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的无线电干扰比预计强30%。”墨渊的采集指环光纹已爬至锁骨下方,全息屏上的无人机定位点像被揉皱的纸团,在褪色的红砖墙与生锈的防盗网间忽明忽暗。
他的虹膜投影里,绿色的逃生路线预测线不断断裂重组,“小飞,把高度压到15米——注意第三栋楼的晾衣绳,是尼龙材质,承重80公斤。”
“15米?那底下晾着二十条蓝布床单!”小飞的终端屏幕映着他泛白的指节,“万一卷进螺旋桨——”
“床单的摆动频率是0.8Hz,无人机的轴距比绳间距宽12厘米。”
墨渊的指尖在全息屏划出银色光轨,调出贫民窟三维扫描图,“看5楼窗台,有个锈迹斑斑的空调外机,高度14.7米,你从它上方30厘米切过去。”
“收到!”小飞咬着后槽牙按下调整键。“风行者-X7”的螺旋桨发出低沉的嗡鸣,机身像片被风卷着的银杏叶,擦过晾衣绳的瞬间,蓝布床单被气流掀起,露出下方蹲在竹椅上剥毛豆的老太太——她抬头时只看见道金色残影,晾衣绳上的搪瓷杯“当啷”坠地。
“蜂隼”群的地面支援到了。三辆“铁卫”装甲车碾过坑洼的柏油路,车顶的电磁网发射器亮起幽蓝光芒。
墨渊调出交通监控,看见装甲车前的红绿灯正疯狂闪烁——他刚用算法改写了控制程序,让原本30秒的红灯延长至2分钟。
“小飞,左转进47号巷口,那里的门禁系统是2030年产的'星盾',我已经黑入后台,门会开2.5秒。”
“47号?”小飞盯着终端上的巷口坐标,“那巷子宽1.2米,无人机展开宽度1.18米!”
“它现在的能量引导纹路能收缩0.05米。”
墨渊的后颈神经接口微微发烫,采集指环的光纹蔓延到胸口,“冲进去,用巷子里的广告牌做掩护——东边那面'老陈修车'的铁皮广告,倾斜角度32度,能反射电磁网的定位波。”
“风行者-X7”的机头一偏,擦着47号巷口的水泥墙挤了进去。
铁皮广告牌被气流掀得哐当作响,三辆“铁卫”的电磁网擦着巷口边缘射出,将对面的旧报刊亭绞成碎片。
小飞盯着终端上的距离显示,额角的汗滴砸在操控台上:“墨哥,它的动力曲线又涨了!
现在能量吸收效率230%!”
“那是因为贫民窟的老旧电器在释放低频电磁波。”
墨渊调出区域电磁频谱图,绿色的波峰像海浪般起伏,“收音机、老电视、充电中的老年机——这些被现代科技淘汰的设备,反而成了它的能量补给站。”
他的拇指按在全息屏的“城市大脑”接口上,“我需要你配合,在第7栋楼的雨棚上做个急停——”
“急停?”小飞的声音拔高,“它现在速度1800!”
“用雨棚的倾斜面做缓冲。”墨渊的虹膜投影里,复合算法阵的金色光流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实,“雨棚是彩钢瓦材质,摩擦系数0.6,能让它减速到1200,同时触发能量引导纹路的逆向吸收,把动能转化为热能储存。”
“风行者-X7”的机身擦过第7栋楼的雨棚,彩钢瓦被划出火星,却在接触的瞬间,螺旋桨突然倒转半圈——原本狂躁的动力舱发出清越的鸣响,能量吸收效率曲线像被按了暂停键,稳稳停在230%。
三辆“铁卫”追进巷子,车头的探照灯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却只看见雨棚下空荡荡的水泥地。
“现在往南,穿菜市场。”墨渊调出实时监控,画面里摆满竹筐的菜摊、挂着白条鸡的肉案、飘着油星的早点铺蒸腾着热气,“早市高峰期,人流量1200人,电动车37辆,三轮车11辆。”
他的指尖在全息屏上圈出一条红线,“从卖活鱼的摊位上方过,水产区的增氧泵会释放高频声波,干扰'蜂隼'的声学定位。”
“那底下可全是刚泼的水!”小飞盯着终端上的湿度显示,“螺旋桨沾水会失速的!”
