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春节越来越近,雅加达的唐人街早已挂满了红灯笼,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房屋、采购年货,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可林家老宅和果园里,却没有丝毫过年的喜庆氛围——自从林清源搬到果园后,就再也没回过老宅,王秀兰虽然心里惦记儿子,却拉不下脸面主动联系,林建国夹在中间,也是左右为难,家里的气氛一直很压抑。
黎卓安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知道,林清源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很想念父母。一周前,黎卓安特意做了一些林建国和王秀兰爱吃的中国传统点心,有糕点、包子、酥糖,还让林清源给老宅打电话,说想带着点心回去看看。
电话那头,王秀兰的语气依旧冷淡,却还是同意了他们回去。挂了电话,林清源看着黎卓安,眼里满是感激:“卓安,谢谢你。其实,我早就想回去看看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娘开口。”
卓安笑着说:“一家人哪有什么解不开的矛盾?我相信,只要我们真心对待叔叔和阿姨,他们总有一天会完全接受我们的。”
当天下午,林清源带着卓安和卓远,提着装满点心的食盒,回到了林家老宅。老宅的院子里冷冷清清,没有挂红灯笼,也没有贴春联,和往年热闹的景象截然不同。王秀兰坐在客厅里,看到他们进来,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没有起身,林建国则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却根本没看进去。
“爹,娘,我们回来了,给你们带了些点心。”林清源走上前,把食盒放在桌上。卓安也跟着说:“叔叔,阿姨,这些点心都是我亲手做的,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口味,你们尝尝。”
王秀兰没有说话,林建国放下报纸,拿起一块芝麻糕,尝了一口,点了点头:“嗯,味道不错,跟我以前在老家吃的一样。”
卓远也凑上前,笑着说:“叔叔,阿姨,我姐姐做的点心可好吃了!”
王秀兰看着卓远天真的样子,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却还是没说话。客厅里的气氛依旧有些尴尬,卓安正想找些话题打破沉默,突然,林建国捂着胸口,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手里的芝麻糕“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爹!您怎么了?”林清源连忙冲过去,扶住林建国,紧张地喊道。王秀兰也慌了,赶紧站起身,走到林建国身边,声音带着颤抖:“老林,你别吓我,你到底怎么了?”
卓安也赶紧上前,摸了摸林建国的脉搏,发现他的脉搏跳动剧烈,又看了看他的症状,心里隐隐有些担心:“叔叔的情况看起来不太好,我们赶紧送他去医院!”
林清源立刻抱起林建国,往门外跑,王秀兰和卓安、卓远也赶紧跟了上去。车子一路飞驰,往雅加达最好的医院赶去,王秀兰坐在车上,紧紧握着林建国的手,眼泪不停地掉下来,嘴里不停地念叨:“老林,你一定要没事啊,我们还没好好过年呢!”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医生立刻对林建国进行了紧急诊治。半个多小时后,医生从急诊室里走出来,脸色凝重地对林清源和王秀兰说:“病人是突发急性心肌炎,情况很危急,我们需要立刻给他注射一种特效药,可是这种药非常罕见,我们医院现在没有库存,需要从新加坡调运,至少要三天才能到。”
“三天?那我丈夫能撑到三天吗?”王秀兰抓住医生的手,急切地问,眼泪止不住地流。
医生叹了口气:“我们会尽力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但能不能撑到药来,就要看病人的意志力了。你们也可以想想其他办法,看看能不能在本地找到这种药。”
林清源也急得团团转,他立刻给华侨商会的朋友打电话,让他们帮忙寻找这种特效药,可朋友们都说这种药太罕见了,他们也没办法。王秀兰坐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急诊室的门,心里满是绝望,嘴里不停地自责:“都怪我,要是我早点跟清源和好,要是我们一家人好好的,老林也不会气出病来……”
卓安看着王秀兰难过的样子,心里也很不好受。她走到王秀兰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阿姨,您别太自责了,叔叔吉人天相,一定会没事的。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说不定能找到替代的药。”
就在这时,卓安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广州西关,父亲曾经告诉过她,有一种叫“串心莲”的草药,生长在深山里,对治疗急性心肌炎有很好的效果。那时候,邻居家的叔叔就是得了类似的病,医生都说没救了,后来邻居家的叔叔进山找到了这种草药,叔叔喝了之后,病情就慢慢好转了。
黎卓安赶紧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林清源:“清源,我想起我老家有一种叫‘串心莲’的草药,能治叔叔这种病,说不定能替代那种特效药。我们可以去山里找找!”
林清源愣了一下,随即眼前一亮:“真的吗?那我们现在就去!”
王秀兰听到这话,也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黎小姐,你说的是真的吗?那种草药真的能治好老林的病?”
卓安点了点头:“阿姨,我小时候见过别人用这种草药治好过类似的病,虽然不敢保证一定有效,但我们可以试试,总比在这里等强。”
可问题来了,雅加达附近的深山很少有人去,而且山路崎岖,非常危险,林清源要留在医院照看父亲,没办法亲自去。卓安看了看身边的卓远,又看了看焦急的林清源和王秀兰,主动说:“清源,你留在医院照看叔叔,我带着卓远去山里找草药吧!我们一定能找到的!”
