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选试(3)

消息不止传到了内宫,连已搬去京郊的梁月音都得了音信,第二天就急急忙忙赶回城内找丁莹。她到访时惊奇地发现萧述也在。不过萧述已准备离开,梁月音走到门口时,丁莹正送他出来。

“仙宾?”丁莹先看见了梁月音,“你怎么有空过来?”

她如今与梁月音已十分熟悉,两人多以字相称。

“我……”梁月音刚要说话,但看了一眼旁边的萧述,又闭口不言了。

萧述识趣地向丁莹拱手:“我这就走了,不劳远送。”

丁莹点头:“多谢萧兄专程送来的文卷。”

“是崔十四搜罗的,”萧述笑道,“我只是顺路替他送来。你要谢就谢他吧。”

丁莹略微吃惊,停了停才说:“让他费心了,还请萧兄代为致谢。”

萧述又道:“十四郎还托我带话,要你专心准备,别丢了状元的脸面。”

“想不到小崔竟如此热心。”丁莹真心实意道。

崔景温同她算不上亲近,这次主动援手,确实让丁莹十分意外。

“十四郎虽然嘴硬,但我知道他其实对你颇为认可,”萧述微笑道,“另外恩府倒排榜的说法令他很不满,让我转告你,务必要争口气。”

丁莹莞尔:“我尽力而为。”

之后萧述便告辞了。不过离开前,他又特意向梁月音点头致意。梁月音敷衍地回了礼,等萧述一走就急急拉着丁莹问:“明年的吏部选试,你可有把握?”

丁莹看着她,没有回答。

梁月音想了想,也觉得自己问得太蠢。不管博学宏词还是书判拔萃,登科都是极难,谁又敢说有把握?梁月音忍不住为丁莹心急,觉得她不该如此轻率。可她转念一想,事已至此,出言埋怨也只会徒增丁莹烦恼,便转而问道:“那你现在有何打算?”

“我原打算关试后就回家守选,”丁莹避重就轻地回答,“如今既要准备吏部试,只能先继续留京了。”

不过这也确实是她需要仔细考虑的事。京师米薪皆贵,及第后的花费亦不少,以她目前余下的资费,要在京都留居一年怕是有些紧张。她不愿意借贷,且考虑到选试的难度,丁莹觉得也不方便再做书手之类的营生。

她的情况梁月音也有所了解,很快提议:“不如你搬来与我们同住?花销少,彼此也好照应。”

梁月音借居的尼寺离京城不远,房舍、吃用的花费较之城内都低廉不少,有事时往京中来也方便,倒是个合适的去处。只是……

“会不会打扰你们?”丁莹问。

“怎么会?”梁月音笑道,“我们高兴还来不及。不是谁都有机会与状元同住的。我还巴望着你得闲时,指点指点我们。”

丁莹放了心,当即应下:“关试之后我就搬过去。”

梁月音是临时抽了一天时间来探望丁莹。她赶着在天黑前回寺,因而并未久留。同丁莹又说了一些激励之语后,她便匆忙告辞。

送走梁月音,丁莹才有时间看萧述送来的文卷。崔景温从萧述口中得知丁莹打算参加书判拔萃,送的都是特意寻来的判例,供她参考。卷轴用帙袋装着。丁莹打开布袋,发现里面一共两轴:一为前代的《龙筋凤髓判》,另一卷则未有签注。

丁莹想了想,先取了没有标注的卷轴展开。第一条讼判下,一个她熟悉的名字赫然入目:谢妍。

*****

梁月音来访后没过几日便是关试之期。所谓关试,即新进士在文牒从礼部移交吏部后,至吏部南院应试。合格以后授了春关,新进士便可改称前进士,从此名属吏曹,以备守选。

关试由吏部员外郎执掌,一般只试书判两节。丁莹已在研读崔景温给她的文卷,试判的两条狱讼在她看来都不算难。

交卷之后,诸人谢恩退出,关试便告结束。考过关试,就差不多到了大家各奔东西的时候:归乡的归乡,游历的游历,其后数年都未必能见上一面。相处了这么久,众人多少也有了些交情,分别在即,不免生出离愁。交好的同年更是要话别一番。丁莹正与王瑗、萧述等人惜别,却意外地瞥见了谢妍的身影。

与谢妍一起的还有一名绿袍官员,看起来她是和同僚偶然经过此地。丁莹看见谢妍的同时,谢妍也发现了她。她转头与那位同朝低声交待了一句什么,那名官员点了下头,转身离开。谢妍则径直向丁莹走来。

几人连忙向她行礼。谢妍对他们点了下头,然后就看向丁莹。

萧述猜她应是听说了丁莹选试之事,礼毕便朝其他几人使眼色,又提出先行一步。其他人也都会意,纷纷告退,很快就只剩下了丁莹。

“有空吗?”谢妍开门见山地问。

丁莹点头。

“可愿随我走走?”

