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举荐制度

莫采英看见梁娇娇认真的模样,也不像做耍的说:

“这~我哪里不知道?就是蠢钝如猪的人也知道啊,~昭明~皇帝喜欢文人,不喜欢弄武之人,我们南明国安逸富足谁想动刀兵来着?武家自然而然就会落寞的。”

“就知道你会这样说,看事情只看表面,难怪哥儿要说你内里装的是~烂棉絮~做的是~臭屎文章~,不如青青哩。”

“不过这也不能全部怪嫂嫂你,你来的时间少,又是个只读圣贤书的,读死书的,世上的事情难道只能在书本里面找吗?”

采英眼里闪过一丝担忧说:

“娇娇,那是为什么?难道这里面还有文章不成?”

梁娇娇说:

“不仅有文章,而且是大有文章,皇帝虽然是个~昏君~梁娇娇在采英耳畔悄悄的说这。”

采英~啊~了一声,随即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说:

“什么~什么~你你说昭明皇帝是个昏君吗?”

“可不是吗?我们梁家都是这样认为的。”梁娇娇说。

“东君重文,落寞是必然,但是不能这样就说他是昏君。”采英说。

“我不是说的这方面,我是说他喜欢听下面谄媚之话,王博锐王家,还有那个钩谶大师~魏纤尘~这些还只是我娇娇知道的,他们都是反对东君重整兵力的势力。”

“不是这些人,我们梁家不会这样,~昭明东君~听从前君~昭阳帝君~的话是要封赏我父亲为~镇守边王~的,统领南明朝所有的兵将,那时候~昭阳皇帝~刚登天,昭明皇帝还不满十岁。”

“父亲也才和昭明皇帝差不多大小,国内早已没有乱事。”

“~前昭阳帝君~把封赏的爵位,赐地都写在了大鼎之上,以免他死后无凭证。”

“本来最初~前君昭阳帝君~是要封赏我祖父为镇守边王的,但是祖父执意要把爵位赏赐给爹爹,说他年纪大了,不能受封赏。”

“没过多久,昭阳皇帝前脚殁了,祖父也后脚跟了去,祖父做了前~昭阳皇帝~身边一辈子的忠臣,就连死也是一前一后。”

“后来写有昭阳皇帝封赏那个鼎不知去了哪里,王博锐的父亲~王怀仁~是新立的昭明皇帝的老师,都是他一直守在昭明皇帝身边。”

“从那以后,昭明皇帝年纪长大了,王怀仁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植入~昭明皇帝~的脑海,重文轻武的风气越来越甚,后来又来了个钩谶大师~魏纤尘~。”

“魏纤尘他说自己善于占卜,观察天象,而且有预言之术,他献给~昭阳皇帝~的“钩谶图”曾经预言过我南明王朝的几件大事,所以昭明皇帝对他深信不疑。”

采英听的满头大汗,她没有想过朝堂的权事比海还深,说:

“那个钩谶大师~魏纤尘~预言了什么,南明国那几件大事?还有前朝~昭阳帝君~封赏给公公的大鼎去了哪里了?”

梁娇娇又说:

“我只知道这些,预言了什么我也不清楚,不过我知道只要哥儿一旦要恢复我们梁家的武威,那些人便要想尽千方百计将我们梁家和哥儿杀的片甲不留。”

采英一惊,心里~砰~砰~砰的乱跳。

又听见梁娇娇说:

“不过,要想摧灭我们梁家,先问问我娇娇手中的双刀!不论是谁,胆敢侵犯我们,都是杀!杀!杀!”

“嫂嫂,我们梁家的妇人都是练家子,除了我的亲娘不是,大娘,三娘都是,还有少城哥儿,还有我,只有你是娇滴滴的小娘子,所以娘和爹爹才执意要你进门的。”

“你的名声好,爹爹不愿意哥儿在娶一个练武的,何况现在哪家的小姐还习武?大娘家以前是刀口上讨生活的人,三娘家是~跑马贼~,这些你都是不知道的。”

“那时候我梁家没落,爹爹不想耽误人家大小姐,也没有什么大小姐愿意嫁给爹爹,故此先有了夫人,又有了三娘。”

采英这才知道梁家这些人的身世,她没有像以前那样一听是这些出生就嫌弃的不行,而是认为自己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梁家有难就代表她自己有难。

采英的心里从这一刻开始有了一份~坚持,强悍,维护~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梁思宽在大监孟良的引荐下慢慢的走进了大殿,孟良走在前面,他随在孟良后面。

~南明国~有一套自己的引荐系统,就是在朝为官的大卿,上士,大监等位高之人,可以引荐自己心目中的能人,诗书豁达之人,举荐给朝廷做官。

“引荐制”和前面采英说的“科考制”“稽查制”是南明王朝选拔人才的~三大制度~。

三大制度其目的是为南明朝选拔青云之士,诗书文章俱佳者,~可以立言,制度,著书~等等一系列以“文”为载体的官员。

“引荐制”就是像孟良引荐梁思宽那样。

“稽查制”是皇帝每三年会派一位朝中以“上”命名的官员,如上卿,上士等,这位肩负了皇命的官员这一年会有一个新的官名,叫做“纳良臣”。

“纳良臣”的职责是在皇庭以外(所有南明朝境内)走街窜巷,探访文人才子,看看有没有可造之材,如果三生有幸被这位所谓的“纳良臣”发掘,那么此人就算是脱去白衣换紫袍了,光耀三代,阎闾生辉。

刘子歌就是被这样发掘的……

“科考制”就简单,还是每三年一考,这里不做过多冗赘。

以上三中制度就是南明朝选拔人才的正常途径,至于里面的蝇营狗苟,也一时半会说他不清。

孟良双手捧拿着一柄玉如意,如意纯白无疵,两头有红色宝珠镶嵌,身穿玄红各半的长袍,袍子拖地像一层薄纱在汉白玉地面之上缓慢前移,头戴~吉服冠~,冠上插一根~祥云长簪~。

孟良在前,低头,玉如意放在他的胸前,孟良的眼光一直落在玉如意上。

梁思宽双手则捧一根长方束带,束带轻如细絺,光滑垂顺,乃金色玄色相间,这在“引荐制”上叫做“礼巾”。

孟良和梁思宽一个是~引荐之人~一个是~被引荐之人~,这套流程规则在南明国的朝堂上必须走完,三大制度都有对应的礼节,而今日则是“引荐制度”礼节。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