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2016年8月21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卡里奥卡体育馆3馆,男子花剑个人决赛。

场馆内人声鼎沸,媒体架好机位以确保这场决赛能以各个角度被实时转播出去。剑道摆在场馆正中央,按照奥委会的标准,长14米,宽1.5米。每一届奥运会的剑道颜色都不大一样,里约的道主要区域渲染成大红,白色的实线作为双方剑手的起点线,中线是白色实线,警告线和底线中间则是红白相间的条纹。

场馆里人声鼎沸,一幕之隔的后台,杭承与正在做最后准备。从护胸板开始的每一层装备皆在赛前进行过检查,在差不多的地方盖下不同的章,特别是击剑裤,口袋只有一个,参加的比赛多了难免会遇到章摞着章盖的情况,杭承与曾一度认为自己像块被检疫的肉,章是他的合格证明。

他今天的对手是他前几年世锦赛上不敌的法国选手勒鲁,最新FIE官网世界排名第二,今天恰巧是他的生日,他今年28岁。

作为男子花剑赛事里为数不多的亚洲面孔,媒体们今天十分期待这位年轻的来自湾市的小将会带来怎样的表现。在里约奥运会前,杭承与在短短两年内攒够了积分,成功获得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并且在小组淘汰里多数时候以高比分快速进攻胜出。

他的对手勒鲁则是法国的老将,法国是击剑强国,在奥运赛场上拿下了不少奖牌。杭承与深呼吸,看了一眼旁边垂眼整理手线和头线的勒鲁,杭承与使劲咬了口下唇。

“Ladies and gentleman, welcome to the men’s individual foil gold medal bout.(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男子花剑个人金牌决赛现场)。”

随着场馆里的广播和观众席的阵阵欢呼尖叫,穿着金属衣的杭承与和勒鲁一起走至台前,勒鲁熟练对着观众裁判和杭承与挥了挥剑,杭承与头一次站上奥运的赛场,还是决赛,他愣了一瞬才站定。

剑尖自他身侧抬起,直指向上,分别平指对着勒鲁、裁判和观众挥舞三次,落回原位,是击剑比赛里传统的敬礼,也是必不可少的礼节。

双方队伍的教练员坐在外席,杭承与的教练是法国前花剑冠军,退役后去了湾市,从杭承与进入成人队开始一直指导他,他向杭承与投去鼓励的目光,看着工作人员协助他们将手线和电动裁判器连接,戴上头盔前,杭承与看到观众席的杭钰和杭铮,他勾了勾唇,和勒鲁试剑,电动裁判器亮起白光。

“En garde(On guard)。”

双方摆出实战预备姿势,双脚分开,双膝弯曲,杭承与惯用手是左手,左脚脚尖向前,右脚横放在后,双脚垂直呈L。

“Prêts ?(Ready?)”

场馆内安静了,杭承与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手指更加握紧剑柄,剑尖在灯下闪了一瞬。

“Allez!(Play!)”

裁判的声音落下,杭承与迅速移动,他的前进步伐很大,花剑的规则讲求主动权优先,率先获得主动权的一方在双方同时刺中时得分。半分钟内,杭承与方的红灯率先亮起,勒鲁的绿灯紧随其后,裁判喊了停,抬手宣布杭承与得分,双方回到起点线。

比赛分为3轮,每轮3分钟,时长内取得5剑选手获胜。一方剑手先击中对手15剑,或者于比赛时间内击中对手较多次数为获胜。若双方持平手,加赛1分钟,最先击中对手的一方获胜,加赛前需要抽签,若时间到了但没有决出胜负,抽中签的一方胜。

杭承与赛场的风格为快准狠,练剑十几年进入加赛时间的次数屈指可数。

勒鲁是兼具耐心和赛场经验的选手,他很快转变了打法,在第一局结束时拿到领先杭承与两剑的分数,6-4。

一分钟的休息里,杭承与喝了两口水,坐在剑道边,教练蹲下身在他旁边给他分析打法,“你要保持你的果断,Yannick,这是你的强项,不要被他带着跑,抢过主动权,多打弓步!”

杭承与认真听着,又由教练给他戴上头盔,他听到双胞胎哥哥杭承亦的声音几乎跨越半个场馆,冲破观众的欢呼清楚传入他耳朵,“小与加油!”

