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觉得昨晚的自己很麻烦吗?
是在这种正式的工作场合,觉得认识她不太好吗?
她觉得这样想毫无道理,甚至有点作,这种不开心的情绪也不好,太负面了。说到底沈舒笙是实打实地帮了你,还两次。
所以她当时想,她会坦然地接下,不会一乍一乎地戳破。她希望是前者,如果发现是后者,也没关系,私底下再慢慢地消化这种情绪就好了。
如果沈舒笙可能不想和她认识,那么她也会识趣地离她远点,正好她也有点尴尬的情绪需要处理。
但是这种直接地被告诉是后者这种情况,她还是没能一下子调理好这种不太好的情绪。
所以一下子控制不住,有点崩了。
她扶额逃避式地闭上眼睛,心里冒出一个又一个的泡:“裴柚啊,下本要是写作精女主,你就照着自己写就好了。”
气氛再次安静,安静得裴柚缓了那么一下,可以随便哈哈几句应付这种尴尬时,旁边传来声音。
“没有不记得。”
“我记性很好,只是担心你会不自在,所以没有表现出来,不好意思。”
认认真真的解释让不就不多的小火苗歇了下去。
裴柚抿唇:“不会不自在,也不用道歉。”
沈舒笙看了裴柚一眼,笑了笑。
不像是不在意的样子,而且明明解释之后,心情看上去好了很多。
但她不会直接说,她担心一下子又把人惹恼火了。
“所以你不是讨厌我?”裴柚想了很久,还是问出了口。
这个问题对她来说很重要,她知道在她的世界里很少很少人会无缘无故地喜欢她对她好。
一切都是有来有回、有交换的,所以很多时候她也愿意去多付出一些什么来挣得别人的好感,在别人还对她只是无感的前提下。
但如果别人不是对她无感,而是厌恶、不悦,她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过往的经历告诉她就算再努力,这种负面的情绪也不会转换,有些人的厌恶就是来得这么轻易、毫无道理。
沈舒笙皱了皱眉,裴柚之前是觉得她讨厌她,所以才假装不认识她吗。
她耐心地回答:“从来就没有讨厌过。”
她觉得这样不太够,她应该要马上说些更多的话来打消裴柚这个念头,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比较私人和生活的问题,只好先把它当作一个工作的问题进行处理,从同事的角度给予认可。
“你很好,很大方礼貌,很有才华,我看了你的剧本...”她缓缓补充道。
“停停停,你不用说了。”裴柚听得心一跳一跳的,连忙打断,她觉得好笑,现在是在应聘吗,怎么有人夸别人的放松像hr一样呀。
但她也觉得害羞,手背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麻了一片。庆幸是在晚上,沈舒笙看不见她的脸红。
“我信了,不许再说了。”她语气凶了一点。
沈舒笙发出很轻的气音,无声地笑了笑。
车子驶进一片中高档的小区。
“在那个门口放下我就好了。”裴柚及时地出声。
这两步距离,没必要进去,现在也不早了。
“好。”沈舒笙也不和她客气。
车门打开,扎着低丸子头的女孩低头顺着窗户看她。
“今晚麻烦你了,注意安全。”
尽管还是很礼貌地再次感谢,送上很温暖贴心的提醒,但不再叫一口一个沈老师。
“加一个微信。”
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带着点不容拒绝的语气。
“好。”
也是,反正沈舒笙作为剧本编辑,之后工作多多少少要进行交流,加联系方式是必需的。
“到家了,记得发个消息。”沈舒笙把手机递了过去。
“好。”裴柚扫过了她的二维码,把好友申请发了过去。
小区门口离她所住的那栋楼很近。
回了回消息,就已经快要走到去。
她抬头看了看路,返回消息列表的时候,后知后觉地发现沈舒笙刚才就直接要加她可能不是因为后续工作的展开,而是担心她的安全。
尽管只是小区门口到某栋楼的距离。
*
沈舒笙的ID很简单,就是一本书和一个音乐的表情符号,舒笙,书声。
她的头像看起来倒不太年轻。
是一张仰拍视角的天空照片,背景是纯净的蓝。
右下簇拥着往上盛开的乳白色花朵隔着些许距离,托住浅浅的一轮月牙。
裴柚用钥匙打开门,越想越觉得这照片很像沈舒笙。
背景像,明月像,盛开的花朵也像。
人们常说手可摘星辰。
其实连舒展的花瓣都需要仰望。
她小心翼翼地点进她的朋友圈。
她觉得这个行为很正常,人总有好奇心的吧。谁加了别人好友,不看看别人朋友圈的,除非那人是快递小哥或者代购小姐,哈哈哈。
看得出来,她不常发朋友圈,没滑几下就落到了地。
多是一些和艺术相关的转载文章。
照片不多,是她本人照片的照片就更不多了。
认真看过去,其实只有一张和她老师的合照。
她穿着学士服端正地看向镜头,原相机下五官还是那么能打。
只是在这这么重要的日子,身边是这么重要的人,她的笑容还是这么端庄。和旁边搂住她肩膀,笑得格外真切开怀的西方女人形成明显的对比。
她把照片放大,手指戳了戳沈舒笙的脸。
沈舒笙的长相实在太有迷惑力,她又觉得不太真实。
楼下的那个想法,几乎是一想出来,裴柚就否定了它,因为总觉得和沈舒笙不食人间烟火的长相气质不太搭。
但是几秒过后,她又默默撤回这个否定。
人决不可貌相!
