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选试(1)

除了参谒宰相、拜谢座主,新进士还有名目众多的庆祝与宴饮,如大相识、小相识、闻喜宴、月灯阁打球、杏林探花、雁塔题名、曲江会等等,不一而足。

丁莹直到赴京前才勉强学会骑马。她目前的骑术,与同年一道游街还算够用,下场打球是万万不可的。王瑗比丁莹强些,但也没大胆到参与马球这样激烈的活动,所以新进士们相约去月灯阁打球时,两位女进士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旁观。

下场的新进士其实也不都擅长马球,大多数也只是平平而已,单就球赛而言算不上精彩,可前来观看的人一点不少。当然这些观众多半也是为了一睹新进士风采,对马球本身倒不那么看重。尤其今年榜上多青年俊彦,吸引了许多年轻女子前来。即便他们的球技普通了一些,但场内呼喝不断,场外欢声沸腾,倒也将气氛哄托得颇为热烈,战况激烈时甚至还有几分热血之感。

丁莹起初也在认真观战,不过看着在场中驰骋的萧述和崔景温,她便有些走神,想起拜谢座主那日,谢妍对她说过的话。

谢妍问她,是不是真的觉得自己不如他们?

她没有回答。

“怎么不说话?”谢妍轻笑,“是不敢说实话,还是当真自愧不如?那我换个问题。若我选中的状首是萧述或崔景温,他们可会像你一样不安?”

不会,这个问题的答案丁莹倒是十分清楚。拜谒宰相那日,崔景温便直言不讳地表达过不满,觉得他并不比自己和萧述差。

即使她不开口,谢妍也猜得到她的回答,继续问她:“他们能心安理得,你为何不能?”

因为……丁莹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任何声响。

谢妍替她说了:“因为你是女子,天生就比他们矮一头。”

丁莹一惊,连忙否认:“不是……”

“不是吗?”谢妍目视她,“如果将你点为状头的人是萧侍郎,你可会质疑他?”

丁莹沉默了。她不想承认,但她知道答案:多半不会。萧豫资历比谢妍深厚,且是男子,不太可能引发大的争议。

谢妍也是一脸了然,嗤笑着说:“那你为何独独质疑我?是我之前排榜不公,让你心生疑虑;还是……仅仅因为我也是女子?”

每每忆及此处,丁莹都很惭愧,觉得自己确实有负谢妍的赏识。而三日后发生的事,更让她的愧疚达到了顶点。

拜谢座主后又过了三日,新进士再度前往谢妍府中曲谢。与前次只谢座主不同,这次要谢的还有举主。举主即是之前推荐过新进士的人。可惜不是所有人都在,比如曾推荐崔景温的高岘,身为宰相,位尊事繁,便不曾到场。

谢妍以座主的身份为他们引见了各位举荐人。萧豫和王肃也被她请来府中。谢妍似乎对这两人格外尊敬,不但请萧豫上座,引见时还大加夸赞,说二人荐举不少贤才,使她这次放榜轻松许多,又着重强调丁莹和萧述等几个名列前茅的人都曾得到他们的推荐。

旁人听了不以为异,顶多觉得谢妍会做人。萧豫临时被换下主司之职,难免心存芥蒂。谢妍盛赞他和王肃,又对萧豫如此尊重,想是有意安抚。果然之后萧豫一直春风满面,甚有得色。众人见状都不免暗叹,如此长袖善舞,难怪谢妍能得到皇帝宠信。

不过谢妍这番举动在丁莹看来,却是另有用意。谢妍介绍萧述和王肃的身份时朝她这边看了一眼。丁莹起初颇为不解。拜谒宰相那日,她就见过二人,不至于认不出来,谢妍为何会特意看她?但是再听上几句,她就醒悟过来,谢妍知道她在意外面的传闻,在婉转为她澄清。

萧述和王肃都曾推荐,说明认可她的不止谢妍一个人。萧豫在朝中称得上资望之辈,王肃官位虽不算高,却是朝中清流。如此身份的两人都曾推荐她,足以说明她的才华,也证明她这状首并非浪得虚名。

那日离开时,丁莹特意上前,向谢妍深深一揖。谢妍知道她已领会自己的用意,坦然受了她的礼,又低声说:“外间之言,无须在意。”

丁莹一怔,抬头想要说话,谢妍却已转过身,同萧豫话别了。

“想什么呢,这么魂不守舍?”一个女声将丁莹从沉思中唤醒。

丁莹看向身侧,是王瑗。她摇摇头,表示没有什么。

王瑗在她旁边坐下。之前虽然没怎么来往,但这阵子新进士几乎日日都在一处,两人又是唯二的女子,常在一起作伴,很快就熟悉了。

王瑗这日竟像是也有心事。她在丁莹身边不过略坐了一会儿,又是扯衣摆,又是长吁短叹,最后终于忍不住对丁莹说:“可否陪我出去走走?”

