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五更,魏营造饭。东方肚白,器械齐备。
“开拔!”庞涓一声,魏军齐齐将新到的攻城器械推向新郑城楼。军阵严整,士气高昂,人人以为胜利在握。
新郑守军早已探得庞涓带来新攻城器械的消息,尽管鏖战数日身躯已疲,眼神却斗志未衰。城门上的守军眺望到魏军徐徐靠近,握紧手中武器,迅速通报各方备战。
“攻!”庞涓振臂一呼,军鼓擂起,将士齐冲,兵器在前进中破风声响,甲胄在齐步中震慑。整齐的喊杀声冲破天际,似要将城墙喊倒。
望着如潮水般涌向城门的魏军,韩国守军深知今日之战更甚前几日,却仍旧面无惧色,视死如归,他们按照事先守将的安排,待魏军靠近攻城,便将滚木落石推下。
不断有魏军从云梯上被滚木落石砸下,口吐鲜血,甚至成为城墙边上的一滩肉泥。这一番血腥景象令人恐惧,而人一旦恐惧到了极点,就是愤怒,因此滚石并不能抵挡他们,反而激起了他们心底的血性,继续举着盾牌冲上云梯。
战场上不断地传来喊杀声,明明就在阵前的姜华却觉得静得可怕,只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或许是因为这是姜华第一次见到如此残酷的战场,断肢残臂,兵戈透身,如水墨残像形成一幅幅画卷展现在他眼前。
两军鏖战之际,有一斥候从魏军后方疾跑而来,至庞涓车架,禀报紧急军情。
“什么?”庞涓惊道,“他真的围魏救韩?”原来斥候禀报的军情正是齐国出兵大梁,田忌任大将军,军师,正是孙膑!
庞涓不愧是老辣悍将,当即镇定。当初孙膑围魏救赵,虽说令魏国吃了败仗,却也让魏军占领邯郸三年,魏军虽败而获利。当务之急,应是尽快攻下新郑,解释若能相逼韩君,以两国之兵,合击齐军,此役仍有胜算,最次也不过和当初邯郸情形一般,落个名败实胜的结果。自己的声名是小,魏国利益为重,庞涓魏武卒阵型不乱,加快攻势。
突然飞矢掠过,冲姜华面门而来,姜华惊醒,刚要躲避,只听“铛”的一声,一柄阔剑横在姜华身前,挡下了飞箭。姜华识得此剑,正是公子卬所持工布名剑,便向公子卬施礼表达感谢之意。
“公子,请助我一臂之力!”眼见战事焦灼,庞涓又下令加速攻势,姜华也下马端坐,将琴放在膝盖之上,欲用琴声助力魏军。公子卬同时下马,执剑在姜华一侧,护他周全。
姜华指拨五弦,乃是古曲《大武》,战戈棘棘,兵威赫赫。《大武》并非单一琴曲,而是当年武王伐纣时周公旦创编的舞曲,旨在激励军队士气。武王伐纣胜利后,周公旦又对此舞曲大做改编,又经过历代乐宫改编,其威力远胜当初。如今虽没有伴舞者,然姜华以军士步伐为舞,以军鼓为伴奏,以战场为舞台,挥洒一身才华。魏军闻听姜华琴声,斗志陡增,军阵更齐,攻向新郑。
魏军攻势突然变强,守城韩军始料未及,大量魏军已趁势攻上城墙,后续的魏军也冲杀上去。眼看韩军就要败下阵来,忽然城墙之内也传出琴声,姜华细听,竟也是《大武》,只是节奏急切切,音律如惊雷,远胜姜华所奏。
自姜华在学艺以来,乐宫弟子无人能出其右,老师也称他为数十年难遇之才,各国士子纷纷夸赞,其技艺人人称颂,即使是公子卬这样以乐理闻名天下的名士,也自叹不如。如今,在这新郑城头指下,竟然出现这样一位神秘人,其琴艺远在姜华之上。
姜华实在猜不出此人身份,但眼下情形不容许他有半分疑虑,只得稳住自己琴曲,将琴声伴随军鼓散开,配合魏军阵型。琴声在军阵之间相互回荡,循序渐进,更增兵势,直至两军阵前,琴声与刀剑相触,改变乐律节奏。因此魏军听到的琴声是增加士气的,而传到韩军哪里,则会形成威慑。
然新郑城内的抚琴者在《大武》中夹杂与姜华一样改编的韵律,其威力更在姜华之上,甚至反噬着姜华演奏出的琴声,让魏军越来越胆寒。紧张、慌乱,继而恐惧,这是一场惨败,是姜华记事以来第一次惨败,不仅是自己的惨败,更会连累魏国将士性命。“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姜华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
此时庞涓也已察觉姜华异样,眼看魏军攻势渐衰,当即收兵,后军变前军,稳定阵型徐徐撤退,保全战力!
魏军后撤二十里,安营扎寨。姜华前往大将军营帐请罪,庞涓本就不信礼乐之道能够改变战场局势,再者姜华又是公子卬看重之人,因此并无怪罪之意。
“当务之急,是与大王合兵一处,痛击齐军!”庞涓道。
为防备齐军偷袭,魏王命河西之军一半回到大梁,以作防备。得知齐军果然背弃盟约出兵,魏王命斥候加急帛书通知庞涓。届时庞涓若攻下新郑,则稳固胜势,以待时变;若攻不下新郑,则即刻撤军,留疑兵拖住韩军,大军与河西之兵合于一处,与齐军决战!
公子卬看到帛书内容,不禁佩服王兄的机变。韩国只是肘腋之患,齐国才是真正的大敌。原本魏王只想一口气吞下韩国,各国若无举动,则可吞韩自肥。他国若背盟来犯,魏国便撤兵聚拢,以举国之兵相抗。
那日宫殿酒宴,魏王虽因听得前线捷报喜不自胜,但惠施所言他国被盟之举也提早思虑过。魏王料定自己在韩国在魏国撤军后,素来暗弱的韩君断然不敢出兵与他国夹击在他眼中强横无比的魏军。
“韩君若趁此时与齐军夹击魏军,又当如何?”姜华想起韩军气势已起,不由得担忧起来。
“天下两雄相争,你们觉得弱者会相助哪一方?”正在指挥撤军的庞涓打断了正想回答的公子卬,反问姜华。
姜华摇了摇头,不知如何作答。公子卬答道:“他们自然会助强的一方,然魏国虽强于韩国,但韩国与魏国有隙,必然不会相助,这怕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次断更了很久,虽然没什么人看,但我也得解释一下(或者抱怨一下),最近工作实在太忙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城下大武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