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 69 章

三月的京城,柳絮纷飞。贞静公主府内张灯结彩,处处贴着大红喜字。黛玉坐在妆台前,由着紫鹃为她梳妆,镜中人儿凤冠霞帔,明艳不可方物。

"公主今日真美。"紫鹃小心翼翼地插上一支金凤步摇,"这支是老太太特意送来的,说是当年进宫时戴过的。"

黛玉望着镜中的自己,恍如梦中。三个月前在御花园答应宝玉求婚后,日子便如流水般匆匆而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一一行过,今日便是她与宝玉的大婚之日。

"周管家来了。"雪雁在门外轻声道。

黛玉示意请进。周管家捧着一个紫檀木匣子进来,恭敬行礼:"公主,北静王府派人送来了贺礼。"

黛玉心头一跳,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嫁衣袖口:"是什么?"

"老奴不敢擅自打开。"周管家将匣子放在桌上,"来人说是王爷亲自挑选的。"

待周管家退下,黛玉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匣子。里面竟是一张薄如蝉翼的琴谱,上面写着《凤求凰》三个字。琴谱下还压着一张小笺:「焦尾赠知音,愿闻琴瑟和鸣。北静王手书」

黛玉的眼泪"啪"地落在小笺上,晕开了墨迹。

"公主,吉时到了。"顾嬷嬷在门外提醒。

黛玉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镜中的新娘,轻声道:"走吧。"

荣国府正堂,红烛高照。贾母坐在上首,满面笑容。王夫人、薛姨妈等女眷陪坐左右,贾政、贾赦等男丁则在厅外迎客。今日贾府娶亲,娶的又是皇上亲封的贞静公主,满朝文武几乎都来道贺,连几位王爷也亲自到场。

宝玉身着大红喜服,胸前戴着大红花,站在厅中央等候新娘。三年苦读让他褪去了稚气,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但此刻紧张得手心冒汗的模样,又依稀可见当年那个少年公子。

"新娘子到!"外面一声高喊,鼓乐齐鸣。

众人纷纷起身,只见八名宫女提着宫灯引路,黛玉蒙着红盖头,由紫鹃和雪雁搀扶着缓缓走来。她身着绣金凤的嫁衣,每走一步,裙摆上的珍珠便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宝玉看得痴了,直到贾母笑着提醒,才回过神来上前迎接。两人在礼官的唱和下拜了天地、高堂,又对拜过,便算礼成。

"送入洞房!"

在一片祝福声中,宝玉牵着红绸带,引着黛玉往新房走去。经过宾客席时,黛玉透过盖头下方的缝隙,瞥见了一抹熟悉的玄色衣角——那是北静王的朝服。他果然来了。

新房设在贾宝玉的居所,院内处处摆着黛玉喜爱的兰花,连床帐都是淡紫色的。

宝玉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头,只见黛玉低垂着眼帘,长睫如蝶翼般轻颤,脸颊绯红,比三年前更加动人。他一时看得呆了,竟忘了说话。

"看什么?"黛玉被他盯得不好意思,轻声嗔道。

"妹妹...不,娘子今日真美。"宝玉傻笑道,"我如在梦中。"

黛玉抬眼看他,见他傻乎乎的样子,不禁莞尔:"呆子。"

这一笑,如春风拂过,融化了三年来的隔阂。宝玉握住她的手:"妹妹,这三年...苦了你了。"

黛玉摇摇头:"都过去了。"她顿了顿,"北静王今日来了?"

宝玉点头:"来了,还送了一份厚礼。"他拉着黛玉走到外间,指着案上一架古琴,"看,他把'焦尾'琴送来了,说是给我们的新婚贺礼。"

黛玉走近细看,正是那架她命人送回去的"焦尾"琴,只是琴旁多了一封信。她打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语:

「琴赠良缘,愿二位百年好合。北静王贺」

字迹工整,不见波澜。黛玉知道,这是北静王最后的祝福,也是他彻底放下的证明。

"王爷说,他与你只是知音,让我别误会。"宝玉继续道,"他还说...若我负了你,他第一个不饶我。"

黛玉再也忍不住,伏在宝玉肩头轻声啜泣。宝玉轻拍她的背:"妹妹别哭,今日是我们大喜的日子。"

"我是高兴。"黛玉拭泪,"有这么多人真心祝福我们。"

夜深人静,红烛高烧。黛玉卸了钗环,换上一身淡粉色的寝衣,坐在床沿。宝玉洗漱完毕,磨磨蹭蹭地走过来,紧张得手脚都不知往哪放。

"你...累不累?"宝玉没话找话。

黛玉摇头:"还好。"

一阵沉默。宝玉鼓起勇气坐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妹妹..."