“不行!太危险了!”林清源立刻反对,“山里那么危险,你们姐弟俩去,我不放心!”
卓远却拍了拍胸脯,坚定地说:“清源头,我不怕危险!我跟姐姐一起去,我们一定能找到草药,治好叔叔的病!”
王秀兰看着卓安和卓远,心里满是复杂的情绪——她之前那么反对卓安,可现在,卓安却愿意冒着危险去给她丈夫找草药。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最终只是说了句:“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卓安点了点头,说:“阿姨,您放心,我们会小心的。清源,医院这边就拜托你了,我们找到草药就立刻回来。”
说完,卓安和卓远立刻赶回果园,收拾了一些必要的东西——一把砍刀、一个水壶、一些干粮、一块雨布,还有一个装草药的竹篮和布袋。卓安还特意换了一双耐磨的鞋,接下来的路,会非常难走。
当天下午,卓安姐弟俩背着行囊,来到了雅加达附近的巴淡山——根据卓安的记忆,这种“串心莲”通常生长在海拔较高、湿度较大的山林里,巴淡山的环境最符合条件。可巴淡山常年人迹罕至,山路崎岖,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林和陡峭的山坡,想要找到草药,绝非易事。
刚进山时,天色还比较亮,卓安拿着砍刀,一边砍断路边的荆棘,一边在前面带路,卓远则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扶着路边的树木,防止滑倒。山路越来越陡,卓安走得很吃力,汗水很快就浸湿了她的衣服,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地上的落叶上。
“姐,你累不累?我们休息一会儿吧。”卓远看着姐姐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
卓安摇了摇头,笑着说:“没事,我们再走一会儿,争取在天黑前找到一个能休息的地方。”
可天不遂人愿,没过多久,天空就下起了小雨。雨水打湿了山路,让原本就陡峭的山路变得更加湿滑。卓安不小心脚下一滑,差点摔下去,幸好她及时抓住了身边的一棵大树,才稳住了身体。可她的鞋却被划破了一个口子,脚趾也被划伤了,渗出了血。
“姐,你受伤了!”卓远赶紧跑过去,扶着卓安,着急地说。
卓安摸了摸脚趾,笑着说:“没事,小伤,不碍事。我们赶紧找个地方躲雨,不然雨下大了,就更难走了。”
姐弟俩继续往前走,终于在天黑前找到了一个山洞。卓安用砍刀砍了一些干燥的树枝,生起了一堆火,山洞里顿时暖和了起来。卓远拿出干粮,递给卓安:“姐,你快吃点东西,补充一下体力。”
卓安接过干粮,却先递给了卓远:“你先吃,我不饿。”其实她早就饿了,可卓远还在长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
卓远知道姐姐的心思,他掰了一半干粮递给卓安:“姐,我们一起吃,不然我也不吃。”
卓安无奈,只好接过干粮,和卓远一起吃了起来。山洞外,雨声越来越大,风吹过树林,发出“呜呜”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吓人。卓远靠在卓安身边:“姐,你冷吗?”
卓安摸了摸卓远的头,安慰道:“姐姐不冷。我们明天就能找到草药,然后就能回家了。”
那天晚上,姐弟俩就靠在山洞里的火堆旁睡着了。卓安怕卓远着凉,把自己的外套盖在他身上,自己则裹着雨布,勉强睡了一会儿。半夜,她被冻醒了,起来添了些柴火,看着身边熟睡的卓远,心里满是愧疚——要不是为了给林建国找草药,卓远也不会跟着她受苦。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卓安和卓远继续往山里走。山路越来越难走,到处都是深沟和悬崖,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慢慢走。卓安的脚趾因为昨天的伤口,加上长时间走路,已经开始发炎,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她的鞋也被磨破了,脚底磨出了好几个血泡,血泡破了,袜子和伤口粘在一起,每走一步,都像在竹尖上行走。
卓远也不好受,他的鞋子也磨破了,脚底也有不少水泡,可他却没说一句抱怨的话,只是默默地跟着卓安,还时不时地帮卓安砍断路边的荆棘。
“姐,你看,那是不是你说的‘串心莲’?”中午的时候,卓远突然指着前面山坡上的一片植物,兴奋地喊道。
卓安顺着卓远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片植物的叶子呈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面光滑,正是她要找的“串心莲”!她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不顾脚下的疼痛,快步跑过去,仔细确认了一下,没错,就是“串心莲”!
