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很快做好,两面煎的金黄的荷包蛋配着白米饭再加上一碗炒的碧绿的青菜和一碗的辣白菜,父子两个都吃的香喷喷。
下午的时候,宋堇年和宋熠把包裹里面祭祖用的纸钱和香烛等拿出来,又拿出一大叠的黄纸,按着记忆中的样子折叠着一只只的金元宝。
宋堇年和儿子两个人折元宝折了整整一下午,等把手里的黄纸都用完,也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一夜无话,第二天和宋熠吃完早饭后,父子两人拿着两麻袋的纸元宝和纸钱、香烛,到了自己家埋祖坟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农村还是每家自己选出的地方作为家族的坟地,大多是以前老一辈选的地方,后面的子孙去世了就埋在旁边。几代人都生活在这个村的宋家祖坟也埋在村周围,宋堇年家的坟地离村里不远,走个十几分钟的路就到了。
到了坟地后,父子两个把祖坟中**个墓碑周围的杂草都清理干净,然后在每个墓碑前都插上香烛,放些元宝和纸钱焚烧祭祀。到了原主父母的墓碑前面的时候,宋堇年多放了些纸钱,然后看着纸钱燃烧的时候,在心里默默的祈祷,希望原主能看见他们的儿子没有走上那条悲剧的道路,现在的生活虽然平淡了些,但他们过的很幸福。
纸钱和金元宝燃烧的很快,然后父子两个在每个墓碑前拜了几拜,之后再检查一下哪里有火星没有灭的,踩灭掉,这一年的祭祖就结束了。
手里拎着空掉的麻袋和儿子冒着冷风回到家,刚到家没多久,隔壁的二叔家就过来叫人,是昨天二叔让过去吃饭的事情。
宋堇年看了下时间,还不到吃饭的时候,大概是怕他们不好意思过去,所以提早一些过来再说一下。
宋堇年到也没有拒绝,昨天就答应了的,而且邻里之间的感情都是处出来的,他们家难得回来,更加要抓紧时间相处了。
快速的从包裹里又拿出半包大白兔奶糖,想着待会儿给二婶,让他们家的两个小家伙多点糖吃。
到了二叔家把手里的糖给了二婶,正好被小家伙们看见,大的那个还能忍住,小的那个哈喇子都流出来了。宋堇年好笑的掏出手帕给他擦了擦口水,然后剥了两颗大白兔奶糖一人一颗的塞他们口里。
一顿午饭吃的热热闹闹的,毕竟是看着他长大的,相处了一点时间,稍微有些生疏的关系就拉进了,谈到生病的话题后,二叔更是一顿埋怨,说怎么没通知他们,要是知道了,当时就派个人过去搭把手,何苦让小熠一个人照顾他。
宋堇年能听出二叔说的是真的,也相信他们如果当时知道自己生病做手术后真的会来,心里浮现温暖和感动。
热闹的吃完午饭后,又和二叔一家闲聊了一会,说道第二天要去根子家喝喜酒的事情,礼金是怎么准备的,宋堇年准备用红纸包个两三块钱当礼金,问二叔两三块钱的礼金少吗?二叔摇头,两三块钱已经挺多了,他们家准备送一篮子二十颗的鸡蛋,然后把宋堇年送给他们家的饼干和糖果送一些,这些就当礼金了。不要小看这些东西,这已经算是很拿的出手的东西了。
宋堇年和二叔家约好第二天一起去根子家喝喜酒,然后带着儿子回自己家去。父子两个回到家里,拿着工具开始检查屋子。第一天回来的时候只简单的打扫了下,现在要检查哪里有破损的地方,就连屋顶上出现的小洞也是要修补好的,不然下雨的时候会漏雨。
父子两个钻前钻后,又爬上爬下的弄的一身的灰尘,修补结束后宋堇年连忙从储存室里面翻出一只大木桶,叫儿子去洗刷木桶,自己则用灶台上的两个大铁锅烧火,烧了满满两大锅的热水,灶堂里面塞的是木柴,看着里面的火汹汹燃烧,宋堇年在心里感谢原主未雨绸缪,砍了一屋子的木柴放在家里,要用的时候去拿就行,这样的好事现在都便宜了他和儿子,大冬天的洗个暖暖的热水澡。
第二天父子两个看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到二叔家集合,然后和他们一家人一起去根子家喝喜酒。到宋根家的时候离开饭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宋熠被宋堇年打发去和年轻人去玩,而他自己凑到几个发小面前,一阵嘻嘻哈哈后,有点生疏的关系融化,变成了相互关心,互相询问这些年的经历。听到宋堇年去年在死亡线上走了一遭后,又都有些嘘唏。
宋堇年和发小们一起感慨都是人到中年的人了,要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等他说完这句话时,发现几个发小看自己的眼神不对劲,他抬手摸了摸脸,狐疑的问:“怎么了?”
