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这一天,皇帝兴致勃勃地邀请皇后娘娘微服游京,皇后听说要出宫也是很高兴地答应。
等着上午处理完各自的事物,帝后二人就穿着寻常百姓的服饰,带着无数的暗卫悄悄地潜进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中。
小和因为皇后娘娘现下站稳脚跟,行事越有章法和气度,就没有天天在坤宁宫当值。
而是在宫外住着,忙着解决京中生意出现的问题。
所以小和也并不知道帝后二人微服巡京的事情。
再看小和这一年的成果。
京中除了行云私塾外,其他的虽然利润不丰,但一切都尚好。
所以小和这几日,便一直在和张忠商量行云私塾女学业务的事情。
现在的情况很艰难,不仅是私塾的先教书先生排斥教女学生,
就连女先生都很受排斥和白眼,即使没什么女学生、月俸多,但也有陆陆续续的女先生请辞。
留不住女先生何来的女学生,况且还只是招收穷苦百姓家的女孩子。
小和他们商量几日,也没商量个所以然来。
索性就硬着头皮打告示,告示打得颇为露骨。
恨不得就直接写上‘我钱多没地方花,所以来当散财童子了’。
但是其他该有的还是有的,开设女学的理由也写的很充分。
——————————熙熙攘攘的分割线
————————————————
——————————
“贺十三皇子、裕柔格格平安诞生,天佑大清、福泽大清,行云私塾特开设女学,现招收女先生及学生,学生每月可领取300文铜钱......”
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qianlong赶紧凑了过去。
围了好些人,等帝后二人挤进去的时候,识字的人便已经将其念了出来。
人群中议论纷纷,好不热闹。
“真的假的,一个女学生每月300文铜钱,那女娃多的家岂不是赚了,不行,我要赶紧告诉昀荇村的老李”
“走了走了,我要把我家女娃带来了”
“快走快走,咱家女娃多,赶紧带过来”
“哎呀,我家大丫二丫也可以带过去,那就是每个月600文了”
皇后娘娘听着议论声,此刻皇帝身旁,内心同qianlong一样的震惊之中。
“300文铜钱,穷苦人家一月的饭钱呢~”不远处一个人感慨道。
讨论着好处的人事多得很,但其中也并不是一味认同,也有很多不赞同的声音。
“这这穷苦人家的女娃上私塾有何用?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找到共鸣一般,有个书生装扮的男子突然大声质疑道。
小和站在人群中,看着说话男子趾高气扬的神情,平心静气地反驳道。
“此言差矣,谁不是女子生下来的,您想想~如果母亲有些才识,孩子是不是更早启蒙、能明理,再想您娶的妻子是想要目不识丁的好些?还是略有才识的好些?”
内心毫无波澜,但眼神异常坚韧地对着那名男子,继续说道:
“读书让人明理明智,古时哪个官宦名家的女子不是读者圣贤书长大的,世家主母也皆是名满一方的才女,试问可真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见众人都纷纷附和,小和再接再厉,猛发广告
“诸位,实不相瞒,我是私塾的老板之一,此番开设女学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这告示上都写得明白,我的意图不在于将上私塾的女娃培养成从前的世家大妇”
“而是,让这些女娃有才识而明理,将来影响她的世世代代,培养无数对大清有益的人才,在女学她们不仅能认字,还能教些别的技能,又有月前可领,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女学教授的不止这些,但看到帝后二人的小和并没有说得太过仔细,毕竟qianlong生性多疑,不可多言。
“大善啊”
“是啊是啊,真是大善人”
“原来是为了大清啊,女老板真是忠君爱国之人”
“原来女娃读书也是有用的啊~”
有个挑着扁担的男人离得qianlong较近,咧着嘴说道,“可不是嘛,这女娃学了东西,又不是去做苦力,还能有月钱领补贴家用,多了的当自己嫁妆,多好呀~”
“各家的女孩子,私塾会有专门接送回家,安全问题请放心”看到舆论慢慢像好的方向发展,小和又是高声地补充道。
“哎,我爹去得早,都是娘把我们几个孩子养大的,要是我娘能多个技艺傍身,也不用那么辛苦的,我要把我闺女送进去学一学”
不知道是谁说的,周围人听后又是一阵地纷纷赞同。
看着在那里侃侃而谈婶子(小和?),再听到刚才那人的话及周边人群中的感慨,qianlong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心里暗暗地赞赏私塾先生的长远眼光和豁达的心胸,想到‘班淑’、‘武曌’、‘李清照’等女子,又想到自己的母后,感慨地说出了“谁说女子不如男~”
将这事记住,qianlong拉着身边陷入沉思的皇后,愉快地开始了微服游京的一天。
等到第二天,行云私塾收到圣旨和‘巾帼女学’的牌匾时,私塾的管事和股东们非常惊喜。
更加惊喜的是,皇帝还赐下一座府宅作为女学。
小和高兴地花了大笔价钱来装修,对比行云私塾的简洁大方,巾帼女学是精致得不能再精致,来了个**裸的“穷养儿,富养女”
私塾有实践课程,装修期间去巾帼女学劳动的孩子也会得到相应的辛苦钱,当然也不会让他们做重工,都是些轻松的活计。