在她眼里不食人间烟火的沈舒笙在不认识她时,仅仅是因为看见她的不适,就给她送上了热水。看到她喝得有点多,独自回家不安全,再晚也揽下接她回去的任务。
好像更多是外冷内热,面冷心善。
她被这个可能逗笑了,没有别的意思,她单纯地回想起杂志社小编辑的那一番话。
那时的她成功地发表了第一本书,发表之后,成功了。
但挺长一段时间,她并不快乐。
书写固然可以整理自己混乱的思绪,可以抒发自己的情绪,但是也会让自己陷得太深。
就像演戏一样,她切实地体会到入戏的感觉,却无法出戏。
她写的第一本书,是比较严肃的社会文学。
所以在深不见底的社会海洋里,她快要窒息。
像一下子老了几十岁一样,对很多东西都丧失了兴趣,提不起精神。连照镜子,都先迟钝地停了几秒,像不认识镜子里面的那个人。
意识到这个后,她打算转移一下注意力,于是把压箱底的几部超经典的台偶看完。
不得不说,越经典,越狗血,破坏力越强,乱七八糟的负面情绪被清洗得一干二净。
她小手一挥,豪迈地打下几篇无脑小甜文。
看了看,觉得自己可写得真好呀,不发有点可惜,所以另外注册了绿江的作者账号,准备在平台上发。
但显然发文章并没有那么简单,要填很多信息。申请和平台签订更麻烦,填的东西一箩一箩的。
她记得其中有项要填主角人设,问有什么吸引点,她直接地填了,结果很快被打回来,说不够吸引人。
她纳闷怎样才算吸引,所以直接发给了小编辑。
小编辑喝了口咖啡,翘着她的二郎腿,不紧不慢地说:“很简单,就是要有反差。”
简单来说,像沈舒笙这种,一冷一热的就是反差,是写进绿江文里,会被极速通过的很勾人的吸引点。
此时此刻,被小作家裴柚标记成很勾人的沈舒笙刚回到家。
她目前住的地方和裴柚家是一个方向,所以也就再开个十多分钟的车就到了。
突然下了会雨,她把灯打开,把伞放在玄关的挂钩处。
打开手机,和屏幕上的时间一块来的是裴柚的消息,显示已经是十分钟前的。
她抿唇,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动,就怎么站在玄关处查看了她消息。
裴柚发的是一个表情包“到了”jpg,和她头像一样是只可爱的小猫。
她回复了一个ok的手势,顺即点开了她的头像。
裴柚的朋友圈和她完全两个极端。她不爱发朋友圈,发得都是些需要宣传的东西,很少和个人相关。
她习惯隐藏自己的私人生活。
别人分享首歌,可能只是想为唱这首歌的歌手应援,可能是就是喜欢这首歌的风格,想彰显自己独特的品味,也可能是正好这首歌某个旋律或者某句歌词击中当下的她。
三种情况,其实除了本人以外,是很难猜到具体是哪一种。就算猜到哪一种,也不痛不痒,没什么关系。
但哪怕这样,沈舒笙也不愿多表露一些。
而裴柚就不是了,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裴柚的朋友圈活人味很重。
像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
今天发了个猫咪仰头的照片,配文请大家云吸猫。
昨天询问桦城哪家宠物医院比较好,说她之前去的那家火热到档期排到冬天了。
前天哀嚎和朋友去酒吧,四个人就拦下自己,要查身份证。下次一定要烫个大波浪画个大红唇,吓死保安。
她的朋友圈很热闹,每条底下也很热闹。
她们共友不多,所以沈舒笙看不到很多别人的评论。但每条底下,裴柚看起来都很忙,能回复七八条消息。
她人缘很好,很多人评论她、和她互动。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沈舒笙熄屏,走去浴室洗漱。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