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荧光的指向

稀土掺杂铝酸盐长效荧光材料。

这个名字拗口的物质,像一把钥匙,插入了市局庞大数据库的锁孔。调查小组在赵伟的带领下,开始对名单上的机构进行密集而低调的排查。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所有接触都以外围商业合作调研或常规安全检查的名义进行。

林知微则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面前是堆积如山的资料和不断更新的排查报告。她没有专注于材料的物理特性,而是试图从中解读出陈景安的“意图”。

为什么是这种材料?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用这种方式引导她?

网安部门那边传来了一些零碎的信息:几家目标机构在近期都曾出现过极其短暂的低级别网络探测,目标并非核心数据,而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物资采购清单、实验室耗材报废记录、甚至是内部通讯录的非敏感部分。

这些探测行为被各自的防火墙标记为“可疑但低风险”,大多被归因于普通的网络爬虫或误操作。但当林知微将这些零散的点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来时,一个模糊的模式开始显现——这些机构都位于城市高新科技园区及周边,并且,它们都或多或少与“高频声波应用”或“精密仪器抗干扰”领域有所关联。

陈景安在搜集信息,关于那些可能对他下一个“声波艺术”项目有用的人或物。

而荧光材料,就是他将这些分散的点连接起来的“线”。

三天后,外勤调查有了一个关键发现。一家名为“前沿声学”的小型研究所,在两周前曾报告丢失了少量该型号的荧光粉末,当时被认为是实验员操作失误或记录误差,并未深究。

“前沿声学……”林知微看着这家研究所的资料。规模不大,但在特定频率的噪声抑制和定向声波传播领域有一些独到的技术储备。其创始人兼首席研究员,是一个名叫吴振宇的博士,性格孤僻,醉心研究,商业运作能力一般。

“去‘前沿声学’。”林知微合上资料,对赵伟说。

---

“前沿声学”研究所坐落于高新区边缘一栋不起眼的旧楼里。内部陈设简单,甚至有些凌乱,充满了实验室特有的化学试剂和电子元件混合的气味。

吴振宇博士年约四十,头发凌乱,穿着沾有污渍的白大褂,面对林知微和赵伟的来访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耐烦。

“荧光粉末?是的,少了一点,可能是哪个学生不小心弄洒了,或者记录本写错了。这种事情很常见。”吴博士推了推厚厚的眼镜,“我们这里重要的是数据,是算法,不是那点粉末。”

“请问您最近是否察觉到任何异常?比如陌生人在附近徘徊,或者接到过奇怪的合作咨询?”赵伟例行公事地询问。

“异常?”吴博士皱了皱眉,努力回想,“好像……上周有个什么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人打电话来,问了些关于声波在复杂空间内衰减模型的问题,问得很专业,但我没时间接这种项目,就拒绝了。”

“回声基金会?”林知微立刻捕捉到这个名字。

“对,好像是叫这个。”

陈景安的触手果然已经伸到了这里。

林知微的目光扫过实验室。各种仪器指示灯闪烁,白板上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她的视线最终停留在吴博士工作台的一角,那里放着一个半成品的小装置,看起来像是一个微型化的声波聚焦透镜,旁边散落着几张潦草的设计草图。

草图的边缘,用一个非常小的字体,标注着一个频率数值。那个数值,让林知微的眼皮猛地一跳——它与博物馆事件中,陈景安试图用来共振“曜变天目盏”展柜的核心频率范围高度吻合!

这不是巧合!

吴振宇的研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非常接近陈景安所需的技术核心!陈景安引导她来这里,不是为了荧光粉末本身,而是为了让她发现吴振宇和他的研究!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吴博士,”林知微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您这个聚焦透镜的研究,目前进行到哪个阶段了?有没有申请专利?或者……有没有对外透露过相关的核心参数?”

吴博士愣了一下,随即有些警惕:“这是所里的核心研究,细节不方便透露。参数?当然没有!这都是保密的!”

但他的眼神有一瞬间的闪烁,没能逃过林知微的眼睛。

林知微没有追问,只是暗暗记下了这一点。离开研究所时,她低声对赵伟说:“派人二十四小时秘密保护,不,是监控吴振宇和他的研究所。我怀疑,陈景安不仅看中了他的技术,还可能已经通过某种方式,获取了部分关键数据。吴博士本人,未必完全无辜,或者,他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了。”

赵伟脸色凝重地点点头。

回程的车上,林知微梳理着思路。陈景安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与吴振宇的研究有关。这种微型声波聚焦技术,如果被滥用,其破坏力和精准度将远超博物馆使用的简单共振器。

他把她引到这里,是炫耀?是挑衅?还是说,他认为吴振宇或者说这项技术本身,是一个需要由她来处理的“问题”?

她再次感受到那种被无形之手牵引的感觉。陈景安在幕后布棋,而她,似乎总是在他预设的路径上移动。

---

深夜,“前沿声学”研究所大楼只剩下零星灯火。

吴振宇博士独自留在实验室里,对着电脑屏幕上一组复杂的数据模型,眉头紧锁。他反复核对着一组外部传入的、用于测试他声波透镜算法的模拟参数。这组参数来自一个匿名的、支付了丰厚“咨询费”的海外账户。

这组参数……太完美了。完美地契合了他的理论模型,甚至揭示了一些他尚未完全验证的可能性。但不知为何,应用这组参数进行模拟时,总让他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仿佛这极致效率的背后,隐藏着某种他尚未理解的、危险的共鸣效应。

他想起白天来的那两个警察,尤其是那个女顾问锐利的眼神。他们为什么对丢失的一点荧光粉末那么感兴趣?难道……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决定暂时停止这个匿名项目。他移动鼠标,准备关闭模拟程序。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灯光猛地闪烁了几下,然后熄灭了大半,只有几台核心设备的备用电源发出幽微的光芒。

停电了?

吴振宇咒骂一声,起身检查电闸。

他没有注意到,在他身后,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网络打印机,此时却自动启动了。打印头无声地移动,吐出了一张白纸。

纸上,只有一行打印出来的字:

【知识本身并无罪,但盛放知识的容器,需要谨慎选择。】

落款处,是一个淡淡的、几乎看不清的莲花水印。

吴振宇检查完电闸,发现只是跳闸,他推上闸刀,灯光恢复。他回到座位,看到了那张莫名打印出来的纸。

看到那行字和莲花水印的瞬间,他的脸色骤然变得惨白,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他明白了。

那不是咨询,那是……警告。或者说,是来自深渊的“邀请”。

而他,似乎已经没有拒绝的余地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