因此看到了巾帼女学的精致,许多男孩子都纷纷感慨生错了性别,也有孩子玩笑似的和私塾提议‘反对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皇帝也因为大力支持女学,在民间更受百姓的爱戴。
有不少人从中看到了‘妇女解放的苗头’,整个大清女子地位也稍稍地提高了起来,也给这个时代的女子给予一丝喘息之机。
渐渐地,其他各地也都兴起女学,巾帼女学分学遍布大江南北
渐渐地,朝廷鼓励寡妇再嫁
渐渐地,各地女子兴起做生意的浪潮,尤其是传统的纺织业
一切都步向正轨,一切也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
一晃九年过去
第一年,皇后带着后宫妃嫔多次来考察巾帼女学,有特长的妃嫔娘娘就成为巾帼女学的特聘先生。
就连耿太妃也向皇帝提议,教授礼仪课程,来女学管事打发时间。
第二年,小和买下大杂院,收养了大杂院的孩子,将其中没有姓氏的孩子都冠上姓柳。
猜没有错,此时小燕子就在这里,被取名为柳静之。
为了改掉她身上的坏毛病,小和给他画了一张又一张大饼,每天同吃同住,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将她掰得端正了不少。
上了女学后还是对于‘武学’这方面感兴趣,到不像之前那般‘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了。
识字乐礼的虽不精,但是肯努力。
第三年,蒙古巴林部进献一女,封颖贵人。
同年,颖嫔成为巾帼女学的骑射先生,每天请完安就出宫当先生去了,等第四年怀了身孕也没有消停。
第五年帝后二人还特地为了边疆的战士开了场相亲宴,巾帼女学和绣楼的女孩子有意向的都纷纷报了名。
相亲成功的女孩子,巾帼女学上奏皇帝,特地为她们开设了为期三个月的‘边疆地理风貌’、‘边疆人文风俗’和‘战时急救和战后心里辅导’三门课程。
再然后绣楼未出阁的女孩子,给每位新娘子赶制出一套特别的添妆,一套结实又不失美观的战袍。
等上完这三门课程后,绣楼的姑娘们也终于做好了添妆,皇帝为他们举行了集体婚礼。
由帝后主婚,万人空巷,场景好不热闹。
从此,就成了大清帝后每年必要的活动。
第六年,颖贵人诞下十格格,晋贵嫔。
满月后,赐名荣珠。
而颖贵嫔出了月子后,就又过上了当先生的日子,只不过有了女儿后时间就不那么长,因此对待学生是格外的严格,不容犯下一丝错误。
第七年,正好是集体婚礼后,金秋九月,倭寇侵犯浙江水域,事发突然无法立刻增援。
这些年轻女眷们纷纷穿上绣楼为她们添上的嫁妆——战袍,自发成立娘子军奇袭倭寇,与倭人打起了游击战。正面和突袭齐用,大败倭寇。
皇帝大悦,将这次自发集结的娘子军立为浙江驻防女师,与其他驻防军同样训练作战,成为大清首个女军队。
其中这次娘子军的领军人,同时也是巾帼女学开设以来第一位结业成绩第一名的毕业生,姜艾,被封为从一品驻防将军。
成为大清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
还有这次一箭射杀敌首的李宝容,被封为从二品副将,也是颖贵嫔的得意门生。
颖贵嫔教导有方,受到了嘉奖,更是许诺荣珠以后不会远嫁,从此就更加对学生严加要求。
各地其他女学纷纷开设武术、兵法课程。
许多女孩子也有了将军梦~
第八年,巾帼女学上表皇帝,请求浙江驻防女师为巾帼女学实习基地。
帝允之,同时调遣浙江驻防女师部分人员去往各要塞建立女师。
今年是第九年,巾帼女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应聘先生。
没错,时隔十一年,我们的夏紫薇小朋友终于闪亮登场啦!
这一天,耿太妃恰巧在女学中,更巧的是小和正好去了工匠铺子
静之(小燕子)就将要应聘先生的紫薇带到了耿太妃跟前。
“姑娘是来应聘先生的,多大年纪了?擅长些什么?”看到来应聘的也只有静之一般大,耿太妃也没有为难她,柔声询问。
紫薇看到耿太妃眉目间的威仪,恭敬地回答:“回贵人,小女子姓夏,名紫薇,来自山东济南,闺阁女子所学琴棋书画,都略通一二。”
耿太妃听到从山东来的姑娘,先是肯定了一番他的才学,而后又是疑惑紫薇为何千里迢迢来京城来。
紫薇听到耿太妃的疑问,心中甚是感动,便把上京寻父的事告诉了耿太妃。
当耿太妃听到紫薇的生父是qianlong时,内心大惊。
不着痕迹地把紫薇带来的信物留下,又温声细语的将安排房间休息,然后命带来的宫人将金锁带到另一间,二人分开看管。
而后差人去请了现掌管宗人府的和亲王来。
当和亲王知道自个儿额娘叫自己过来是因公务之事时,便立刻赶了过去。
等到达巾帼女学时,和亲王就看到了当年qianlong留给大明湖畔那位姑娘的信物。
耿太妃将和亲王叫到了跟前,告诉了他皇帝的私生女找上门这件事。
“额娘,儿子当年和皇兄一同微服,里面各种缘由皆是知晓的,这件事交给就交给儿子处理,儿子这就进宫告诉皇兄”和亲王听到事情的严重性,立马向耿太妃表态。
“额娘,没查清楚之前,还是要麻烦巾帼女学在收留我这侄女了”
说完,不等耿太妃的反应,和亲王转身就离开了。
————————和亲王连跑带颠进宫的分割线
“万岁爷,和亲王求见~”明德
太难了,我会继续努力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还珠格格(13)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