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微观坚守

在张钰团队经历着资金链断裂、人员流失的至暗时刻时,那些散落在华强北各个角落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们的坚守,如同寒夜中的点点星火,微弱却顽强,构成了支撑张钰信念的最底层基石。

王大海是其中最亮的一簇火苗。他的生意同样受到了风暴的严重冲击,订单锐减,仓库里也压着不少货。当陈斌带着“稳健联盟”的优厚条件来游说他时,王大海只是闷头抽着烟,半晌,瓮声瓮气地回了一句:“老陈,人各有志。我王大海脑子笨,就认死理。我信小张老板,他指的路,再难我也跟着走。”

陈斌悻悻而去后,王大海的老婆没少跟他吵架,埋怨他死脑筋,放着现成的安稳不要。王大海被吵烦了,吼了一句:“妇道人家懂什么!没有小张老板当初帮我们垫运费,没有他的平台帮我们找客户,咱家能有今天?做人不能忘本!现在人家有难处,咱就拍拍屁股走了?那还是人吗?!”

他不仅自己坚守,还主动帮着张钰安抚其他几个犹豫不决的核心商户。“再等等,再看看,”他用自己的方式劝说着,“小张老板不是一般人,他肯定有办法。” 他甚至在自己资金也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偷偷挪用了给孩子准备的学费,跟着张钰又小规模地吃进了一批他认为绝对超值的货,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支持。

另一个坚守者,是工地负责人陈永年。商城主体工程早已完工,他的施工队本可以撤场去接别的活。但看到张钰遇到的困境,陈永年主动找到张钰:“小老板,商城还有些收尾的零碎活计,我带着几个老伙计帮你慢慢弄着,工钱不急,等你宽裕了再说。我们在这,也能帮你看看场子,免得有些宵小之辈趁火打劫。”

于是,在萧条的华强北,“松钰电子商城”的工地上,依然每天都有几个老师傅的身影,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一些修补补、管线检查的工作。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这家还没倒,还在坚持。

更让张钰动容的,是一些普通的平台用户。尽管交易量大减,但每天依然有零星的查询和订单。一个远在苏州的小工厂采购员,每次下单前都会通过周嘉颖优化的那个简陋的在线客服系统(最初是电话,后来升级为简单的网页留言)仔细询问参数,周嘉颖总是耐心解答。有一次完成交易后,那个采购员特意留言说:“周经理,你们平台的信息最准,服务最好。现在市场不好,你们一定要撑住啊,我们还指望以后长期从你们这找货呢。”

这些来自市场最前沿的、真实的信任和依赖,通过周嘉颖和李工的反馈,传递到张钰这里。它们不像巨额订单那样振奋人心,却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几近干涸的信心。

张钰将这些“微观的坚守”都看在眼里。他让周嘉颖详细记录下每一个在困难时期仍然支持平台的商户和用户,无论是像王大海这样的核心伙伴,还是那个苏州的采购员。他在一个深夜,对着这份名单,对周嘉颖说:“你看,嘉颖,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这么多人和我们在一起。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

他调整了策略,不再仅仅被动等待市场回暖,而是主动利用平台尚存的影响力,为这些忠诚的伙伴提供服务。他让李工开发了一个“伙伴专区”,优先展示王大海等坚守商户的库存和价格信息;他让周嘉颖牵头,为这些商户提供免费的线上店铺优化建议和简单的市场分析报告。

这些举措短期内无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却极大地增强了核心圈子的凝聚力。王大海看着自己店铺在平台上增加的曝光量和偶尔达成的、来自外省的微小订单,对老婆说话都硬气了几分:“你看!我说什么来着!跟着小张老板,没错!”

微观层面的坚守,如同磐石,稳住了“电子商情港”这艘在风浪中剧烈摇晃的航船的底舱。它让张钰相信,他所构建的以“信任”和“价值”为核心的模式,拥有着超越短期利益的顽强生命力。当宏观环境的暴风雨逐渐停歇时,这些深扎于土壤的根系,将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