丁莹答应了,跟着谢妍在附近漫步。可惜周边尽是各部衙署,谈不上什么佳景。不过丁莹料想谢妍叫她一起散步应该也不是为了赏景。

果然走出一段距离后,丁莹就听见谢妍问:“宏词还是拔萃?”

丁莹知道她问的是自己准备参加博学宏词还是书判拔萃,回答道:“拔萃。”

谢妍思索片刻,又说道:“我那里有些旧年的书判,可以给你参考。你住哪里?稍后我让人给你送去。”

这正是丁莹目前最需要的东西,她便不作无谓的客套,直接说了自己目前的住处,但又很快补充:“不过学生打算近日搬去与几位朋友同住,不会在此久居。”

谢妍不以为意:“无妨,我明日就让人送过去。”

丁莹向她道了谢。然后两人便不约而同的沉默了。

又过了一阵,丁莹才听见谢妍再次开口:“不是都告诉过你不用在意了吗?”

虽是埋怨的语气,但丁莹却从那嗔怪中听出了一丝亲切。看来她对自己之前的无礼已经不介怀了。

丁莹稍微松了口气,轻声解释:“坊间还是有些传言……”

“我以为萧豫和王肃表态后,对于状首这件事,你应该没有什么疑虑了?”谢妍打断她,“些许传言又有什么要紧?”

曲谢那日得知萧豫与王肃都曾举荐她,丁莹确实不再困扰于自己是否有状元之实。起初在月灯阁上听到几位同年谈论,她心中并无波动,直到那句“倒排榜”。那三个字不止让崔景温不满,也激怒了她。谢妍虽然有过不少争议,之前放过的两榜却颇被人称道,只因这次点了她做状头,便要受此讥讽,英名尽毁,让她如何能忍?

“若只是议论学生,”丁莹回答,“学生可以不必在意,但那传言牵涉恩师……”

谢妍抚额:“别告诉我你是为了这个原因才决定参加吏部试。”

丁莹半晌没有说话。

在谢妍看来,这就是默认了。她顿觉头疼,让她不要妄自菲薄可不是要她逞英雄的意思啊。之前皇帝问询时,她判断丁莹不是冲动之人,必是有所筹谋才有参试的决定,并不太担心。如今看来却并非如此。她自觉这些年也算识人有术,没想到竟在丁莹身上走了眼。

“你无需维护我的声名。”她叹着气说。

说是门生,实际她们并无多少情谊,丁莹没有这样做的必要。何况针对她的攻讦多了,不差这一点半点。

丁莹听懂她的言下之意,垂目片刻后问:“恩师不介意吗?”

谢妍看了她一眼,低声笑道:“不过是给人做回谈资罢了,又不是第一次。这么一点小事你都要较真,日后可就没完没了了。”

也就是说,外间的议论谢妍都是知道的?丁莹几乎要冲口而出:那些传闻几分是真,又有几分是假?尤其是那前夫之事……但她到底还有理智,及时把这股冲动压了下去。

谢妍并不知道丁莹现在转的念头。没听见丁莹回应,她也不以为异,只当她还在犯倔。这人才学是有的,谢妍想,人品也不错,就是心眼太实。自己既是她的恩府,日后少不得要多费点心。

“事已至此,先专心备考吧,”她轻叹一声,如长辈一般拍了拍丁莹的肩,“过几个月再做计较。若那时还无把握,我替你想办法就是。”

“什么办法?”丁莹问。

“找个理由拖上一两年又不是什么难事。”谢妍沉吟,“你家里有没有什么年纪很大或者快病死了的亲戚?和你有仇的也行。”

“啊?”丁莹错愕。这和她的亲戚有什么关系?

“丁忧守制是再合适不过的理由,”谢妍眼睛在丁莹身上一转,轻声笑道,“就是不知道你介不介意损失个把不打紧的亲戚?”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