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秦始皇(1)

七日后的傍晚,在诸朝万代的翘首以盼中,天幕终于发生了变化,众人内心激荡不已。

“陛下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十帝流芳,第一名非陛下莫属!”李斯心潮澎湃,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些年来,大王在他的辅佐下一统六国,历史已肯定了他的选择。

嬴政眸中微露笑意,李斯能力过人,也最得他心。

“娥姁啊,天幕赞扬我大汉,你说这十帝里,可有乃公的一席之位?”刘邦执起吕雉的手问道。身后美人无数,但如此大事,后宫也就吕后能言谈一二。

吕雉笑回道:“天幕早有陛下之名,陛下何以忧心?”

刘彻也有一争榜首的雄心壮志,奈何他家高祖早已被天幕点名,此刻只能偃旗息鼓。

同样信心十足的是早已上榜的二凤,长孙皇后笑叹道:“陛下,居上不骄。”

李世民搂过长孙皇后的肩膀,小声嘟囔:“朕明白,只是天幕预言,万年难见。观音婢,只此一次......”

除了之前榜上提名的皇帝,有如李隆基、赵光义、朱翊钧等人也有一搏之心,神迹现世,数万万百姓均可见,该是何等的荣耀啊!

不管中原大地上的百姓如何众说纷纭,天幕有条不紊继续播放下去。

【华盖之下,十帝流芳。】

【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嬴政。】

此话一出,天下哗然。诸朝万代的儒生义愤填膺。

“暴君!秦始皇暴虐成性,怎堪为千古第一帝!”

“此为妖榜!”

“秦王怀念贪鄙之心,禁文书而酷法,以暴虐为天下始,怎配?”(1)

两千多年来,每一个自诩英明的皇帝都在批评秦始皇,每一个朝代的世族阶级,皆是极力贬低。这已然成为了一场持之以千年又烙入人心的政治正确。

然而天幕超脱于世界之外,人们的咒骂与愤怒,并不能影响它前进的脚步。

【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2)

波澜壮阔的天幕上,缓缓浮现出一个英姿雄武的剪影,挥剑所指 ,百万雄狮军威震慑,浩浩荡荡向六国进发。

【公元前221年,秦军攻进齐都临淄,齐国灭亡。自此,天下皆归秦国,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宣告终结。

完成天下霸业的嬴政,厌倦了“王”这一称谓。他没有兴趣成为下一个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想与大禹、商汤相提并论。

他需要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新称谓,由他而始,千秋万代。

大臣们建议的泰皇显然不合嬴政心意,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包五帝。”因此结合二者,自称为“皇帝”。

自此,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名词,两千多年未曾改变。而与皇帝一同诞生的,是一个全新的国家。】

“周文王仁政兴国,岂是他赵政可以比的?”有文人气红了脖子。

“荒谬!万世神功禹削凿,暴君安敢相比!”一石激起千层浪,文人学士们恨不得与天幕当场对峙。

与文人们的激愤不同,历代君主来不及思考天幕之言,立马被天幕所展示的域图吸引了注意。

适才天幕播放秦灭齐国时,飞快地演绎了一遍秦灭六国的过程,其域图之详细,令无数明主心动,疾呼众大臣详细记下。

刘彻望着疆域外硕大的版图,坚定了攻打匈奴的决心。

“今日观天幕,方知天外有天。”嬴政感慨道。后人的肯定固然令他喜悦,然而都不及地图带给他的震惊,那是何等辽阔的版图啊!

安排下人记录后,嬴政内心蠢蠢欲动。这硕大的疆土,怎能不属于秦国?

明朝,朱元璋望着天幕,有些自得:“标儿你看,这秦国还不及大明一半疆土嘞。”

朱标摇了摇头道:“父皇,还是听听天幕接下去如何评说吧。”

【这个崭新的国家,经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东至辽东,西抵陇西,南据岭南,北达阴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周朝土地。

尽管过往的周王室在名义上也拥有疆域相近的土地,但各个诸侯国都有相对独立的政治、行政体系。

显然,始皇帝不想沿用周朝的方式来管理他的国家,但他并没有事先制定详细计划,而要想换一种方式,难度很大。(3)

李斯,肩负起了这个重任。

有人说,历史,为大秦准备了一个李斯,也为李斯准备了一个大秦。而现在他们相遇了,历史的齿轮便开始飞速转动,滚滚向前。

也有人说,千古一相和佞臣不过是一念之差。倘若没有被赵高蛊惑,参与沙丘事变,矫诏赐死扶苏,或许留在史书上的,便是一位圣人。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李斯一手缔造了不朽的帝国,又最终同这个帝国一起殉葬。

从位至丞相,到腰斩夷族,也许在他临终发出“东门逐兔,其可得乎?”的悲慨时,也曾怀念故去的帝王。

“无你无天下,无你不识马。”曾以为大秦有李斯是幸,直到临终时才幡然醒悟,原来得遇始皇,是李斯三生有幸。

言归正传,李斯的故事会在后面名臣将相的专栏中具体讲解,现在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转回这个崭新的朝代——】

蓦然被点名的李斯睁大了双眼,接踵而至的信息如一股巨大的洪流涌入脑海,令他应接不暇。

来不及多做思考,李斯重重跪于秦王面前,俯身长拜,涕泪而下,痛呼道:“斯有罪!”

