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荧惑星东落

梁思宽看向魏纤尘,他只是听过魏纤尘的名号,却从没有见过他。

在梁思宽的心中一直认为魏纤尘是一个年老之人,否则他何以会一些玄见预言之术?这个魏纤尘一直是梁思宽相见之人。

昨日朝上不见他,今日所看,料定站在东君左侧的就是他,样子看着潇洒出尘,真对的起魏纤尘这个名字,年纪只在三十多岁之间,比梁思宽大些。

身姿挺拔,仪表堂堂,不过梁思宽在魏纤尘的眼里看见了很多不明的暗波,暗波没有荡漾的时候看不出任何名堂,但是一旦荡漾开来不知好坏,不辩忠奸。

魏纤尘拱手出列道:

“回东君之话,昨日荧惑星东落,在我南明国~绣盘~一带,绣盘是我南明国文人聚集之地,荧惑自西向东落下,西为金,金象征兵戈肃杀。”

“兹事体大,恐怕我南明国的文章秀士会遭遇不测……”

此话一出,朝廷之上的人如鸟一样鸠合聚闹,魏纤尘不去看那些~叽叽喳喳~鸟叫之人,他不断观察梁思宽的一举一动,包括脸上的神色表情。

梁思宽站立在右面的最后面,和魏纤尘有一段距离,既然梁思宽可以清楚的看见魏纤尘的模样,那么同样的魏纤尘也可以看见他。

魏纤尘见梁思宽和并没有聒噪,他只是站在原地,静静地听朝上之人喧哗,心道:

“似乎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他会是那个要与我抗衡的人吗?但是越是没有可疑之处的人,越是叫魏纤尘上心。”

魏纤尘放出迷雾之话,故意看梁思宽的神情,就是这一番镇定也足以说明此人不是乌合之众。

东君龙椅一拍,指责众人说:

“安静,安静!都是文人高官,不管听见什么也不能失了仪表,乱了阵脚,你们这样和普通阎闾百姓有什么分别?”

“还没有大事发生,先自乱自心,~心乱则神不稳,神不稳则失态~失态失仪百事不成,枉你们成天和圣贤之人神交,却没有一点他们的遗存之风。”

“天下大事小事,~权则通,泥则病~,只要事情尚还没有发生,就有可以寻找解决的办法,我南明国百年基业不是摆设。”

然后发完怒火,又放低了声调与魏纤尘说:

“魏师,你是我南明国第一预见之师,既然发现了其中端倪可有解救的办法?这不是你见到的第一次危机,以往不都是好好的解决了吗?”

“说出解决的办法,好让我这一干臣子放心。”

下面的~鸟叫~终于停止,他们提着耳朵准备要听这位魏师说出化解的妙法。

魏纤尘说:

“回东君,东君此话不假,天下的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荧惑星落在我国~文盘~的方向,只要把此星驱走,不让它在此逗留,那么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下月的~神明祝祷~必须由东君亲自上神明台,与神明对话,而下师与我两位女弟子将在一旁为东君~神祀念文~,下师想非此法不能解决。”

昭明皇帝一听,即刻大悦,和众多臣子一样因为爱慕先贤的样子,也用手掠了掠自己的一绺美髯,说: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下月就让寡人去神明台上祈祷,牲畜牛羊齐备,诉说寡人的不足之处。”

“如果神明降罪,就降罪于寡人一人就好,何必怪罪我~文盘~一带的文人雅士?他们才是国家的希望,寡人将老,死不足惜!”

王博锐听了东君的话,急忙下跪,脸上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说:

“东君万岁千秋,怎么能说这样的话,折煞我们文人?有东君才有文人,没有东君文人算什么?”

“东君乞求神明降罪自己,我们做臣子的无地自容,如果东君坚持这样,那老夫愿意身先死,希望老夫的死可以平息神明的震怒。”

王博锐声情并茂的诉说自己的忠心,不出所料朝上的臣子不肯能让王博锐一人表演忠心,纷纷跪下,梁思宽见状也只好如此,他们口内说:

“请神明降罪下臣!请神明降罪下臣!请神明降罪下臣!”

一片声的这几个字,梁思宽伏在地上跟如同~南郭先生~一样是个滥竽充数的人,跟着他们念了一遍,嘴角轻轻的笑了一下,摆了一下头。

虽然他知道入朝为官一定这个模样,提前在心里做了预料,这也是他前面一直不想入朝的原因,但是还是心道:

“不过我来这里就是这样的吗?每日陪他们阳奉阴违?说东道西?嘴里说一些自己都觉得可笑至极的话,必须要找到突破口,不得坐以待毙。”

“可是突破口在哪?从哪里开始下手?”

东君听了这满朝的“违心之话”心里颇为自得满意,点了点头说:

“你们的忠心寡人都知道了,不过下月也是~禘祀~之月,众位爱卿登不得台。

~禘祀~乃是我南明国国君才可以操作的祭祀仪式,你们要表忠心可以往后再等等。

“魏师,下月禘祀可以和神明祝祷一起交涉办理吗?这样神明和祖先可以同享,同乐享受我南明朝的丰盛。”

“回东君,禘祀和神明祝祷并不冲突,自然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下师准备的事情就多了,可能近日都不会再上朝,还请东君恕罪。”

“魏师是为我南明国劳心费神,寡人怎么会怪罪?魏师只管准备这两大盛事,其余的随魏师自由安排。”

“谢东君~”魏纤尘说。

“好了,大事以毕,众位还有什么事情?”

王博锐再次出列说:

“东君,下臣有一事还希望东君成全,这事不仅对于我南明朝蜚声海外有利,更加扩大了我朝爱文重士的名声。”

“哦!既然是这种美名,又是和文人有关系,爱卿不妨一说!”

“谢东君,那么下臣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如今我们文人托福气于东君,东君圣明开创万事千秋,南明朝的基业百代永存。”

“文坛之事盛况百出,今日的繁华荣耀一时,可谓四邻咸服,威风八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