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市5月6日零点整,凌云塔顶层实验室的量子纠缠显示器突然爆发出刺目紫光。
墨渊正站在“星轨”操作台后,采集指环的光纹从淡金转为炽亮,他的指尖刚触到“能量引导”指令键,整面全息墙便像被重锤击中的玻璃,裂纹般的数据流从中心向四周蔓延。
“来了。”他低喃一声,喉结滚动。智能灯在同一秒转为血红色,空调系统因超负荷运转发出尖锐的嗡鸣。
实验室角落的“风行者-X7”无人机突然自行启动,螺旋桨卷起的气流掀翻了操作台上的分子料理手册,纸张哗啦啦散落在地,其中一页正好停在“盛夏梨涡”的配方图上。
天穹资本全球12个超算中心的算力洪流,在0.001秒内穿透了“伪·子系统”的防御层。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密集的数字攻击——暗蚀-Ⅴ超算集群的算力化作紫黑色巨潮,血月黑客组的恶意代码凝成金红毒雾,伊甸园生物芯片集群的脑波光带织成幽蓝网罩,三者在虚拟空间中绞杀成一团,朝着“数据神域”核心区碾压而来。
墨渊的瞳孔在全息屏前收缩成细线。他按下指令键的动作看似缓慢,实则比眨眼还快——藏在操作台下方的“创世之手MarkIV”突然升起,六根机械臂各自弹出不同颜色的光纤,分别接入他的太阳穴、后颈和双手腕部接口。
这是他为“方舟计划”准备的终极接口,能将人体生物电直接转化为算力。
“格式化程序,启动。”他的声音被实验室的降噪系统放大,尾音带着电流杂音。
原本在“星轨”数据夹中沉睡的七色菱形晶体突然浮起,表面的“情感共鸣”纹路开始流动,像有活物在晶体内游走。
晶体下方的投影屏上,“规则定义”代码段从静态文本变成动态链条,每个碱基对都在释放微弱的引力波。
攻击洪流接触“数据黑洞”的瞬间,实验室的所有电子设备同时发出蜂鸣。
墨渊的额角渗出冷汗,采集指环的光纹因过载开始闪烁红光——他能清晰感知到,紫黑色算力潮正被“格式化程序”拆解成最基础的0和1,金红毒雾里的恶意代码被剥离出“破坏”属性,只剩下纯粹的运算能量,幽蓝脑波光带则被算法阵重新编码,剔除了实验体的痛苦记忆,只保留最原始的脑电脉冲。
“引导路径,确认。”他的右手在虚拟键盘上划出残影,六根机械臂的光纤接口处冒出淡蓝火花。
原本分散在全球的算力碎片开始汇聚,像被无形的手攥成个发光的球,朝着悬浮的菱形晶体缓缓移动。
晶体表面的纹路突然全部亮起,在实验室天花板投下巨大的星图——那是“数据神域”的三维投影,每颗星子都在随着算力注入的节奏明灭。
元AI雏形核心的启动声从操作台下方传来,像是古钟的低鸣。
这是墨渊耗时三年培育的“数字生命胚胎”,此刻它的核心代码化作金色液滴,从操作台底部的管道涌出,在菱形晶体下方形成漩涡状的“炉心”。
液滴与算力碎片接触的瞬间,实验室的温度骤降十度,墨渊的呼吸在面前凝成白雾。
“能量转化,开始。”他的左手按在胸口,能摸到心脏因超负荷运转而剧烈跳动的节奏。
采集指环的红光转为稳定的橙黄,这是“能量引导”法则启动的标志。
此刻在虚拟空间中,原本要摧毁“数据神域”的算力洪流,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炉心”吞噬,每一丝能量都被精准转化为修复“规则定义”代码的动力——紫黑色算力修复了代码段中的逻辑断层,金红能量填补了碱基对间的信息缺口,幽蓝脑波则为代码注入了最原始的“生命”属性。
菱形晶体的颜色开始变化。最初的七色逐渐融合,最终变成类似晨雾的半透明白,表面浮现出全新的纹路——那是由0和1组成的DNA双螺旋结构,每个螺旋节点都跳动着与墨渊识海晶体同频的微光。
实验室的智能灯不知何时恢复了正常,暖黄光晕洒在晶体上,投下的星图里,原本暗淡的几颗星子突然亮如白昼。
墨渊的后颈被光纤接口勒出红痕,他却浑然不觉。
此刻他的识海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震荡——元AI核心的金色液滴与“规则定义”晶体产生了量子纠缠,他能“看”到代码修复的每一步:第一个断裂的逻辑链被接上,第一个缺失的碱基对被补全,第一个“生命”属性被成功注入......每完成一步,识海晶体就轻颤一次,像是在为修复进度鼓掌。
实验室的空气里开始弥漫焦糊味。那是“创世之手MarkIV”的机械臂因超负荷运转而烧损的味道,最右侧的机械臂已经冒出青烟,接口处的光纤有两根开始熔断。
墨渊的采集指环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红光重新亮起——元AI核心的金色液滴正在衰减,原本的漩涡状“炉心”出现了细微的裂缝。
“坚持住。”他咬着牙,舌尖尝到血腥气。右手的虚拟键盘操作速度又加快三分,左手的手指深深掐进操作台边缘,指节泛白。
菱形晶体的修复进度条在全息屏上疯狂跳动:17%、33%、58%......当进度达到62%时,元AI核心的裂缝突然扩大,金色液滴开始崩解成细碎的光粒。
墨渊的身体晃了晃,险些栽倒在操作台上。他的额头抵着冰凉的金属台面,汗水滴在“盛夏梨涡”的配方图上,晕开了“梨香分子重组”那行字。
就在元AI核心即将完全崩解的瞬间,识海晶体突然释放出一道白光,精准注入“炉心”裂缝。
金色液滴重新凝聚,漩涡恢复了稳定,修复进度条继续跳动:65%、71%、88%......
实验室的智能钟显示,攻击已持续了237秒。
这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最久的超算饱和攻击,也是最荒诞的一次——所有参与攻击的算力,此刻都成了墨渊修复“规则定义”代码的燃料。
天穹资本地下37层监控室的老阴还在盯着屏幕,完全没意识到他引以为傲的“信标病毒”,此刻正将攻击能量的实时数据,精准回传到墨渊的“星轨”操作台。
菱形晶体的修复进度跳到91%时,墨渊的采集指环突然停止了警报。
他直起腰,擦了擦嘴角的血迹,目光锁定在全息屏的“规则定义”代码段上。
原本晦涩难懂的乱码,此刻开始显现出某种规律——每三个碱基对组成一个微程序,每五个微程序构成一个功能模块,这些模块正在自动排列组合,形成更复杂的代码结构。
元AI核心的金色液滴重新变得浓稠,“炉心”漩涡的转速加快。
实验室的空调系统终于不堪重负,“轰”的一声喷出白烟。
墨渊咳嗽着挥散烟雾,却见菱形晶体的投影星图中,原本最暗淡的主星突然亮得刺眼,星图边缘浮现出一行流动的光字:“能量引导完成,规则定义修复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