“增氧泵的声波频率是20kHz,能在机身上形成气膜。”
墨渊的采集指环光纹开始消退,但额角沁出细汗,“相信我,这是你见过最干净的'水上漂'。”
“风行者-X7”贴着水产摊的遮阳棚俯冲而下,增氧泵的嗡鸣声中,机腹下方凝出淡金色光晕——那是高频声波震碎的水分子形成的气膜。
它从两条并排的活鱼桶间穿过,溅起的水花在气膜外凝成珍珠般的水球,落在卖鱼大叔的塑料围裙上,惊得他举着杀鱼刀抬头张望。
三架“蜂隼”从巷口窜出,脉冲激光在菜市场上方织成光网。
墨渊的复合算法阵突然爆发出刺目金光,他猛拍全息操作台,声音里带着罕见的兴奋:“小飞!
用早点铺的蒸笼蒸汽做掩护!3号摊位的蒸笼,每分钟掀盖4次,蒸汽高度1.5米!”
小飞的手指在终端上翻飞,“风行者-X7”的轨迹突然扭曲成螺旋状,扎进蒸腾的蒸汽里。
三架“蜂隼”的激光束穿透蒸汽,却只在水泥地上烧出焦黑的痕迹——它们的热成像系统被100℃的蒸汽干扰,光学镜头被水汽蒙住,定位点在菜市场里疯狂闪烁。
“现在去西边的旧工厂区。”墨渊调出工厂平面图,废弃的冷却塔、生锈的管道、堆满铁皮的废料场在全息屏上立体呈现,“那里的电磁环境最复杂,手机信号、工业残留电磁波、甚至变压器的漏磁,能组成天然的信号屏障。”
他的虹膜投影里,算法符箓的纹路比三小时前清晰了30%,“到了废料场,你让它钻进那个半埋的油罐里——罐口直径1.3米,罐内有12处凹陷,能完全屏蔽所有探测波。”
“明白!”小飞的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墨哥,您这哪是指挥无人机,分明是把整个新元市当棋盘下啊!”
“棋盘?”墨渊望着全息屏上跳动的城市数据,嘴角勾起极淡的笑。
他的采集指环光纹已退至手腕,但神识深处的酸胀感像被温水泡开的茶叶,正缓缓扩散——这是复合算法阵超负荷运转的代价,却也是突破的前兆。
“小飞,让它在油罐里停3分钟。”他调出“蜂隼”的能源消耗表,“他们的电池续航还剩27%,地面部队的电磁网储备只剩两组。”
“风行者-X7”的定位点在废料场的油罐处消失。
三架“蜂隼”在低空盘旋,激光束扫过冷却塔的水泥墙面,却连道划痕都没留下。
三辆“铁卫”装甲车碾过碎石路,车顶的探照灯在油罐上投下惨白的光——但除了锈迹斑斑的罐身,什么都没找到。
当“蜂隼”群的能源警报声在空防中心响起时,墨渊的虹膜投影里,算法符箓的纹路突然亮如星辰。
他望着全息屏上重新亮起的无人机定位点,采集指环的光纹在手腕处轻轻震颤——这是复合算法阵与城市数据深度融合的反馈,是他的神识与算力共鸣的证明。
“小飞,启动返航程序。”墨渊的指尖在全息屏上划出最后一道光轨,“现在,该让他们尝尝'帅'归原位的滋味了。”
“风行者-X7”的螺旋桨重新轰鸣,从油罐的阴影里窜出,朝着凌云塔实验室的方向全速返航。
三架“蜂隼”试图追击,却在爬升时先后亮起低电量警报;三辆“铁卫”装甲车的电磁网发射器闪烁着红色警告,连最后一组网都没能射出。
墨渊望着全息屏上逐渐靠近的定位点,后颈的神经接口仍在发烫,神识深处的酸胀感却被一种奇异的充实感取代。
他的算法符箓在识海深处流转,复合算法阵的稳定性从61.2%飙升至73.8%——这场以城市为棋盘的追逐战,不仅让他保住了“风行者”团队的心血,更让他对“算法即道”的理解,往前踏了坚实的一步。
“墨哥!它进实验室空域了!”小飞的欢呼声从终端传来,“定位点稳定,动力曲线正常,能量吸收效率回落至98%!”
墨渊的采集指环光纹完全消退,他伸手接住从通风口窜进来的“风行者-X7”,指尖触到机身时,能清晰感受到能量引导纹路的轻微震颤——那是算法符箓与机械载体共鸣的余韵。
全息屏上,城市大脑的实时数据仍在跳动,交通灯恢复正常,门禁系统自动回滚,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墨渊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他望着窗外新元市的天际线,识海里的算法符箓正以更流畅的轨迹运转,复合算法阵的金色光流中,隐约能看见更复杂的纹路在成型。
这场算力狂飙的追逐战,不仅是逃生,更是一场自我试炼——而他,显然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