“是!就是它!卓远,我们找到草药了!”卓安高兴地喊道,赶紧拿出竹篮,小心翼翼地把草药挖出来,生怕弄坏了根系。卓远也跑过来帮忙,姐弟俩齐心协力,很快就挖了满满一篮草药。
挖完串心莲,黎卓安先寻了块平坦之地,将篮子里的草药全部倒出细细整理。她挑出那些根系受损、叶片残缺的丢弃,随后把完好的串心莲小心翼翼地放进布袋,仔细扎紧袋口。这才轻轻舒了口气,抬手拍了拍鼓胀的布袋,确认稳妥后,将它放进了随身的竹篮里。
姐弟俩不敢耽误,立刻往山下走。可此时的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加上脚底的伤口越来越严重,走得越来越慢。卓安的脚底已经血肉模糊,每走一步,都疼得她直冒冷汗,可她还是紧紧抱着装草药的竹篮,生怕草药出什么意外。
“姐,我帮你背竹篮吧,你脚疼,走慢一点。”卓远看着姐姐痛苦的样子,心疼地说。
卓安摇了摇头:“不用,我能行。这草药很重要,我得亲自拿着,才能放心。”
卓远知道姐姐的脾气,不再坚持,只是走在卓安身边,时不时地扶她一把。走到一半的时候,卓安实在走不动了,她靠在一棵大树上,大口喘着气,脸色苍白。卓远赶紧拿出水壶,递给卓安:“姐,你喝点水,休息一会儿。”
卓安接过水壶,喝了几口,稍微缓解了一些。她看着身边的卓远,笑着说:“卓远,谢谢你陪姐姐来这里,要是没有你,姐姐可能真的坚持不下来。”
卓远挠了挠头,笑着说:“姐,我们是姐弟啊,我当然要跟你一起了。等叔叔的病好了,我们一家人就能开开心心地过年了。”
休息了一会儿,姐弟俩继续往山下走。傍晚的时候,他们终于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山脚下的小村庄。村里的村民看到他们狼狈的样子,都围了过来,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卓安简单地说明了情况,村民们主动给他们找了些干净的布条,让他们包扎伤口。
一个好心的村民还愿意用牛车送他们去医院,卓安和卓远感激不尽,连忙道谢。坐在牛车上,卓安看着身边熟睡的卓远,心里有着愧疚,这个傻孩子,为了帮自己,把他自个儿弄的这么狼狈。
天都快黑了,牛车终于到达了医院。卓安顾不上休息,立刻拿着草药,冲进了医院,奔向医生办公室。林清源和王秀兰看到他们回来,都激动地迎了上去。
“卓安,你们终于回来了!找到草药了吗?”林清源紧张地问。
卓安点了点头,把竹篮递给医生:“医生,这就是‘串心莲’,您看看能不能用。”
医生接过竹篮,仔细查看了一下,点了点头:“这种草药确实有清热解毒、治疗心肌炎的功效,可以试试。我们现在就去熬药,给病人服用。”
医生很快就把草药熬好了,给林建国喂了下去。没过多久,林建国的脸色就渐渐红润了一些,呼吸也变得平稳了。第二天一早,林建国竟然醒了过来,他看着守在床边的林清源和王秀兰,虚弱地说:“我……我这是在哪里?”
“老林!你醒了!太好了!你终于醒了!”王秀兰激动地哭了起来,紧紧握着林建国的手。
林清源也激动地说:“爹,您在医院,您突发急性心肌炎,情况很危机。幸好卓安和卓远去山里给您找来了草药,您才能醒过来。”
林建国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卓安和卓远,他看着卓安和卓远狼狈的样子,尤其是卓安的鞋子上还沾着泥土和血迹,心里满是疑惑:“卓安,你们……你们这是怎么了?”
王秀兰擦了擦眼泪,把卓安和卓远进山找草药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林建国。林建国听着,眼里满是感动,他看着卓安,轻声说:“好孩子,谢谢你,辛苦你们了。”
卓安笑着说:“叔叔,您别这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您好好休息,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林建国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卓安的脚上。他发现卓安的鞋已经磨破了,露出的脚趾上还有不少伤口,心里更是感动。他对王秀兰说:“秀兰,你看看卓安,为了给我找草药,受了这么多苦。这姑娘心善,人品好,比那些只看重家产的小姐好多了。以前,是我们错了,不该因为她的出身就反对她和清源在一起。”
王秀兰听到这话,心里也是羞愧和内疚。她看了一眼卓安,又迅速低下头去,小声说:“卓安,以前是我不对,对你有偏见,还出馊主意去破坏你名声,希望你...希望你看在一个母亲全心爱着自己孩子的份儿上。不要怪我。”
卓安没想到王秀兰会主动道歉,她连忙说:“阿姨,您别这么说,我知道您也是为了清源好。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林建国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满是欣慰。经过这件事,他们一家人终于能解开矛盾,好好地相处了。
接下来的几天,卓安每天都会来医院照看林建国,给他熬药、喂饭,还陪他聊天。林建国的病情也在一天天好转,很快就能下床走路了。出院那天,林建国拉着卓安的手,笑着说:“卓安,等过了年,我和你阿姨就给你和清源办婚礼,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的,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们林家的儿媳。”
卓安听到这话,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林清源也紧紧握着卓安的手,眼里溢出激动和幸福——自己和卓安终于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他们的爱情,终于得到了家人的认可。
阳光洒在医院的走廊里,温暖而明亮,透过走廊尽头的玻璃窗,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斑,把空气中漂浮的细小尘埃都染成了金色。黎卓安看着身边的林清源、黎卓远、林建国和王秀兰,眼眶微微发热,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满是柔软的暖意。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