黛玉没有抽回手,反而轻轻靠在他肩上:"宝玉,这三年...我很想你。"

这句话如春风化雨,融化了宝玉心中最后的不安。他小心翼翼地搂住黛玉:"我也是...日日夜夜都在想。"

红烛摇曳,映照着这对新婚夫妇的身影。窗外,一轮明月高悬,见证着这段迟来的姻缘终于修成正果。

次日清晨,黛玉早早醒来,见宝玉还在熟睡,便轻手轻脚地起身。紫鹃和雪雁听到动静,连忙进来伺候。

"公主怎么起这么早?"紫鹃一边为她梳头一边问。

黛玉看着镜中的自己,眉目间多了几分少妇的风韵:"今日要去给老太太、老爷太太们请安,不能迟了。"

正说着,宝玉也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妹妹起这么早?"

"谁像你,睡得跟猪似的。"黛玉回头笑道,"快起来,要去请安了。"

宝玉见她笑靥如花,一时看呆了:"妹妹今日气色真好。"

黛玉脸一红,别过头去:"油嘴滑舌。"

两人梳洗完毕,先去贾母处请安。贾母早已起身,见他们来了,喜得合不拢嘴:"好好好,看到你们这样,我就放心了。"

宝玉拉着黛玉跪下:"孙儿(孙媳)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连忙扶起:"快起来,快起来。"她拉着黛玉的手细细端详,"玉儿昨晚睡得好吗?宝玉没欺负你吧?"

黛玉羞得低下头:"老太太..."

贾母哈哈大笑:"好好好,不问了。"她示意鸳鸯拿来一个锦盒,"这是给你们的。"

宝玉打开一看,是一对羊脂白玉佩,上面分别雕着"不离不弃,莫失莫忘"八个字。

"这是当年我嫁入贾府时,我母亲给的。"贾母感慨道,"如今给你们,愿你们白头偕老。"

黛玉感动不已,郑重接过:"谢老太太。"

从贾母处出来,他们又去给贾政、王夫人请安。贾政难得露出笑容,嘱咐宝玉要善待公主,勤勉公务。王夫人虽然对黛玉仍有芥蒂,但碍于她公主身份,也只能客客气气。

请安完毕,宝玉牵着黛玉的手在花园散步。春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两人都不说话,却觉得无比安心。

"妹妹,我今日要去翰林院报到。"宝玉突然道,"你在家若是闷了,可以弹弹琴,或者叫宝姐姐、云妹妹来陪你。"

黛玉点头:"你去吧,不必担心我。"

宝玉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手:"我申时就回来。"

黛玉笑着推他:"快去吧,别让人笑话。"

看着宝玉远去的背影,黛玉站在亭中,望着满园春色,心中无比平静。她知道,从今往后,再不是孤身一人了。

傍晚时分,宝玉果然准时回府。一进门就问:"公主呢?"

紫鹃笑道:"在亭中弹琴呢。"

宝玉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只见黛玉正在弹奏《凤求凰》,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她身上,宛如一幅画。他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听着,直到曲终。

"回来了?"黛玉头也不回地问。

宝玉惊讶:"妹妹怎么知道是我?"

黛玉转过身,嫣然一笑:"你的脚步声,我听得出来。"

宝玉心头一热,上前握住她的手:"妹妹弹得真好。"

"是王爷送的琴好。"黛玉轻声道,"还有这曲谱..."

宝玉搂住她的肩:"王爷是个君子。昨日他来贺喜,我见他神色如常,是真的为我们高兴。"

黛玉靠在他怀里:"嗯。"

"妹妹,我们以后每天都这样好不好?"宝玉憧憬道,"我办公回来,就听你弹琴。休沐日我们就去游山玩水,或者请姐妹们来聚会..."

黛玉抬头看他,眼中满是柔情:"好。"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琴案上,"焦尾"琴静静地躺着,见证着这段历经坎坷终于圆满的姻缘。

远处,北静王府的高楼上,一个孤独的身影遥望着公主府的方向。北静王手中握着一管玉箫,轻轻摩挲着,最终将它收入匣中,转身离去。

三春过后诸芳尽,唯有真情永长存。这一场大梦,终得圆满。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