口:“不知二位大人来我韩氏药堂何事呢?”

“请问那小报上所说的因马鞍引起骑兵营集体病症的事是否属实?当真会引起子孙不兴?”蒋鹤鸣急忙开口求证。

“是啊,这可是张大夫亲自求证的。”韩京墨没好气地回答,想快些打发走这两个人。

“这骑马果真没一点好处?”赵博禹观察着韩京墨开口问。

“咚咚咚”韩京墨的食指在柜台上敲啊敲:“这个嘛,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赵博禹递上一锭银子。

呦,来营收了。

韩京墨眼疾手快地装进自己的袖笼,换上一副笑脸:“这个骑马嘛,张大夫也说过只有姿势得当,身姿挺拔,腰腹用力,可锻炼筋骨;心随马动,气息流转,可使血脉通畅,腹脏调和。实乃强身健体之上上选也!”

“这真的是张大夫说的吗?”蒋鹤鸣有些怀疑。

“那必须的,我用我韩氏药堂百年名声起誓。”韩京墨信誓旦旦。

不过他家药堂至今也才开九十七年罢了。

接着韩京墨又压低声音,朝他们使了个眼色:“前些日子来我们这里瞧病的骑兵在没事之前个个都是好汉,据不完全统计每个人家里至少两个娃!”

带着韩氏药堂的佐证,在赵博禹的监督之下,蒋鹤鸣无奈地放下那些文人风骨,重新拟了一份状报——

《论马术对强身健体、多子多福的益处》

“夫马术者,古之六艺之一,亦为强身健体之良方。驭马之时,须身姿挺拔,腰腹用力,此乃对筋骨之锤炼……驱策骏马疾驰,气息流转,可使血脉通畅,脏腑调和……拒统计,骑兵者,多子也……故习马术者,身若青松之劲,神若朗月之明,实乃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子嗣兴隆之上选也。”

中间那句,赵博禹拿去印刷的时候还特意标粗。让人一看就看到重点。

这一次,进奏院的状报终于起作用了。

原本征兵处门可罗雀,现下终于排起了队。

“孩儿啊,你快去,娘还等着抱孙子呢!”

“媳妇你等着,我要证明我不是孬种!”

苏顺清得到了官家的表扬,回来后笑眯眯地对蒋鹤鸣说:

“鹤鸣啊,我果真没有看错你!后生可畏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