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抚曲文王

公子卬正在兴头,欣然应允,又向齐国君臣介绍姜华:“这位小友来自洛邑乐宫,如今是魏国乐正,琴艺出神入化,高出我许多,诸位听他抚一曲,如何?”

齐侯道:“外交礼仪之时,就见姜先生指挥礼乐从容不迫,胜过我齐国乐正,若能一睹风采,乃是孤与列位臣工的福分。”

姜华承诺,侍候搬来一张桌子放在殿内中央。姜华走至桌前,向齐国君臣施礼,正襟危坐。

殿内诸君见姜华起手,乃是古曲《文王》,心中俱是一凛,齐侯面色逐渐难堪。此曲是为歌颂周文王而作,更重要的是,自武王拥天下以来,定下礼乐,但凡外使入国,东道主需奏《文王》以行外交礼仪。然郑庄公箭射周天子以来,礼崩乐坏,各国自行其是,不复周礼。公子卬作为魏使入齐之时,齐国演奏的是齐国诗歌。

姜华虔诚吟唱: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一曲虽罢,古音绕梁,沁人心脾。《文王》初始,殿内君臣自惭,然随佳音渐起,众人如同沐浴在圣德之下,只觉百鸟朝凤,遍寻高洁之地,栖于姜华周围。万道金光生,天花乱坠下,抚琴的姜华在齐国君臣眼中仿佛化作圣德文王,纷说治世良言,殿内侍者纷纷跪拜,齐国君臣尽皆拱服。

昔时凤鸣岐山,周文王拥天下三分之二而侍商,却被纣王逼迫,囚于羑里,出狱之后,依旧以德报怨,永不反商。然纣王听信谗言,无端西征,引得天怒人怨。周武王顺天意得民心,起兵伐纣,始有天下,至今日已数百年。

尽管周室衰微,然文王圣德依旧,恩泽后世,诸侯不尊周室,却发自内心敬重周文王。如此局面,齐侯起身举杯,缓步走至姜华前,说道:“先生高义,不无愧出自洛邑乐宫,请满饮此樽。”

姜华接过酒樽,一饮而尽,鞠躬递给齐侯。

齐侯见姜华礼数周全,不禁更加敬佩,双手接下,问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姜华回应道:“外臣复姓公孙,名华。”

听闻姜华复姓“公孙”,齐侯又问道:“先生之姓与古之贤君黄帝同姓,莫不是贤君血脉?”

姜华称诺。齐侯面色更加恭敬,道:“当今天子与先生同源,是孤怠慢了,来人,赐座于孤身旁,孤有些亲近话想通过先生禀明当今天子。”

宴会继续歌舞升平,齐侯与姜华、公子卬谈论心中志向,欲以齐桓公志向为榜样,行尊王攘夷之事,殿内君臣和谐,一派欣欣向荣之相。

公子卬次日携姜华功成而归,途中二人听说齐侯昨日朝堂之上力排众议,决定与魏国结盟,心中对齐侯好感又赠。二人回到魏国,魏王隆重接待,彰显结盟之功。

魏国乐宫已成火候,姜华自觉多日不见父母、乐宫师生,甚是想念,便想告假回洛邑。公子卬提议姜华可将其父母接道魏国共享富贵。姜华以父母祖居洛邑,不适他乡水土为由相拒。公子卬不勉强,一路相送,直出大梁数十里才分别。

自觉无东边之忧,魏王便想要去除肘腋之患,即刻召集群臣,商议攻韩之事。庞涓虽同意担任此次攻韩大将军,却对西边秦国心存忧虑,主张让公子卬再赴秦国结盟,如此东西连横,边疆无忧。

魏王却不以为然,认为秦国变法多年,未见东出,可见中庶子卫殃徒有其名。不过攻伐乃国之大事,魏王不会掉以轻心,令老将龙贾率一支劲卒驻守河西震慑秦国。

庞涓见魏王安排妥当,便接受旨意,率大军出发。魏王又令魏国乐宫弟子相随,一则壮行军声势,二则为攻城惑心。然魏王却不让公子卬相随,令他出使赵国以安魏国北境。

自围魏救赵之后,魏军仍驻守邯郸数年,榨取甲兵钱货无数之后方归。赵国这些年虽一直在恢复元气,但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起兵攻伐他国的程度,但赵国若趁魏国攻韩之际联合魏国骚扰北境,确实一大麻烦。魏王遣公子卬出使赵国正是想敲打赵国君主不要借机生事,时刻提醒赵国君臣不要有非分之想。

宇内纷扰,狼烟四起,天下之中洛邑却得片刻安宁。姜华离开数月,甚是想念,刚进城中,便大步往家中奔去。推开门扉,只父母正在筛谷物,便“噗通”一声,行跪拜大礼。

“爹爹,娘亲,孩儿回来了!”

父母见游子归,一时愣住,手中簸箕一时落地,快步走至姜华身前,将他搀起。母亲抚摸姜华脸庞,直说瘦了,便回屋中拿面饼子。父亲见姜华壮实了些许,便告诫他要报答公子卬知遇之恩,好好在魏国宣扬周礼。

姜华与父母说了些魏国近况。听闻姜华在魏国大有所为,二老开心不已,便拉着姜华到内堂跪拜祖宗灵位,一则祈福周室复兴,二则祈福姜华光耀门楣。

自内堂出来,父亲对姜华说道:“阿华,赶紧去乐宫看看吧。你的师兄弟常来打听你的消息,尤其是阿瑶,她天天都来。”

母亲笑道:“阿瑶那可是个好姑娘,人美心善,要是能做我的儿媳妇,那才叫好呢。”

姜华一时语塞,脸上霎红,虽说少年时也过家家似的娶姬瑶当新娘,但在魏国的这几个月终究使心性有所成长,男女之情懵懂初醒,此时不知该喜还是该羞。

父亲说道:“你这婆姨,阿华才十五岁,阿瑶才十四岁,也太小了,等他们长大些再谈婚论嫁。”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