几个发小齐齐翻白眼,其中一个发小羡慕嫉妒恨的说道:“堇年,你怎么能顶着一张嫩脸说自己是中年的话!这句话应该是我们说的!你看看自己的脸和我们的脸有什么区别。”
宋堇年看着面前几张糙汉脸,然后摸摸自己细嫩的脸蛋,只能发出呵呵的干笑,自己长得年轻,老天厚爱没有办法。
和几个发小说说笑笑的打趣、吃饭,这一天宋堇年都过的很开心,回到原主老家几天的时间,宋堇年就有点喜欢这里了,都有点舍不得回城里去。等到回城的那天,宋堇年坐在牛车上望着越来越远的村庄,心里默默的想着以后交通方便了,要多回来看看。
以后的事情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宋家父子两个回到城里后,恢复了以往的生活,工作的工作,在家修养的修养,当然宋堇年三不五时的去黑市卖卖蔬菜,家里的生活都是平静舒适的。
直到高考的消息像个惊天炸雷炸在人们的头顶上面,很多人都沸腾了,特别是家里有读书的人家,老百姓其实都知道读书是个好事情,但是前面几年人们对这个话题都有些敏感,现在好了,国家需要读书的人,那些曾经的遗憾可以弥补,很多人立刻重新拿起了书本。
宋家父子因为早就知道消息,所以还算平静,宋熠也是放下心,知道高考的消息是真的,他没有耽误自己好朋友的时间。如果以前得到的高考消息是假的话,那和自己一起复习的秋实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宋熠会觉得不好意思的,他自己倒是对爸爸的消息很是信任,复习的时候从来没有马虎过。
之后传来下乡的知青基本上都要参加高考的事情,又发生了多少的矛盾,城里人家哪些孩子也要参加高考,又因为各种原因发生矛盾,宋堇年就算在家里,也能陆陆续续的听到。
还好,他们家的日子一直过得很平静,按部就班的生活着,宋熠的功课也一直在复习着,就等着考试了。工作的事情也通过周哥联系了一个买主,卖了出去,之后几年的生活费都不用担心。
宋堇年的身体经过几年的修养已经完全恢复,还有大概是因为灵魂的年轻反应在了身体上,这几年他的外表没有一丝的变化,还是那么的年轻,只是浑身的气质经过几年的沉淀更加的沉稳,也更加的吸引人的目光,和儿子两人走出去,人们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宋堇年,之后才是还很青涩的儿子。
当然作为个大男人,宋堇年是不太在乎外表的,然而三不五时的有人给他做媒这件事就让人很头疼了,为了这件事他还专门和儿子好好的说了下,他没有结婚的打算,原主也没有再婚的打算,不然在宋堇年代替原主之前他就已经再婚了。
时间过的很快,从通知下来可以高考到宋熠拿着准考证去考场考试,几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等人们回过神来的时候,改革之后的第一次高考已经结束了。
考完试后,等待大学通知书的时间是比较焦心的,宋熠知道以自己的成绩是肯定能上大学的,但是能不能上自己的第一志愿的首都大学他有点拿不准,所以待在家里时心情时不时的陷入焦躁中。
宋堇年看着儿子焦躁的样子,想了想,直接带着儿子回了老家,反正城里的工作已经卖掉,家里的蔬菜也被宋堇年依次的卖掉了,家里没有什么需要他担心的,可以放心的在老家住些日子,等通知书过来的时候,信件会塞在家里的信箱里面,他们过个十几二十天后回来看一次就行。
因为要回家住一段时间,带的东西就多了,吃的、穿的、用的,几大包的东西,还好他的身体已经恢复,儿子也长成了人高马大的青年,都是有力气的人,能扛着行李赶公交车。
父子两个回了老家,拜访周围的邻居,清理屋前屋后的杂草,修剪自家种的几颗树木,把上面太过茂盛的树枝用锯子锯下来晒干,然后锯成一段段的,用茅草绳扎成一捆捆摆放进柴房中。
有了事情做的时候,时间就过的很快。直到老家有人开始收到通知书的时候,父子两个整理了下也准备回城里,他们家的通知书也应该到了。
和几个要好的人家道了别,父子两个风尘仆仆的回了家。
求收藏!求评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七十年代的爸爸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