第二局,双方明显经过教练提点后打得略显焦灼,勒鲁开场丢了两分后有些乱了阵脚,杭承与趁机追击,又夺了一剑,就连解说都评价勒鲁需要更多的耐心。杭承与捏了捏拳头,“我可以的。”头盔下汗流过脸颊,他对自己说。

第二局的三分钟结束时,杭承与已经拿到了11剑,但勒鲁咬得紧,比分穷追不舍,是胶着的11-8,并没有显著的优势。杭承与擦了擦汗,又看到看台上杭承亦举着印着他头像的旗子抖动挥舞,他朝着那个方向笑了笑。

最后一局,奥运会的赛场上,杭承与却觉得意外的平静,他今年23岁,站在所有击剑运动员梦想的剑道上,在巴西和世界上优秀的剑手切磋了个遍,杭承与觉得此趟无论如何都是赚的,奖牌只是他人生路上的一道里程碑。

“Allez!”

裁判的声音把他拽回现实,面前的勒鲁可没有他的想法,下一届奥运还要等四年,他的身体机能不一定还能保持得那么好,他年初刚晋升新手奶爸,就等着拿下这一站的奥运金牌光荣退役。

剑道上双方互相试探,剑尖不断击打对方的剑身,在无数的击打中主动权也在让渡,杭承与是左手进攻,勒鲁则是右手,一个呼吸间,勒鲁弓步进攻,杭承与剑尖翻转,用护手盘挡下他的剑尖,电子裁判器亮起白灯,无效部位。

花剑的规则分为击中有效部位得分,有效部位就是背心式金属衣覆盖的上肢,包括胸口腹部,以及头盔下方保护的颈部,其余部位则是无效部位,刺中不得分,双方需要站在原地不需回到起点线进行下一局。

杭承与抓住机会,裁判话音刚落就一个前进加一个弓步刺中勒鲁头盔下方的金属部分,他头顶的红光闪烁,勒鲁显然慢了他一步,在红灯闪后的两秒才击中他的肩膀。

你来我往地进攻了几次,比赛还剩下30秒,杭承与已经拿到了14剑。

只差一点点,场馆内安静下来,隔着头盔能看到勒鲁的表情有些急切,杭承与深呼吸又深呼吸,吸气呼气间不断告诉自己要冷静沉着,记得自己前十几年学的战术技巧。

“En garde. Prets? Allez!”

来不及细想,杭承与本能地肌肉记忆让他迈出弓步,让他的手直直刺向他的胸口,时间仿佛静止,杭承与感受到手腕的反作用力,红色指示灯亮起,随后是铺天盖地的欢呼和尖叫,裁判抬起左手,宣布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个人花剑比赛金牌得主的诞生。

后来回看比赛的时候才知道,最后一剑从裁判喊完开始到得分只用了2秒,一瞬的功夫。

杭承与终于在教练冲上来抱住他的时候才反应过来,他摘了头盔,随手丢在一旁,涌上来的狂喜让他快要站不住,他在平地上跳了好几下,这才重新回到赛道,捡起剑,对着勒鲁敬礼,紧紧握住他的手,又贴上去和他拥抱了一次,“Merci!”场馆喧闹,他几乎是贴近他耳边才能让他听到声音。

领奖前他换了队服,手指简单梳理了下垂到额前的刘海,随后大步跨上最高领奖台,洁白牙齿咬着金牌,媒体留下他最意气风发的模样——年轻的23岁亚洲小将打败了经验丰富也曾拿过奥运奖牌的上一届世界冠军。

那是杭承与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他带着金牌回到湾市,一时间湾市所有的体育馆,商场里他的商业代言都挂上他的海报。杭承亦更是兴奋地在他身边揽着他的肩和他聊了一路,从他的表现到杭承亦的激动,比杭承与更怕他的金牌被磕坏。

那年湾市的夏天格外长,8月末回去还是燥热,杭承亦等他洗完澡,两人在家楼顶支了烤架,一边烤肉一边喝啤酒,杭承与备战期间严格控制饮食作息,很久没有放纵过了,他大口吃肉,又和杭承亦从天南海北聊到身边,杭承亦的女朋友,杭承亦的事业,杭承与聊累了,靠在杭承亦肩上,很认真地叫了他一声,“哥,谢谢你。这金牌有你的一份。”

杭承亦点了点他的额头,推着他的脑袋让他继续吃烤串,背过身却忍不住笑,杭承与长大了。

5年后的东京,杭承与又一次拿到了金牌,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二块奥运金牌,却也是最后一块。

新文,有大纲有存稿,不坑,争取夏天更完~

大家可以评论收藏一下~

wb&xhs:@卡尔顿山不是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