他不敢看秦王的脸色,脑海中渐渐闪现出适才天幕之言,赵高、沙丘事变、矫诏扶苏、腰斩三族......明明是最熟悉的文字,却陌生的令人心寒。

冷汗浸湿了衣裳,李斯犹如溺水之人,最后的最后,脑海中最后剩下的,竟是年轻时看到的那几只厕中鼠......

“天幕言,朕遇李卿,乃朕之幸。”在短暂的沉默后,嬴政阖了阖眼道:“既如此,待朕百年之后,卿来陪朕。”

“臣,遵旨。”李斯行叩拜之礼,热泪盈眶。臣负君恩,陛下却不曾降罪于他,一时间,李斯百感交集。

同样受到了极大冲击的是嬴政,天幕不曾直言,却暗示了他大秦不过二三世而亡!

这七日来,他接受了自己未能长生不老,秦帝国也未能传至万代的现实,却不曾想会结束的如此之快!

周王朝国祚八百年,他大秦竟只有几十年!

气血攻心。

到底是谁,亡了他的大秦?扶苏......不,扶苏被赐矫诏,想到此,嬴政只觉两眼一黑,李斯不能死,如今太缺人才了......天幕说李斯差一步成圣人,足以肯定其能力,那么——

“蒙恬,即刻带人捉拿赵高。”

“唤扶苏来觐见。另,还有胡亥。”

嬴政压抑住滔天怒火,天幕还在继续,他不能错漏任何一点有用的信息。然而怀疑的种子已然于心中种下,赵高为胡亥之师,胡亥......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只有李斯的建议顺应了嬴政之心,几乎没作犹豫,在深入思考后,嬴政便迅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

这份果决与魄力,在四百九十四位皇帝中,似乎也就今后的唐宗汉武能堪与并肩。

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出现了。】

汉武?刘彻挑了挑眉,刚强理直、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夸志多穷也曰武。

不知这是他大汉的哪位子孙,天幕赞扬秦始皇,能与之并肩,也是位能君了。

不过竟然让后头的唐代小儿排到了前头,刘彻“啧”了一声。

这一时期刘彻的目标还是他的祖父孝文皇帝和父亲孝景皇帝,他自信自己的能力不逊于先祖,因此,“武”,这个毁誉参半的谥号,并不在刘彻的思考范围之内。

与刘彻相反,李世民眉心一跳。历史上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多为“太宗”,那这位唐太宗,岂非自己?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然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4)

与这二者并肩,不知是福是祸。

想到自己那些善于进谏的大臣们,李世民感觉有些头痛,他似乎已经预见魏征那老头子一板一眼训起人来的样子了......

【千年前的封建王朝,并未意识到大一统的重要性。

然而,跳出历史的局限,我们可以发现——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除黄河流域的中国外,分别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5)】

天幕之上,出现了一个蓝色球体,随着话语的阐述,球体飞快旋转,又在对应的区域贴心停顿几秒,以亮色标明各文明古国。

这比之前平整的地图,要完善许多。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张衡激动的老泪纵横,从此之后,盖天说与浑天说之间的争论,终于有了分明!

不过天下如此广邈,一时之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概不约而同出现在众人心中。

【除了中国外,其余三大文明古国均已消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曾经叱诧风云的国家不复存在,而璀璨的文明也彻底断层,只有华夏文明延续至今,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文明需要一个强大的载体才能延续传承。

而创建出这一载体的人,便是秦始皇嬴政。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辙。这四大贡献每一项拿出来都可以说几天几夜,尤其是最关键的统一文字。

中华民族的核心凝聚力是什么?是文化,文化的载体是文字。

中国疆域广阔,不同地区的人们口音差别很大,但是不管什么口音,大家提起笔写下的都是同样的文字一一这就是文化认同,有了文化认同才可能建立族群认同。

而统一度量衡、货币以及车辙等等则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商业交流,省力、便民,又易于管控。】

嬴政微愣了一下,他知道统一文字、度量衡的重要性,却从未如此深刻的感受到这一举措带来的影响程度。

各诸侯国独立的文字体系宛如满天繁星,疏离而无法沟通,政令阻塞,令他烦躁不已,于是他任命李斯从大篆中提炼出小篆,上推下行。

然而朝中反对之人数不胜数,秦朝的大臣们来自五湖四海,出于私心,都不愿看到其家乡文化的消失,还有那些治民小吏......

政策推行困难阻阻,嬴政捏了捏高挺的鼻骨,眸色深深,无论如何,天幕说的大一统刻不容缓。

(1)出自贾谊《过秦论》。

(2)出自李白的《古风·秦王扫**》。

(3)部分出自纪录片《中国》。

(4)出自唐太宗《贞观政要》。

(5)虽然有人说四大文明古国这一说法在国外没有认可度,但是像日本NHK电视台、英国BBC广播公司、还有很多国外知名学者都承认过,所以还是写上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秦始皇(1)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