丁莹看出王瑗的烦闷不安,爽快地点了点头。

月灯阁邻近曲江。丁莹料想王瑗有话要说,出来后刻意寻了池畔一处僻静之所,方便叙话。

“你觉得我们那位恩府是什么样的人?”王瑗见四下无人,便先开了口。

谢妍?丁莹沉吟,虽然谢妍让她印象深刻,但她们也只见过数面,还谈不上有很深的了解,且王瑗忽然提起谢妍,必有缘故。她思忖片刻,谨慎地回答:“以主司而言,十分称职。”

王瑗沉默不语。

“可是有什么事?”丁莹试探着问。

“家父在濮州任长史,”王瑗说,“濮州司户与恩府那位前夫是同年。家父收到我报喜的书信,得知主司换成了谢少监,便在回信中说了一些她的事。”

丁莹垂目,看来信中所述对谢妍不太有利。

王瑗接下来的话证实了她的猜测:“据那司户所言,恩府当初不修妇职,不敬舅姑,还同别的男子有染,以致夫妇不相安谐。又说她和离以后衔恨在心,屡次公报私仇,迫使前夫去职,连他重病还不肯放过……”

谢妍前夫之事丁莹在科试前便已有所耳闻,并不感到吃惊,只说了句:“不敬舅姑、淫*乱皆可出妻,为何会是和离?既是和离,又怎会衔恨?”

王瑗愣了。这两条都在七出之列,其夫即可弃之。若恩府当真德行败坏,又何需和离?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合常理。

“有没有可能……”王瑗有些期待地开口。

谢妍做为提携她的主司,多少已与她的前程联系在了一起。即便撇下座主与门生这层关系不谈,对王瑗这样的女子而言,谢妍本身也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存在,她内心并不愿意将谢妍想得过于不堪。丁莹的话让她燃起了希望。也许那位司户所言并非事实?

丁莹想了一阵,却又摇头道:“这不好断言。”

夫妻之事往往涉及诸多纠葛与内情,外人不知详情,如何能够判断?也许谢妍操持过舅姑之丧,又或者有所受无所归,那便属于“三不去”,便是身犯七出也不可轻易休弃,只能寻求其他办法。

王瑗的目光黯淡下去:“连你都这么说……”

丁莹欲言又止。经过之前的事,她其实更愿意信任谢妍,奈何她对谢妍所知实在太少,便是想维护也不知从何处着手,最后也只能不痛不痒地安慰了几句:“那司户既是恩师前夫的同年,听上去也一直与那人有来往,有所偏向也未可知。我们还是先别急着下结论。”

丁莹沉着的语气让王瑗稍稍安心。她脸上展露笑容:“你这样说,我总算好受一点。这几日当真快把我憋死了。”

做为谢妍的门生,不应传扬对她不利的言论。但是这件事又让王瑗如鲠在喉,很想找人倾诉。同年里只有丁莹是女子,于是成了她唯一的分享对象。虽然丁莹也没得出什么明确的结论,但还是令王瑗心中的不安散去不少。

丁莹汗颜,相比谢妍对她的帮助,她能做的实在太微不足道。她勉强一笑:“球赛应该快结束了,我们回去吧。”

比赛后还有酒宴,是不好错过的。王瑗点头,两人一同返回月灯阁。

路上丁莹却又想起一事:“那位司户……我是说,恩师的前夫是哪一年及第的?”

“哪一年我记不清了,”王瑗回答,“不过可以确定是在恩府出任宫中女官之前。那至少得是十一二年前的事了。”

“十一二年?”丁莹皱眉。

时人重京官而轻州县。濮州并非上州。司户职属判司,为从八品下,官位不高但事务繁剧,不为士人所喜。且十几年前循资格之制尚未完善。进士出身,做了十余年官,升迁再慢也不应该止于一州司户。

“怎么了?”王瑗问。

丁莹思考片刻,没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没什么。”

宦海沉浮,什么起落都有可能,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且那司户言之凿凿,即便有倾向,应该也不至于完全无中生有。但是……丁莹又忆起当初在山神庙,谢妍对是陌生人的她尚能施以善意;出任主司时也能体察下情;她上次酒醉,恩师又是细心关怀。更不必提她还设法为自己正名。丁莹很难将她见到的谢妍与传言中那个刻薄恶毒的人联系到一起。不过丁莹父亲早亡,她做为家中长女,早早肩负起许多责任,并不像许多同龄人那样懵懂。人心复杂,真伪难辨,便是王莽这样的奸徒也有忠厚谦恭的时候,何况是仅有数面之缘的谢妍?日久见人心,还是再观察下吧,丁莹想,可惜杏园宴后,谢妍日益忙碌,再未与新进士们见面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